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疑难病杂志

疑难病

疑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 의난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450
  • 国内刊号: 13-131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18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疑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马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髁突特发性吸收1例

    作者:王玉龙;陈雯;张媛媛;于洁

    患者,女,44岁。因前牙开颌4年,伴进行性加重,影响进食1年于2015年10月16日就诊。患者缘于4年前张口受限,2个月后逐渐缓解,未予以重视;后发现前牙开颌,咬关系错乱,后牙早接触,且前牙开颌程度逐渐加重,1年来影响进食功能。入院查体:侧貌观,下颌骨后缩;张口度、开口型可,上下颌中线可,双侧上下颌前牙、前磨牙开颌,上下颌中切牙切端间距开颌7 mm,双侧上下颌磨牙早接触。影像学检查:颞下颌关节CT 重建示双侧下颌骨髁突体积小,下颌颈部变细;颞下颌关节MR 冠扫示双侧髁突、下颌颈发育不良。入院诊断:髁突特发性吸收。10月17日在鼻腔插管全麻下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术中在下颌小舌上方行水平截骨标志线,第一磨牙远中转向下行垂直截骨标志线,骨凿沿各截骨标志线凿开骨外板,将下颌前段游离下颌体逆时针旋转,戴入颌导板,查咬关系基本恢复。术后第2天开始于颌间牵引钉部位置橡皮圈行颌间牵引,第7天拆除颌间牵引,进行下颌功能锻炼。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咬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莉;魏莱;候君;刘朝仁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组使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REA),治疗结束后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χ2=5.379, P <0.05)。治疗前,2组血清 TNF-α、IL-6及 IL-8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降低( P <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改变不明显(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 FPG、2hPPG 及 UR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 <0.05)。2组均出现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及低血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降低血清 TNF-α、IL-6及 IL-8水平,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安全性良好,可以深入推广使用。

  • 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简炼;麦敏;周宇清;钟钻仪;黄淑玲;叶淑芬;阳婉容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内一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 检测2组患者的血糖、血清脂联素、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 t 对照组=4.366、2.982、2.672, t 观察组=4.729、6.108、4.729, P 均<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 t =2.178, P =0.032),但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清瘦素和血清脂联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脂联素与治疗前相比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对照组=1.290, P =0.200, t 观察组=1.192, P =0.236),治疗后,2组血清TNF-α、CRP、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 t 对照组=6.822、6.115、8.020, t 观察组=8.804、9.023、9.989, P 均<0.05),且观察组 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 =2.280、3.155、2.099, P 均<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 =13.866, P =0.000; t =7.213, P =0.000;χ2=4.853, P =0.000)。结论胰岛素泵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 TNF-α、CRP、IL-6水平,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比常规胰岛素缩短了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头孢克肟与头孢克洛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IL-8、PCT的影响

    作者:薛艳;林黎娟;邵田;赵颖;杜京辉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与头孢克洛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 TNF-α、IL-8、PCT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儿科收治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2组患儿入院后行常规处理,基础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止吐、纠正脱水、补液等对症处理。完成基础治疗后,观察组给予头孢克肟2 mg/kg 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10 mg/kg 口服,2次/d。大便正常后继续口服3~5 d,2组患儿疗程均为7 d;治疗3 d 后无效者更换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均不应用其他止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出现高热症状时给予退热剂,严重症状患儿给予静脉滴注电解质液。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 TNF-α、IL-8、PCT 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2.1%(χ2=4.914, P =0.027);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 TNF-α、IL-8、PCT 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t =13.946、4.745、5.298, 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大便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t /χ2=24.384、20.603、22.172、9.716、22.216, P 均<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过敏性皮炎、药疹、睡眠改变、血液反应等不良症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5、1.316、0.443、1.625, P 均>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头孢克洛,能有效控制血清炎性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泛福舒胶囊辅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吕燕青;詹平;谷红梅;刘发英;王邦芸

    目的:分析泛福舒胶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成都市西区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的抗感染、解痉等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泛福舒胶囊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细胞免疫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2.4%(χ2=7.036, P =0.008)。与治疗前比较,2组 PEF、FEV1、CD3+、CD4+、CD4+/CD8+、IFN-γ均提高( t 观察组=5.951、8.653、22.817、30.252、10.561、25.015, P <0.05; t 对照组=3.739、4.157、7.483、11.610、10.218、10.316, P <0.05),CD8+、IL-4均降低( t 观察组=21.327、40.581, P <0.05; t 对照组=6.655、18.065, P <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 t =2.331、3.266、12.756、14.970、6.812、16.077、17.546、25.408, P <0.05)。结论泛福舒胶囊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江振强;尹海军;许发珍;邬艺忠;彭勇;彭晓婕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诊治食管癌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胸腔镜治疗135例(腔镜组),接受传统外科根治术治疗105例(开胸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应用 Kaplan-Meier 计算2组生存率,Cox风险模型分析胸腔镜治疗食管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胸组( t =5.986、4.563, P <0.05),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 t =6.325、10.387, P <0.05),而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8、1.078, P >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食管癌术后生存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辅助化疗有关( P <0.05)。经 Cox 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胸腔镜治疗食管癌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胸腔镜治疗食管癌较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快,3年、5年生存率与开胸术相当。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胸腔镜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 叶酸和维生素B12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缺损评分的影响

    作者:曾小容;夏敏;陈平;陈贞文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 B12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 =84)和对照组( n =8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和维生素 B12口服。比较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和脑梗死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 Hcy 和 ET 分别为(12.02±3.82) mmol/L 和(53.22±12.40)ng/L,低于对照组的(19.81±5.12)mmol/L 和(81.04±13.36)ng/L( t =-11.177、-13.998, P <0.05),观察组 NO(64.59±11.27)mmol/L 高于对照组(56.29±11.32)mmol/L( t =4.762, P =0.000);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 CSS 评分(12.16±1.46/17.30±2.20)均较治疗前(21.17±3.48/20.43±3.10)降低( t =28.694、9.432, 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t =-17.842, P =0.000);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复发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28.00%(χ2=4.299, P =0.038)。结论叶酸和维生素 B12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患者愈后复发。

  • 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焦清海;王帅;王健;张雪梅;刘书花;王玲

    目的:观察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有机磷中毒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接受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 ICU 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t =2.623、2.021, P <0.01、 P <0.05);治疗后1d、2d 时,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C 反应蛋白(CR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 =2.332、7.332、3.019、6.737, P <0.01或P <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含量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 =2.484、2.822、6.797、5.816、4.095、5.282, P <0.01或 P <0.05)。结论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有助于缓解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内毒素、降钙素原及白介素-27在细菌性脓毒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凡旺;鲍明征;徐刚;卜海宝;任军;朱友志;张印明

    目的:分析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27(IL-27)在细菌性脓毒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12月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总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诊治脓毒症患者75例(观察组),另选取非感染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70例(对照组)及健康体检者7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血液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G+)细菌感染组(G+菌亚组, n =30)及革兰阴性(G-)细菌感染组(G-菌亚组, n =45),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内毒素、PCT 及 IL-27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评价血清内毒素、PCT 及 IL-27在细菌性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内毒素、PCT、IL-2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5),且血清内毒素、PCT 高于对照组( P <0.05),而 IL-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血清 IL-2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内毒素、PC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G+菌亚组血清内毒素、PCT、IL-27水平显著低于 G-菌亚组( P <0.05)。经 ROC 曲线分析可知,血清内毒素、PCT、IL-27在 G-菌亚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2%和91.8%、71.8%和96.8%、75.8%和90.2%;血清内毒素、PCT、IL-27在 G+菌亚组中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3%和85.5%、39.2%和85.6%、40.8%和82.2%。结论血清内毒素、PCT、IL-27可作为脓毒症与非细菌性 SIRS 的鉴别指标,且在 G-菌中诊断价值较高,可为脓毒症临床诊断提供指导。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高危因素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徐庆东;郭焕开;陈小荷;轩慧杰;胡国强;苏明;姜松青;石晓峰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心脏瓣膜钙化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血液透析患者(血透组)67例及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组)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影响心脏瓣膜钙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血透组瓣膜钙化发生率高于腹透组(64.18% vs.46.03%,χ2=4.327, P =0.038)。2组患者年龄、瓣膜钙化病例、透析时间、收缩压、残余肾功能、血清磷、钙磷乘积、Alb、LDL-C、HDL-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χ2=2.025、4.327、3.652、2.191、4.091、3.205、2.378、2.117、1.990、2.314, P 均<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偏大、透析时间较长及残余肾功能低下均是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023、1.261、0.436,95%CI 分别为1.023~1.359、1.011~1.186、0.221~0.846)。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死亡16例,其中心源性死亡12例,非心源性死亡4例。瓣膜钙化对于心源性死亡和非心源性死亡均具有较为明显的预测意义( P <0.05)。结论年龄、透析时间、残余肾功能低下均是导致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瓣膜钙化可增加透析患者心血管的病死率。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高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和瓣膜钙化发生率低于血液透析患者。

  •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血管炎性IgA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24h尿蛋白、血肌酐等的影响

    作者:王丽红;陈彤;李薇;陆健;郭海涛;林冬芳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血管炎性 IgA 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其对24 h 尿蛋白、血肌酐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肾内科治疗的血管炎性 IgA 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χ2=7.375, P =0.007);2组患者的尿量、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t 观察组=15.261、23.057、32.201, P =0.000、0.000、0.000; t 对照组=5.595、13.080、10.344, P =0.000、0.000、0.000),并且观察组提高较对照组更明显( t =7.254、8.020、16.286, P =0.000、0.000、0.000);2组患者的24h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 t 观察组=37.890、32.343, P =0.000、0.000; t 对照组=11.901、12.396, P =0.000、0.000),并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t =25.138、42.765, P =0.000、0.000);2组均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 vs.18.8%,χ2=1.338, P =0.247)。结论血管炎性 IgA 肾病患者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显著降低患者24h 尿蛋白、血肌酐等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叶华安;封加涛;彭峰;苏艳玲;简劲峰;林家旺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2月1日—2011年1月31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1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收治的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手术,试验组采用孙氏手术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性脑灌注时间、术后 ICU 住院时间、病死率、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选择性灌注时间(56.82±19.77)min、术后 IUC 住院时间(6.12±1.84)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4.53±23.46)min、(10.32±2.0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死亡1例(6.67%),术后并发症5例(33.33%),对照组死亡5例(33.33%)、术后并发症8例(5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孙氏手术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疗效,同时可缩短患者 ICU 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胸腔镜下冷冻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党焱;何小鹏;高亭;马玉娟;原淑莉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冷冻治疗联合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咸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6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冷冻治疗清除胸腔内纤维包裹病变,再联合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融化残留的纤维组织;对照组单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置管联合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行影像学检查胸膜粘连包裹缓解程度,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改善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3, P <0.05);治疗组胸膜粘连包裹缓解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61, P <0.05)。影像学观察胸腔积液吸收及胸膜腔纤维光带分隔融化,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4%,对照组为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7, P >0.05)。结论胸腔镜下冷冻治疗可在直视下对纤维增生病变进行清除,联合尿激酶膜腔内注入可进一步清除残留纤维包裹带,减轻胸膜肥厚,控制胸腔积液产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康妇炎胶囊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慢性盆腔炎血液流变学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高守阳;田秀娟;王俊容;曹璐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诊治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所有患者月经干净后开始治疗,对照组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钠2.0g 溶于生理盐水100 ml 中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为14 d。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相同剂量五水头孢唑林钠静脉滴注的同时,加用康妇炎胶囊1.2 g 口服,每天2次,14 d 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观察3个月经周期。观察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χ2=4.19, P =0.04);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浆黏度和全血低切/高切黏度均显著降低( t 对照组=9.76、11.78、17.28, P 均<0.05;t 观察组=10.27、12.43、18.31, P 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均显著降低( t =6.15、11.79、3.45,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细胞因子 IL-2和 IL-10均显著升高,TNF-α均显著降低(t对照组=11.76、14.18、11.28, P <0.05; t 观察组=12.27、15.43、12.31, P <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t =3.99、5.79、9.14, P 均<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变化的意义

    作者:卢静;邹卓如;庄贵华

    目的:分析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凝血功能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住院当日及治疗4周后行 TEG(包括 R 值、K 值、α角、MA 及 CI 值)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包括 PT、PT-INR、APTT、FIB)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 R 值、K 值、PT 值、PT-INR 值、APTT 值均较治疗前增加,α角、MA 值、CI 值、FIB 值均较治疗前下降( t =-22.14、-25.54、-2.83、-5.80、-6.10、50.50、69.08、33.10、11.68, P 均<0.01)。TEG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灵敏度(68.60%)大于常规凝血检测(39.53%)(χ2=7.60, P <0.01)。治疗前 TEG 检测凝血因子型高凝状态为4.65%,治疗后为10.46%;血小板型分别为23.26%和25.58%;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型分别为40.70%和15.12%。相关性分析显示 R 值与 PT 值、PT-INR 值呈正相关( r =0.88, P <0.01; r =0.86, P <0.01),与 FIB 值呈负相关( r =-0.819、 P <0.001),MA 值与 FIB 值呈正相关( r =0.219, P =0.042),CI与 PT、PT-INR 值呈负相关,与 FIB 值呈正相关( r =-0.326, P =0.002, r =-0.333, P =0.002; r =0.246、 P =0.023)。结论TEG 检测能从多角度全面评估整体的凝血系统,灵敏度优于常规凝血检测,对临床诊治均有指导意义。

  • 血清FABP4、FGF21、Nesfatin-1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马吉红;张芳;郭翠梅;刘钦文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胶州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 GDM 患者(GDM 组)和3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水平和IR 相关指数,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GDM 组患者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ABP4(27.49±3.72)μg/L vs.(18.98±5.51)μg/L, t =2.585, P <0.05;FGF21:(198.14±13.53) ng/L vs.(102.4±19.7) ng/L, t =2.137, P <0.05;Nesfatin-1(2.49±0.72)μg/L vs.(1.98±0.51)μg/L, t =2.361, P <0.05]。GDM 组患者 HOMA-IR、 HOMA-β、PGAUC、INSAUC/PGAUC、△I30/△G3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 3.89±1.12 vs.2.05±0.54, t =2.362, P <0.05;HOMA-β112.63±29.52 vs.169.72±42.14, t =2.809, P <0.05;PGAUC 20.55±2.21 vs.13.98±1.66, t =2.697, P <0.05;INSAUC/PGAUC 8.23±3.12 vs.10.92±2.91, t =2.133, P <0.05;△I30/△G3015.66±5.49 vs.22.12±3.34, t =2.249, P <0.05)。 FABP4、FGF21、Nesfatin-1与 HO-MA-IR 呈正相关( r =0.402、0.374、0.398, P <0.05),与 HOMA-β呈负相关( r =-0.435、-0.335、-0.376, P <0.05)。结论GDM 患者血清 FABP4、FGF21、Nesfatin-1水平明显上升,且与 IR 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殷德荣;韩鑫;吴佩宏;徐鸿涛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OC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收治择期手术的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 EST 组49例和 OCT 组49例,OCT 组行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EST组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 EST 取石。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情况、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评定2组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2~18个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ST 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腹痛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少于 O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6.115、10.356、88.928、18.198、34.946, P 均<0.01);OCT 组结石清除率略高于 EST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8% vs.93.9%, t =2.238, P ﹥0.05);EST 组消化道出血、胆道黏膜出血、切口感染显著低于 OCT 组,高淀粉酶血症明显高于 OCT 组(χ2=6.292、6.292、10.748、5.869, P 均<0.05),而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无明显差异(χ2=2.163、0.332, P 均﹥0.05);EST 组在用药3个月后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 OCT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4.638, P <0.01);随访12~18个月,2组患者均未发生胆管狭窄、胆系感染、胆漏及残留结石。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 EST 手术方式较传统 OCT 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利患者的恢复,符合外科微创的理念,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选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液净化辅治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肌酐、血尿酸的影响

    作者:刘瑜;刘磊;梁勇;任记均;张永强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辅治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肌酐、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5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内四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 VAD 方案化疗;观察组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改善肾功能后联合VAD 方案化疗;2组患者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血清肌酐、尿酸、血钙、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8.4%(29/37),高于对照组的56.8%(21/37)(χ2=3.947, P =0.047);观察组血清肌酐、尿酸、血钙、轻链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t =19.081、1.979、5.877、2.205, P =0.000、0.025、0.000、0.015),而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 t =1.492, P =0.069)。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均发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食欲不振、口干、睡眠不佳、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不良症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化疗后随访10~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7个月;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40.5%,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3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 P =0.696)。结论化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有效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提高化疗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卢健坤;吴钧俊;温世宁;唐劲松;林景涛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严格接受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行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素,餐前即刻皮下注射0.2 U? kg-1? d-1;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PG)控制目标,实时监测以调整剂量,控制 FPG≤6 mmol/L,餐后2 h 血糖(2hPG)≤8 mmol/L。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t 研究组=8.937、14.003、8.187, t 对照组=8.664、14.064、8.091, P 均=0.00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617、0.061、0.218, P =0.269、0.476、0.423);治疗后2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 胰岛素(2hIns)、空腹 C 肽(CPO)、餐后2 h 肽(CP2)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t 研究组=7.036、9.582、7.557、7.600、7.448, t 对照组=18.542、13.229、11.308、20.652、12.389, P 均=0.00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 FIns、2hIns、CPO、CP2及 HOMA-β均显著降低( t =12.335、7.584、5.358、8.536、6.915, P 均=0.000);治疗后2组患者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倦怠乏力、肢体麻木疼痛症状积分等均显著下降( t 研究组=7.036、9.582、7.557、7.449, t 对照组=18.542、13.229、11.308、12.389, P 均=0.00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χ2=12.335、7.584、5.359、6.915, P 均=0.000);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发生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1.074, P =0.559、0.300)。结论地特胰岛素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可靠。

  • 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要起;穆金兴;王栋;陈洪波;李延鑫;齐丽平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诊治的 AMI 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及 PCI 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观察手术前后2组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心肌坏死标志物、心电图 QRS 波时限、心脏超声及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 MMP-9、IL-18、hs-CRP 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t =2.614、2.221、2.319, P =0.011、0.029、0.023);与术前比较,2组肌钙蛋白 I(cTnI)在术后第7天、第10天时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t =2.829、4.300, P =0.006、0.000)。对照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3个月 QRS 波时限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4.026, P =0.000),观察组则无明显变化( F =2.898, P =0.059)。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361、2.447、2.143、2.477, P =0.001、0.016、0.035、0.015)。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4.444, P =0.035);而再次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 P =0.673)。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进一步改善 AMI 患者 PCI 术后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通络膏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丁震环;赵松伟;史敏;王静敏;党彦平;丁学智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通络膏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鹤壁市人民医院及鹤壁市中医院收治 CHF 患者82例进行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通络膏方治疗,6个月后对比2组心功能疗效、主要症候评分、6 min 步行距离(6MWT)、血清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等心脏超声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疗效显效率为29.79%,优于对照组的17.02%(χ2=6.68, P =0.01),观察组心悸、气短、乏力、下肢水肿等主要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4.84、2.03、3.02、3.28, P <0.05),观察组6MWT、LVEF、SV、CI 均高于对照组,NT-proBNP、LVED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5.13、5.67、2.36、5.03、8.75、4.02, P <0.05)。2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男性乳腺增生、电解质紊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35, 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通络膏方可在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提高运动耐力,抑制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剂量活血、破血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PTGS2、PADI4、ITGAM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杨;周岚;汪典;卢青;王敏;陈旭;罗尧岳;谢海波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活血中药(当归、川芎)、破血中药(三棱、莪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主动脉环氧合酶-2(PTGS2)、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ITGAM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5周龄 ApoE 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他汀组)、低剂量活血药组(低活血组)、低剂量破血药组(低破血组)、高剂量活血药组(高活血组)、高剂量破血药组(高破血组),制备 AS 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8周,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选用 RT-PCR 检测主动脉组织 PTGS2、PADI4及 ITGAM 基因 mRNA表达并分析其结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能显著下调 PTGS2、PADI4、ITGAM 基因表达水平( P <0.01)。(1)在下调 PTGS2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破血组优于活血组( P <0.01),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 P <0.01),他汀组优于活血组、破血组( P <0.01);(2)在下调 PADI4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破血组优于活血组( P <0.01),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 P <0.01),他汀组优于活血组、破血组( P <0.01);(3)在下调 ITGAM 基因表达水平方面,高活血组优于高破血组( P <0.01),低活血组与低破血组作用相当( P >0.05),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 P <0.01),他汀组优于活血组、破血组( P <0.01)。结论活血中药、破血中药可通过下调主动脉 PTGS2、PADI4及 ITGAM 基因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内皮抑素和血小板反应素-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梅梅;李佩玲;尹晓静;丁慧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内皮抑素(ES)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6周龄清洁雌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予来曲唑1 mg? kg-1? d-1连续灌胃21 d 建立PCOS 大鼠模型,对照组予等剂量1%羧甲基纤维素灌胃。造模成功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清样本并摘取双侧卵巢组织取材,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及睾酮(T)水平,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 ES 和 TS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体积增大,可见包膜下囊性扩张的卵泡,镜下观察可见卵巢组织结构紊乱。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卵巢质量均明显升高( t =3.918、2.389, P =0.000、0.024);模型组血清 T、LH 及 E2水平均增高,而 FSH 及 P 水平均降低( t =-2.309、2.870、5.330、-7.513、7.323, P <0.05或<0.01);模型组 ES 阳性(+++)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TSP-1阳性(+++)分布低于对照组( U =-4.762、-4.898, P =0.000、0.002)。结论来曲唑能够成功诱导 PCOS 大鼠模型,ES 及 TSP-1在 PCOS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癫痫猝死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宏杰(综述);杨波(审校)

    癫痫猝死是癫痫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强直阵挛发作、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夜间发作等,对癫痫患者发生猝死的机制进行研究可以预防癫痫患者猝死的发生,本文对癫痫患者发生猝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SGLT-1和SGLT-2在肾内、肾外器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哲普(综述);毕会民(审校)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是首次在肾脏近曲小管发现的葡糖糖转运基因家族。近 SGLT 在肠道、心脏、大脑中的功能与作用、调节机制受到重视。本文围绕 SGLT-1和 SGLT-2在人类及动物肾脏、肠道、大脑、心脏的分布、表达、功能、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非编码RNA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明珠(综述);李佩玲(审校)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的特点。非编码 RNA 是一类不具有蛋白编码潜能的 RNA 转录本,包括微小 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 RNA(circular RNA,circRNA)。它们能够在生物体内大量存在,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生物过程,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该文分别综述 miRNA、lncRNA、circRNA 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的有关研究进展。

疑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