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干燥综合征致肺动脉高压一例

    作者:朱芳;邓重信;李占全;刘莹;丁明岩;段续微

    患者女性,58岁,因"气短1年,加重1周"来诊.1年前以"急性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曾在我院住院.此后患者反复出现下肢紫癜,并逐渐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而再次来诊.查体: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Pa),面色黝黑,口唇略发绀,颈静脉不充盈.心界不大,P2亢进,二尖瓣及肺动脉瓣区可及收缩期杂音,双下肢可见紫癜及色素沉着,双下肢指压痕阳性.超声心动图:重度肺高压78 mm Hg;右心系统扩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下肢血管超声示:左侧腘静脉回流缓慢.以"肺栓塞"入住呼吸科.

  • 血管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分析

    作者:罗凝春;任瑶;况又支;陈远瞩

    目的 研究分析血管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方法 选择2011~2015年本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82例患者划分为超声检查组与常规造影组,各组有41例患者.其中,血管超声诊断在超声检查组内应用,而常规造影组则选择常规造影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检查组内,急性期诊断和慢性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6%与93.75%,总符合率为95.12%;而常规造影检查组内,急性期诊断与慢性期诊断符合率为83.33%、76.46%,总符合率为80.49%.比较发现超声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而常规造影组的诊断符合率则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组与常规造影组患者的下静脉血栓病因中,骨折和骨科相关病因的比值大.结论 血管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备安全性、无创性优势,定位的精准性较高,在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存在显著性价值.

  • 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孙雪姣

    患者男性,64岁,主因“头昏沉2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脑梗死病史6年,遗留左侧肢体轻偏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5年,表现为发作性右眼黑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查体:神清、语利,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无抵抗。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腱反射增强,右侧正常。感觉共济检查无异常。左侧巴氏征阳性。脑血管造影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右侧可见溃疡斑,左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于2013年12月29日住院行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013年12月30日颈部血管超声示右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替非罗班静点48 h。2014年1月4日患者晨起时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查眼底未见出血,复查颈部血管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再通。诊断脑栓塞,再次给予替非罗班静点24 h后视力明显改善,头昏沉缓解,左侧肢体力弱较前无明显变化。

  • Monckerberg综合征一例

    作者:孙岩;何玉祥;金星;张十一;种振岳

    患者女,59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20年,加重2个月"2010年11月19日入院.跛行距离为50米,否认既往糖尿病、冠心病及肾功能不全病史.查体:双下肢活动正常,皮色正常,皮温略低,Burger试验(一);双侧股总动脉搏动正常,双侧腘、胫后、足背动脉搏动弱,多普勒听诊双侧胫后、足背动脉可闻及血流信号;测量踝肱指数:右侧0.55,左侧0.66.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血管壁弥漫性强回声斑块形成并不规则狭窄.四肢平片示:下肢动脉钙化表现,右肱骨内髁见碎裂骨体,其上方见小索条状密度增高影,四肢软组织未见肿胀.

  • 《血管超声经典教程》一书出版

    作者:

    关键词: 血管超声 经典 教程
  • 血管超声检测川崎病合并体循环动脉瘤的研究

    作者:杜忠东;贾立群;张永兰;王玉;林瑶;刘冲

    川崎病(KD)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冠状动脉瘤是其常见并发症,但其病理机制为血管炎,因而体动脉也有发生动脉瘤的可能,本研究用血管超声对2003年12月1日至2004年11月30日我院心内科病房收住的84例KD患儿进行筛查,以了解KD患儿体循环动脉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转归.

  • 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多中心检查登记研究设计方案

    作者:贾凌云;华扬;邢英琦;惠品晶;孟璇;于德林;潘晓芳;房亚兰;宋彬彬;吴春霞;张春梅;隋秀芳;金友贺;张京芬;李建卫;王凌;穆玉明;钟经馨;朱榆红;张恒;蔡晓宇

    1 研究背景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病死原因,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缺血性病变占70%~80%,而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戴继宏;高岩;郭明慧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诊为颈部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45例(共178条颈动脉血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结果为标准,比较超声检查NASCET法和截面积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超声检查和DSA检查诊断狭窄程度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采用NASCET法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8.1%,特异性为93.7%,准确度为91.6%;采用截面积法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5.1%,特异性为91.9%,准确度69.3%.两种方法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超声检查与DSA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高度一致(Kappa=0.75).结论:超声检查NASCET法和截面积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相似;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作者:拜钱

    目的 探讨对比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两种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出本院于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间收治的10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做为研究对象.针对本组患者均采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及准确率.结果 血管造影结果显示54 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情况,检测出狭窄血管58 支,血管超声则检测出51 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和57 支狭窄血管.以造影结果为标准对血管超声检查患者总动脉狭窄和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前者敏感性远高于后者(P<0.05),两者准确性和特异性不产生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运用血管超声检测可有效、准确的对颈动脉狭窄进行临床诊断.且该方法结合血管造影技术,其两者相互补充效果更为理想.

  • 低分子肝素钙诱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综合征1例

    作者:周静;安邦;丁水印;刘学森

    患者,女,63岁。因“左下肢疼痛、肿胀5天余”于2014年12月4日入院。查体:左下肢大腿根部出现紫肿,自腹股沟以下高度肿胀,左下肢皮温稍低。实验室检查:血小板(PLT)90×109·L-1,随机血糖24.1 mmol·L-1,超敏 C 反应蛋白29.1 mg·L-1,糖化血红蛋白10.3%,余正常。下肢血管超声示:左下肢股总、股深、股浅、大隐、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01171)in q12h 抗凝,地巴唑、前列地尔扩血管等对症治疗。12月7日行“下腔静脉造影+滤器植入术”,术后通过静脉所置导管行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40万 U 微量泵泵入溶栓,溶栓3天后左下肢肿胀消退明显,疼痛较前缓解。12月14日复查PLT 42×109·L-1,12月15日查 PLT 29×109·L-1,经血液科主任医师会诊,考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停用低分子肝素,改用华法林钠片2.5 mg 口服 qd。12月17日查 PLT 35×109·L-1。12月19日患者右下肢出现肿胀,急查双下肢血管+下腔静脉彩超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少部分再通,右下肢股总静脉及髂外静脉血栓形成,股总远端血流高凝状态。紧急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会诊,双下肢每天分别泵入尿激酶针60万 U、罂粟碱针190 mg 加强溶栓治疗,同时调整华法林钠片5 mg口服 qd。同时加用氨肽素片和咖啡酸片以升高血小板水平。12月19日查 PLT 53×109·L-1,12月20日查 PLT 57×109·L-1,12月22日查 PLT 87×109·L-1,12月24日查 PLT 111×109·L-1,恢复至正常范围,12月26日查PLT 134×109·L-1。患者经双下肢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欠佳,建议行上腔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家属拒绝,转上级医院。

  • 以下蹲困难及发热为首发表现的风湿性多肌痛二例报告

    作者:丁彦;董淑文

    例1患者,女,66岁,因发热3个月入院.发热伴有畏寒、鼻塞、流涕,多次抗感冒治疗无效.查体:双耳听力下降.入院后系统抗感染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温逐渐增高,双耳听力及视力进行性下降,出现左侧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张口无力,下蹲困难加重并逐步出现行走困难.查体:左颞动脉搏动弱,成条索状改变,压痛(+).血沉137mm/1h.动脉血管超声:左颞浅动脉内膜欠光滑,血流速较右侧低.左颞动脉活检:血管内膜增厚,部分弹力膜消失,平滑肌破坏,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考虑风湿性多肌痛(PMR)合并颞动脉炎.予泼尼松30mg/d治疗,第3日体温降至正常,血沉、听力及视力逐渐恢复,其他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管超声明显改善,2周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梁启硕;黄宇虹;陈伟军;梁艳艳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血管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并对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检测结果 为依据,分别计算两种方法 诊断的准确度.同时,对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经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总的准确度(89.0%)显著高于CT血管造影的结果 (7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表现进行比较,混合回声斑块是其主要表现,在所有超声表现中占40.0%,尤其是在脑梗死患者中,其显示率(50.0%)显著高于其他超声表现.结论 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操作简便、无创,准确度高,可以对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为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管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策略探讨

    作者:贾凌云;华扬

    住院医师是一名医师从业生涯的起始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和奠定医师临床能力的基础阶段,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超声医学专业中的一个亚专业,血管超声有其自身专业特点。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准确性有赖于临床多学科基础理论的积累、规范化操作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理论的正确分析应用。根据血管超声专业特点,我们从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五个方面对住院医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在实践基础上,探讨建立适合我国血管超声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实用性、创新性和自主性人才,为全面提高我国血管超声专业医师专业水平提供参考。

  • 病房床旁中心静脉置管经验总结

    作者:马丽;张生锁;潘宁玲;潘涛;王汝敏;尹彦玲

    目的 总结病房床旁中心静脉置管的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556例非手术患者实施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临床资料.结果 556例全部穿刺置管成功.86例困难置管中有41例术前评估伴有特殊情况,其中借助血管超声患者12例,将穿刺针弯成弧形进行穿刺成功者9例.有1例发生颈部血肿,为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病情特殊的患者要有针对性措施,选择非常规方式实施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也常常能成功.而借助血管超声技术,可避免严重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

  • 血管超声在自体动静脉造瘘术前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高海港;祝莉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自体动静脉造瘘是首选通路,但因手术血管选择不当,造瘘失败比较常见.对造瘘血管进行术前评价,以选择合适血管尤为重要.血管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的术前评价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好的效果,已成为术前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就术前血管超声应用规范、评价标准等进行综述,以总结血管超声在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 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血清HDL-C目标值的研究

    作者:王兆云;赵润栓;刘欢;时敬宇;白雪琴;赵琳

    目的:探讨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目标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进行健康体检12883例的资料,按照颈动脉超声表现,分为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7585例)、内中膜增厚组(886例)、斑块形成组(4412例)。对不同性别的各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从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角度,推导HDL-C的目标值。结果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男性的HDL-C水平分别为(1.19±0.27)、(1.17±0.26)、(1.16±0.27)mmol/L;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女性的HDL-C水平分别为(1.48±0.35)、(1.42±0.33)、(1.40±0.34)mmol/L,相同性别的三组间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性别的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与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内中膜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内中膜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性别不同颈动脉超声表现之间HDL-C水平有差别。斑块形成的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未形成斑块。为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中国男性的HDL-C的目标水平应跃1.17 mmol/L,女性应跃1.40 mmol/L。

  •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付文艳;李淑玲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拟行CEA手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50%)患者51例,于术前、术中、术后6~8 h及7~10 d分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二维图像显示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回声性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及狭窄部位血流性状,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前及术后7~10 d进行CT血管造影(CTA).结果 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手术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为88.23%.超声评估斑块回声性状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高;51支颈动脉狭窄处流速术中、术后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值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51支血管中49支管腔增宽,血流通畅,2支血栓形成;超声与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符合率为76.48%;超声评价斑块回声性质明显优于CTA.结论 血管超声在术前能够较准确地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了解斑块的回声特性及稳定性;术中监测颈动脉能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术后复查可以评价手术效果,减少围术期脑卒中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提高CEA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因此血管超声可以作为CEA术前筛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 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血清三酰甘油控制目标值的研究

    作者:赵丽娟;赵润栓

    目的 探索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血清三酰甘油的控制目标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12 883例健康体检资料,其中男性受检者8773例,女性受检者4110例.按照颈动脉超声表现,分为未见明显异常组(n=7585)、内中膜增厚组(n=886)、斑块形成组(n=4412)三组.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的各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差异,推断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血清三酰甘油控制目标值.结果 男性受检者中,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1.92±1.67)、(1.93±1.24)、(2.03±1.86)mmol/L;女性患者中,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1.22±0.82)、(1.37±0.76)、(1.44±0.81)mmol/L;无论男女,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三酰甘油水平与未见明显异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内中膜增厚组男性受检者三酰甘油水平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受检者内中膜增厚组三酰甘油水平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女不同颈动脉超声表现者间三酰甘油水平各有差异.三酰甘油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有一定影响.从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角度,建议中国汉族男性的三酰甘油水平控制在<1.93 mmol/L,女性控制在<1.44 mmol/L.

  • 下肢丹毒并发深静脉血栓1例

    作者:王春雨;高永红;张英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因左小腿疼痛6d于2012年2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6d出现发热,体温高38℃,自服消炎药后体温恢复,同时发现左小腿外侧红肿,压痛明显,在门诊完善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未见异常,诊断为左小腿丹毒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6℃,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左小腿皮肤色红,皮温略高于对侧.入院后查凝血功能:D-D 603μg/L,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炎,家属自行予如意金黄散外敷,并抬高患肢.10d后,患肢肿胀、疼痛均消失,皮色、皮温正常,但复查凝血功能提示D-D 1 312μ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20.7μg/ml,遂复查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小腿肌群间血栓,启动抗凝治疗.出院两周后复查D-D正常,继续口服华法令治疗.半年后复查血管超声未见血栓,华法令停用.

  • 血管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作者:霍转过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血管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1日~2015年3月1日来我院确诊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3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造影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则采取血管超声波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慢性期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6%,急性期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1%,总准确率为95.7%;对照组中,慢性期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6.7%,急性期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6.8%,总准确率为86.8%;两组比较,观察组诊断准
      确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管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且准确率高,是血管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185 条记录 4/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