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钙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水平的改变和强力霉素的保护作用

    作者:卢海林;蒋汶洪;胡明;蒙元彪;杨晗;林秋宁;覃晓

    目的:观察强力霉素(DOX)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DOX对大鼠动脉钙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OX 60 mg/kg、120 mg/kg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维生素D360万U/(kg·d)皮下注射,连续3天,诱导动脉钙化模型,干预组每天还分别给予DOX 60 mg/kg、120 mg/kg皮下注射,连续14天。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大鼠动脉组织的病理变化,运用von Kossa染色判断动脉钙化程度,使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测定主动脉钙含量,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检测动脉组织TGF-β1、MMP-2以及TI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动脉组织HE染色可见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弹力纤维断裂,von Kossa染色显示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在动脉中层,主动脉钙含量,TGF-β1、MMP-2以及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DOX干预能改善弹力纤维层的排列紊乱,减少主动脉钙沉积和钙含量,并降低TGF-β1、MMP-2但增加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结论 TGF-β1、MMP-2和TIMP-1在动脉钙化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DOX可通过降低TGF-β1、MMP-2,增加TIMP-1的表达而起减轻动脉钙化的作用。

  • 肺癌合并支气管结核二例

    作者:王瑞丽;戴元荣;何剑波;章国棉

    例1男,70岁.因"反复咳嗽、咯痰5年,咯血5d",于2011年8月31日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吸烟史:50年,20支/d.体格检查:神志清醒,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辅助检查:血癌胚抗原达11.86μg/L,痰中未找到肿瘤细胞,痰抗酸染色阴性.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门区软组织密度影,伴右上肺阻塞性肺炎,肺癌可能性大;纵隔淋巴结肿大,冠状动脉钙化,两肺肺气肿(图1,2).

  • 雌激素、维生素D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质与骨质疏松症及心脑动脉钙化的发生机制

    作者:周锐;许建中;周华东

    目的:探讨雌激素、维生素D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质( BMP)与骨质疏松症及心脑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在PubMed和中国知网中以雌激素、维生素D、BMP、骨质疏松和动脉钙化斑块为关键词检索1995年1月—2015年9月有关雌激素、维生素D缺乏和骨形成相关蛋白与骨质疏松、心脑动脉钙化斑块的关系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对骨质疏松与心脑动脉钙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雌激素缺乏、维生素D缺乏均导致骨质疏松和心脑动脉钙化发生的风险增加。骨保护素、脂联素、BMP、骨桥蛋白等骨形成相关蛋白参与骨质疏松的形成而且是心脑动脉钙化发病的重要调控因子。结论雌激素、维生素D和骨形成相关蛋白与骨质疏松症及心脑动脉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可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该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 动脉钙化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园园;刘亚楠;于世鹏;梁秋华

    动脉钙化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的主动调控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常见于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与老年人,是心血管事件、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钙化可促进常见多发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的发生及发展,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密不可分.了解动脉钙化与常见疾病的相关性,可预防动脉钙化的发生,也可对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高踝臂指数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分析

    作者:苏晓燕;郑伟平;李爱婷;梁翔;谢应业;丁苏;黄辉

    目的 评价高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腹膜透析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脏病5期行腹膜透析(PD)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98例,收集患者基础资料、ABI、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单侧或双侧ABI>1.3为高ABI组(33例),0.9<双侧ABI<1.3为正常ABI组(65例),随访期间共发生MACE 28例,高ABI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较正常ABI组高(15/33比13/65,P=0.008).高ABI组患者透析龄、血压、钙、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较正常ABI组高,血浆白蛋白、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esidual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rGFR)、24h尿量较正常ABI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因素将入组患者分为CVD 0~1组(36例,无风险因素或仅1个CVD风险因素),CVD 2~3组(40例,存在2~3个CVD风险因素),CVD 4组(22例,存在4个以上CVD风险因素),3组高ABI发生率分别为19.444% (7/36)、27.500%(11/40)、68.181%(15/22),3组之间高ABI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5.676,P<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钙、IMA、hs-CRP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高踝臂指数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透析龄、血钙水平、氧化应激和炎症是高ABI的主要影响因素.

  • Renalase在CKD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韦洮;王梅

    据美国和其他国家透析登记数据表明患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是非透析人群的6~10倍.许多研究表明ESRD患者有许多产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氧化应激增加以及广泛的动脉钙化.

  • 骨保护素与矿物质代谢紊乱及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韦洮;王梅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慢性肾脏病(CKD)时的矿物质代谢紊乱和骨病与心血管钙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1,2]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是同年龄健康人的2~5倍,大约有54%~100%的透析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钙化,钙化的血管舒张功能下降、僵硬度增加出现脉压升高,已有研究证实[1]血管僵硬度的增加与血管钙化相关,与终末期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

  • 尿毒症患者的钙化防御(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作者:杜学海

    钙化防御是一种以系统性小动脉钙化和组织缺血为特征的罕见的但是严重的疾病.这种病常见于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或近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4].但是,它也偶可见于包括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milk-alkali syndrome,特发性新生儿高钙血症和各种血液肿瘤等引起的高钙血症[4].

  • 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像学诊断(附520例分析)

    作者:武燕;陈德林

    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冠状动脉钙化,但对有冠状动脉钙化可否诊断为冠心病尚有不同的看法.为探讨其意义,我们对520例冠状动脉患者行X线检查,其中260例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128例行CT检查,现对结果进行分析.

  • 骨保护素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张莹;刘晓民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在骨组织代谢中,OPG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存活并诱导其凋亡和调节骨组织重塑来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是公认的强效抗骨吸收因子.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亚组,血中OPG水平增加,由于动脉钙化也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发生过程与骨形成的生物学特征相似,因此有理由推测:OPG作为一重要的血管调节因子,可能与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期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雌激素治疗与冠状动脉钙化

    作者:Manson JE;Allison MA;Rossouw JE;陈蓉

    背景:冠状动脉中的钙化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一个标记物,并能预测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我们研究了雌激素治疗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在妇女健康基础干预研究(WHI)的一个亚组,即子宫切除患者予以孕马结合雌激素(每天0.625 mg)或安慰剂的研究中,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我们对1 064名年龄在50~59岁的妇女进行了心脏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40个中心中的28个中心进行CT检查,检查时间平均是在治疗后7.4年和试验结束后1.3年(即在随机化后8.7年).在一个阅片中心集中进行盲态下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 动脉钙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雪;孟强;孙琳

    动脉钙化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老年人及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动脉钙化是一种类似于骨形成的主动调控过程,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动脉钙化的细胞学基础.然而,动脉钙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多种因素如C反应蛋白(CRP)、骨形成蛋白(BMP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以及骨保护素(OPG)等都影响其进程.笔者简要综述了炎症、细胞因子和相关免疫与动脉钙化的关系.

  • 不同透析方式对冠脉钙化的影响分析

    作者:董杰成

    目的 分析不同透析方式对冠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3月需进行透析治疗的147例患者,其中74例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滤过(HDF),73例患者采取血液透析(HD),对两组患者动脉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HDF组出现动脉钙化率为75.68%,明显低于HD组的93.15%(P<0.05),且HD组钙化程度高于HDF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在治疗后均有冠脉钙化的现象发生,但前者发生钙化的机率相对较小,钙化程度相对较轻,因而在临床上,对需透析的患者可优先考虑血液透析滤过方式.

  • 动脉钙化: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作者:吉庆伟;周玉杰

    数十年前即已观察到动脉钙化,将其视为与衰老相关的被动现象,是矿物质代谢发生紊乱的一种进行性疾病.血管系统的异位钙化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既往认为动脉钙化是磷酸钙晶体被动沉积于斑块所致,现已明确其发生发展类似于胚胎骨形成的主动调节过程[1-2].动脉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以及吸烟,但其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仍未阐明[3-5].近年的研究表明,与动脉粥样硬化一样,动脉钙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炎症的所有特征:血管参与、渗出、炎性细胞浸润、细胞表型转换与死亡和组织增生[6-8].

  • DNA甲基化对动脉钙化发生的作用机制

    作者:葛海龙;刘放;周玉杰

    动脉钙化(arterial calcification,AC)是常见的血管病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B)患者更为常见[1].动脉钙化不仅影响血管的收缩功能,而且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伴有微小钙化的薄纤维帽区域,使其更易破裂,终可导致心肌梗死发生.因此,动脉钙化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潜在危险因素,了解其发病机制可能对治疗及预防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目前的治疗方法并不能逆转动脉钙化,仅能延缓进程.因此,揭示动脉钙化病理生理机制并发现可逆转血管重塑进程的新的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 血清非磷酸化-未羧化的基质gla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膝下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方向南;洪世华;洪欢山;许荣;郭莉;吕维名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非磷酸化-未羧化的基质gla蛋白(dp-ucMGP)水平与膝下动脉钙化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或血管外科住院的146例T2DM患者,ELISA检测血清dp-ucMGP水平.所有研究对象均行下肢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并计算膝下动脉钙化积分,检测患者HbA1c、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 结果 根据膝下动脉钙化积分分为:正常组(NC,n=20)、轻中度钙化组(n=70)和重度钙化组(n=56),各组血清dp-ucMGP水平分别为330(265.5,394.5)、480(407,553)、720(640,800) pmol/L (P<o.01);与NC组比较,轻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男性、年龄、心血管疾病病史、BMI、WHR、血清PT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血清dp-ucMGP水平是膝下动脉钙化的独立预测因素,独立于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病史. 结论 血清高水平dp-ucMGP与T2DM患者膝下动脉钙化积分独立相关.

  •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

    作者:张梅;姜铁民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较重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本文为探讨在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连续收集自2008-03至2012-06的我院97例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资料,分析临床资料,手术成功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维生素K2对大鼠主动脉钙化的作用研究

    作者:姜晓宇;张东海;吕安林;李寰;邱翠婷;马晓磊;郭显;李珊

    目的:探讨维生素K2对大鼠血管钙化形成及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周钙化组、12周钙化组和6周钙化+6周维生素K2组。采用华法林诱导大鼠体内血管钙化形成。分别通过茜素红S染色法和邻甲酚肽络合酮比色法检测4组大鼠主动脉组织钙结节形成情况及钙沉积含量;活性氧检测试剂盒(二氢乙啶)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活性氧阳性细胞数;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
      结果:6周及12周两个钙化组大鼠主动脉有钙结节形成,钙沉积含量及活性氧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6周钙化+6周维生素K2组大鼠与两个钙化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个钙化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结构模糊不清,胞质内空泡变性;6周钙化+6周维生素K2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胞质内未见空泡变性。
      结论:华法林诱导血管钙化形成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氧化应激损伤可造成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维生素K2可能通过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钙化。

  • 冠脉钙化可剂量依赖性促进AF

    作者:

    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MESA)研究的新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钙化(CAC)进展似乎可剂量依赖性增加心房颤动(AF)发生风险.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Circ Cardiovasc Imaging.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动脉钙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燕;李梅;邢小平

    骨质疏松症与动脉钙化均为老龄人口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且均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目前已有大量证据提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在动脉钙化及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均涉及到一些相同的蛋白及细胞因子.本文就骨质疏松与动脉钙化之间相关性,包括临床上的联系及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基于两种疾病间的相关性,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某些药物在增加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动脉钙化的进展,这将对老年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25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