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Xpert MTB/RIF在脊柱结核快速诊断及利福平耐药性 检测的应用分析

    作者:饶敬澄;蔡玉强;曹广如;杨志花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在脊柱结核快速诊断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8月在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29例患者,每例患者取4份术区病灶组织(脓液、干酪样组织、死骨、肉芽组织)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GeneXpert检测,对于结核菌培养阳性者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GeneXpert对脊柱结核的检测优于结核菌涂片和结核菌培养.结论:GeneXpert MTB/RIF在脊柱结核早期快速诊断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耿云光

    目的:比较并研究单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脊柱结核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其中选择36例患者作为Ⅰ组,Ⅰ组患者单纯选择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选择36例患者作为Ⅱ组,Ⅱ组患者选择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评价对于患者的脊柱结核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以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Ⅰ组明显优于Ⅱ组,2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Ⅰ组和Ⅱ组2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手术后1天的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2组患者疼痛和手术之前比较都有所降低,但是Ⅰ组患者的疼痛环境情况稍稍优于Ⅱ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2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进行比较,2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末次随访的时候,本研究2组患者Cobb角和神经功能和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2组间的Cobb角和神经功能ASIA分级比较,不存在有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脊柱结核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治疗的指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但在治疗并发症、Cobb角和神经功能ASIA分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I期植骨内固定治疗76例方法探讨

    作者:杨忠利;张力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I期植骨内固定治疗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76例。结果:随访18~36个月,疼痛消失,血沉和C~反应蛋百正常,影像学表现无骨质再次破坏、死骨脓肿形成,椎体融合,无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I期植骨内固定治疗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76例。结果:随访18~36个月,疼痛消失,血沉和C~反应蛋百正常,影像学表现无骨质再次破坏、死骨脓肿形成,椎体融合,无1例复发。结论: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I期病灶清除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疗效较满意。

  • 骨水泥+CD棒在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杜东鹏;潘奇;姜文雄;戴奇峰;黄伟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脊柱结核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5年6月,在手术前有效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前路病灶清除、CD棒+骨水泥植入及单钉-棒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1例。术中在保证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注意保留病椎有血供的部分和无明显破坏的椎间盘,以减少切除范围和融合的节段,有神经症状者注意行椎管前侧减压。骨缺损采用骨水泥+CD棒的方法修复,安置单钉固定。患者术后卧床10天左右,然后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活动。本组共有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后随访的时间5~10.5年,平均7.2年。结果:除1例单-钉棒部分脱离,其他患者的结核病灶均顺利愈合,骨水泥稳定,无明显移位和塌陷,内固定器无松脱和折断,脊柱后凸角平均矫正达23°,患者术前伴有的神经症状也大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CD棒+骨水泥保持了脊柱的高度,单钉-棒固定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为脊柱结核的治愈提供了可靠的稳定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殊的情况下骨水泥的应用实为迫不得已,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笔者不主张使用骨水泥,除非长节段完全破坏的高龄患者。

  • 健康教育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叶浬利;何清义;吴新军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1例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有针对性的、系列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脊柱结核的相关知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地健康教育对促进脊柱结核患者的康复,预防疾病的复发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脊柱结核
  • 自助操对脊柱结核卧床并发症的干预性研究

    作者:庄会荣

    目的:探讨自助操康复性锻炼对脊柱结核卧床病人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脊柱结核卧床患者进行自助操锻炼干预,与既往常规治疗脊柱结核120例病人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120例患者实施自助操康复性锻炼干预后进行压疮、便秘腹胀、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静脉炎、下肢水肿、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与常规治疗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多项指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助操康复性锻炼能有效干预脊柱结核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作者:周田华;汤逊;徐永清;潘险峰;江慕尧;赵万秋

    目的:评价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脊柱结核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9岁~72岁,平均36.6岁.其中,颈椎结核2例,胸椎结棱11例,胸腰段结核16例.腰椎结核6例,骶椎结核1例;累及1个节段8例,累及2个节段17例,累及3个节段9例,跳跃性结核2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8例伴流注脓肿形成,16例患者伴不全瘫.所有病例均在全身抗结核治疗2周后手术.手术方式为: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植骨1例,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前路内固定18例,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后路内固定8例.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前后路联合内固定6例,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后路内固定3例.所有病例术中均在病灶清除植骨区域加用链霉素1g~2g,术后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超过12个月.结果:32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13.6个月,术后胸背、腰腿痛及局部疼痛均缓解,16例不全瘫患者除1例改善外.其余完全恢复,围手术期伤口延迟愈合2例,经局部换药后愈合,术后3个月切口部窦道形成1例,经窦道切除、局部清创、换药后伤口愈合,未见远期并发症及复发病例.植骨平均于术后6个月完全融合.融合节段矫正角度平均丢失4°.结论:根据脊柱结核病灶的部位,范围以及是否累及椎管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同时重建脊柱稳定性,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手术后脊柱结核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潘奇;杜东鹏;邢娟;姜文雄;马明;孟永智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术后复发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14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脊柱前路钢板或前路钉棒固定治疗,重新调整抗结核药物,延长用药时间为9~12个月。结果:经6~14年随访,1例患者3个月后因发生结核性脑膜炎死亡,13例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植骨部位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4~6个月。结论:病灶的残留、不合理的化疗、手术方式不佳、脊柱的不稳定是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灶并充分重建脊柱稳定性。

  • 胸椎结核伴不全截瘫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梁淑贤;韩丽娜;王月梅;王凤荣;刘丽娟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与关节结核,约占全部结核的3~5%,其中又以胸腰椎段居多,约占骨结核的50%.我科自1994年~2010年收治胸腰段结核病人23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4年~2010年我科手术治疗胸段结核病人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2岁~67岁.其中有单椎体、双椎体或三椎体病变,以胸9~12椎体病变居多.病人术前均经抗结核治疗2周~4周,使病变局限,症状好转,采用病灶清除术,其中病灶清除伴椎旁减压术12例,病灶清除后取肋骨、髂骨行椎体融合8例,病灶清除伴椎体内固定3例.

  • 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黄冬梅;李东方

    脊柱结核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一般病程较长,体质较弱。外科治疗多为全身麻醉,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手术前后的准备及护理至关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我院脊柱骨科自2009年4月~2012年12月共手术治疗脊柱结核23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娄方练;韦会平

    目的:分析研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3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脊柱结核术后患者210例,根据其术后是否复发分复发组(57例)和未复发组(153例),分析患者病历,记录其复发原因,复发组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总结治疗疗效.结果:单因素分析复发组自身缺乏营养、正规化疗、病灶清理彻底、脊柱稳定、早期处理积液均低于未复发组,且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得知,影响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因素包含自身缺乏营养、未正规化疗、病灶未清理彻底、脊柱不稳定、未早期处理积液等,且P<0.05.57例复发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后,均得到治愈.结论:导致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复杂且多种,如术后早期积液处理状况、脊柱稳定性、有无彻底清理病灶、化疗状况、营养状况等,再手术治疗时,需加强营养支持,明确掌握疾病复发原因,针对性处理,确保疗效.

  • 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宋玉杰;王宁;吴昊;李炎

    曾经得到很好控制的结核病,随着HIV的肆虐和免疫系统缺陷患者的增加,结核病的流行重新加剧.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骨与关节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一半累及脊柱.生长期结核更易累及脊柱等肺外器官,是引起脊柱畸形和病废的重要原因.

  •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

    作者:梁威;张民泽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占50%,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正规化疗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促进结核治愈或静止,降低伤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脊柱结核的治疗趋势[1].下面就目前脊柱结核手术的现状进行综述.

  • 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形成

    作者:李恩贤;李攀(通讯作者);吴长沙;李让贤

    85%的脊柱结核伴有寒性脓肿形成[1],脊柱结核寒性脓肿是相当多的病人首诊的原因,亦是脊柱结核传统的手术指征之一[2]。鉴于目前大部分书刊对这一问题未详细描述或是零散地分布在相关章节内,未能引起读者足够的重视,故本文拟对脊柱结核寒性脓肿的发生、发展、危害、转归、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作一详细论述,将其来龙去脉彻底地弄清楚,以扩大临床医生的思维和视野,提高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诊断的准确率,避免误诊和随意切开,致治疗复杂化。

  • 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作者:杨成天;苏安平;徐德钢;钱文旭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同定治疗脊柱椎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侧前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8~71岁,平均45岁;胸椎结核5例,胸腰椎结核15例,腰骶椎结核1例.术前后凸Cobb角15°~45°,平均25°.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程度及脊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于术后7个月出现原部位复发,再次手术后失败;2例术后原位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自主功能;1例合并髋关节结核,关节置换术后未见复发;其余17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复发.除1例失败病例外,其余患者均达到结核治愈标准,术后X线片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段结核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

    作者:曹奇;廖雄;杨铁军;唐国军;陈亮元;陈小明;唐晓军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PVCR)治疗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12例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接受手术,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42.4岁.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之后每隔1年分别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并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5h,术中出血平均2410 ml;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平均随访25.3个月,术前、术后测得后凸Cobb角分别为49.9°±12.5°、18.3°±3.4°,平均矫正31.7°±10.9°,矫正率为62.8%±5.8%.术前合并神经功能障碍5例,Frankel C级3例、D级2例,术后Frankel D级1例,神经功能改善率80%.围手术期发生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各1例,发生率为16.7%;随访期发现内固定物松动1例,发生率为8.3%.术前VAS评分平均7.8分,术后平均2.9分,改善率62.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植骨节段全部骨性融合.结论一期PVCR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腰段结核病灶清除、矫正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损害误诊为脊柱结核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家明;沈建雄;余可谊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累及中轴关节为主,病变后期由于脊柱骨性强直、椎体骨质疏松导致脊椎脆性增加,容易并发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导致局部疼痛加重、后凸畸形,甚至出现神经损害等并发症.该病早由Andersson于1937年提出[1],由于其病变与脊柱结核相似,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脊柱结核.我院收治1例AS合并AL,就其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卢波;唐林俊;吴德生;崔太安;吴林;胡云洲

    目的 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1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42例,4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中毒症状和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15例伴截瘫(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6例,D级8例),3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后凸畸形(15°~60°,平均30.6°),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11例.双椎体破坏31例.结果 切口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随访1.5~2.5年,平均1.8年.15例截瘫者除1例术前B级术后恢复至D级外,其余均恢复到E级.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21°.植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个月,随访期内结核无复发.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矫正后凸畸形较理想,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术式.

  • 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作者:胡豇;刘仲前;王跃;庞健;胡云洲;樊征夫;宋跃明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88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男50例,女38例,年龄16~58岁,平均43.6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塌陷22例,双椎体破坏楔形塌陷66例,均有大小不等的冷脓肿和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角17°~50°,平均35°.不全截瘫25例,血沉35~136mm/h,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前路彻底切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椎间自体大块髂骨嵌入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置入抗结核药.术后规则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结果切口一期愈合86例,延期愈合2例,获随访76例,随访时间1.5~5年,平均2~8年.植骨块术后6~8个月完全融合,无移位、折断和吸收.25例截瘫术后6个月内完全恢复,50例矫正角度无丢失,26例矫正角度丢失4°~6°.血沉于术后2~3个月降至正常.随访期内病灶无复发.结论前路病灶切除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既能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支撑功能,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内固定
  • 颈椎结核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显声;闫景龙;王新涛;许大峰;关国发

    目的 探讨颈椎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4岁.一期行颈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应用AO颈前路钛板内固定4例,Depuy颈前路钛板3例,枢法模颈前路钛板3例.所有病例术后佩戴颈托4~6周.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 术后颈椎后凸畸形得以矫正,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内同定位置良好,结核无复发.结论 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颈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以恢复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受压,有利于结核病灶的清除.

1549 条记录 8/78 页 « 12...567891011...77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