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能谱CT评价实验小型猪肝血管影像

    作者:岳征;蒋奕;王静;王健;赵建卿;何翼彪;刘文亚

    目的 评价能谱CT不同能量成像条件下实验小型猪肝血管影像图像质量,以确定佳延迟扫描时间和单能图像.方法 对9头小型猪均行常规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而后注入对比剂,应用智能追踪(Smart Prep)技术对肝脏行动脉期扫描,延迟35、50、70 s分别采集能谱CT增强图像.测量各延迟时间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计算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获得上述差值的峰值,比较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及其差值,确定小型猪门静脉期及静脉期佳延迟时间.以5 keV为间距,选取40~140 keV的21个单能图像,测量三期图像的SNR、CNR和噪声,确定三期实验小型猪的佳单能量图像.2名医师在盲法下对重建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 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CT值、肝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延迟时间肝实质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50 s,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70 s.在65 keV水平,三期图像SNR和CNR均较高,噪声较低.2名医师对三期重建图像的各项评分均≥3分,且均具有中等以上的一致性(Kappa=0.769、0.609、0.727).结论 动脉期扫描后延迟50 s是能谱CT观察实验小型猪门静脉期的佳延迟时间,延迟70 s是观察静脉期的佳延迟时间;65 keV图像是观察实验小型猪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静脉期的佳单能图像.

  • 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

    作者:谭小龙

    目的 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在患者平静状态下采用三通管在患者手背进行静脉注射,患者仰卧,激光线定位于股骨中上段,往头部静态断层扫描,选择感兴趣区技术,之后使用计算机进行帧对帧对位融合显示,取标准值.结果 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67例,恶性17例,误诊2例,准确率为97.6%(P<0.05).结论 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准确率高,对患者没有损伤,在临床上应该推广应用.

  • 罕见的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作者:邱明链;刘景丰;曾金华;陈丽红

    病人,女,67岁.病人以"右肝囊肿术后7个月,右上腹闷痛3个月"入院,术前查HBsAg阴性,AFP正常,CT示右肝一巨大囊实性病灶,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术前诊断:右肝占位(囊腺癌可能),未见有肝内外转移灶,于2006年1月9日行右半肝切除术.

  • 作者:

    关键词:
  • 肝和肝血管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作者:晁凡;沈若武;张景利;赵成;管文敏;周宇石;刘方圆;谷方

    目的 对肝脏和肝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并进行肝分段,探讨其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Mimics 软件对24例晚期弥漫性肝癌患者CT扫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每个患者肝血管的分支和Couinaud分段法对肝脏进行个体化分段,计算肝和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果 重建后获得形态逼真的肝脏和肝血管的三维模型,测得患者全肝平均体积达(2683.26±671.53) cm3.对肝脏进行了分段,通过三维模型能准确计算出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论 三维重建、肝脏分段和体积测量为患者的诊断、后续治疗和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来源于活人体的三维图形也可以用于科研和教学.

  • 前列腺素E1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房龙;赵洪川

    近年来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可作用于肝细胞膜及肝血管上的PGE1受体,通过多种机制对肝脏产生保护作用.本文就相关机制进行总结.

  • 005 活体供肝者肝血管与胆管的关系

    作者:尚华;全冠民

    关键词: 活体供肝 肝血管
  • 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作者:刘祥龙;赵鑫;张小安

    目的:当代临床经验和技术在治疗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上的应用。方法:对入院治疗的一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结果:临床检查发现腹软,肝右肋下4cm,质软边锐。实验室检查:谷氨酰胺基转移酶59.0U/L,总蛋白56.6g/L。CT平扫示及增强示(图1-图5):肝内见多个圆形、散在分布的低密度囊状影,大小不一,大者直径约8.08mm,小者直径约2.70mm,边界清晰。病灶动脉早期即显著强化,呈葡萄串样,可见迂曲增粗的供血动脉,并可见静脉显影;小病灶一开始即均一明显强化,大的病灶造影剂由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多数病灶均一强化,个别病灶中心可见始终未强化的低密度。于增强末期,病灶密度逐渐均匀性降低,但仍高于肝脏密度。腹主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和肝以上水平主动脉内径分别为3.36mm、5.73mm。考虑为“婴儿型血管内皮细胞瘤”,疑伴动静脉瘘。结论:本病主要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本病绝大多数在婴儿期发病,而后者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成人更多见。一般单发,也可多发,以肝右叶后段外周多见,CT表现与血管内皮细胞瘤相似,强化方式为“早出晚归”,腹主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与肝以上水平的主动脉相比管径无明显缩小。另外本病还需与肝脏血管肉瘤、肝母细胞瘤、肝脏淋巴瘤、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等相鉴别。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静脉瘤2例

    作者:刘清华;接连利;徐延峰;许燕;李晶晶

    例1,孕妇,27岁.孕30周,孕期无感冒史及服药病史.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胎头双顶径8.4 cm,股骨长度6.2 cm,大羊水深度5.0 cm,胎儿腹部胃泡与肝之间可见45 mm×26mm椭圆形无回声区(图1),一端与脐血管相连,另一端与肝血管相连,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无回声区内为静脉湍流信号,与脐孔处脐静脉相通,然后进入肝内,脐孔处大血流速度150 cm/s.

  • 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放射诊断鉴别效果分析

    作者:谭毅

    目的:研究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放射诊断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血管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放射诊断,研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结果.结果:放射诊断在肝血管良性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96%.结论: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放射诊断鉴别效果显著,能够较好的发现肝血管肿瘤的良恶性情况,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超声诊断多发局灶性脂肪肝一例

    作者:郑芳

    患者男,29岁.无自觉症状,无肝病史,查体: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未扪及包块.超声检查: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于肝右叶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实质性强回声团,呈结节或条索状,部分相互融合,大测值3.5 cm×2.6 cm,边界尚清楚,形态欠规整,内部回声尚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异常强回声区内见正常肝血管穿行.

  • 肝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的护理

    作者:林芳;陈赛云;林善芳

    肝血管平滑股脂肪瘤又名肝错构瘤,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肝脏肿瘤样畸形,是由于血管平滑股纤维脂肪等组织结构错误地长入肝脏内部而致.

  • 肝脏血管三维CT影像解剖研究

    作者:黄丽丹;赵文俊;邓丽珠;段少银

    目的:影像测量正常肝血管的直径及夹角,探讨正常肝血管三维影像解剖特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50例体检正常的肝脏CT或MRI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影像解剖测量,包括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直径和夹角的相关16个参数。结果:肝血管直径:固有动脉主干(0.33±0.09)cm,肝左动脉(0.20±0.05)cm,肝右动脉(0.25±0.07)cm;门脉主干为(1.28±0.17)cm,门脉左支(0.94±0.14)cm,门脉右支(1.06±0.21)cm;肝左静脉为(0.73±0.20)cm,肝中静脉(0.70±0.18)cm,肝右静脉(0.77±0.24)cm。门静脉左右支轴位夹角为(140.1±21.1)°、冠状位(132.6±21.2)°、矢状位(100.5±36.3)°。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存在变异,其分别变异率分别为10.9%、18.8%、31.9%。结论:肝脏血管三维测量正常值为判断慢性肝脏疾病对肝内血管的影响提供了解剖基础。

  • 肝及肝血管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

    作者:刘本菊;周庭永;钱学华;张琳;李彦彦;王剑华;吕发金

    目的:探讨肝及肝血管三维模型的重建及可视化方法.方法:利用1例肝移植供体的肝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集,采集二维图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肝及肝血管的三维模型.结果:重建的肝及肝血管三维模型形态逼真、解剖标志明显,可以不同颜色、任意组合显示,可对模型放大、缩小和旋转等全方位观察,并能任意平面切割.结论:采用肝CT增强扫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可以快速提取肝血管,重建肝内血管三维模型,但对于肝的分割较费时;重建的肝及肝血管三维模型有助于解剖学教学和制定合理的肝手术方案,并为进一步行肝虚拟手术提供了图像处理经验.

    关键词: 肝血管 三维重建 CT
  • 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T/CT显像一例

    作者:张国建;王雪梅

    患者女,55岁,因“高血压10余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肾、甲状腺功能正常,心肌酶正常,肿瘤标志物CA153、CA199、CA125、CEA、AFP均正常,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375.16(参考值25~300)pg/L.

  • 术前教育对肝动脉造影效果的影响

    作者:汪根荣

    肝动脉造影能够清晰的显示肝血管的解剖形态,准确地判断肝肿瘤的类型、大小、分布和血液供应情况,明确静脉系统有无受损[1,2]J.造影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对病变判断和介入疗效的观察.因此,为了得到清晰的医学影像,在注射造影剂时就必须让患者平静呼吸后屏住气,使呼吸运动在相对静止条件下进行拍摄,且要保持整个身体处于静止状态.虽然某些患者术前在病房已接受过自行屏气训练.但术中仍有反应不及时或屏气动作不符合要求.本研究主要是在介绍患者入介人手术室后给予如何配合手术的术前教育,取得了提高造影图像的满意效果.

  • 手术治疗Ⅴ级肝损伤7例分析

    作者:项良光;陈坚

    目的 探讨Ⅴ级肝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Ⅴ级肝损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第一肝门处门静脉右支缝合修补为主的复杂手术,1例行部分尾状叶切除及肝短静脉修补为主手术,1例行左肝动脉内支吻合为主的肝破裂修补术,1例行左肝静脉修补为主手术.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10天因脑疝死亡,其余6例患者术后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中有1例胆漏和腹腔感染,1例肝脓肿,1例术后第4天腹腔出血.结论 对Ⅴ级肝损伤的手术治疗,可根据具体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合并伤的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术方式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介入治疗肝癌的初步探讨

    作者:谭少庆;丁耀军

    肝癌的介入治疗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同时提高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肝癌的介入治疗的优缺点、介入治疗的技术方法、理论依据和发展前景作一论述.

  • 腹腔镜肝切除血管阻断方式的应用

    作者:李未祥;侯辉;耿小平

    尽管腹腔镜肝切除已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肝脏疾病的方法,但术中出血的控制一直是肝胆外科医生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精准精细切肝理念不断深入,多种肝血管阻断方式应运而生,选择合适的血流阻断方式从而达到减少出血成为肝脏外科医生探讨与研究的问题。自1991年Reich 等[1]第一次利用腹腔镜技术完成肝部分切除术以来,关于腹腔镜与开腹两种肝切除的对照成为热点问题,因其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安全有效等优点[2]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各医院引进、大力发展的新技术,大量的回顾性及对照研究均证实了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35]。2015年Ciria等[4]在一项9000例的系统回顾中比较证实了腹腔镜肝切除在出血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但怎样控制术中出血却一直困扰着肝胆外科医生,他们不断尝试新的血流阻断方法,下面对目前应用及已有相关实验证明其有效性的腹腔镜肝血管阻断方式介绍如下。

  • 肝血管放置化疗泵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附36例病例分析)

    作者:张玲;庞春;黄长山;韩风;韩有志

    目的探讨肝血管置泵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920例置药泵患者,术后通过药泵治疗一年以上,有36例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不同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结果常见并发症32例(导管阻塞17例,移位8例,漏药7例),罕见并发症4例.结论不论是术中置药泵,还是术后注射药泵,只要按照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手术,所有并发症均可避免.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