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作者:孙劲松;林涛;魏光辉;李旭良;何大维;刘俊宏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是小儿较常见的泌尿系畸形,发病原因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瓣膜、息肉、高位输尿管口、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B超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UPJO的初步筛选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通过肾脏对特殊造影剂的摄取和经上尿路的排泄,可显示轻-中度肾积水的形态和功能,可见肾盂肾盏扩张,造影剂突然终止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不显影.逆行尿路造影确诊率高且有较好的病因诊断价值.

  • 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石腾;陈华平;胡涛;汤加泉;刘楚芝;罗学军;张新保

    目的探讨动态静脉尿路造影(DIVU)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碎石、中药治疗排出体外,或经逆行造影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5例,DIVU检查105例,B超检查93例.分析105例DIVU的影像效果,并将DIVU与B超的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1)DIVU 、B 超对直径≥5 mm的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80%(56/61)和92.86%(52/56),差异无显著性 (P>0.05);而对直径<5 mm的结石,DIVU准确率(97.73%,43/44)明显高于B 超(67.57%, 25/37),差异有显著性(P<0.01).(2)DIVU显示患侧输尿管扩张征机率为90.48%(95 /105).结论 DIVU可提高输尿管扩张征象显示率,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性高.尤其对直径<5 mm的结石明显优于B 超,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检查方法.

  • 静脉尿路造影术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侯春美;周小明

    目的 掌握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术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利用东软公司生产的800 mV型数字胃肠机做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造影检查前予以心理护理,检查中严格遵守注射原则,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及时给予处理,检查后加强健康知识教育.结果 168例患者显影较满意,其中24例在造影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适当处理症状好转后,继续完成造影检查.结论 对在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的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技巧,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出现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对顺利完成此项检查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静脉尿路造影显影欠佳的临床相关因素

    作者:李辽源;杨明;张海滨;沈周俊;徐文峰;陈勇;刘建华;林哲;吴振权

    目的 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UUT-TCC)患者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时,显影欠佳(poor or nonvisualization of renal collecting system,PNV)的阳性率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月因U-UT-TCC行根治性手术患者17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并比较术前尿脱落细胞学、行IVU时充盈缺损和PNV的阳性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PNV是否和UUT-TC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 172例患者中,144例(83.7%)有肉眼血尿,12例(7.0%)有镜下血尿;46例(26.7%)尿脱落细胞学阳性,36例(20.9%)显示充盈缺损,105例(61.0%)显影欠佳.PNV和尿脱落细胞学阳性率比较及PNV和充盈缺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31,0.001).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NV和肿瘤分期、分级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28,0.031,0.00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NV和肿瘤分期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42,0.014).结论 在排除泌尿系结石、感粢及畸形等病因后,IVU中如果出现PNV,应当高度怀疑UUT-TCC可能性;而且UUT-TCC患者出现PNV常常预示着肿瘤分期较高和体积较大.

  • 肾动态显像、静脉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作者:徐谊朝;苏泽轩;郭泽雄

    为了探讨SPECT,IVP在上尿路梗阻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于1996年1月~1998年6月对132例上尿路梗阻患者进行SPECT、IVP检查.结果显示:SPECT在反映肾功能方面灵敏性,准确性优于IVP.SPECT应作为肾脏手术的常规检查.SPECT在梗阻部位、积水程度、梗阻病因的诊断不如IVP清楚、准确.结论:SPECT能够弥补IVP的不足,但不能完全替代IVP.

  • 改进静脉尿路造影术的探讨

    作者:练里星

    我科于1996年9月始至1999年6月底,在航?000mA高清晰度闭路电视X线机条件下,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术共2456例,做到了该检查过程的动态观察,并适时摄片,在造影剂应用,投照体位、压迫方式及拍片时间等方面,较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术方法有一定的改进,提高了拍片工作质量,减轻了受检查者的痛苦.本文将改进后的一些方法作此介绍.

  • 静脉尿路造影推注泛影葡胺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文玲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中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00例患者推注泛影葡胺行静脉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及诊断.结果 本组除6例因推注泛影葡胺5~6ml时出现剧烈呕吐,立即停止推注药液未显影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检查,并显影良好.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推注泛影葡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对确定泌尿系阴性结石占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 检查时和检查中均应密切观察碘过敏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静脉尿路造影 护理
  • 静脉尿路造影诊断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价值

    作者:王文红;张碧丽;李莉;刘杨;刘艳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与泌尿系感染(UTI)可互为因果.VUR可在反复UTI的基础上持续数年且逐渐加重,进一步可引起反流性.肾病、肾衰竭等.因此,UTI患儿应尽早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有无VUR存在,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其恶化.传统检查法患儿不易接受.我们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VU)观察UTI患儿VUR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在诊断小儿VUR中的应用价值.

  • 肾切除术后残留肾组织致漏尿1例

    作者:蔡勇

    患者,女,36岁,10 a因右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近1月来出现右腰部胀痛,无其它伴随症状。门诊行B超检查,诊断为右肾重度积水。入院体查:右腰部巨大包块,压痛,右肾区有叩击痛。静脉尿路造影示:左肾功能正常,右肾不显影。生化及其它检查均正常。遂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与周围组织粘连,肾皮质菲薄,穿刺吸出约3 L混浊白色液体。钝性分离肾脏,至肾上极时发现肾脏与膈肌明显粘连,经锐性分离后切除肾脏。术后1~5 d腹膜后引流管每24 h引流出血性液体<30 mL,术后第6天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200 mL,以后每天引流液约200~300 mL。B超检查提示:右侧肾窝内靠近膈肌处有一约1.5 cm×2.0 cm实质性包块,并有血流影像。引流出的液体行生化检查见细胞管型。诊断为残留肾组织并漏尿。患者带管出院。出院后1个月引流管自行脱落,伤口愈合,病人未诉不适。术后近1 a,患者再次来我院复查,B超检查示:右腰部液性包块约11.5 cm×10 cm,靠近膈肌处未见实质性包块,无血流影像。行CT及右侧输尿管插管造影等检查,排除附加肾及尿液反流。行右腰部穿刺,置管引流,引流出混浊淡黄色液体约2 L。1周后引流液明显减少,3周后每24 h引流液约5 mL,遂拔除引流管,后反复复查B超无积液,痊愈。

  • 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分析

    作者:肖芝豹;赖文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25%。由其产生的不同症状和体征易造成临床误诊。1991~2000年我科收治3例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道如下。 [病例1]21岁,未婚。1年半来反复发作左腰痛和血尿。血尿于经前3天开始,经净而止。有继发性痛经史2年。腹部X线平片示:腰左侧横突下方可见二枚类圆形致密影(0.5cm×0.8cm),密度均匀,静脉尿路造影7min,15min拍片示:二枚致密影均位于输尿管内,呈梭形;25min拍片为造影剂掩盖,50min仍示类圆形影。结合临床,诊断为左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 多层螺旋CT重建对静脉尿路造影上尿路显影不佳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邹艳;李征然;孟晓春;赖丽莎;康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对在IVU检查中上尿路显影不佳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6例IVU上尿路显影不佳病例的CT重建表现;46例IVU显影不佳病例,均行MSCT检查,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MIP、MPR、CPR、SSD及VR后处理,获得泌尿系三维图像.[结果]尿路结石2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7例,输尿管炎症狭窄3例,输尿管损伤合并尿漏1例,迷走血管压迫左侧输尿管2例,肾脏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下段移行细胞癌3例,输尿管下段憩室1例,小肾畸形4例(其中一例为马蹄肾合并右肾发育不良),2例双肾萎缩,以上病例均经手术、输尿管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结论]MSCT重建对IVP上尿路显影不佳病变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使输尿管病变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

  • 改良法静脉尿路造影的体会

    作者:叶新生

    改良法静脉尿路造影是在常规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造影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 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在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舟;郑土康;田焕书;叶木石;黄兴端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IVU)在对位不清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中的效果和碎石疗效.方法:选取ESWL治疗中对位不清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大剂量造影剂联合速尿行IVU对结石进行定位,对照组采用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逆行尿路造影(RGP)对结石进行定位.观察两组结石定位情况和ESWL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碎石成功率、碎石操作时间、并发症、结石排净时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更接受治疗组治疗方法,接受程度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医疗费用更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IVU对对位不清输尿管结石定位准确,ESWL效果好,其碎石效果与输尿管插管RGP对位碎石效果相同,但费用较低,患者更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

    作者:耿敬标;胡东;贾绪银;姜丽;朱昭环;周轲

    目的:通过与数字摄片比较,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TOMOS)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Sonialvision Satire Ⅱ下进行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常规摄KUB平片及其断层融合成像;然后在透视下选择适合时机行造影摄片,同时应用TOMOS成像,并评价TOMOS前后的影像质量和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结果.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行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前常规KUB和IVU摄片共175张,影像优35张,良100张,差40张;确诊结石25例,可疑6例,漏诊9例.行断层融合技术后选取后处理图像共80张:影像优64张,良12张.差4例;确诊结石34例,可疑4例,漏诊2例.经统计学分析,行断层融合技术后成像的质量和结石检出与常规数字摄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适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消除重叠伪影的干扰从而获得高清晰、高对比度的优质图像,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

  • 肾外肾盏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1例

    作者:詹河涓;郑彬;单炽昌

    患者女,35岁,因左腰隐痛25 d于2000 年6月7日入院.患者在25 d前体检做B超时被发现左肾积水、左肾结石,无尿路刺激症状,无肉眼血尿.体验:一般情况好,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双肾肋下未触及,双输尿管行径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WBC(+)/HP、RBC(++)/HP,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B超示左肾大小正常,肾门部见一不规则囊性肿物,大小约5.3 cm×3.3cm,囊内见一结石1.4 cm×1.5 cm.静脉尿路造影(IVU)和逆行肾盂造影所见:左肾大小正常,上、中、下肾盏轻度扩张呈杵状,上中肾盏颈

  • 腰部小切口治疗第5腰椎水平输尿管上段结石

    作者:吴世皓;龙兆麟;黄韬;华庆生;刘志乐;邹峰;廖春贤;陈远祥

    输尿管上段大结石(≥1.0 cm)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对于第5腰椎水平上下输尿管大结石的手术治疗,腰部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很大优势,现报告我院2001-2011年6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42例,女21例;年龄24 ~ 68岁,平均46岁;左侧34例,右侧29例.术前均经B超、泌尿系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确诊,结石大小1.0 ~ 2.4 cm,位于第2腰椎至第1骶椎范围;结石上方输尿管均扩张、患侧肾孟中重度积液.

  • 变换体位法在肾积水患者IV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必富;夏玉明;谢新佳;王旭东

    目的 探讨变换体位法在肾积水患者IV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100例肾积水患者进行检查,对于显影不良的患者采取变换体位的方法再次检查,如由仰卧变为俯卧或立位.结果 100例中32例输尿管显示不清,变为俯卧位后28例显示清晰,另4例变为立位后3例显示清晰,1例仍显示不清.结论 变换体位法对肾积水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 番泻叶联合甘露醇用于静脉尿路造影前肠道准备

    作者:苏珠英;黄建平

    目的 探讨番泻叶联合甘露醇用于静脉尿路造影前肠道准备的效果. 方法 选择需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造影前1日晚餐后2 h用番泻叶20 g加水泡服2000 ml左右,造影晨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观察组:造影前1日晚餐后2 h用番泻叶20 g加水300 ml泡服,而后口服20%甘露醇250 ml,造影前12 h禁食和控制饮水. 结果 两组摄片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 结论 番泻叶联合甘露醇行静脉尿路造影前肠道准备,效果显著,既减轻患者痛苦,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闭合性肾损伤中的价值(附68例报告)

    作者:吴世东

    闭合性肾损伤(肾损伤)是泌尿外科急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不仅对明确肾损伤的病情,而且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均起决定性作用.我院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肾损伤患者68例,现将其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影像学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与静脉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丽娜;郑菲;刘彪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 43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行IVU和MRU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MRU为83.7%(36/43),IVU为63.0%(24/38),MRU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3.0%(40/43)均高于IVU的76.3%(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RU不能直接反映肾脏的分泌功能.结论 泌尿系梗阻疾病可先选用IVU检查,对于梗阻部位原因不明或梗阻严重的患者可选用MRU.对于婴幼儿和不能耐受IVU检查的患者也可直接选MRU检查.

304 条记录 11/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