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胸术后肺栓塞预防及护理干预

    作者:华欣;张岭

    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的病死率高达20%~30%,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占致死原因的第3位[1].对PE的高危因素给予早期干预,加强术后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肺栓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 呼吸道护理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史淑洁;吕宝勇

    呼吸道感染是外科开胸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因此加强对开胸手术的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加强对呼吸道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 食管癌病例围术期护理体会200例

    作者:华欣

    近年来,食管癌死亡占全国肿瘤死亡率的21.8%,仅次于胃癌占第2位[1].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食管癌手术多为开胸手术,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围术期规范性护理可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使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重点.

  • 电视胸腔镜切除肺大泡54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于秀梅;宋金丽

    自发性气胸多由肺大泡破裂引起,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常不愿接受,而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获得同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患者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自开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以来,共完成54例手术,效果较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肺癌术后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作者:唐凤

    资料与方法2001年4月~2009年10月9例收治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350例,肺癌术后肺动脉栓塞中,男5例,女4例,年龄26~76岁,平均47岁.分别于手术后1~30天(平均14天)发生肺栓塞.

  • 开胸手术前后呼吸道的护理

    作者:高芳绒;王彩玲

    目的: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工作是预防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呼吸道护理:术前教育、深呼吸训练、正确的咳嗽方法及变换体位、胸部震动、呼吸道湿化雾化、协助排痰、吸气训练器的正确使用等措施.结论: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能早期离床活动并缩短了住院天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护理干预对开胸患者的影响

    作者:蒋晓燕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开胸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40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开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护理管理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雪峰

    目的:探讨影响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各种因素,对综合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76例胸外科重症接受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胸外科重症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动力学指标变化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SGRQ总分及SF-36总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对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确保手术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在胸科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

    作者:杨凤兵;杨晨

    目的 通过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在胸科手术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其中食管肿瘤患20例,肺癌患者35例,纵膈肿瘤5例.ASAⅠ~Ⅱ级,年龄在25~75岁之间,体重在50~75kg之间.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芬太尼组,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配方:芬太尼0.6mg,0.75%布比卡因375mg,欧贝8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0mL;Ⅱ组为舒芬太尼组,术后PCEA泵配方:舒芬太尼150ug,0.75%布比卡因375mg,欧贝8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0mL.两组PCEA泵设置相同均为:单次给药量3mL,维持量3mL/h,锁定时间10mi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8、12、24h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Ⅱ组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Ⅰ组,镇痛、镇静评分低于Ⅰ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开胸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 开胸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性感染及护理对策

    作者:洪丽霞;吴惠文;黄凤玉;冯晓玲

    目的 报告开胸手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103例开胸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103例开胸手术患者中,有37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35.92%.引起开胸手术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高龄、严重基础病和机械通气等.结论 该医院开胸手术患者医院获得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直接与病人本身状况和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有关.

  • 心脏病介入疗法你知道多少

    作者:李茗茗

    心脏病介入疗法是指在X-线透视下,通过导管等特殊器材进入人体心脏和大血管内治疗心血管病的一种方法,仅需局部麻醉,操作简便,不需开胸手术和全身麻醉,患者痛苦小、风险小,手术后恢复快.※心脏病介入疗法效果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全国数千万心脏病患者多了一种治疗选择.相对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对人体的创伤微小,术后恢复快,不留疤痕,不损伤劳动力,解除了很多患者的疾苦.

  • 针麻开胸手术超前镇痛作用临床观察

    作者:唐育民;魏湘华;尹志礼;郝冰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切皮前针刺麻醉是否具有手术后超前镇痛作用.方法:54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病情分级标准)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8例,A组选择左右下翳风和三阳络透郄门穴位,经皮进针捻转至患者感觉酸胀为止,同侧针经同组导联连接韩氏刺激仪(LH202H型).先进行针麻诱导15~20 min,采用疏密波,2/15 Hz频率,刺激强度2~4 mA(以病人耐受为宜),其后静注维库溴铵0.12 mg/kg、芬太尼2ug/kg、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吸入安氟醚,为了维持麻醉,间断静注芬太尼2ug/kg/hr、维库溴铵0.03 mg/kg/0.5 hr,术中连续使用韩氏刺激仪,参数同诱导时.B组除术中不用电针刺余同A组.C组(对照组)仅用药物麻醉.术后观察比较三组术后0 hr、4 hr、8 hr、12 hr、20 hr、24 hr各时点肌注杜冷丁人数和杜冷丁人均用量.结果:三组年龄、体重、手术和麻醉时间无显著差异.术后0~4 hr、4~8 hr、8~12 hr、12~16 hr各时段A、B、C三组肌注杜冷丁人数分别为2∶2∶9,1∶2∶7,1∶2∶6和1∶3∶6,C组显著多于A、B两组(P<0.01),但16~20 hr、20~24 hr两个时段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4 hr、8 hr、12 hr、16 hr各时点杜冷丁人均用量A、B两组均显著少于C组(P<0.01),但16 hr后差异逐渐变小,至20 hr和24 hr三组已无显著差异.结论:针麻可能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 高龄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作者:刘贵廷;杨柳;杨美荣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及肺癌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分析36例高龄食管癌及肺癌患者手术指征、麻醉方法、手术方式与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36例中发生并发症13例(36.1%),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通过对高龄食管癌及肺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积极处理能有效控制开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

  • 开胸手术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崔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需要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加,如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老年麻醉的主要问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ASAⅡ-Ⅲ级开胸手术病人60例,年龄在70~85岁之间.其中肺叶切除36例,食道癌根治术14例,肺病灶楔形切除术10例.

  • 开胸手术后镇痛的应用及现状

    作者:胡欣春

    开胸手术后胸痛现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手术后疼痛现象.开胸手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和基础病变的特点,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发生隐匿,而且经常是致死性的,近年来逐渐成为外科术后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镇痛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使得手术后的成功率提高.如果对患者进行的镇痛效果不佳或者对患者使用的镇痛方式不符合患者的症状,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会增加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因此临床治疗中,实行良好的镇痛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并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的镇痛也是治疗开胸手术患者的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治疗方法.

  • 老年肿瘤患者开胸围手术期血浆皮质醇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探讨

    作者:田润华;余云云;葛银林;徐文华;王麟;张少燕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期间应激相关指标血浆皮质醇(P-C)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应用RIA分别测定20例老年肿瘤患者在术前、切皮、术中1 h、术毕、术后1天血浆P-C与AngⅡ的含量,按年龄分为A组40~49岁,B组50~59岁,C组60~69岁,D组70~79岁.老年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期间血浆P-C与AngⅡ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5个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组术中1 h、术后1天P-C显著升高,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天D组AngⅡ明显升高,与B、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期间各时间点P-C与AngⅡ无相关性.70岁以上老年人术后应激反应较其它年龄组强烈.术后应密切监测老年人血浆P-C与AngⅡ的水平,做好相应护理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 用胸腔镜切除纵隔肿瘤

    作者:戈烽;王志勇;曹智理

    尽管传统开胸手术仍适合于多数纵隔肿瘤的切除,但胸腔镜(VATS)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纵隔手术.本文分析了我院VATS切除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其临床价值.

  • 高血压开胸手术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乐国辉;张代玲;余湘

    目的:探讨行开胸术式的高血压患者开展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8例行开胸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处理,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患者于麻醉前、切皮后10 min、1 h 及气管拔管后5 min 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值,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咪唑安定使用剂量高于对照组( P ﹤0.05),芬太尼、阿曲库铵、七氟醚及丙泊酚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在麻醉前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在切皮后10 min、切皮后1 h 及气管导管拔管后5 min 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数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1%(2/3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9%(1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高血压开胸手术患者,能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改善循环状态,且能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氯胺酮麻醉镇痛方案用于老年人胸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树宁

    目的 探讨氯胺酮麻醉镇痛方案用于开胸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行开胸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8例,采用氯胺酮麻醉镇痛方案;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麻醉镇痛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镇痛效果及应激损伤程度.结果 实验组围麻醉期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相比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至术后24 h的血清S100β蛋白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胺酮麻醉镇痛应用于老年人开胸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显著且对患者的应激损伤较小.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王劭恒;关雷;肖莉;陈立芳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地佐辛在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P组术后镇痛给予地佐辛1.0 mg/kg,同时予盐水安慰剂持续泵入;D1组在P组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0.1 g/(kg·h)持续静脉注入;D2组术后镇痛药与D1组相同,只是右美托咪定0.2g/(kg·h).地佐辛输注的背景速度为2 ml/h,单次按压追加剂量为1 ml/h,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患者术后入胸科ICU2 h(T1)、4 h(T2)、6 h(T3)、12 h(T4)、24 h(T5)、48 h(T6)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同时记录各时间点地佐辛消耗量.结果与P组比较,D1、D2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Ramsay评分明显升高(P<0.05).D1与D2组比较,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2组T3、T4时间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D1组(P<0.05).与P组比较,D1、D2组T1、T2、T3、T4时间点血压、心率更稳定,各时间点地佐辛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D2组地佐辛消耗量在T4、T5、T6时间点明显小于D1组(P<0.05).D1、D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组(P<0.05),D1与D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0.1~0.2g/(kg·h)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地佐辛的镇痛用量,可给开胸手术患者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及镇静,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1554 条记录 3/78 页 « 12345678...77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