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胸手术后高血压的护理

    作者:张延萍;段秋艳;王秋俐;罗虹晖;王磊

    血压可反映心脏搏出量、周围血管阻力、血容量、动脉弹性和其他血液动力学变化,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观察内容[1].开胸手术后发生高血压,若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引起出血、心律紊乱、脑血管意外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既往无高血压患者胸外科手术中和手术后发生的突发性高血压,对机体相应器官的损害比慢性高血压要严重[2].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显得十分重要.经文献检索,未见相关报道.2005年1~6月我科行开胸手术230例,术后发生高血压32例,发生率13.91%,现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 开胸手术 高血压
  • 开胸术后早期紧急再手术病人的病情评估

    作者:赵蓉;王爱华;王彩荣;周静;侯玉英

    开胸术后早期需紧急再手术的病例时有发生,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实施开胸手术411例,紧急再手术11例,发生率为2.7%.首次术后准确及时地进行病情评估,对再手术时机的把握、提高救治成功率尤显重要.现介绍体会如下.

  • 全麻手术患者开胸手术后合并哮喘的护理

    作者:曾定芬;向明芳;张素兰;唐小丽;肖定琼

    目的 探讨施行全麻开胸手术后合并哮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术后合并哮喘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的严密观察,气道的严格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以及做好停机前后的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 32例患者顺利渡过施行全麻开胸手术后合并哮喘的危险期.结论 开胸术后合并哮喘影响患者的康复,有效护理可及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患者的痛苦.

  • 小切口开胸在结核胸外中的应用

    作者:张群;刘永;李君;袁宝华

    目的 为探讨小切口开胸术在结核胸外科中的适应证.方法 对本院胸外科近3年小切口开胸手术的33例结核病例回顾分析.结果 19例为肺叶或肺叶和肺段复合切除术,4例为全肺切除术,1例为肺段切除术,9例为胸膜剥脱术.结论 小切口开胸术在结核胸外中大部分病例是适合的.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于潜;田大力;徐宝宁;姜文军;方辉;李红媛;刘思洋;王天翔;邹孔军;姜姝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传统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远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术式治疗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结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传统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分期较早肺癌患者的理想术式。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岳光成;杨广义;苏文中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 VAMT)与传统术式治疗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为传统开胸治疗组,研究组患者为VAMT治疗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康复及住院时间比较,P<0.001;组间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AMT与传统开胸术式相比,前者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康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分析

    作者:陆江

    目的:观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围术期的变化情况,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57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6h、术后第1d及术后第3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术后6h会出现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转氨酶(α-HB-DH)以及肌红蛋白(Mb)在术后第1d会出现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作为心肌缺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在开胸手术的围术期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中CK-MB的变化出现快,对心肌损伤的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开胸手术病人60例术中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李雪梅

    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共作开胸手术60例,针对这些病人手术特点,实施了"术前访视、术中守护、术后探视"的整体护理模式,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循证护理预防开胸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

    作者:杨玉龙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预防开胸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开胸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循证护理),每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1/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0%(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90 min、120 min时,研究组患者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循证护理在预防开胸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集束化护理预防开胸手术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作者:郭俊宇;朱丽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预防开胸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开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开胸手术术后患者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全麻-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魏俊飞;侯立仁

    全麻气管内插管有利于呼吸管理,硬膜外阻滞能充分镇痛.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既有利于术后止痛又能使术毕尽早拔管,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全麻-硬膜外阻滞复合模式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 开胸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宋玉霞;郑朝艳

    开胸手术是胸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术后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机体康复的主要保证之一.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开胸术后(尤其是在2天内)失眠发生率达90%以上.失眠会使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延迟切口的愈合.

  • 开胸术后患者进食致窒息的原因及护理急救措施

    作者:周秀芳;刘东英;肖丽

    2003年9月~2005年9月在我科开胸手术1 600例,其中发生进食后窒息的患者6例,经及时急救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开胸术后皮下注射芬太尼镇痛效果的研究

    作者:李勇军;唐珩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皮下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40例行普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0.006 mg.kg-1.d-1,B组芬太尼 0.008 mg.kg-1.d-1,两组均加入氟哌利多0.05 mg.kg-1.d-1,2%利多卡因10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采用一次性止痛装置(总量100ml ,2ml/h),于上臂皮下持续输注.术后6h、10h、20h、28h、48h记录MAP、HR、SpO2、RR、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咳嗽评分、并发症、病人和病房医生对镇痛总体质量满意度.结果: B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镇静评分及咳嗽评分明显高于 A组(P<0.05).B组有两例病人因嗜睡、不能排痰而造成呼吸道梗阻,1例肺不张.病人对A组镇痛效果不满意(P<0.05),外科医生对两组均不满意.结论: 开胸术后采用皮下镇痛的方法虽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由于并发症的发生应慎用.

  • 硬膜外镇痛和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开胸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影响

    作者:鞠辉;冯艺;杨拔贤;潘芳;王俊;安海燕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和肋间神经冷冻的短期镇痛效果以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方法:87位择期后外侧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组,n=46)和肋问神经冷冻组(C组,n=41).术毕E组接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C组于关胸前行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胸引管处肋间神经冷冻(-70℃,90s).记录术后3天内NRS评分、镇痛满意度、副作用.电话随访术后12个月内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天内疼痛评分和镇痛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E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1).c组在术后3、6、12个月时总体慢性疼痛发生率和触诱发痛发生率均高于E组,其中触诱发痛发生率在术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能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但硬膜外吗啡皮肤瘙痒发生率高.肋间神经冷冻有可能增加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其推广还有待研究.

  • 胸段和腰段硬膜外腔给药开胸术后镇痛的比较研究

    作者:孟冬祥;樊碧发;刘春霞;曹雷;宋际明;贾乃光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胸段和腰段硬膜外给药的镇痛作用.方法:60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配到胸段(TEA)或腰段(LEA)硬膜外镇痛组,每组30例.麻醉前行T5~6间隙(TEA组)或L1~2间隙(LEA组)硬膜外置管.术毕首先经硬膜外导管推注(8ml),随后持续输注(5ml/h)20μg/ml吗啡溶液.观察TEA和LEA的镇痛效果、额外镇痛药用量、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①LEA组术后咳嗽时疼痛评分与TE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病例术后无需额外使用镇痛药.③术后24h和48h FEV1和FV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④术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和恶心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吗啡LEA可以作为吗啡TEA的一种替代方法用于开胸术后镇痛.

  • 全麻开胸手术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痛的影响

    作者:唐育民;魏湘华;郝冰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切皮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痛的影响.方法:36例ASA 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K组为氯胺酮组,C组为对照组.术前不用阿片类药物.麻醉诱导静注异丙酚(2mg/kg)、司可林(1~1.5mg/k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K组于切皮前10分钟静注氯胺酮1mg/kg(5ml溶液),C组切皮前10分钟静注生理盐水5ml.术中静滴异丙酚和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铵保持肌松.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采用VAS法评价术后疼痛,当VAS≥6分时,给患者肌注杜冷丁50mg.比较两组术后0~4h、4~8h、8~12h、12~16h、16~20h、20~24h各时段肌注度冷丁人数及度冷丁平均用量.结果:K组前16h各时段肌注度冷丁人数显著少于C组(P<0.05).K组术后24h度冷丁平均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5),但主要集中在前16小时各时段,其后各时段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开胸手术切皮前静注氯胺酮能显著降低术后痛.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大坤

    目的 观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NSCLC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两组,观察组45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行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血量、总引流量等均比对照组少,且并发症发生率(6 7%)比对照组(48.6%)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NSCLC疗效相当,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加快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地佐辛伍用氟比洛芬酯在开胸患者术后PCIA中的应用

    作者:张新科

    目的 观察地佐辛伍用氟比洛芬酯在开胸患者术后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计算机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D组于手术结束前25 min静注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然后用生理盐水将地佐辛30 mg+氟比洛芬酯250 mg配制成100 mL溶液,术后持续静脉泵注镇痛48h;S组于手术结束前25 min静注舒芬太尼0.1~0.15μg/kg,再用3μg/kg的舒芬太尼生理盐水溶液100 mL,术后持续静脉泵注镇痛48 h.两组患者均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行静脉自控镇痛,设置参数:背景剂量2mL/h,单次量2mL,锁定时间15 min.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3、6、12、24、36、48 h安静和主动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副作用,术后第3天患者对PCIA的总体评价.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安静状态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咳嗽时D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呼吸抑制、恶心和寒战发生率D组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第3天患者对PCIA的总体评价比较,D组满意率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 与舒芬太尼PCIA比较,地佐辛伍用氟比洛芬酯对开胸患者术后咳嗽时的疼痛疗效较好,且不艮反应少.

  • 单肺通气对开胸手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研究

    作者:田珺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对开胸手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9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33例,A组行间歇正压通气治疗,B组行间歇正压通气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C组行间歇正压通气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三组患者术后心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VI)、每搏量(SV)等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能明显降低(P<0.5),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B组相比,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给予开胸手术患者通气肺侧间歇正压通气及间歇正压通气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给予患者间歇正压通气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则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小程度的影响,但仍可维持正常机体氧供.

1554 条记录 5/78 页 « 12345678...77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