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血管病恢复期如何按摩?

    作者:明明

    按摩对偏瘫肢体的恢复十分有利,不仅可刺激神经营养功能,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放松肌肉,降低肌张力,减少肌肉挛缩和萎缩,同时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作用增强,血清补体效价增高.

  • 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70例

    作者:李洁新

    目的 探讨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物理康复疗法.应用改良的Ashw orth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进而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的Ashworth分级0~4级评定的评分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肌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在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肌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优于芒针透刺拮抗肌疗法.

  • 软组织受压对大鼠肌张力和机械痛阈及P物质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永志;郭春雨;钟红刚;王德龙;王萱

    目的 观察软组织受压后局部肌张力的生物力学改变、机械痛阈和P物质释放的变化.方法 采用Ganz软组织受压模型,应用配对设计将18只SD大鼠左下肢设为压迫组,右下肢设为空白组,对大鼠股薄肌受慢性压迫后0~7天的机械痛阈进行连续检测,对肌组织生物力学和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肌组织内P物质的释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2组实验前机械痛阈基线一致(P>0.05),空白组与基线比较未见明显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压迫组连续7天的机械痛阈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压迫组肌纤维排列稀疏,肌细胞肿胀,胞浆疏松淡染甚至透明,可见有血细胞渗出.肌组织经长时间压迫后,其张力明显提高(P<0.05),不同拉抻比率下,压迫组EDR明显低于空白组,当拉伸比率为40%时,其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压迫组P物质area和IOD均大于空白组(P<0.05),压迫刺激致外周端末稍释放SP增加,引起该神经支配区血管扩张,血细胞渗出,渗出液中SP密集表达.结论 软组织长时间受压可导致大鼠受损肌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肌张力增高,受损肌组织SP释放增多,机械痛阈显著降低.

  • 涤痰汤合滋肾通关饮治疗中风癃闭验案

    作者:李长聪

    吴某某,男,70岁。退休工人,2001年5月24日入院。主要表现为左半身不遂,失语,吞咽困难,引水呛咳,痰涎壅盛,口渴不欲饮,尿潴留,大便干。BP24/14kPa,心率70次/min,左上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腱反射左侧亢进,左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血糖10.20mmol/L、尿糖2+,头颅MRI示:右侧桥脑T1低信号、T2高信号,B超:前列腺增生。诊断:脑梗塞,高血压病,糖尿病2型。以川芎嗪、蝮蛇抗栓酶等治疗,保……

  •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

    作者:周卫星;衡墩前;张国亚

    目的 评价中医推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痉挛型C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推拿.2组均治疗6个月.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GMFC)评价患儿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nh痉挛分级评价患儿的肌张力,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 (34/34)、对照组为82.4%(28/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2.421,P=0.015).观察组治疗后GMFC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中不同等级的患者分布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U值分别为1.998、2.457,P值分别为0.046、0.014).结论 中医推拿可明显改善痉挛型CP患儿的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纠正异常姿势,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疗法治疗.

  • 姜蒜糊敷脐治疗产后尿潴留32例

    作者:姜艳艳;孙忠芬;刘硕

    尿潴留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1].产妇在产褥期,膀胱肌张力降低,对膀胱内压的敏感性降低,加之外阴切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器械助产,区域阻滞麻醉,均可增加尿潴留发生率,尤其在产后24 h内[2].笔者应用姜蒜糊敷脐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严杰;吴清明;付磊;任珍;姚雯;付中应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及门诊脑卒中同时伴有患侧肢体痉挛的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生存质量(QOL)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四肢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表(MBI)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MAS、ADL评分明显降低,QOL、FMA、M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能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临床研究">中医"五联"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肌张力临床研究

    作者:闫炳苍;王辉;赵宁侠;宋虎杰;郭延昭;樵成;陈霄;曹婷;任晓惠

    目的 观察中医"五联"疗法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确诊为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五联"加运动疗法72例)、对照组(运动疗法加经络导推治疗及痉挛肌治疗各36例),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分别由康复评定师用改良的Ashworh分级法评定标准评定肌张力,将MAS评级转化为评分,1级为1分,1+级为1.5分,2级为2分,3级为3分,4级为4分,治疗前进行1次评估作为基数,治疗后每满1个月对肌张力情况进行评价,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相差≥1分为有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及各组自身前后肌张力评分对比,从第2个月开始有显著差异,3个月时差异更突出;治疗组3个月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3个月总有效率为48.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五联"疗法在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的肌张力方面疗效明显.

  • 石学敏手法量学结合拮抗肌电针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影响

    作者:冯雅娟;贾晓沛;骆莉;石云荣;玉芳

    目的 探讨石学敏教授的手法量学方法对中风后患者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石学敏手法量学结合拮抗肌电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配合电针法.应用改良的Ashworth评分标准、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进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肌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学敏手法量学结合拮抗肌电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的高肌张力状态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合电针组.

  • 早期康复联合针刺拮抗肌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的影响

    作者:徐雪松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针刺拮抗肌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简单随机法,将10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传统针刺联合常规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康复期联合拮抗肌针刺进行干预.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患侧痉挛状态(用改良Ashworth的量表评分,MAS)、肢体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MAS评分和肌力结果分别为(1.58士0.6)分和(372.7±21.6)N,均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测定结果(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82.8±10.6)分和(83.7±5.6)分,优于对照组评分结果(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对患侧痉挛肢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通过神经反复刺激,改善患肢肌张,提高运动的协调性.

  • 火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宁;李志峰;吴海红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40例.火针组以火针点刺患侧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等穴,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患侧肩髑、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每日治疗1次,每2d治疗1次,共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痉挛侧上下肢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张力均减轻,肢体运动功能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火针组上肢肌张力低于常规针刺组,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P<0.01),两组下肢肌张力及肢体运动功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火针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而常规针刺组为65.0%(26/40),火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在降低中风后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张力和改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尤其是改善上肢肌张力和肢体运动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 高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

    作者:李福如

    目的:评定高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为痉挛性脑瘫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组198例,男103例,女95例;年龄4~20岁.按脑瘫诊断分型标准:双下肢痉挛型120例,四肢痉挛型62例,混合型16例.手术采取限制性椎板切除,神经阈值测定仪测量腰脊神经后根的兴奋性后,行腰脊神经后根的高选择性定量切断.结果:194例下肢痉挛消除,按Ashworth肌张力标准,下肢肌张力平均下降3.0级,12例上肢肌张力平均下降1.1级,眼斜视、流涎及语言障碍等伴随症状也有改善.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172例,良18例,一般8例.结论:高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地解除下肢痉挛,降低下肢肌张力.定量法使腰脊神经后根的切断量更为精确,提高了疗效.

  •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肌张力控制的队列研究

    作者:卢爱兰;张夏军;许美飞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脊髓损伤肌张力增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31例;年龄17~60岁,平均(34.12±6.61)岁;病程14~30 d,平均(20.16±5.08)d.按就诊顺序、是否愿意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在运动康复训练和巴氯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治疗压力为2ATA;治疗方案为:面罩吸氧20 min,休息5 min,反复3个循环为1次,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对照组40例,只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和巴氯芬药物治疗,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均按国际通用修订的Ashworth评分(modifiedashworth scale,MAS)方法分别于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时对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疗程时对肌张力的控制,治疗组有效5例,显效0例;对照组有效4例,显效0例.治疗6个疗程时对肌张力的控制,治疗组有效24例,显效5例;对照组有效14例,显效2例.3个疗程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8);6个疗程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对脊髓损伤肌张力增高患者有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常规辅助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但需要足够的疗程.

  • 推拿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屈伸肌肌张力的影响

    作者:李建华;龚利;房敏;吴哲;李阳

    目的:观察推拿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屈伸肌肌张力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KOA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42~72岁,平均61岁;单膝8例,双膝12例.推拿手法:滚法(操作频率120~140次/分)、按揉法、拿法、擦法.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测量双侧膝关节股直肌、腘绳肌肌张力,得出500 g压力时该点的位移大小(L 500 g);在治疗前后分别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包括疼痛、僵硬、功能活动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膝治疗后屈伸肌(股直肌和腘绳肌)L500g较治疗前增加,WOMAC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膝治疗后股直肌L 500 g、腘绳肌L 500 g改善率与临床疗效改善率呈线性正相关(P<0.01,r2=0.764)、(P<0.01,r2=0.533).结论:推拿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屈伸肌肌张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银质针和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腰痛前后椎旁软组织张力变化的对比分析

    作者:肖京;朱立国;金添;陈京锋;于杰;冯敏山

    目的:评价腰部软组织张力测定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作为疗效评价客观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以1∶1的比例分为银质针与中药熏蒸组。银质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5岁,平均(45.70±4.15)岁,采用银质针透热治疗;中药熏蒸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55岁,平均(43.03±5.86)岁,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力-位移距离(FDD)、能量吸收比(S)的变化,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积分(VAS)、罗兰德-莫里斯功能障碍量表(RMDQ)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银质针组VAS评分分别为4.77±0.78、1.99±1.08、2.55±0.94,中药熏蒸组分别为4.43±0.61、2.48±0.71、3.05±0.86。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银质针组较中药熏蒸组镇痛效果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时银质针组RMDQ分别为13.63±1.96、5.87±2.33、6.53±2.89;中药熏蒸组分别为13.40±2.01、6.90±2.31、9.23±2.87。组间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质针组与中药熏蒸组都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腰痛所引起的功能障碍,银质针的治疗效果更为持久。②治疗后1周及3个月随访时,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健侧多裂肌的FDD均明显增加(P<0.05);中药熏蒸组治疗后1周患侧和健侧多裂肌及竖脊肌的FDD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3个月时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增加更为明显(P<0.05),而健侧多裂肌及竖脊肌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银质针组患侧及健侧两组肌肉的FDD均明显较高(P>0.01)。③患侧多裂肌与竖脊肌的FDD差值与VAS及RMDQ差值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7,0.811,0.746、0.625,P值分别为0.015,0.041,0.045、0.017。腰部软组织张力指标改善的变化趋势与症状、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的变化趋势一致,具有相关性。结论:软组织张力的测试可以有效地反映慢性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腰部功能障碍的程度,提高慢性腰痛的疗效评价的客观性。

  • 小针刀减张法对大鼠股薄肌受压迫后肌张力和神经末梢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永志;董福慧;钟红刚;王德龙;王萱

    目的:探讨骨骼肌受压后肌张力的变化及肌组织内神经末梢形态学改变,观察小针刀针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薄肌70 kPa受压2h模型,6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压迫组和针刀组.除空白组6只外,其余54只大鼠左侧设为压迫组,右侧设为针刀组,分别给予单独压迫,压迫后小针刀针刺处理.于处理后第1、2、3天每组随机处死9只.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在不同拉伸比率下观察股薄肌张力曲线变化情况,同时,对肌组织病理及神经末梢的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肌组织的张力在长时间临界压强下逐渐增加,压迫组股薄肌能量消耗比率与针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组织形态学发生相应病理改变,神经末梢形态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小针刀减张法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肌组织的张力增高,对整个肌组织材料持续集中的力学负荷起到了改善作用.

  • 兄妹同患先天性肌性斜颈2例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曾述强

    例1,男,16岁,出生后10个月其父母发现有头颈倾斜,没有引起重视,未行任何处理,随生长发育,斜颈似有加重,且逐渐出现颜面不对称.于1991年10月入院治疗.查体:营养及发育中等,左侧胸锁乳突肌张力及弹性正常,右侧僵硬,呈条索状,头向健侧弯及向患侧旋转受限.面部明显不对称,健侧颜面饱满,而患侧窄而平,该侧眼睛位置稍降低,且眼裂较健侧明显缩小.X线片可见颈椎轻度侧弯,未见骨及关节发生结构性改变.例2,女,14岁,为例1胞妹.出生后半年发现有头颈倾斜,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肌性斜颈,虽经局部热敷和按摩,未能奏效.

  • 晚期妊娠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泌尿系感染一例

    作者:古剑雄;莫通

    ××,女,38岁,因跌伤后腰痛不能站立11天抬床入院.患者停经8个月,入院前11天的晚上从2m高楼梯摔下,臀部先着地,致腰痛不能站立伴大小便困难.入院体检:面色稍苍白,腹隆起,孕8个月,LOA,胎头未入盆,胎心好,(经"B"超及妇产科医师检查确诊),膀胱区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第1腰椎棘突向后突出0.6cm,压痛明显,双下肢肌力III~IV级 ,肌张力正常,脐以下肢体浅感觉减退,提肛反射消失.腰椎X光片: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上位椎弓根骨嵴一例

    作者:冯宇;陈名智

    ××,男,23岁.腰腿痛1年余,左大腿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8月.查体:膝上10cm周径左侧较右侧小3.5cm,肌张力,趾背伸肌力,膝腱反射皆左侧减弱.腰椎正侧斜位片正常.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臀肌张力减退诊断体征

    作者:胡建山;施向春;王开明

    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lubm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是常见多发病,但目前仍存在诊断上的一些难点,需进一步探讨完善,现总结我院1989年1月~1998年11月收治的367例中,手术治疗44例,其中33例术前有臀肌张力减退、萎缩,术中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目前教科书、文献尚未见记载,现结合尸体解剖,分析这一体征产生的机理,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科1.1一般资料本组手术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多数在31~50岁之间,起病到手术时间3个月至10年,平均5年.19例可询问出外伤史,25例无明显诱因,本组术前均进行过骶封、理疗、牵引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取手术治疗.

2096 条记录 3/105 页 « 12345678...10410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