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肌张力检测仪用于口面部肌张力评估的初步研究

    作者:卫小梅;喻勇;姜丽;窦祖林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的MyotonPro肌张力检测仪定量检测正常人口面部肌肉肌张力和粘弹性的可行性,并分析年龄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人年龄分为20-40岁10例、40-60岁8例、60岁以上8例,以及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采用MyotonPro检测双侧咬肌、上下唇以及舌的振动频率(frequency,F)、硬度(stiffness,S)、衰减系数(decrement,D)、博德系数(creep,C)和松弛时间(relaxation,R),1周后进行重测信度检测.结果:咬肌、上下唇及舌的F和S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年龄较大(>60岁)的受试者均大于年龄较小者(P<0.05).仅上下唇及舌的C和R三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60岁以上受试者的C和R均较40岁以下的降低(P<0.05).而所有检测部位的D三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F和S的重测信度均高(ICC>0.8),C和R的重测信度中等(ICC=0.6-0.72),D信度低(ICC=0.3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咬肌及唇的F和S均较同龄正常人升高,而舌肌的F和S均较同龄正常人降低.结论:MyotonPro能用于检测口面部肌肉的肌张力和粘弹性,其中频率和硬度指标信度较高,但均受年龄因素影响,可能成为诊断神经源性疾病患者口面部肌肉异常的指标之一.

  •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作者:曹玉灵;马超;伍少玲;曾海辉;许俭兴;燕铁斌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以及痉挛分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治疗组患者加予规范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所有病例共评定4次:入组时、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来评定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在入组时两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和BI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MAS评分高于同期的治疗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在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与其前一次评定时比较,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逐渐改善(P<0.001);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的FMA评分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痉挛和改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偏瘫侧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

  • 三级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影响的动态分析

    作者:王红星;王彤;陈旗;侯红

    目的:明确脑卒中后三级康复干预对肌张力转归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脑卒中康复训练和功能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0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康复组.采用改良Ashworth进行肌张力评定,Brunnstrom分级评定肢体功能恢复,分别在入组时、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评定.结果:①肌张力变化:入组时,康复组肌张力改良Ashworth 0级的上肢、下肢在病程1个月时分别有69.2%、90.5%升高到1级或以上:但随病程延长至3、6个月时,呈现为向0级转归的趋势,至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肌张力1级或以上的比例分别降低到38.4%,42.9%;对照组在整个病程中由0级转归为1级或以上的比例呈持续增加趋势,至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分别升高到81.5%和90.5%.肌张力1级或以上的上肢、下肢在整个病程中向0级转归的比例持续增高,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分别有64.3%和68.4%转归为0级.②肢体功能:康复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级随病程延长不断提高(P<0.05),而对照组仅在病程1个月时有所提高,至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无明显提高(P>0.05);并且康复组在病程3、6个月时,较对照组相应病程明显增加(P<0.05).结论:三级康复干预的早期有助于诱发软瘫肌肉张力出现,持续康复干预则抑制肌张力增高,促使高肌张力转归为正常;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渐进性全身垂直振动治疗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下肢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盛;王翔;王彤;顾昭华

    目的:探讨一种渐进性全身振动治疗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下肢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垂直振动组.垂直振动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性全身垂直振动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站在垂直振动平台,不开启振动治疗.一天1次,每次15min,每周5天,共3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侧下肢肌张力(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Fugl-Meyer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结果:治疗前垂直振动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下肢评分及Berg平衡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下肢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Fugl-Meyer下肢评分的差值无显著性意义(P>0.05),Berg平衡评分的差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差值变化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治疗比较,3周全身垂直振动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的下肢功能无显著改善,但能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

  • 通用型肌张力量表的设计和信度检验

    作者:吴芳玲;倪瑾;马兆丽

    目的:设计一种覆盖面广、分级科学、适用性强、操作简单的通用型肌张力评定量表(GMTS),并对其进行信度检验.方法:在总结分析目前临床常用的肌张力评定量表的基础上,设计GMTS,收集40例有肌张力改变的神经康复住院患者,由2名医生用GMTS分别评定患者四肢肌张力,检测GMTS的评定者间和评定者内的信度.结果:用组内相关系数(ICC)作为信度参数,评定者内信度以甲医师第一次与第二次评定的ICC值为信度参数,评定者间信度以甲、乙医师各自第一次评定的ICC值为信度参数,该量表评定者内ICC为0.997,评定者间ICC为0.960.结论:与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肌张力量表比较,GMTS可操作性强、覆盖面广、信度高,适合临床使用.

    关键词: 肌张力 量表 信度
  • 肌内效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文萍;余波;陈文华;刘合建;陈世动;许军委;张雯;祁奇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平衡及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级别为Ⅲ或Ⅳ级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患儿20例.按照年龄、性别及GMF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每组各10例.肌内效贴单次贴扎维持1d,5次/周,常规运动疗法4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量表)、坐位平衡功能(SAS)及肌张力(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等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预防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GMFM-Ⅱ区)、坐位平衡(SAS)及肌张力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跟耳试验及坐位平衡的改善,试验组(跟耳试验左56.67±4.03,跟耳试验右61.00±6.16,SAS评分17.33±1.89)疗效优于对照组(跟耳试验左52.67±3.39,跟耳试验右51.33±4.19,SAS评分13.33±2.05),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粗大运动功能(GMFM-Ⅱ区)、足背屈角及股角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和躯干肌张力情况,提高患儿坐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 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佩芳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作用.方法:将108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透刺康复组与传统针刺组.治疗组在取穴上选用拮抗肌群腧穴芒针透刺,同时配合现代康复手段抗痉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法.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可行的.

  • 0.5mm针径内热针密集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

    作者:温莎;高谦;王刚;田羽玲;孙美玲

    目的:探讨0.5mm针径的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cm针距组,0.6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1.0cm针距组和0.6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针距为0.6cm,右腿密集针刺针距为1,0cm.损伤对照组10只.针刺组分别于内热针针刺前和针刺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测力—位移值(FDD值),测3次求其平均值,记录并统计分析.损伤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D值测量方法及时间点同上.结果:组间各时间点FDD值比较:①针刺前:损伤对照组[(1.303±0.064)mm]、0.6cm针距组[(1.3368±0.045)mm]、1.0cm针距组[(1.346±0.065)mm]间FD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针刺后2天:损伤对照组[(1.348±0.029)mm]、0.6cm针距组[(2.349±0.135)mm]、1.0cm针距组[(1.834±0.097)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针刺后第7天损伤对照组[(1.346±0.039)mm]、0.6cm针距组[(3.123±0.132)mm]、1.0cm针距组[(2.172±0.068)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针刺后14天:损伤对照组[(1.344±0.059)mm]、0.6cm针距组[(4.120±0.219)mm]、1.0cm针距组[(2.278±0.148)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损伤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0.6cm针距组、1.0cm针距组各组内针刺前与针刺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当治疗针径为0.5mm,密集针刺距离为0.6cm时内热针治疗骨骼肌慢性损伤肌张力随时间的改变而降低,针刺后14天肌张力较针刺前明显降低.

  • 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宋利娜;张洪斌

    平衡功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日常生活中各种动作(如步行、穿衣、用餐、洗澡、如厕)的完成都依赖于身体的平衡功能.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损害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保持平衡取决于正常的肌张力、适当的感觉输入、大脑的整合作用、交互神经支配或抑制骨骼肌系统[1].

  • 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结合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影响

    作者:吴立红;周潇;沈良册;蔡涵

    脑卒中后肌张力过度增高,如不采取积檄的干预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为能有效地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发分离运动的出现,提高康复效果,我们将低频脉冲电刺激手三里、天井两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评价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孙丽;谢瑛

    腩卒中患者偏瘫后如何大限度发地恢复步行能力,建立佳步行功能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帮助患者建立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增强回归社会信心的基础.MOTOmed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以在偏瘫患者的各个时期通过踏车运动模式配以视觉反馈从诱发下肢运动功能到建立双下肢的平衡协调性等方而均能起到良好效果.故本研究采取康复训练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进行训练,观察其对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以及步行能力、步行速度、步长、步频、肌张力和步态方面的影响.

  • 水中强化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莉;戴朝秦

    脑卒中生存患者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存在[1],其中步行障碍对患者的ADL能力影响很大,多数患者呈痉挛性偏瘫步态,因为存在肌张力、肌力、平衡能力及步行速度等方面的问题而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尽快恢复和提高行走功能成为多数脑卒中患者首要的迫切的愿望,在康复治疗中,这也是一个较为复杂、棘手的难题.近年研究发现,水中平板步行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对脑卒中有较好疗效[2].水中步行训练可以利用水的各种特性,如浮力、水的流体力学、温热效应等来达到缓解患者的肌张力,减轻患者的运动负荷,促进肌力恢复等治疗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水中强化步行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 头针与体针联用对脑卒中后偏瘫肌张力过高和运动模式的影响

    作者:王晓燕;李静茁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后常见的功能障碍,由于偏瘫表现出来的肌张力过高和异常运动模式给患者功能恢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我们通过头针运动区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偏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旋转牵伸训练用于降低脑卒中患者小腿三头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斌;华东;席建明;李桥军;宋晓磊

    脑卒中后患者常见上肢屈肌占优势和下肢伸肌占优势的异常运动模式[1],特别是小腿三头肌的高张力。我们在临床中采用的旋转牵伸,降低小腿三头肌张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坐站能力强化训练与比目鱼肌牵伸在偏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任云萍;李长江;付祯;刘陈陈;阿丽玛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运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骼肌张力过高,主要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起的牵张反射亢进所致.许多患者出现踝阵挛、小腿三头肌挛缩、足下垂等,与肌肉纤维与肌腱的物理特性改变有关,而且和废用和制动有关[1].严重的肌痉挛可以影响和阻碍患者的功能和活动,造成患者起坐、行走困难,平衡能力降低,是康复治疗中常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评价坐站能力强化训练结合简易比目鱼肌牵伸器在针对偏瘫患者下肢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及对患者坐站能力和下肢功能的影响.

  • 脑性瘫痪高危儿肌张力异常情况的分析

    作者:黄真;席宇诚;周丛乐;姜毅;汤泽中;王素环

    目的:通过对6mon以内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初诊时肌张力异常表现和康复治疗后转归的分析,试图为早期干预的介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55例平均月龄为(2.46±1.46)mon的脑瘫高危儿,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病房及门诊,经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和发育评定,开始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将其高危病史、肌张力异常表现、康复治疗后的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仍是主要的高危因素.多数患儿以肌张力升高为初诊时主要表现,小婴儿常表现为角弓反张;而肌张力低和肢体颤抖可见于2mon以内患儿,并且以后可转为张力升高.这些患儿即使在康复治疗中,也有24例曾被诊断脑瘫,终少部分遗留轻度后遗症或临界正常.以单纯踝跖屈张力高为主要表现的患儿预后较好.结论:脑瘫高危儿出现肌张力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针对性早期康复治疗.

  • 用巴氯芬片剂治疗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怀民;瓮长水

    肌痉挛是中枢神经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它可使四肢关节肌张力平衡失调、活动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较大.巴氯芬能有效地抑制脊髓神经终末突触,有效地控制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是目前治疗肌痉挛的主要药物[1-2].

  • 弹性矫正带在脑瘫患儿前臂旋前畸形中的应用

    作者:罗燕斐;郑苏晴;庄妮霞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均为1999年1月一1999年12月在我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确诊病例。男11例,女5例;年龄5个月-4岁,其中5个月一1岁者4例,1一2岁者4例,2-4岁者8例;痉挛型四肢瘫10例,偏瘫5例,混合型1例。前臂被动旋后度数[1]:80°-90°3例,肌张力轻度增高;60°-80°12例,肌张力较明显增高;<60°1例,肌张力明显增高。均已接受综合康复治疗2个月以上,前臂旋前畸形仍明显。

  • 针刺与肌张力平衡促通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

    作者:钟长明;林洪茂;刘庆芳;金红阳

    目的:探讨针刺与肌张力平衡促通法对中风偏瘫早期肌张力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将96例急性中风偏瘫者随机分为A、B两组(B为对照组),均按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和基本康复治疗,A组在软瘫期针刺瘫侧上肢阴经穴、下肢阳经穴,肌张力恢复后转刺瘫侧上肢阳经穴及下肢阴经穴,力图使肌张力平衡恢复,避免肌痉挛产生而建立正常运动模式.治疗时间26-28天.治疗前后做康复评测.结果:A组在肌张力恢复进程、肌痉挛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与运动功能积分增高比率,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MBI和生活质量指数的提高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与肌张力平衡促通法可以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

    关键词: 针刺 肌张力 偏瘫
  • 人工神经网络在肌肉痉挛分类中的应用

    作者:王广志;张立群;杨福生;丁海曙

    肌肉痉挛(spasticity)是一种伴随着上运动神经损伤,如脊髓损伤、脊髓多节段硬化、中风以及帕金森氏病等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其表现主要包括肌张力升高、肌肉僵硬、抽搐性痉挛等.目前对肌肉痉挛的评估尚无好方法,评价标准很不统一,影响了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疗效判定.在临床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人们一直在探讨对肌肉痉挛程度的客观评价指标和方法,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临床分级测评、摆动实验、肌肉反射与腱反射等,其中临床分级测评应用得较广泛.

2096 条记录 8/105 页 « 12...567891011...10410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