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肠内营养在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周锦都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52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术后通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后5~7d的进食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第8d的白蛋白及血清前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保持重要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宋晨鑫;丛明华;邹宝华;于雷

    目的 探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为肝癌且接受肝部分切除术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肝段切除60例,半肝切除50例,扩大半肝切除12例,调查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资料、病理资料、随访资料等,记录并发感染情况与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在122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感染18例,感染率为14.8%.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的ALB、糖尿病、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输血量、肝功能分级等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LB、糖尿病、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输血量为影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分别为(36.44±12.38)d和(78294.22±11443.29)元,都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的(23.49±8.19)d和(48932.95±7891.42)元(P<0.05).结论 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比较常见,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住院花费增加,ALB、糖尿病、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输血量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伟;葛瑞良;胡雷;王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413例原发性肝癌并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剔除失访的41例后,对其余372例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为14.78%(55/372),余317例死亡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存在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194)与非复发转移组(n=123)。两组患者在有无乙肝及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血管癌栓及多结节融合等方面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手术切缘、是否存在血管侵犯及肿瘤破裂等方面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乙肝、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多结节融合及血管癌栓是否存在,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状况的重要因素,而乙肝、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多结节融合及血管癌栓是否存在,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8例报告

    作者:胡秋灵;许剑锋;高崇茂

    肝内胆管结石病理复杂,手术取石难以取尽,术后残余结石影响手术效果.国内有报道残石率20%~40%,甚至76.6%.我院自1989年~1998年收治因肝内胆管结石行肝部分切除术48例,无一例死亡,残石率低,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现就术式选择及适应症报告如下.

  • 肝胆管多发性结石的手术治疗116例分析

    作者:唐旭平;林鹤翔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肝胆疾病,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是肝胆外科的主要难题.笔者自1992年10月至2002年10月,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肝实质切开肝内胆管取石术及肝门部胆管狭窄切开整形Roux-Y式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16例,术后无死亡,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自我效能感对原发性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马慧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原发性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自我效能评分将92例原发性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分为低效能组38例、中效能组33例和高效能组21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2、3 d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及术后1年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中效能组、高效能组术后2、3 d VAS评分低于低效能组(P<0.05),高效能组术后3 d VAS评分低于中效能组(P<0.05).中效能组、高效能组术后1年QOL、KPS评分高于低效能组(P<0.05),高效能组术后1年QOL、KPS评分高于中效能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感高的原发性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疼痛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高.

  • 腹腔镜技术在肝包虫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荣梓;柴福录;肖毅;李红梅;史建华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的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7例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及残腔处理、外囊切除或肝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除1例中转开腹外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约50min,平均出血量约120ml,术后当天患者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6d,术后1例出现胆漏,1例1年后复发,无腹腔种植.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安全可行.

  • 腹腔镜肝切除血管阻断方式的应用

    作者:李未祥;侯辉;耿小平

    尽管腹腔镜肝切除已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肝脏疾病的方法,但术中出血的控制一直是肝胆外科医生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精准精细切肝理念不断深入,多种肝血管阻断方式应运而生,选择合适的血流阻断方式从而达到减少出血成为肝脏外科医生探讨与研究的问题。自1991年Reich 等[1]第一次利用腹腔镜技术完成肝部分切除术以来,关于腹腔镜与开腹两种肝切除的对照成为热点问题,因其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安全有效等优点[2]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各医院引进、大力发展的新技术,大量的回顾性及对照研究均证实了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35]。2015年Ciria等[4]在一项9000例的系统回顾中比较证实了腹腔镜肝切除在出血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但怎样控制术中出血却一直困扰着肝胆外科医生,他们不断尝试新的血流阻断方法,下面对目前应用及已有相关实验证明其有效性的腹腔镜肝血管阻断方式介绍如下。

  • 如何发展我国的腹腔镜外科

    作者:刘国礼

    自1987年世界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问世后,腹腔镜外科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并迅速在世界范围推广,用腹腔镜治疗的病种日渐增多.1991年2月我国开始用腹腔镜做胆囊切除术至今已9年余,我国腹腔镜外科现已有了显著发展,主要表现在:(1)从1991年的十几所医院普及到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正在形成发展腹腔镜外科的高潮.无论是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院和从事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医生都明显增多;(2)腹腔镜外科手术种类增多,1998年统计了222个医院的资料,显示普通外科已开展了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肝囊肿开窗、肝包虫病内囊摘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脾切除、脾囊肿开窗、急性胰腺炎引流术、胃大部切除术、胃底折叠术、胃良性肿瘤切除术、溃疡病穿孔修补术、结肠切除术、小肠切除、阑尾切除术、肠系膜和大网膜肿物切除术、成人和小儿的疝修补术、肠粘连松解术、肾上腺切除术等手术以及疑难病、急腹症,和外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共50种.

  •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纤维化、炎性指标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社方;陈伟荣;明涛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纤维化、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n =32)与观察组(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n=32),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纤维化及炎性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观察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纤维化指标,且对患者造成的炎性应激相对更小.

  •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与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的关系

    作者:吴美龙;杨世忠;董家鸿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5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NLR水平与癌栓(P=0.009)有密切关系.单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P=0.037)、癌栓(P=0.010)、高NLR(P=0.016)是影响肝部分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高NLR(P=0.023)、癌栓(P=0.014)是影响肝部分切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可能是反映全身炎症状态的良好指标,可作为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指标.相比于其他截值,NLR≥2.81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截值.当甲胎蛋白不高时NLR可作为一项提供预后信息的替代指标.由于目前的分期系统中尚无反映全身炎症状态的指标,可以考虑将NLR纳入新的分期系统.

  • 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作成;张杰峰;许加友;郑福昌;孙宝友;王孟春;黄杰;李军;薛洪千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观察32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行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的效果,并与姑息性手术比较.结果 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组患者与姑息性手术组比较,生存期较长(P<0.01),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无明显增加.结论 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对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安全可行,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8例肝部分切除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作者:陈红;郑思琳

    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脏肿瘤、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肝囊肿、肝外伤的常用手术方式.2007年1月1日~2011年5月30日,在本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2~61岁.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肝血管瘤3例、肝囊肿1例,术前合并慢性肝炎2例、肝硬化4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5例、B级3例,行右半肝切除3例、左半肝切除2例、不规则肝叶段切除3例,术后并发肝功能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4例、心功能衰竭2例、呼吸功能衰竭2例、失血性休克1例、肝昏迷1例、DIC 1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治愈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现将其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臧运金

    我国60%~90%的原发性肝癌(HCC)合并肝炎后肝硬化,因此使其治疗变得更为复杂.一是肝脏储备功能不良或肝功能已处于失代偿状态,使手术切除肿瘤成为禁忌,致使手术切除率仅为20%~30%;二是即使切除肿瘤,术后的高复发率(5年约为80%)、上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肝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治疗肝癌有着肝部分切除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合并肝硬化、肝脏功能较差、肝脏储备功能不良的肝癌患者,肝脏移植更具优势.

  • 手术创伤对大鼠海马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周全;万燕杰;王彦霞;曾因明

    目的 探讨手术创伤对大鼠海马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 49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7)、假手术组(B组,n=21)、肝部分切除术组(C组,n=21),B、C组大鼠分别在术后24 h、3 d、7 d三个时间点取左侧海马(n=7),放射免疫法测Aβ,取右侧海马热启动荧光定量PCR测AppmRNA.结果 (1)肝部分切除术后24h大鼠海马中App770(Ct)/GAPDH(Ct)为(1.39±0.05),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说明此时App770mRNA的表达增加.但是手术对于App695mRNA、App751mRNA以及App770mRNA在其他时间的表达没有影响.假手术组App695mRNA、App751mRNA、App770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肝部分切除术组大鼠海马中Aβ的表达在术后24h、3d、7d分别为(58.3±2.6)pg/ml、(48.0±3.7)pg/ml、(27.2±3.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在相应的时间点中,假手术组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后大鼠海马中App770mRNA的表达增加,Aβ表达水平上调.

  • 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与纤维胆道镜配合B超治疗肝胆结石

    作者:高文杰;冯建中

    目的 探讨比对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与纤维胆道镜配合B超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封丘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4例肝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7例.B组于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后行纤维胆道镜,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配合B超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B组为1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残石率分别为17.54%和12.28%,明显高于A组的5.26%和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优良率为91.23%,高于B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结石患者于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后行纤维胆道镜配合B超,不仅可有效提升结石检出率,避免漏诊或误诊的发生,节省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还能提高肝胆结石患者清石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

  • 腹腔镜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展

    目的 比较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治疗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治疗采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随访2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护理对策

    作者:牛红霞

    谵妄患者既有严重的精神症状又有原发病的症状(因身体多种隐患引起谵妄),因此,在护理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护理老年术后谵妄患者28例,总结其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护理老年术后谵妄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6~92岁,平均79岁.行开腹胆囊切除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肝部分切除术5例,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脾切除术3例.28例患者术前均无精神病史及家族史.

  • Notch/Jagged信号在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中的表达

    作者:徐洪雨;李宝杰;王瑞峰;孔瑞

    目的 研究Notch/Jagged信号传导通路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取雌性wister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0 min、5 min、15 min、30 min、1 h、3 h、6 h、12 h、1 d、2 d、4 d、7 d留取再生肝组织,观察大体组织变化,检测Notch-1和Jagged-1蛋白的表达,并通过RT-PCR检测Notch-1和Jagged-1的mRNA的表达.结果 再生肝Notch-1蛋白第2 d在门脉周围细胞表达增强,第4 d在肝血窦内皮细胞表达增强,Jagged-1在正常肝脏标本中在胆管分布,在肝细胞也有少量表达.在再生的肝上,第2 d在门脉周围的肝细胞上较强地表达,第4 d在胆管内皮细胞表达增强.Notch-1的mRNA表达量在6 h~2 d下调,Jagged-1的mRNA表达量在3~6 h上调,12 h~2 d下调,4 d恢复.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方法、t检验及直线相关方法(P<0.05).结论 Notch/Jagged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肝再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促进胆管的形成和结构维持,有助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肝细胞的增殖.

  • 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李长安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肝部分切除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随访,治愈效果优118例,良10例,差3例,总有效率97.71%,疗效良好.结论 针对病情及结石分布部位,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196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