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探析

    作者:何建书

    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早期场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费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早,营养费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进行干预能够加快患者恢复病情的速度,有效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对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有着极大的临床意义.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型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预后及QOL、ADL评分的影响

    作者:田彩玲;吴燕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型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44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4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值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的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型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QOL评分和ADL评分,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紫嫣

    目的:总结分析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加强组,每组36例.常规组实施一般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加强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加强组在临床指标上优于常规组(t机械通气时间=3.2,t住院时间=5.2,t达标时间=4.7,P<0.05)、在不良反应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x2恶心呕吐=0.6,x2腹胀=0.1,x2腹泻=0.2,P>0.05),其生化指标上明显优于常规组(t血红蛋白= 7.2,t血清蛋白=16.2,t前白蛋白 =2.4,t上臂肌围=2.3,t肱三头肌皮皱=2.1,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身体恢复速度.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屈秀辉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的ICU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肠外营养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胃排空时间、ICU监护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 05);肠内营养组胃排空时间、ICU监护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治疗前两组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营养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胃排空时间、]CU监护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

    作者:皮英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选择佳的治疗方法[1].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之间接收诊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疗效对比.将被选中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病患.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及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干预.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2].结果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病死﹑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症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2%﹑8%﹑2%﹑2%;观察组并发症的概率分别为40%﹑50%﹑14%﹑2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加以推广.

  • 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探讨

    作者:常丽宁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匀浆膳食和鼻饲肠内营养,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LB和Hb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胃恶性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时间的临床观察

    作者:郎建华

    目的:对胃恶性肿瘤手术之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适当起始时间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已经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手术之后在我院住院胃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4组,对这4组患者分别在其完成手术之后的6、12、24 h以及48 h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将前三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记作观察甲组、观察乙组与观察丙组,将后一组作为对照组;对4组患者手术之后的2d时间内肠蠕动恢复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部发生的不适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手术7d之后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糖等方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手术完成之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有所提前,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也提早,腹痛腹胀的发生率有所提高;手术完成7d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糖等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胃恶性肿瘤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6h即可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以及加快手术之后的肠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作用,并且比较安全。

  •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体会

    作者:吴琼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3例发生腹泻、2例应激性溃疡,2例食物返流,潜力胃肠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25例患者发生腹泻1例,7例应激性溃疡,5例食物返流,4例胃肠道感染,2例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为88.0%,两组对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 经鼻置肠内营养管在胃癌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刘杰

    营养支持对维持术后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以其符合生理状态、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费用低廉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是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60例胃癌患者,术前经鼻留置肠内营养管,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很好的促进康复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价值分析

    作者:张艳华;陈永凤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与分析

    作者:姚晓芬;郭翠兰

    食管贲门癌患者因吞咽困难,大多数营养状态较差,加之肿瘤本身造成的代谢紊乱,手术创伤大,手术后禁食时间长,免疫机制低下,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因此,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显得非常重要.我院对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9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常规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病人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及护理

    作者:李显蓉;韦思敏

    手术创伤可导致病人代谢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这在肿瘤病人表现更突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不仅可改善病人营养状态,而且对病人免疫功能的改善也起到一定作用.我们对54例胃肠手术后患者分别采取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探讨营养支持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其护理,现报道如下.

  •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作者:孟鹏飞;任志强;张定成;赵学建;潘韦彤;娄萍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ICU SAP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34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治疗组35例患者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RBP、TRF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早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联合治疗组CD3+、CD4+、CD4+/CD8+及血清RBP、TRF水平均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肠内营养组为5.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 SAP患者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及机体免疫,安全性高.

  •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吴国豪

    肠内营养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助于维持消化道形态和功能、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手术创伤所致的高代谢率,减少肠源性感染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常规的营养支持并不能有效地减轻创伤等应激后机体的分解代谢、炎性反应过程和免疫功能的损害,提出应用含特殊营养物质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希望这些特殊营养底物能发挥代谢和免疫方面独特的作用,改变应激状态时机体的代谢反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预后。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发现,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核苷酸等可改变创伤、感染后机体代谢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氮平衡,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感染发生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1~4]。为此,有学者主张将上述这些营养物质联合应用于肠内营养中,并称之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

  • 消化道肿瘤-T-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研究

    作者:吴国豪;张延伟;吴肇汉

    目的评价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比较手术后短期应用要素制剂爱伦多的肠内营养与标准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6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手术后第一天开始等热卡、等氮量的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一周.检测体重、机体测量指标、血浆各内脏蛋白浓度及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和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及血清氨基酸谱.结果三组病人术后体重下降分别为4.26±1.03ks、2.04±0.65ke和2.12±o.72kg,对照组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两组之间无差异.术后各内脏蛋白浓度均低于术前,对照组降低明显,与肠外或肠内营养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差异.三组病人平均氮平衡为-8.6±3.12g/d,-4.22±2.02g/d及-3.88±2.35g/d,对照组与肠外或肠内营养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差异.手术后各组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和NK细胞活性均不同程度下降,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组病人血清谷氨酰胺水平明显下降,术后1周对照组和肠外营养组血清谷氨酰胺水平仍处于低水平,而肠内营养组却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同.

  • 鼻肠管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作者:许勤

    1998年9月~1999年1月对胃、结肠、直肠手术患者应用鼻肠管开展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满意疗效.一、一般资料插管例数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7.1±11.9岁.其中胃手术14例,结直肠手术18例.肠内营养天数少于4天者9例,余23例均顺利完成6~8天的营养计划.9例未完成计划者中呕吐2例,腹泻2例,自行拔管3例,切口裂开1例,转科1例.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金贺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即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日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日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早期肠内营养在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40例分析

    作者:金丽;王新颖;彭南海

    入选我所2009-08-2009-12我所对40例手术后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发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普通外科手术并且肠道通气后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8~75岁,鼻肠管8例,鼻胃管26例,空肠造瘘管6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肠梗阻12例,克罗恩病7例,顽固性便秘4例,肠瘘2例,阻塞性黄疸2例,结肠造口术后2例.

  • 探析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王美

    目的:对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44例,术后给予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之后没有死亡病例、严重的并发症产生。大部分患者都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都显示为耐受,6例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症状,对制剂的输入速度、浓度进行调整和加用适量的泻药进行处理后,症状全部好转。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4 d,平均时间是(12±1.34) d。结论在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之后,给予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另外,应该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从而才可以更好的对糖尿病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进行预防。

  • 合并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作者:杜丹丹;林燕育;郭锦缎;陈亚梅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糖尿病合并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38例,患者术后24 h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评定指标、免疫指标、生化指标的变化.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控制.结果 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无1例患者出现死亡、并发症现象,仅有6例患者存在腹泻现象,针对处理后明显好转.84.21%(32/38)患者平均血糖保持为(7.9±0.7)mmol/L,比较稳定.所有患者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5 d和8 d,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等指标与实施前相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丙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指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全面监测,加上良好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手术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

250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