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73 n-3脂肪酸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承海;糜漫天

    n-3脂肪酸(n-3 PUFA)是一类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多种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应,而经多种途径调控肿瘤细胞凋亡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就n-3 PUFA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状况分析

    作者:王思平;谢杰;李红;杨凯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血红细胞膜多烯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水平,分析比较PUFA在2组人群的代谢差异及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156例为健康人群组,结直肠癌患者63例为结直肠癌组.检测和分析2组人群血红细胞膜PUFA的水平,并按结直肠癌的不同分期、分化、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分类,比较PUFA的代谢状况.结果 总ω-6 PUFA在结直肠癌组低于健康人群组[(25.77±3.21)% vs (26.86±1.65)%,P<0.05)],其主要组分花生四烯酸(AA)也低于健康人群组[(13.77±2.49)%vs(14.77±1.52)%,P<0.05].总ω-3 PUFA在结直肠癌组低于健康人群组[(5.02±1.32)%vs(6.08±1.26)%,P<0.05],其主要组分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也低于健康人群组[(0.31±0.27)%vs(0.39±0.24)%,P< 0.01;(3.53±1.22)% vs (3.85±1.00)%,P<0.05].肿瘤大小(<5 cm和≥5 cm)相比,AA和总ω-6 PUF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11±2.91)%vs(14.44±1.81)%,P<0.05;(27.02±4.54)%vs(28.76±3.08)%,P<0.05].结论 健康人群和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的PUFA水平存在着差异,结直肠癌患者大部分ω-3 PUFA和ω-6 PUFA低于健康人群.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可能对PUFA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 建立中国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营养素参考值的证据研究

    作者:贾海先;邓陶陶

    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人群慢性病的预防和改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而建立用于标签上的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oncommunicable disease,NRV-NCD)是国际上推荐的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和预防慢性病的营养素参考值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初步建议中国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NRV-NCD在200~500 mg/d范围内取值.

  • EPA、DHA对人单核细胞NO的产生、iNOSmRNA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

    作者:夏延平;冯翔;陈裕明;苏宜香

    目的 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Docosahexenoic acid DHA)对人单核细胞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的分泌和诱导型NO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EPA、DHA对核转录因子(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含量,RT-PCR技术分析iNOSmRNA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实验检测NFK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 EPA、DHA在10~20tμg/ml浓度范围内能够降低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NO的分泌和iNOS mRNA的表达并降低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论 EPA,DHA能够抑制单核细胞炎症因子NO的产生,减少iNOS mRNA的表达,并通过抑制信号转导途径中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这一通路来抑制炎症因子分泌,产生抑制炎症作用.

  • 必需脂肪酸与保健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陈新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均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作为生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机体中对生理功能和保健功能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市场上出现了相关的标以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保护中小学生视力、抗炎防癌,甚至增强性功能的众多保健品,其中不少鱼龙混杂,不乏伪劣产品.

  • 二十碳五烯酸(EPA)乙酯加速试验中得到的EPA衍生物的结构

    作者:

  • 紫苏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作者:朱建明;魏艳

    紫苏油系自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压榨而得的脂肪油[1].近的研究表明,紫苏是目前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资源[2].紫苏油是富含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在人体内代谢后主要以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形式存在,犹如在体内生成鱼油,但鱼油含胆固醇,而紫苏油则不含.日本已将紫苏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大力开发,将紫苏油加工成天然保健品推向市场.而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现将近年来紫苏油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 冷冻丙酮法提纯α-亚麻酸

    作者:杨倩;王四旺;王剑波;谢艳华;苗青

    椒目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Z.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1].90年代对花椒籽的研究发现其仁油中含α-亚麻酸17%~24%,成为α-亚麻酸开发的新资源[2,3].α-亚麻酸在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并代谢转化为人体必需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 肿瘤恶病质的机制及可能的治疗

    作者:周开国;何桂珍

    恶病质是宿主和肿瘤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短期内消瘦、营养不良等.宿主和肿瘤分泌的炎性因子和恶病质特异因子是引起恶病质的主要原因.单纯的高能饮食不能改善病情,近来应用免疫营养、传统医学和药物干预等防治手段能减轻恶病质体质量下降和延长生存期,有可喜的应用前景.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赵艳;柳欣欣;郭丹;王磊;陈平

    目的 观察肠道给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 将58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10),模型组(各组n=12),ω-3 PUFA高、中、低剂量组(各组n=12).造模前7d开始,ω-3 PUFA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口服灌胃ω-3 PUFA 1、0.5、0.25 g/kg体重,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后24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LPS(6 mg/kg)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0、6、24 h测量大鼠体温.造模24 h后眼静脉丛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大鼠活杀后取左叶肺称量湿重、干重和湿/干重比(W/D),取右叶肺做光学显微镜下病理学观察,计算半定量病理指数(PI).结果 造模24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有死亡,各组指标按n=10计算.大鼠注射LPS后均出现蜷卧少动等症状.6h时模型组体温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4±0.27)℃比(35.9±0.05)℃,P=0.00];ω-3 PUFA高、中、低剂量组体温分别为(36.2 ±0.38)、(36.3 ±0.30)、(36.3±0.32)℃,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1).模型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均升高,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53 ±235) U/L比(157 ±55) U/L,P=0.02;(141±103) U/L比(54±23) U/L,P=0.03],ω-3 PUFA高剂量组的GOT和GPT水平低于模型组[(167 ±94) U/L,P=0.03;(63 ±57) U/L,P=0.04].模型组大鼠肺湿重;(371±38) mg比(281±24) mg,P=0.01]和W/D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7.34±1.40比5.41 ±0.84,P=0.01);ω-3 PUFA高、中、低剂量组W/D较模型组显著降低(6.17±0.58,P=0.03; 6.17±0.76,P=0.03;6.13 ±1.23,P=0.0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肺泡因充血而明显扩张,间质可见散在炎性细胞浸润;ω-3 PUFA各组大部分肺泡结构尚好.模型组PI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9±0.9比0.0±0.0,P=0.00),ω-3 PUFA高、中、低剂量组PI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1±0.3、2.1±0.3、2.3±0.5,P均=0.01).结论 LPS可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高、中、低剂量ω-3 PUFA均可改善大鼠急性肺损伤.早期肠道给予ω-3 PUFA可减轻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理想的干预时机及剂量仍需进一步研究.

  • 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尹勇;何裕隆;蔡世荣;詹文华

    目的 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人胃癌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EPA作用于SGC-7901和MGC-803人胃癌细胞系24 - 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凋亡,利用荧光探针rhodamine 123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水平,荧光光谱法测定凋亡效应酶半胱天冬蛋白酶-3 (caspase-3)活性.结果 经10 ~40μg/ml EPA处理的胃癌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经40 g/ml EPA作用72 h后,SGC-7901和MGC-803细胞G0/G1期细胞的比例均增加(P=0.006、P=0.009).经40g/mlEPA作用24 h后,胃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47);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的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P=0.000),而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0).在SGC-7901细胞中,caspase-3活性随着EPA (40 g/ml)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 EPA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激活线粒体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二十碳五烯酸联合依托泊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马刘江;安京华;李星;李香善;石俊

    目的 研究二十碳五烯酸(EPA)联合依托泊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终浓度为40 μg/ml EPA、10 μg/ml依托泊苷、40 μg/ml EPA+ 10μg/ml依托泊苷、20μg/ml依托泊苷、40 μg/ml EPA+ 20μg/ml依托泊苷孵育A-549细胞,采用MTT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双染法、吖啶橙/溴化乙锭双染法及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形态学及凋亡情况.结果 EPA联合依托泊苷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依托泊苷单独的作用(P均<0.05).细胞荧光染色显示:EPA联合依托白苷组的凋亡细胞数量多于依托泊苷单独作用组.EPA联合依托泊苷组的S期及G2/M期细胞显著多于依托泊苷单独作用的细胞(P均<0.05).结论 EPA可能具有增强依托泊苷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

  • 内质网应激反应在二十碳五烯酸对胶质瘤U87细胞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影响中的作用

    作者:黄天造;陈祥荣;刘楚彬;高延磊;胡伟鹏

    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胶质瘤U87细胞替莫唑胺(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胶质瘤U87根据不同药物干预分为:对照组、TMZ组、EPA+TMZ组、EPA+TMZ+应激诱导剂衣霉素(TM)组(EPA+TMZ+TM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胶质瘤U87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胶质瘤U87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Bax)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磷酸化肌醇需要酶1(IRE-1)]的蛋白表达.结果 MMT检测显示浓度>50 μmol/L EPA对胶质瘤U87的细胞增殖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均=0.00).EPA可提高胶质瘤U87TMZ化疗敏感性.相对于TMZ组,EPA+TMZ组对胶质瘤U87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56.27±6.15)%比(42.32±4.12)%,P均=0.03)],凋亡率也明显升高[(49.78±5.94)%比(37.74±4.24)%,P=0.04].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TMZ组相比,EPA+TMZ组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和IRE-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内质网应激诱导剂TM抵消EPA抑制内质网应激的作用,逆转EPA提高胶质瘤U87细胞TMZ化疗敏感性的作用.结论 EPA预处理可提高胶质瘤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癌细胞内质网应激起作用.

  • ω-3脂肪酸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作者:刘鹏举;马方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保护心血管的可能作用机制包括:(1)抗心律失常;(2)调节脂代谢;(3)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

  • 不饱和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郭传瑸;马大权

    抗肿瘤药物由于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及肿瘤对药物的耐药性,常导致化疗疗效不佳.Simonsen等[1]研究发现,癌细胞和正常组织在脂质代谢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可达到治疗肿瘤同时不伤害正常组织的目的.现对不饱和脂肪酸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中的碳原子位于脂肪酸支架上,由单键连接,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一个或更多的碳-碳连接为双键.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机体中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EFA).有两族EFA,分别源自亚油酸(n-6系列)和α-亚麻酸(n-3系列).亚油酸和α-亚麻酸在体内通过一系列减饱和反应(脱氢和形成新双键)及两个碳原子加入链中的链延长能发生转化.目前已发现5个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特别重要的代谢物有n-6系列的dihomogammalinolenic acid (DGLA)和花生四烯酸,n-3系列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FA有许多重要功能:①所有膜的正常结构所必需;②为第二信使前体;③参与细胞因子形成调节和绝大多数膜结合蛋白(受体、离子通道和ATP酶)的行为调节[2].

  • 吃错了鱼让您得不偿失

    作者:孔海燕

    人们常说多吃鱼聪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鱼类除了提供优质蛋白质之外,还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鱼肉的平均脂肪含量仅有5%,且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榈油和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组成.前两者是人体需要但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后两者是亚麻酸的衍生物,除了益智之外,对预防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也有益处.

  • 增加ALA膳食摄入量有利心血管健康

    作者:亚历克斯;庄稼英

    α-亚麻酸(ALA)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构成细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础物质,是人类的一种必需脂肪酸,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膳食来获得.摄入的ALA需要在酶(脱氢酶和碳链延长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后才能被吸收.ALA、EPA和DHA统称为n-3系列脂肪酸,ALA是前体或母体,而EPA和DHA是ALA的后体或衍生物.此外,EPA和DHA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海洋来源的n-3脂肪酸(EPA和DHA)有心脏保护作用.ALA膳食包括蔬菜来源的n-3脂肪酸和鱼类来源的n-3脂肪酸,不同来源的n-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的差异性,目前还不清楚.因此,以探讨不同来源n-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为目的的研究,是大家一直所期待的研究.如,为期10年的MORGEN研究,该研究是一项以荷兰人口为基础的队列研究,该研究的受试者来源于EPIC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研究.这里,我们将讨论ALA膳食摄入量的健康结局.

  • 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品:鱼

    作者:魏立萍

    据调查,经常吃鱼,患糖尿病的风险可降低30%左右。研究小组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鱼类中含有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改善了胰岛素功能。
      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肥胖,体内沉积了过多的多余的脂肪,身体内的胰岛受体减少,导致血糖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患者都选择告别大鱼大肉,只吃蔬菜。这其实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为人体的正常运转时需要蛋白质的,而这些营养物质大多都要从肉类食品中获得。鱼肉就是不错的选择,鱼肉里的营养成分还有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效,对降血糖和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 补充鱼油对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辛伟;米树华

    近年来,尽管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药物和器械治疗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患病率、致残致死率依然居高不下[1].因此,在目前指南推荐的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研制可改善CHF患者预后、缓解其临床症状的新型治疗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深海鱼油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潜在防治作用[2].鱼油的主要成分是长链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性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来利红;李红霞;蒋文平;杨向军;刘志华;宋建平;韩莲花

    目的 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上大电导钙激活性钾电流(BKCa)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CASMCs,并用单通道内膜向外(inside-out)模式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分别加入10、20、30、40、50、60、70和80μLmol/L DHA后,大鼠CASMCs的BKCa变化.结果 (1)单通道inside-out模式下,测试电位-60 mV及DHA浓度>10 μmol/L时,BKCa的开放概率(Po)增大,且呈浓度依赖性,Po从[(0.072±0.003)μmol/L DHA,n=6]增至[(0.601±0.030)80 μmol/L DHA,n=10,P<0.05],半效激活浓度为(36.110±0.080)μmol/L;当DHA浓度<10μmol/L时,Po增加不明显(P>0.05);(2)全细胞模式下,随着DHA浓度增加,BKCa电流密度逐渐增大,且呈浓度依赖性.测试电位+80 mV,BKCa电流密度从[(48.95±2.5)pA/pF 0 μmol/L,n=6]增至[(226.3±11.3)pA/pF 60μmol/L,n=8,P<0.05].结论 随着DHA浓度的增加,BKCa Po及电流密度逐渐增大,DHA对BKCa的影响可能是舒张血管的机制之一.

132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