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的护理分析

    作者:刘玉芬

    目的:研究在胃黏膜下肿物治疗中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胃黏膜下肿物患者51例,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给予针对性护理,分析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1例胃黏膜下肿物患者切除成功率为98.03%,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均是创口出血.术后患者均不存在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物患者中予以有针对性护理,可以提升手术成功率.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作者:崔志俊;邢卫松;刘恩;袁剑波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价值.方法应用黏膜染色技术结合超声内镜在内镜下对8例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进行EMR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完成.病变大56mm×62mm,小8mm×10mm,病理诊断绒毛状腺瘤并不典型增生Ⅰ-Ⅱ级3例,管状腺瘤伴Ⅱ级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并黏膜内癌2例,全部病人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0.5~2年,无复发.结论 EMR治疗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安全有效.

  • EMR术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治应用

    作者:王卫芬;杨治中

    EMR术即内镜黏膜切除术,旧称黏膜大块活检,指的是在内镜下做黏膜切除术,其目的为切除部分黏膜,其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因而起到诊断深部黏膜病变和治疗黏膜表浅病变的作用.

  • 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作者:张蓉;李传行;单宏波;高小燕;罗广裕;林世永;李茵;徐国良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30例为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为起源于同有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对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根据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对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结果 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直径0.4~2.5 cm(中位直径1.45 cm).24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直径超过1.5 cm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 min(中位时间30min).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束凝固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R或ESD切除病变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个月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准确地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并指导其治疗.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的EMR治疗是简便和安全的.对于病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可行ESD治疗,也是安伞有效的,它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并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 胃黏膜活检标本中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病理诊断

    作者:刘天艺;焦宇飞

    胃癌是世界上,特别东亚地区常见的癌症之一。在世界上常致死的癌症中,胃癌居第2位[1]。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发病率约占全球的42%。在我国,胃癌发生率在癌症发生率中位居第2位,我国因胃癌死亡人数占因恶性肿瘤死亡总人数的14.33%,居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2]。目前为止,胃癌好的防控手段仍然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的进步,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日本及欧洲的统计显示,早期胃癌患者病灶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3]。另一方面,大多数早期胃癌患者如不进行治疗,会在数月或数年内发展为进展期胃癌[4]。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处在较低水平,多家医院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小于10%,而日本早期胃癌检出率则高达40%~60%[3]。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如健康检查中胃镜检查未普及、内镜医师经验不足等,但我国胃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中存在许多偏差和问题,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胃上皮内瘤变(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或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dysplasia)是胃癌的癌前病变[5]。我们拟对胃上皮内瘤变的定义、分级、诊断分类以及日本与西方病理医师对该病变诊断的差异予以阐述,并对目前我国病理医师在胃镜活检标本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26例临床观察

    作者:阮国永;粱爱霞;江福灿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的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及手术经验.方法 将确诊为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包括早期癌、癌前病变及良性息肉)的患者26例应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进行病变切除治疗,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所选病例均一次完成切除治疗.病变大小:大28 mm×35 mm,小4 mm×5 mm.所治疗患者除5例有术后少量创面出血(经局部喷洒肾上腺生理盐水成功止血)外,无一例有迟发出血、肠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无肠管瘢痕狭窄或其他远期并发症.结论 EMR是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必须掌握手术适应症,讲究手术技巧.

  • 内镜金属夹在消化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作者:张洪战;胡冰

    近些年来,随着消化内镜各种器械和临床医师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内镜介入微创治疗被用到临床,内镜设备及其附件的发展亦是日新月异。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临床病死率高达8.0%~13.7%,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已成为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第一选择[1]。此外,内镜金属钛夹的适应证也已从初单纯的局部消化道止血治疗逐步扩展到闭合消化道穿孔、瘘管,固定导管或探针于胃肠道内以及术前标记等,而且配合现有的内镜设备成功开展了较多的内镜微创治疗,例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及经自然腔道透壁内镜手术(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等。现就目前内镜金属夹的临床应用现状和新进展作一综述。

  •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Barrett 食管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培龙;张敏;黄磊;乔建霞;王健美;张丽琴;张谦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在Barrett 食管(BE)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EMR 术后病理诊断为异型增生的50 例患者,对手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 切除病变57 处,病变首次完全切除者52 处(91.2%),术后病理诊断轻度异型增生9 处,中度异型增生20 处,重度异型增生28 处.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相符者45 处占78.9%,12 处不相符的病变中有10 处手术前活检病理级别低于术后病理级别.并发症出血12 例,均经处理后停止出血,无一例发生穿孔.结论 EMR 治疗BE 比较安全,并且能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 国产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体会

    作者:时强;钟芸诗;姚礼庆;陈涛;任重

    1973年Dyh等首先报道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的方法,1984年多田正弘等首次将该技术用于诊治早期胃癌,并将之命名为"剥脱活裣( strip biopsy)",又称"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 EMR治疗(φ)10至20mm结直肠息肉伤口处理:止血夹与氩离子电凝的比较

    作者:门铂

    目的 比较研究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伤口表面处理(φ)10-20mm结直肠息肉尚未报道.我们进行了一项EMR息肉术后出血预防措施的前瞻性试验.在2018年为前瞻性试验,整篇文章也是前瞻性的试验.方法 筛选138名患者(共计138例结直肠息肉)给予EMR治疗,其中62名患者(共计入148块结直肠息肉)均为(φ)10-20mm结直肠息肉.使用密封信封的方法,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氩离子电凝组(75例息肉病例)和止血央组(73例息肉病例).主要评估项目是伤口表面处理时间(从息内切除术后伤口表面处理完成时间周期).次级评估项目为伤口延迟出血的发生率,EMR后1-7天穿孔发生率.结果 伤口表面处理完成所需的时间氩离子电凝组为3.26±1.57min,止血夹组的12.7±2.92min,从而证明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延迟出血在止血夹组发现2例,但在氩离子电凝组没有发现(P=0.098).结论 EMR10-20mm结直肠息内后伤口处理,氩离子电凝方法的手术时间少于止血夹夹闭方法的手术时间,不次于止血夹延迟出血的预防效果.

  • 内镜治疗早期肠道肿瘤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钟芸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消化道内镜手术中的两种重要手术方式,目前基于两者又出现了改良的新术式:ESD-S(ESD with snare,ESD联合圈套器法)与EMR-P术( EMR with precutting ,预环切EMR法)。这四种手术方式在治疗结直肠肿瘤中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如较高的完全切除率,较低的并发症风险等。综合近几年国际发表的临床试验,笔者认为:对于直径小于20 mm的结直肠肿瘤,可根据肿瘤的情况,选择ESD术、ESD-S术, EMR-P术或者EMR术。对于直径大于20 mm的肿瘤, ESD术与ESD-S术由于其较低的复发率与较高的完全切除率,可以作为处理此类肿瘤的首选。如上述两种术式风险较高,可以采用EMR-P进行处理。 EMR术由于完全切除率较低,复发率偏高,而大于20 mm肿瘤恶变风险较高,不适合用于这类肿瘤的切除。

  •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诊治老年结直肠广基隆起性病变患者中的价值

    作者:李清峰;刘兆周;丘文丹;邱李华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在诊治老年结直肠广基隆起性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经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镜室结肠镜检出的广基隆起性病变患者78例,年龄50~78(63.4±9.2)岁.通过EMR切除病灶,术中记录病变大小、形态以及手术操作方法、并发症、病理类型等信息.至少随访3个月.结果 72例病变均予标准EMR切除,3例Ⅱa+Ⅱc病变及3例LST病变予EPMR切除.术中出血8例,出血量均<20ml.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所有病变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2.3%(72/78),组织治愈性切除率91.0%(71/78).术后病理提示增生性息肉8例(10.3%),管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D)58例(74.3%),管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D)10例(12.8%),黏膜下癌2例(2.6%).共随访6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3~2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EMR诊治老年结直肠广基隆起性病变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内镜黏膜下病变剥离术的系统护理探讨

    作者:于晓霞;王青青;姚萍;任淑琴;宋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y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治疗消化道早期恶性肿瘤和较大的良性病变的微创技术,可以完整的切除病变组织,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和复发率,且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风险,成为治疗胃肠道早期病变的有效手段[1].

  •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黏膜及黏膜下切除术

    作者:张修礼;杨云生

    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随后出现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真正实现了消化内镜由诊断型工具向微创治疗型工具的转变[1].

  •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胃肠道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斌;邹晓平

    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具有较长的应用历史[1~3],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因此,EMR在日本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西方国家胃食管癌发病率相对较低,对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而且EMR技术本身对术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故EMR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应用还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对EMR在胃肠道病变治疗方面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并发症、预后及其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 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为基础的消化内镜外科微创治疗的进展

    作者:时强;钟芸诗;姚礼庆

    发现与治疗消化道病变,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1973年Dehle等[1]发明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的方法,1984年多田正弘等[2]首次将该技术用于诊治早期胃癌,并将之命名为“剥脱活检(Strip Biopsy)”,又称“内镜黏膜切除术( EndoscoMucosal Resection,EMR)”.此后,随着内镜技术的改进与器械的发明,EMR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与创新,透明帽法、套扎器法、黏膜分片切除术等内镜下手术方式相继问世.但EMR切除病变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促使着人们思考更新的技术去剥离更大、更完整的组织.1994年,Takeoshi等[3]发明了尖端带有陶瓷绝缘头的新型(Insulatedtip Knife,IT)电刀,它使医生对更大的胃肠道黏膜病变进行一次性完整切除成为可能.

  • 消化道类癌三种内镜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周巧直;俞力;牛应林;吕富靖;李鹏;冀明;王拥军;张澍田

    目的 比较普通圈套器电切、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类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病理符合消化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普通圈套器电切治疗(普通圈套器电切组,12例)、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EMR组,47例)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ESD组,39例)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内镜治疗消化道类癌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为78.57%(77/98).普通圈套器电切组的组织完全切除率为66.67% (8/12),EMR组为82.98% (39/47),ESD组为76.92%(30/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63).仅1例ESD治疗后发生穿孔,其他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内镜治疗对病变未超过黏膜下层的小的消化道类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黄慧云;黄兵;王敏捐

    目的:研究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内镜术治疗的308例消化道上皮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内镜术式将其分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组、内镜黏膜挖除术(ESE)组、内镜黏膜剥离术(ESD)组、内镜全层消化道壁切除术(EFR)组。比较4组患者的肿瘤起源、肿瘤直径、一次完整切除率及切除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术后病理或免疫组化情况。结果 EMR组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黏膜下层、黏膜肌层,ESE组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黏膜下层,ESD组肿瘤起源于黏膜下层、黏膜肌层,EFR组肿瘤全部起源于固有肌层,各组肿瘤起源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平均肿瘤直径小,为(0.68±0.06)cm;EFR组平均肿瘤直径大,为(2.08±0.53)cm;4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肿瘤一次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ESD组和EFR组切除成功率均为100.00%,高于ESE组切除成功率(94.8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R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00.00%)均高于ESE组(5.13%)、ESD组(7.69%)和EMR组(0.00%);ESE组和ESD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5.13%和7.69%)均高于EMR组(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均无复发情况。术后病理或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平滑肌瘤发生率高,为71.75%。结论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按照患者的肿瘤起源情况选择相应的内镜术进行治疗。

  • 消化内镜在食管疾病微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姚礼庆;时强

    食管疾病包括食管的畸形、运动失调、炎症和肿瘤 有些疾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健康影响不大;有些则影响进食,甚至威胁生命.发现与治疗消化道病变,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1973年Dehle等首先报道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的方法,1984年多田正弘等首次将该技术用于诊治早期胃癌,并将之命名为"剥脱活检(strip biopsy)",又称"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EMR切除病变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促使人们思考更新的技术去剥离更大、更完整的组织.

  • 丙泊酚合用瑞芬太尼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徐夏;王立梅;张宏;刘佳;张雨竹

    目的 探讨丙泊酚合用瑞芬太尼用于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切除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对减轻胃蠕动,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子胃镜对20例需要行EMR患者采用丙泊酚合用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结果 20例患者病变为一次性完全切除,EMR所需时间(17.6 t5.5)min.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及呛咳,无明显呼吸抑制、体动发生少,2例(10%),无术中出血.术后6个月胃镜复查均无病变残留.结论 丙泊酚合用瑞芬太尼用于EMR患者,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

163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