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三氧化二铁磁流体的理化性质测定

    作者:桂维玲;姚建

    目的为探讨Fe203磁流体用做磁共振口服造影剂的可能性.方法在磁共振仪上用T1wI条件测定不同铁浓度下T2信号强度显示,当铁浓度为0.13-0.17mg/m1时,T2wI条件测得的信号强度降低达50%.结果说明本磁流体对T2信号强度有明显影响;在家兔体内测定磁流体中三氧化二铁浓度对磁共振成像效果的影响.结论本磁流体是较好的磁共振造影剂.

  • 胆石性肠梗阻一例

    作者:汪良芝;陈建平;杨璟

    患者男,61岁,因"阵发性上腹胀痛伴呕吐1d"急诊入院,患者一天前聚餐后出现阵发性上腹胀痛,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宿食和墨绿色胆液.患者近期无发热,无黄疸,无腹泻.患者有胆囊结石史.入院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s征阳性,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无亢进.B超:肝占位.血尿淀粉酶正常范围.入院后予禁食、补液、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上腹胀痛和呕吐无明显缓解.患者在第2天上腹部CT检查口服造影剂时又出现呕吐,但是数分钟后上腹胀痛和呕吐突然缓解,腹部CT检查发现肝内胆管积气,胆囊壁增厚,十二指肠球部结构紊乱,肠壁增厚,左中腹小肠内可见2.80 cm×3.06 cm高密度影,近端小肠扩张.腹部立位平片未见游离气体,可见肠腔积气.

  • 新型口服磁共振造影剂--D98A的基础和动物试验研究

    作者:姚建;赵斌;王涛

    目的报道一种新近由复合铁磁性原料研制成功的口服磁共振胃肠造影剂--D98A.方法按照新药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毒理、代谢、动力学、体外试管及动物体内磁共振成像试验,并对其进行了效果分析.结果和结论这种对比剂易于接受,安全性好,成像浓度范围宽,性能稳定,成本低,有优良超顺磁性的阴性对比效果,为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心璋;张武

    许多年来,由于气体等因素干扰,胃肠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一直受到很大限制.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试图消除或减少胃肠道气体造成的伪像.水是简单、易行、常用的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但是,水在胃内排空快,有后方回声增强等伪像,因此作为超声造影剂存在缺点和局限性.日本学者曾试用稀薄的土豆泥、淀粉糊等口服造影剂加以改善.

  • 带膜Y型支架置入在复合大气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建明;贾广志;关利君

    例1 患者男,72岁,因食管中段癌(图1)于2009年9月行食管癌手术切除,并行食管一胃弓上吻合术,术后1个月患者进流食出现呛咳并伴有轻度呼吸困难,胸部CT扫描可见左主支气管与胃腔相通,瘘口直径约0.8 cm(图2~3),经床旁支气管镜和胃镜检查证实为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图4).手术后第15天根据胸部CT扫描并测量,于胸部透视下行Y型支架置入,术后透视见支架膨胀良好,位置合适(图5),口服造影剂显示瘘口完全封闭(图6).

  • 口服造影剂对胰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作者:牛静;谭丽娜;孙晓欢;肖锋

    目的 研究口服造影剂对胰腺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04-01-2013-08-30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治疗科6例胰腺癌放疗患者进行非增强CT扫描定位并设计VMAT计划,并在该套CT图像上分别赋予胃和十二指肠等造影剂区域不同CT值,将VMAT计划分别移植到改变了CT值的图像上,保持所有参数不变,重新计算剂量,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和剂量分布图分别比较危及器官和靶区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随着CT值的增加,靶区适形度和均匀度均有变差趋势,靶区Dmin、Dmax和V95呈下降趋势.当CT值≥800 HU时,靶区已不符合临床要求,多层CT横断面上95%的处方剂量已不能包绕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项参数均在临床正常范围内,可忽略不计.结论 口服造影剂浓度的变化对胰腺癌容积旋转调强的剂量分布有一定影响,为了提高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的准确率,放疗定位时可适当口服造影剂,但应掌握好剂量和扫描时间.当CT值<800 HU时,造影剂并不会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造成太大影响.当CT值≥800 HU时,造影剂会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造成影响,定位时应尽量避免.

  • 胰腺癌放疗定位中口服造影剂时间对胃肠道显示的观察

    作者:刘力华;王轩;夏廷毅

    目的 观察胰腺癌放疗患者口服碘帕醇稀释液后不同时间点胃、十二指肠降段、十二指肠水平段及升段的造影剂通过率,为选择胰腺癌放疗定位的CT扫描时间提供参考,以更精准地勾画靶区.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20例患者均口服10%浓度的碘帕醇稀释液300 ml,患者一次性口服完毕后立即行仰卧位透视,观察服药后5、10、15、20 min时胃、十二指肠降段、十二指肠水平段和升段的造影剂头端通过情况.结果 口服碘帕醇稀释液5 min时胃即可充分显影,达到勾画靶区的图像要求;10 min时十二指肠降段通过率为100%,但十二指肠水平段稀释液通过率较低,不能满足临床要求;15和20 min时十二指肠升段稀释液通过率均可达到100%.结论 15 min可用作胰腺癌放疗定位中口服造影剂的参考时间.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龙爽;王锡平;罗红波

    患者男,71岁。2015年5月下旬无诱因出现便血,伴大便习惯性改变。无疼痛,无里急后重,无腹部包块,肛门部无包块脱出,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2015年6月23日,肠镜示:距肛门3 cm处可见大小为3 cm×5 cm结节状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肠镜下活检小组织的病理诊断提示:(距肛门3 cm处直肠活检组织)恶性肿瘤,倾向腺癌。2015年6月26日以“便血月余”收入胃肠外科。专科检查: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包块,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min。直肠指检提示距肛门约3 cm处可扪及肿物下缘,2 cm×2 cm大小,质脆、触痛,活动度可。退出指套染血。左心功能测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提示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二尖瓣前向血流速E/A峰<1。全腹部CT平扫+胃肠口服造影剂显示:直肠下段见一个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突向管腔,直肠周围脂肪层清晰;膀胱前壁局部见点状高密度影;右侧髂血管旁见结节影;考虑直肠新生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09×109/L,红细胞计数3.05×109/L,血小板计数66×109/L,血红蛋白91 g/L。肾功能检查:总蛋白45.1 g/L,白蛋白30.3 g/L,球蛋白14.8 g/L,直接胆红素7.49μmol/L,阴离子间隙7.7μmol/L。结合病理、临床、放射和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2015年6月29日选择全身麻醉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根治性切除。

  • 十二指肠横断13天抢救成功1例

    作者:韩何武;孙家骏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8岁,13天前车祸致方向盘挤伤上腹部,当时感腹痛剧烈,频繁呕吐,为胃内容物,在外院行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后腹痛加剧、腹胀、高热、少尿、呼吸困难、消瘦,查体:T39.5℃、R40次/min、P196次/min,Bp3.0/0kPa、意识恍惚,烦躁,极度消瘦,营养不良,呼吸浅快,“三凹征”阳性,腹部高度隆起,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双下肢浮肿,少尿。血WBC 31.6×109/L、HbG 52g/L,BuN 14.8mmol/L,尿比重1.040,pH 4.5,白蛋白20g/L,拟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腹部空腔脏器损伤、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腹腔内胆汁样脓性液5000ml及食物残渣,小肠高度积液水肿,广泛粘连,十二指肠水平部完全横断。修整两端后行端端吻合加盖网膜,缝合关闭胃幽门管,胃空肠吻合和行空肠营养性造瘘及行经空肠十二指肠减压造瘘术。腹腔彻底冲洗广泛引流,术毕血压4.0/2.0kPa,经一系列抗休克、补液、纠酸及多巴胺、速尿等抢救后血压渐回升,并出现ARDS,予呼吸辅助呼吸,6日后脱机,术后大剂量抗生素、早期肠外营养。术后第5日出现十二指肠瘘、量约300ml,渐增加多达2500ml,第7日起经空肠营养造瘘行肠内要素饮食,血BuN渐下降至正常、术后30日起经口饮食,至66日十二指肠瘘停止,口服造影剂证实瘘已闭合,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2 讨论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尤其是十二指肠横断13天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存活者未见报道。十二指肠损伤其治疗关键在于损伤部位以上消化道液的转流及减压有极密切关系,十二指肠损伤部经适当处理后行十二指肠憩室化使胃液无法进入十二指肠,行十二指肠减压造瘘减少十二指肠内液体,大限度降低了十二指肠内压力使其内处于空虚状,有利于创口愈合及修复。早期经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有效保护肠道粘膜屏障的完整性,防治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且可减轻患者负担。积极抢救治疗各种并发症,增强抵抗力及创伤修复能力,为其预后创造条件。

  • 口服造影剂在腹部CT检查中的佳浓度

    作者:朱娟芳;岳士华;顾慧;李素芹;晏友锭;宋俊萍;郑建新

    在腹部CT检查中,为了更好地区分病变与胃肠道组织,需在检查前进行胃肠道充盈准备.但在如何稀释造影剂,避免胃肠道造影剂浓度过高或过低,保证胃肠壁显示清晰,使造影剂在CT诊断中达到定位、定性、定量、定期诊断的佳境界等问题上[1],没有定量讨论.

  • 腹部CT检查口服造影剂的规范化护理

    作者:朱娟芳;岳士华;顾慧;李素芹;晏友锭;宋俊萍;郑建新;罗冬梅

    腹部CT检查前进行肠道造影剂充盈准备,能提高CT图像的对比度,有效地区分病变与肠道组织,提高诊断正确率.作者针对目前口服造影剂普遍存在的不规范情况,进行有关分析,并探讨其规范化操作的思路和方法.

  • 肾外伤的CT评估

    作者:冯骏;张胜林;王钟

    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CT检查并经治疗的闭合性肾外伤72例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72例,均为腰部闭合性损伤.其中男64例,女8例.年龄14~71岁,平均40岁.受伤时间4小时到7天.用GE9800-Quick和Elscint CT Twin 全身扫描机检查,层厚10mm,层距10mm,扫描时间2秒,部分病人用螺旋扫描,螺距为1.均未口服造影剂,其中9例除平扫外作了增强扫描.对扫描中发现合并有腹腔其他脏器损伤者适当扩大扫描范围.其中6例曾做静脉尿路造影(IVU).

  • 口服造影剂在腹部CT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朱娟芳

    1991年以来,我科摸索出了一套口服造影剂在腹部CT检查前胃肠道的准备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贤臣;施红;余秀华;张宏;李世岩;郭心璋

    目的:探讨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胃溃疡或胃癌术后的患者23例,采用“心璋?”口服超声造影剂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贲门、残胃及吻合口的通畅、胃壁层次结构、胃蠕动、胃排空及反流情况。所有患者均与胃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残胃炎23例、吻合口反流6例、吻合口溃疡3例、复发性溃疡2例、残胃癌1例。与胃镜诊断对照,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口服胃超声造影在残胃检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安时;陆文明

    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间,经胃镜检查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同时口服"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行实时超声检查患者共246例,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实时超声结合口服造影剂检查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 十二脂肠脂肪瘤1例

    作者:张学亮

    十二指肠脂肪瘤属罕见的疾病,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上腹隐痛月余伴腹胀、纳差、恶心"来诊,近期有频繁饮酒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上腹正中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胃粘膜增粗,十二指肠形态、粘膜正常,于十二指肠升段内见一充盈缺损征,边缘光滑、质软,其形态随十二指肠蠕动及压迫发生变化,并可向远端滑动,粘膜象正常,直径2 cm左右.无肠管扩张征象.诊断:①胃炎;②十二指肠内脂肪瘤或囊性病变.CT检查:十二指肠升段内可见一低密度边缘清晰的病灶,CT值-115.89 Hu,为脂肪密度.口服造影剂后扫描,病灶形态明显变化.诊断:十二指肠脂肪瘤.

  • 胸胃CT扫描与服造影剂时间的观察

    作者:刘爱英;陈美玉;范斌

    食管癌手术治疗常为首选方法,术后胃被提到胸腔内,形成胸胃[1],其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CT胸部检查能准确反映病变的厚度,周围浸润,复发及纵隔转移等信息,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但CT具有横断层成像的不足,胃具有伸缩性,空虚时由于平滑肌的紧张性收缩而紧贴在一起,加上术后改变,有时很难与肿瘤复发等其他疾病区别.为弥补这一不足,1995年5月至1997年5月,我院CT室护理组对食管癌术后胸胃CT扫描前采用口服造影剂方法充分显示,同时对服药佳时间进行了探讨.

  • 掺杂纳米粒子的微米氧化铁混悬液用于医用磁共振造影

    作者:桂维玲;姚建;姚桂翔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医用口服磁共振胃肠造影剂,其磁性及造影效果均强于用纳米磁性材料制成的超顺磁性造影剂.方法:根据磁学理论讨论造影剂中磁粒的悬浮稳定性、指出磁粒的尺寸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用微米级Fe3O4微粒作为磁性粒子、羧甲基纤维素钠作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作基液,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少量的非磁性纳米α-Fe2O3微粒.研究了加入不同量的α-Fe2O3微粒对造影剂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对该造影剂进行了稳定性测试,以及活体磁共振加权像实验.结果:加入1 mg/1000 mL的纳米α-Fe2O3,造影剂可达到稳定.该造影剂可清晰勾画胃肠道,对胃肠道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论:本制备方法可增强造影剂的稳定性,且工艺简单;同时微米磁粒的磁性大于纳米磁粒,造影效果明显提高.该制备方法对其它混悬液体系同样适用.

  • 纳米磁性磁共振造影剂的粘磁流变特性研究

    作者:桂维玲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磁性磁共振造影剂粘磁流变特性.方法:利用NDJ-1型旋转式粘度计、CT-5A型特斯拉计、TDGC型调压变压器和自制线圈等装置,通过改变线圈的励磁电流来改变造影剂所处空间的磁场强度,研究纳米磁性造影剂粘度随外加磁场强度、温度、磁性微粒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结果:随着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大,造影剂的粘度逐渐增大,当磁场强度增大到B=3.3×10-2T后,其粘度变化逐渐趋缓,说明本造影剂为非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提高,造影剂粘度降低;随着所含磁性微粒质量分数的增加,其粘度呈不断增大趋势,当质量分数小于25%时,粘度增加缓慢,大于25%时,粘度急剧增大.结论:纳米磁性造影剂的粘度,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磁场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粘度变化逐渐趋缓;造影剂粘度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造影剂粘度随所含磁性微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 不同时间口服造影剂在胰腺CT扫描诊断中的对比

    作者:袁蓉

    胰腺CT扫描时,往往出现胰头、胰体、胰尾与胃、十二指肠及空肠部位分辨不清的情况,从而导致诊断困难,为了使胰腺与胃肠道影像区分开来,衬托出胰腺的轮廓与形态,提高诊断正确性,笔者以2%浓度造影剂300mL扫描前30min口服后扫描前再口服2%浓度造影剂200mL进行分段显示,对比两组,现报道如下.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