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专家呼呈FDA重新审议对超声造影剂的警告

    作者:师延路

    编者按:本刊在本期中推出超声造影专栏,作为一项新技术,它是超声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正因为"新",其安全性和适用性同样成为关注的焦点.

  • 超声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赵玉珍

    本文阐述了超声造影剂的历史沿革,新型造影剂的特性以及种类等,特别系统介绍了在肝外疾病(肾脏、心脏及血管疾病等)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

  •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血管瘤中的增强模式

    作者:徐大超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与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nTI),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灌注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方法:用CnTI技术对48例72个肝血管瘤病灶施行超声造影,观察注射造影剂后肝血管瘤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增强情况。结果:注射造影剂后血管瘤开始增强时间10~18 s,肝实质开始增强时间12~27 s。结论:超声造影肝血管瘤增强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动脉期从周边结节状、环状或整体快速强化开始,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向心性进行性增强或持续呈等高回声。

  • 靶向纳米级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西西;杨晓峰

    靶向纳米级脂质微泡作为一种超声造影剂,已在超声成像、生物医药、基因转染等方面展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靶向纳米级脂质微泡能够特异性的结合靶器官或靶组织,微泡聚集在靶器官或靶组织,从而提高靶器官或靶组织的显像分辨率,为早期精准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能.靶向纳米级脂质微泡也可携带基因、药物穿过内皮间隙结合靶器官或靶组织,就能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或者药物治疗,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 SonoVue超声造影对肝脏、肾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范宁;王海龙

    超声造影使超声医学飞速发展,随着声学造影剂的进一步改进和超声显像技术的发展,使声学造影真正达到了非创性和高效性的目的.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地检出肝、肾脏病灶,可在一定程度上诊断为何病,但对部分肝、肾占位性病变不能定性.超声造影剂SonoVue可以增强病灶中微小血管的血流信号,并可实时观察血流灌注状态,提高了肝、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本文旨在探讨SonoVue对肝、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超声造影剂SOnoVue(R)

    作者:

    超声造影剂(UCA)是一种用外壳固定气体的微泡,它可以大大增强超声的背向散射,从而增强血流的回波信号和血流在血管中的多普勒信号.超声造影剂已经普遍应用于超声诊断,而超声仪器的新进展结合造影剂已使显示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成为可能.

  • 超声造影剂在基因治疗方面应用的研究

    作者:张青萍;程文

    利用微气泡及其外衣的物理特性,可将治疗基因与造影剂结合,待外周静脉注入携带基因的微气泡到达靶组织后,行超声照射可局部释放基因,并使之经通透性增大的微血管和细胞膜进入靶细胞,既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又能促进治疗基因的转染和表达.若将特异性配体与造影剂微气泡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此外,空化效应产生的局部冲击波,也可促进细胞摄取外源性基因.可见,造影剂微气泡可作为药物和基因运输的载体,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超声造影剂发展简述

    作者:陆林忠;陈军

    在经历了20多年的缓慢进展后,上世纪90年代对于超声造影剂的研究激增,出现了可以在血流中存留较长时间的稳定的商用超声造影剂微泡制剂.

  • 基于曲线拟合算法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作者:闫旭琴;郑永果;王本刚

    随着第二代造影剂的引入,逐渐兴起了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s)使用定量分析技术来计算灌注参数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模型,它运用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来得到TICs,根据TICs计算造影强度的峰值、达到峰值的时间、造影剂到达的时间、曲线下面积等参数.该曲线在造影强度增强前处于基准线阶段,然后突然上升到峰值点,紧接着是造影强度下降的过程.

  • 超声造影在子宫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赵红艳;张学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超声造影在子宫肿瘤治疗和诊断中应用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超声造影能够提高对子宫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能对子宫肿瘤进行治疗和治疗效果的评价.结论:超声造影现在已成为超声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对于妇科疾病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其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子宫肿瘤.

  • 过程参数对PLLA-PEG-PLLA微泡造影剂的性质影响

    作者:靳巧锋;钟跃;欧静;陈元维;罗祥林;罗燕;彭玉兰

    研究双乳化过程参数对PLLA-PEG-PLLA(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微泡造影剂形貌、粒径分布及二次谐波性质的影响.改变制备的过程参数,用双乳化法制备空心微泡;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泡的形貌;用百胜DU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5MHz的探头在体外测试微泡的二次谐波特性.得到一系列在生理盐水中分散性很好的空心微泡,在低MI(机械指数)下有不同的二次谐波信号增强的造影剂.油相中材料的浓度、内水相体积、外水相中PVA的浓度对微泡的二次谐波性质具有较大影响,油相中材料的浓度还极大的影响微泡的粒径及其分布.樟脑和碳酸铵的加入对微泡的形貌和声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 包膜超声造影剂线性散射与视频强度动态特性研究

    作者:李莉;万明习;程敬之;周晓东

    本文在研究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以下简称UCA)单个包膜微泡的谐振与散射特性的基础上得到了具有一定尺寸分布的包膜UCA的线性散射特性,分析了UCA浓度与肺循环尺寸对散射特性的影响,描述了超声场加快UCA声学消失的现象.根据B超成像原理建立了UCA的散射特性与视频强度之间的关系.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造影散射与视频强度的动态变化是UCA浓度变化和包膜微泡自身不稳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强度-时间曲线进行校正,补偿微泡的不稳定性引起的冲洗期加速下降的影响后,能更准确地反映组织血流灌注.

  • 包膜超声造影剂喷射雾化制备方法研究

    作者:万明习;刘凯文;李莉;梁文新;黄宇星;吕方

    提出并研究了制备微米级包膜超声造影剂的一种新方法:喷射雾化法.可胶化的聚合物海藻酸钠膜溶液经过气动雾化形成微小液滴,在含多价金属离子的溶液中胶化成包膜.应用海藻酸盐作为成膜材料,产生含CO2的包膜微泡,平均直径约为5μm.还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压缩气体的压强、液体的喷注流量等对微泡尺寸的影响.浓度较低的海藻酸钠溶液,较高的压缩气体压强和较低的溶液喷注流量对形成尺寸较小的微泡较有利.此外,喷嘴的形状、尺寸、喷嘴与接收皿之间的距离等也是影响雾化结果的因素.与超声空化法相比,喷射雾化法原理上能更直接和准确地控制微泡的尺寸分布等特性,并且适用于较高粘度的液体.

  • 超声准确定位生理盐水灌注气囊的气管插管位置的研究

    作者:高言国;高凯;张彧;任延波;张春爽;李楠;刘启贵

    呼气末二氧化碳被认为是监测早期或即刻确定气管插管(ETT)过程的金标准,但主要局限在于无法区分E TT在气管内还是主支气管内,而且也容易受面罩通气时间过长和呼吸停止等因素影响[1],听诊、呼气末流速波形等其他方法仍不能很好确认插管位置。E TT术后一般要常规进行胸片(CXR)检查,但存在诸多缺点,而床旁气管超声具有方便实时快速、安全无辐射、易于实现的优点,研究表明超声直接可视化显示呼吸道解剖图像[2],对E TT显示了很好的潜能。但气管超声检查存在若干局限,比如超声图像采集过多依赖于超声医师的经验而影响准确性,超声医师仍面临着解释空气套囊图像等困难和挑战。利用超声对液体和气体成像特点的差别,笔者试探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注入气管套囊起到类似超声造影剂的作用,这是否可有助于克服这个难题,使充液套囊的可视化变得简单,从而快速准确可视化地判断E TT位置呢?

  • 不同部位注射超声造影剂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少玲;唐克强;陶均佳;敖洪峰;万爱红;沈智勇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注射超声造影剂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乳晕周围皮下、肿瘤内部及肘静脉分别注射Sonovue造影剂,行亚甲蓝染色及病理检验.以亚甲蓝染色及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按临床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观察并分别记录SLN增强个数、开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P).结果 所有患者经亚甲蓝染色和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共检出SLN 109枚.与病理检测结果比较,经乳晕周围皮下超声造影检出率为90.10%,准确度90.11%,敏感度96.00%,特异度62.50%;肿瘤内部超声造影检出率为76.15%,准确度84.34%,敏感度86.11%,特异度72.73%;经静脉检出率为29.36%,准确度46.88%,敏感度42.86%,特异度75.00%.三组比较SLN检测个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9.763,P=0.008),其中经乳晕周围皮下高,经静脉低.而经乳晕周围皮下和经肿瘤内部AT和TP时间均高于经静脉(P <0.05或P<0.01).结论 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LN检出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超声造影及其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马棣;钱林学

    超声造影,又称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是超声影像诊断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1].近年来超声造影剂和造影成像技术等方面获得的重大进展使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5].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可以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连续、实时和动态地观测病灶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从而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6].本文就超声造影原理和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做一简单综述.

  • 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研究

    作者:吴凤林;龚渭冰;崔忠林;刘红梅

    目的:探讨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患者接受造影检查,造影剂经左前臂静脉注射,间歇成像由心电图R波触发.结果:注射造影剂后动脉相观察,17例强回声型、4例弱回声型和5例混合回声型肝血管瘤表现"晚显影、晚消退”特点,瘤体边缘强化,呈"环状”强回声,中间未强化呈弱回声.另2例强回声型和3例混合回声型血管瘤表现"早显影、早消退”特点,瘤体呈均匀增强回声团块.门静脉相,瘤体均无明显再次增强效果,延迟成像,瘤体均呈回声增强团块,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相近.结论: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有助于肝血管瘤的准确诊断.

  •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巨大肝脓肿破裂1例

    作者:周春艳;姜菊;杨亚峰

    患者男,22岁.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9年,重度贫血貌,血小板计数37×109/L,白细胞计数3.58×109/L,1周前出现剧烈咳嗽、高热症状,体温峰值达39.5℃,上腹部胀痛并进行性加重,于剑突下可触及包块.超声检查:肝左叶明显增大,内可见一增强回声区,类似超声造影剂的微气泡回声,随着体位呼吸改变有流动感,大小约16.0 cm×17.0cm×10.0 cm,形态不规则,张力较大,其上层为细带状无回声区,肝左叶边缘明显变薄,呈线状(图1).

  • 肝脓肿超声造影成像特点分析

    作者:周翔;张艳容;项飞翔;林铤;严天蔚;谢明星;王新房

    目的 研究肝脓肿的超声造影灌注动态变化;方法 7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分析其造影增强的图像特点;结果 肝脓肿的造影特点表现在动脉相为:厚间隔环状强化带,内部筛孔样强化;表现在延迟期为:边缘清晰的强化缺失或边缘模糊的强化缺失;结论 超声造影能有效地对肝脓肿进行诊断和治疗随访.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造影剂
  • 亲血栓性靶向超声造影剂的鉴定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作者:夏红梅;高云华;卞爱娜;谭开彬;刘政

    目的制备亲血栓性靶向超声造影剂,探讨其体外寻靶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超声造影剂的基础上,采用交连法将带有荧光标记的6-肽(FITC-KV-6)与自制的白蛋白氟碳微泡结合,制备血栓靶向微泡造影剂.体外实验分3组,A组:将带有FITC-KV-6的造影剂滴加于健康人新鲜血凝块上,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泡与血块的黏附情况;B组对照:普通白蛋白氟碳造影剂;C组对照:6-肽阻断实验.结果靶向微泡荧光免疫染色实验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体外实验显示,A组:微泡在血凝块外围形成一条凝聚带,并顺着网格状的纤维素带延伸到血块内部,而2个对照组均未见微泡与血凝块的结合.结论采用交连法可制备亲血栓性靶向白蛋白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微泡在体外能与人新鲜血凝块高效特异结合.

326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