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l Intensive Medicine 내과급위중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024
  • 国内刊号: 42-13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22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陆再英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婷;高清平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ISTH评分诊断的928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临床表现、止凝血指标、治疗及预后等.结果:377例(40.63%)出现不同程度出血,353例(38.04%)出现休克,523例(56.36%)出现器官衰竭.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高(44.40%),感染并发DIC器官衰竭发生率高(62.62%);病理产科DIC出血率高(76.92%),休克率高(73.08%),有效率高(65.38%),病死率低(0.00%);恶性肿瘤DIC病死率高(35.88%),与总计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均P <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显著(均P <0.05),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血小板(PLT)低值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PLT下降率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ISTH显性积分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均P<0.05).结论:出血是DIC典型的临床表现,器官衰竭更为常见;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高,感染并发DIC器官衰竭发生率高,病理产科DIC出血及休克发生率高但预后好,恶性肿瘤DIC预后差;PT、APTT、D-二聚体、PLT下降率及ISTH显性积分有助于提示DIC患者的预后.

  •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10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朱文浩;孟祺;左成超;渠文生;郑智;冯俊;王伟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AD合并AIS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主动脉夹层均为Stanford A型,其中5例病程中未出现胸腹部疼痛,4例以突发昏迷、6例以其它神经系统症状起病.脉搏短绌(80%)、双侧血压不对称(70%)、血压正常或降低(70%)是相对常见的体征.患者分别通过CT血管成像(60%)、经胸壁超声心动图(50%)、胸部CT(30%)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头颅CT或MRI多呈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其中以右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多见(60%).所有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值.1例患者接受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并预后良好,其余9例仅行药物治疗,其中4例患者死亡,5例自动出院.结论:AAD合并AIS病情重,病死率高,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利于快速诊断;急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 急性颅脑疾病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征;骆勇;贾文钗;张晓燕;宁辉;贺春晖;钟春妍

    目的:了解急性颅脑疾病患者早期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28 d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33例)和存活组(22例),患者均于发病6h内置入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仪(PICCO),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连续测定3天,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功能指数(CFI)、全心射血分数(GEF)、左心室收缩指数(dPmax)、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的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2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年龄、有无呼吸衰竭等情况差异有显著性(均P <0.05),2组患者在发病后第一天dPmax、EVLWI,第二天CFI、dPmax、CI、SVRI、EVLWI,第三天EVLWI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第一天dPmax、EVLWI及第二天CI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14,0.026,0.010和0.020,OR值分别为0.747,1.009,5.397及0.038).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第一天dPmax、EVLWI及第二天CI影响患者预后.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素花;朱进;李秀华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ICU行机械通气>48 h的327例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VAP组又分为早发VAP组和晚发VAP组,对所有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同时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85例VAP患者中共分离出96株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菌)79株(82.29%),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常见;72例患者(84.71%)为单细菌感染,13例患者(15.29%)为多细菌感染;早发型VAP患者36例,共培养出38株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晚发型VAP患者49例,共培养出58株致病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早发型VAP患者多重耐药菌7株,晚发型VAP患者24株,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早发型VAP和晚发型VAP的机械通气天数分别为(8.49±4.36)d vs(26.06±14.90)d (P =0.001),总住院天数分别为(28.11±25.51)d vs(42.88±28.31)d (P =0.020),30 d病死率分别为50.0% vs 35.4% (P=0.180),60d病死率分别为58.33% vs 45.83% (P=0.257).VAP和非VAP组机械通气天数分别是(16.82±38.83)d vs (6.66±5.28)d (P=0.018),ICU住院天数分别为(24.16±40.42)d vs(11.79±11.63)d (P =0.007),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4.12% vs39.67%(P=0.023).结论:我院ICU中VAP的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G-菌常见,其中早发型VAP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晚发型VAP致病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更常见于晚发型VAP病例;晚发型VAP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早发型VAP组延长.

  •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矽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唐友勇;王正艳;杨中卫;李威;石明;邝军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矽肺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6 min步行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矽肺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平喘化痰以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同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每隔2d灌洗1次,3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FEV1占正常预计值%)、血气分析(PaO2、PaCO2)以及6 min步行试验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FEV1占正常预计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及FEV1%、PaO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CO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改善矽肺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运动耐量.

  •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萍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B型钠尿肽(BNP)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0例房颤或者房颤并发其他并发症患者,其中48例为持续性或持久性房颤并发重度心衰为A组,44例为持续性或持久性房颤伴明显心衰前期症状患者为B组;38例持续性或持久性房颤患者为C组;同时选取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4组的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BNP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分析CRP、Fib、BNP、NT-pro BNP之间相关性.结果:CRP、Fib、BNP、NT-pro BNP水平,均为A组>B组>C组>对照组(均P<0.05).血CRP、Fib、BNP、NT-pro BNP水平在A和B组中升高呈正相关(P<0.05),但在C组中仅CRP水平与BNP、NT-proBN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CRP、Fib、BNP、NT-pro BNP水平可作为心房颤动合并心衰患者的病情发展的预测指标.

  • 血清Copeptin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在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高洁;车在前

    目的:探讨Copeptin水平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评价危重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危重症患者,于入院即刻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血清Copeptin水平,分析两者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按照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25分组(15例)、15 ~ 25分组(18例)、<15分组(17例).Copeptin水平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而升高(P<0.01);按照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38例,死亡组12例,其中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血清Cop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危重患者Copeptin水平对其预后的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 早期肠内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习晓丽;王禾;廖莉;郑杨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途径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早期SAP患者(BISAP评分>2分)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24 h内液体复苏途径将患者分成鼻肠管肠内途径复苏组(A组38例)与常规静脉途径复苏组(B组57例).观察新发器官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3例患者因腹胀不耐受,予以剔除,余下92例患者均无严重电解质异常发生.2组患者在复苏前病情重症评分、红细胞比容(HCT)、腹内压腹痛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早期肠内营养开始于(2.5±4.3)d,明显早于B组(5.9±6.4)d (P <0.05).MarshaⅡ评分为器官衰竭(MarshaⅡ评分)标准,治疗8dA组新发器官衰竭6例(17.1%),B组新发器官衰竭20例(35.1%)(P<0.05).器官衰竭呈现持续性(>36h)A组12例(34.3%),B组29例(50.9%)(P<0.05).胰腺感染或脓肿A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11.4% vs 19.3%,P<0.05).继续ICU监护A组13例(37.1%),显著低于B组32例(56.1%)(P<0.05).结论:对于早期SAP患者,采用鼻肠管肠内途径容量复苏是可行的,有利于早期肠内营养,降低并发症.

  • 胰岛素泵在合并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佘玉清;余江毅

    目的:比较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对伴和不伴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CSII感染组96例、CSII非感染组95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2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CSII应用方法.结果:CSII感染组血糖达标时间较非感染组长[(6.75 ±2.74)d vs(5.69±2.54)d,P<0.05],且胰岛素用量较非感染组增加了约13%;感染组CSII应用中主要是基础率水平较高;影响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的主要因素是感染、血糖水平和体质指数.结论:CSII在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中能有效控制血糖,但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可通过增加凌晨和白天段的基础率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

  • 双导丝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铮;柳景华;朱小玲;王健;赵东晖;李世英

    目的:分析双导丝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影像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210例,分别按照主支/边支血管参考直径、成角对边支血管即刻管径获得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球囊扩张主支血管后,在绝大多数病例中,双导丝球囊组边支血管即刻管径获得的绝对值比普通球囊组小(P<0.05).而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后,只有在主支血管狭窄程度重的≥95%[-0.25 ±0.26)mm vs(-0.54 ±0.40)mm,P<0.01]、边支血管参考直径较小的2.0~2.4mm[(-0.29 ±0.28)vs(-0.52 ±0.31)mm,P<0.01]、边支血管狭窄程度相对较轻的<50%[(-0.09±0.13)mm vs(-0.14±0.06)mm,P<0.05]、主支和边支血管成角较小的<70°[(-0.30±0.35)mm vs(-0.60±0.37)mm,P<0.01]这部分病例中,可以观察到边支血管即刻管径获得的绝对值比普通球囊组小.结论:双导丝球囊用于分叉病变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主支血管斑块向边支血管位移的程度,特别是对于主支血管狭窄程度较重、边支血管较细、边支血管狭窄程度较轻、Y型分叉病变,即便是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后仍然可以观察到双导丝球囊预处理分叉病变后的获益.

  • 复方阿嗪米特、伊托必利及黛力新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英铭;谢月恒;陆永钊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F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二联组与三联组.二联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伊托必利二联方案治疗;三联组在二联组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结果:三联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二联组(97.5%vs 80.0%,P<0.05);三联组治疗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44.6±4.3)分、(45.3±2.6)分,均显著低于二联组的(52.4±4.7)分、(53.3±3.2)分(均P<0.05);钡餐检查三联组的平均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分别为(27.6 ±3.3)min、(39.6±4.5) min,均显著短于二联组的(39.4±4.4) min、(51.3±5.6)min (P<0.05).结论:对FD患者采用复方阿嗪米特、伊托必利、黛力新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理情绪,疗效显著,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联合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Ⅰ对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任长安;于海侠;曹志民;檀立端;刘巧丽;程瑞年

    目的:探讨心脏聚停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与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患者CPR后即刻、3、12、24 h血清BNP与cTnⅠ水平,根据血清BNP水平分为3组,A组:血清BNP水平一直<200 pg/mL,B组:CPR后即刻血清BNP< 200 pg/mL,3h和12 ~24 h血清BNP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 200 pg/mL;C组:CPR后3h和12 ~24 h血清BNP水平升高,但12 ~24 h较3h时降低.随访患者6个月后的死亡情况.结果:B和C组CPR后12 ~ 24 h cTnⅠ水平较3h高(P<0.05).B组CPR后12 ~ 24 h cTnⅠ水平较A组和C组高(均P <0.05),C组高于A组(P<0.05).A组和C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高于B组(均P<0.01).结论:血清BNP与cTnⅠ联合检测能较好地预测CPR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病例报告

    作者:付丽;魏娜;王晶石;吴林;张嘉;高卓;刘锦丽;王昭

    目的:探讨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要点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情况.方法:对1例原发性HLH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完善基因测序、免疫学指标检测和家系调查,进行Allo-HSCT.结果:11岁男性病例,表现为反复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大、骨髓中可见噬血现象,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下降(10.39%) 基因检测和家系调查显示患者携带分别来自父系和母系的PRF1基因的复杂杂合改变,两位胞姐各自携带不同突变位点;全家成员穿孔素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病程中出现癫痫,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多发病变.确诊原发性HLH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给予HLH-2004方案治疗后,接受胞姐HLA 5/10相合Allo-HSCT.目前移植后14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对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原发性HLH,尽早进行Allo-HSCT是获得长期生存及治愈的唯一方法

  • 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铭;江小云;邓宏;丁顺斌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SAP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联合组给予生长抑素+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体征消失时间更短[(5.1±1.0)d vs(6.7±1.2)d,P<0.05)],平均住院时间更短[(11.9±4.4)d vs(15.4±5.4)d,P<0.05],并发症发生率(15.6%vs 25.0%,P<0.05)及中转手术率(6.3%vs15.6%,P<0.05)均更低.2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 6.3%,P>0.05).3例患者均死于胰腺坏死感染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SAP比单用生长抑素临床疗效更好.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启明;李瑾;张均;钱健;顾双双;王路娜;沙杜鹃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6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并发NPE分为NPE组(25例)和非NPE组(181例),比较2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平均动脉压、心率、病情严重程度、动脉瘤在Willis动脉环所处位置、心电图异常等方面的差异.结果:NPE组与非NPE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方面没有差异(均P>0.05).与非NPE组相比,NPE组具有更高的Hunt-Hess分级、Fish分级和表现出更多的心电图异常(均P<0.05).当动脉瘤位于后循环时,NP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循环(P<0.05).非特异性ST-T改变在NPE组的发生率更高(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发现Fish分级Ⅲ~Ⅳ级组、后循环动脉瘤及非特异性ST-T改变为NPE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SAH发病初期,CT评估的出血量、破裂动脉瘤的位置和非特异性ST-T心电图改变可能有助于预测并早期识别NPE的发生.

  • 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粘附蛋白-1及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变化

    作者:宋根红;房阁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粘附蛋白-1(VAP-1)及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第1、3、5天血VAP-1及SDC-1水平变化,同时比较观察组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入院第1天时血清VAP-1及血浆SDC-1水平差异及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血清VAP-1及血浆SDC-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血清VAP-1及血浆SDC-1水平在治疗后第1、3天升高,治疗后第5天明显低于第3天(均P<0.05);观察组中35例生存患者在入院第1天血清VAP-1、血浆SDC-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15例死亡患者(均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血VAP-1及SDC-1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急性重症心肌炎并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作者:陈增贵;曹小织;徐陆

    中国人民解放军73121部队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1例因“突发晕厥4次”急诊入科的急性重症心肌炎致ST段抬高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该患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而且临床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易误诊,现将其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 以“肝脓肿”为首发表现的肝脏侵袭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荻;陈广;朱春晖;许东;宁琴

    患者女,48岁,因“发热伴乏力、纳差20余天”收入院.患者1月前因“肾结石”于当地医院行“尿道激光碎石术”,术后第三天开始出现畏寒、发热,T高达39℃,伴乏力、纳差,并间断有肝区胀痛,使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在午后或夜间再次出现畏寒、发热,无其他伴随症状.于当地医院行正规抗感染治疗(头孢类+甲硝唑)2周,畏寒症状好转,体温高峰有所下降,但仍波动在38℃~38.5℃间,每日午后及夜间仍有发热.遂至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住院诊治.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詹其林;吴福红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cell anemia,PRCA)是以骨髓红系造血衰竭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部分患者还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轻度减少,但骨髓粒系和巨核系比例不减少,仅红系比例显著减低,甚至缺如.PRCA分为先天性(如Diamond-Blackfan综合征)和后天获得性,而后天获得性又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本文报道2例获得性PRCA患者,并复习文献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暴发性心肌炎1例

    作者:王冲;曾辉

    患者女,49岁,瑜伽教练.因“持续背痛伴头晕3d,发热1d”于2014年5月9日收入院.入院前3d患者无诱因持续背部钝痛,程度较重,伴头晕、乏力,无心悸、呼吸困难、黑朦、晕厥.入院前1d出现发热,体温高38℃,无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等.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吸烟史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入院时BP 97/62 mmHg,ECG示V1~V3,V3R~V5R导联ST段抬高,心肌酶、cTnⅠ明显升高.立即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波立维75 mg口服,以“背痛待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

  • 生脉注射液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报道

    作者:易小琴;钟先东;宋锦绣;朱文生

    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复杂多样,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中毒致死的常见原因,且无特效解毒药,传统治疗是应用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院临床加用生脉注射液综合救治30例乌头碱中毒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肝衰竭分型机制及诊断研究的新认识

    作者:王宇明;闫国华

    肝衰竭是多种病因所致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及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病死率高,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各国学者对其定义、病因、分类、分型、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随着对肝衰竭研究的逐渐深入,结合国内外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十一五及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对临床肝衰竭进行了全国系统性研究,经过反复和深入的讨论,我国2012年新版《肝衰竭诊治指南》[1]也已出台并应用4年.然而,目前肝衰竭的研究仍是世界性难点与热点.虽然目前有关肝衰竭的定义、诊断及分型已逐渐趋于一致,但其间问题众多,且国内外专家意见尚不完全一致,仍存在不同认识,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作者:王芙蓉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由NMDA受体NR1亚单位的IgG抗体介导.以急性精神障碍、记忆障碍、癫痫、语言障碍等症状起病,之后进入反应低下状态,意识水平下降,通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以及中枢性通气功能障碍.多见于年轻的成人与儿童,尤其是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女性.

  • 重视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治

    作者:刘朝君;辛星;董培源;孙汉英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RD)是一种新近认识的,由IgG4淋巴细胞介导的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gG4-RD早于2001年由Hamano等[1]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中报道;2003年Kamisawa等[2]发现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IgG4+浆细胞不仅存在于胰腺,也出现在胰周组织、胆管、胆囊、门脉区、胃肠黏膜、涎腺和淋巴结,因此,认为IgG4-R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2010年,在Autoimmun Rev[3]杂志上将其命名为IgG4相关性疾病.

  •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和NF-κBp65、ICAM-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颜因;谷依雪;刘多;冯桂波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干预组、生理盐水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合HE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荧光免疫组化双标,观察缺血侧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以及NF-κB p65、ICAM-1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24h脑梗死面积大,PDTC干预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模型组抗小鼠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2种炎性介质的表达都强于其它组(P<0.05),PDTC干预组GFAP和2种炎性介质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有大量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在缺血区并表达NF-κB p65、ICAM-1,可能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影响其它神经细胞的继发反应.

内科急危重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