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APE1、Bcl-2及 Bax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静;李德全

    目的:分析APE1、Bcl-2及Bax在视网膜母细胞瘤( R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Rb患者32例及正常视网膜组织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分析APE1、Bcl-2及Bax在Rb中及正常视网膜中的表达,比较其在分化及未分化型Rb中的表达。结果 APE1、Bax及Bcl-2在Rb中呈现出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63%、65.63%及68.75%,与正常组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13,χ2=12.31,χ2=16.91, P <0.01),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分化组与未分化组中APE1、Bax存在差异显著(χ2=4.99,χ2=7.85, P <0.05),Bcl-2无统计学差异(χ2=0.73, P >0.01)。结论 Rb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及生物学过程,分析APE1、bcl-2及bax在Rb中的表达,对Rb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田琳;丁艳;李慧燕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散光程度、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比较χ2=16.3137、14.5388、18.5152、8.8221;术后角膜散光及眼压的比较t =4.4822、4.7358;研究组总并发症率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χ2=3.966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及散光情况,但其对眼角膜上皮细胞造成的伤害大,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方式。

  • 29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董凯;吴章友;孙思勤;柯根杰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9例(29只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分析其致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29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要致病原因是内眼手术(55.2%)和眼外伤(37.9%);病原体检出率为24.1%,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7只眼行前房冲洗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6只眼行单纯玻璃体腔注药术,15只眼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1只眼行眼内容剜除术,治疗结束共2只眼因感染无法控制而行眼内容剜除术,眼球保存率93.1%,术后平均佳矫正视力为2.8±1.4,较术前明显提高(1.6±1.0),有统计学意义( t =-6.6, P <0.01)。结论感染性眼内炎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眼外伤和内眼手术,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阳性球菌,治疗上根据眼内炎的严重程度而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控制炎症,挽救视功能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眼内炎 病因 治疗
  • 巩膜外加压直视下经周边裂孔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作者:董敬远;刘瑶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直接视下经周边裂孔视网膜下液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近3年期间,因周边视网膜裂孔而入住我院,并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共43例(43只眼),对于周边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内路手术在解除了视网膜牵引,并完成人为视网膜脉络膜炎症后进行巩膜外加压直视下经周边裂孔引流视网膜下液。结果本组患者经行气-液(重水)交换后,37只眼(86.0%)眼视网膜下液引流较彻底,视网膜平伏,6只眼视网膜下液残存较多,摆放眼于正常位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仍然明显。结论巩膜外加压,配合头位的直视下经周边裂孔视网膜下液引流术,避免了由视网膜造孔带来的手术风险。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对称性角膜切开矫正高度散光临床分析

    作者:徐丽萍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对称性角膜切开术( AK)治疗伴有高度散光患者的安全、有效、可预测性。方法对27例(38只眼)散光>2.00 D伴随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AK。分别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和IOL-Master。结果术前和术后曲率性散光的平均度数为(3.30±1.52)D和(1.59±1.20)D( 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28±0.23和0.55±0.28( P <0.01),平均佳矫正视力为0.61±0.32和0.75±0.28( P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AK角膜散光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矫正曲率性高度散光的方法。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不典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祝芸芸;左炜;蔡晓华;王恒;周金文;利焕廉

    目的: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患者的非典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52只眼)经临床确诊为AION患者的临床检查过程,比较分析其不典型的FFA表现等。结果45例(52只眼)呈典型AION表现者23例(25只眼),不典型表现者22例(27只眼)。不典型AION患者FFA表现为造影早中晚期均呈视乳头持续弱荧光等不典型表现。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多种FFA表现。

  • 两种白内障手术脱盲率和脱残率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

    作者:杨焕;戚晓圆;戈伟中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脱盲率和脱残率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手术的白内障患者282例(282只眼),查阅我国眼科专业期刊常用的白内障手术脱盲率和脱残率计算方法共两种,分别计算:方法一:脱盲率=(术眼总数-术后盲眼数)/术眼总数;脱残率=(术眼总数-术后视力残疾眼数)/术眼总数。方法二:脱盲率=(术前盲眼数-术后盲眼数)/术前盲眼数;脱残率=(术前视力残疾眼数-术后视力残疾眼数)/术前视力残疾眼数。采用χ2检验比较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脱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05, P =0.065);脱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 P =0.768)。结论(1)“方法二”为单眼脱盲率(或脱残率)的科学计算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方法计算所得脱盲率(或脱残率)结果无差异;(3)该差异受术前视力盲(或残疾)所占的比例影响。

    关键词: 白内障 视力残疾
  •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疗效

    作者:汪锐

    目的:研究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CP)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92只眼)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均实施CP手术,随访6个月,分析术后不同时期视力和屈光情况,角膜内皮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前所有患者的视力均<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视力均>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在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以及球镜和散光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均显著少于术前,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在内皮细胞的密度及密度减少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在术中有6只眼发生后囊破裂,发生率为6.52%,未发生玻璃体外溢;有2只眼的部分晶状体核发生脱落至玻璃体腔,发生率为2.17%;有5只眼的睫状沟需固定人工晶状体,发生率为5.43%。手术后1周有8只眼发生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70%。手术后1至3个月有1只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CP术式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严重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作者:陈世久;秦梅;李宁

    目的:探讨严重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6例(32只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术中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散瞳后瞳孔直径(2.5±0.5)mm。以晶状体调位钩及chopper钩辅助,松解粘连,扩大瞳孔至4~5 mm,连续环形撕囊后进行原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术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视力≥0.5者20只眼(62.5%)。术后患眼瞳孔接近圆形或椭圆形,部分患者瞳孔直径较术前偏大。但其中2只眼再发部分后粘连,1只眼后囊少许破裂,仍植入人工晶状体,无人工晶状体明显偏位。结论采用上述技术不仅顺利完成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且手术安全有效,视力恢复较好,保持或接近生理性圆,手术并发症相对减少。

  • 原发性进展性翼状胬肉和干眼的相关性临床观察

    作者:李妍;王萍;秦莉

    目的:探讨原发性进展性翼状胬肉和干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门诊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45例确诊原发性进展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翼状胬肉眼位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检查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I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FL)和干眼患病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BUT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和F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SIt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眼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原发性进展性翼状胬肉降低泪膜稳定性,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和干眼症,增加干眼的患病率,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作者:韩冬;田爱军;卢文胜;袁立飞;吕建华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青光眼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分析23例(26只眼)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失败的原因,并对其处理措施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23例(26只眼)Ahmed青光眼阀植入眼压由术前平均(31.84±7.10) mmHg(8.01~47.03 mmHg)。术后降至(19.86±7.10)mmHg(8.01~31.03 mmHg)。其早期并发症有浅前房、低眼压的9只眼,占34.62%;早期高眼压的7只眼,占26.92%;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3只眼,占11.54%;因引流盘纤维包裹引起术后中远期高眼压19只眼,占73.08%;引流物蚀出或引流管暴露的4只眼,占15.38%;眶上神经痛1只眼,占3.85%;排异反应1只眼,占3.85%。结论青光眼房水引流管植入术后并发症是不容忽视的,应据情况及时处理。

  •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婧;李芙蓉;袁容娣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 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6月收治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3例(23只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TA 0.1 ml(4 mg),术后3个月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成像,观察黄斑水肿的变化。结果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12只眼(52.17%),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8只眼(30.43%),视力无变化3只眼(13.04%)。黄斑水肿减退、渗漏消失8只眼(34.78%),黄斑水肿减轻、渗漏明显减少13只眼(56.52%),黄斑水肿、渗漏不变2只眼(8.7%)。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301.25±87.49)μm。并发症:1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了眼压增高,用降眼压药物控制正常后无复发。1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了假性前房积脓,观察1周后积脓消失。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行的方法。

  • 近视眼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作者:万茜茜;陶黎明

    目的:探讨不同度数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变化规律。方法122例近视患者(239只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3.0 D)、中度近视组(-3.0 D~-6.0 D)、高度近视组(-6.0~-9.0 D)和超高度近视组(>-9.0 D),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分析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等效球镜度数及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超高近视组距黄斑中心凹颞侧、上方、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厚度与低度近视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05);高度近视组上方及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层厚度亦与低度近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且超高近视组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厚度较中度近视组亦显著变薄( P <0.05)。黄斑中心凹部及鼻侧、颞侧、上方、下方175μm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而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厚度与眼轴长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且各方位厚度分布均是上方视网膜厚,下方与鼻侧次之,颞侧薄。结论黄斑部神经上皮的损害随屈光度数增高和眼轴增长而呈区域性萎缩变薄,提示可能出现早期近视性视网膜损害。 OCT是为观察此种损害的理想方法。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感染诊断与治疗回顾

    作者:李韵秋;李静;王梦雅;李从心;李素霞;史伟云;王婷

    目的:回顾性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早期角膜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及视力转归。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准分子激光术后早期角膜感染患者7例(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史、共焦显微镜或角膜病灶组织刮片等检查明确其感染类型,对症采用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对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采取手术治疗,并观察视力转归情况。结果患者8只眼全部诊断为细菌性角膜溃疡,其中8只眼病灶组织刮片检查为阳性,5只眼细菌培养阳性。4只眼(50.0%)经抗菌药物治疗达到溃疡愈合,4只眼(50.0%)行板层性角膜移植术治愈。治愈病例至溃疡愈合时,8只眼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结论感染性角膜炎是准分子激光术后早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控制感染、保存视力的关键。

  • 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分析

    作者:高阳;刘洁梅;张良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72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42只眼)与对照组25例(30只眼),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全成功:观察组34只眼(80.95%),对照组16只眼(53.33%)( P =0.012),术后视力提高患眼数:观察组26只眼(61.90%),对照组11只眼(36.67)( P =0.035),术后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患眼:观察组1只眼(2.38%),对照组6只眼(20.00%)( P =0.018),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眼:观察组2只眼(4.76%),对照组7只眼(23.33%)( P =0.029),术后眼压:观察组(16.7±1.5)mm-Hg,对照组(18.9±2.5)mmHg( P =0.036)。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能提高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 类风湿相关性角膜病变的个体化临床治疗

    作者:王梦雅;李素霞;李韵秋;李从心;史伟云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抗类风湿药物联合手术个体化治疗类风湿相关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山东省眼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诊治的类风湿相关性角膜病变14例(17只眼)。治疗原则:据病例的临床特征合理选择药物联合手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①药物治疗:选择口服及局部抗类风湿药物,术后逐渐减量并维持应用。②手术治疗:病灶深度介于角膜1/2~3/4,或深度<1/2且病变范围超过全角膜1/4象限者,选择结膜瓣遮盖术或羊膜移植术( AMT);角膜溃疡深度>全厚度3/4者,选择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 LKP)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PKP)。泪液缺乏者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或睑裂缝合术。随访治疗后1年间的病情变化。结果14例均处于类风湿活动期;8只眼病灶位于角膜旁中央,9只眼位于角膜缘;病灶深度2只眼未及1/2,10只眼达1/2~3/4,5只眼超过3/4;病灶面积未及角膜1/4共11只眼,1/2至1/4之间3只眼,1/2以上3只眼。均接受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行AMT术5只眼,结膜瓣遮盖术6只眼,部分LKP术4只眼,PKP术2只眼,其中5只眼因泪液缺乏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或睑裂缝合术;治疗后较前增视8只眼(47.1%);病变区树突细胞持续存在。随访1年中15只眼病情平稳,2只眼再次发病。结论类风湿相关性角膜病变与全身病情相关,病灶范围局限而深,伴树突细胞长期分布,且泪液分泌功能差;根据临床特征选择个体化的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利于保存眼球及视力。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淑静;魏蕾;鲍莹;姜虎林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NAION)的危险因素,为该病提供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3年5年间住院的并确诊为NAION的患者和同期体健中心的体检人群的实验室检查、24 h血压、全身及一般情况、眼部检查等进行分析,籍以说明其患病的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各种因素与该病的相互关系及特点,并通过临床干预性治疗,显现出该研究对此类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发病年龄(57.89±10.32)岁,男性占47.84%,女性占52.16%。病例组中高血压、高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红细胞压积偏低及颈动脉超声异常的比例分别是49.07%、33.02%、23.53%、29.9%、8.25%及59.73%。对照组年龄(54.02±11.85)岁,男性占57.58%,女性占42.42%,高血压、高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红细胞压积偏低及颈动脉超声异常比例分别是23.64%、10%、16.97%、27.87%、7.57%及41.05%。结论病例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红细胞压积偏低、颈动脉超声异常及夜间低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例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男性略高于女性,高血压、高血糖、血脂、颈动脉异常及夜间低血压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对于NAION的患者应积极查找全身病因,并给予有效干预。对高危人群和已患病人群做出高发病例、治疗预后等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估。

  • EX-PRESS 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荣;周霞;袁均;邓莹莹

    目的:与小梁切除术对比,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药物不能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随机分为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组和小梁切除术组,每组术中均联合使用丝裂霉素。收集术前,术后1 d,2周,1,3,6,12个月的视力、眼压等基本数据。结果评价主要为平均眼压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完全成功的标准为:在不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控制在5~18 mmHg或比基线眼压下降20%。结果2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32只眼纳入研究,每组各14例。 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组术前平均眼压(34.5±5.6) mmHg,小梁切除术组术前平均眼压(33.8±6.8) mmHg。两组比较无差异( P >0.05)。术后1年两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2.6±4.5) mmHg和(11.5±4.6) mmHg。两组比较无差异( P >0.05)。术后随访1年,完全成功者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组占69%,小梁切除术组占56%。相对成功者两组分别占87%和81%。两组比较无差异( P >0.05)。在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巩膜瓣下植入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装置安全、有效。

  • Merogel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拱伟;董雅儒;崔极哲

    目的:探讨Merogel在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90例(107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对其施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泪囊黏膜与鼻腔黏膜吻合口处贴敷由美国Xomed公司生产的Merogel(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其中12例(12只眼)因合并泪小管、泪总管阻塞或狭窄,于术中同时置入泪道引流管(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公司生产制造)。其中1例术中探查见术眼上泪小管阻塞,无法探通,故未置管。所有患者的泪道引流管均于3个月后拔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泪囊黏膜与鼻腔黏膜吻合口外形均良好,3~4周完全上皮化,无息肉生长,患者主诉无明显溢泪等不适症状,全部治愈。结论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泪囊黏膜与鼻腔黏膜吻合口处贴敷Merogel,可减少吻合口处息肉再生、肉芽组织增生,促进吻合口黏膜上皮化,降低吻合口再次闭塞的发生率,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作者:徐黄杰;杨薇;宋剑涛;高健生;童绎

    目的:研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ION)与腔隙性脑梗死( L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62例(448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眼底、视野、电生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CT或MRI等资料,分析AION与LI之间的关系。结果(1)全部患者均经视野检查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362例患者中有116例行CT或MRI检查,其中78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率为67.2%(78/116),单眼26例,双眼52例;(3)362例患者中有动脉粥样硬化168例,占46.4%(168/362);有高血压病者163例,占45%(163/362);有糖尿病者136例,占37.6%(136/362);高脂血症者73例,占19.6%(73/362)。7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者44例,占55.1%(44/78);有糖尿病者42例,占52.6%(42/78);高脂血症31例,占39.7%(31/78)。结论(1)腔隙性脑梗死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关系密切;(2)对于AION特别是双眼患者应行CT或MRI检查。

  • 雷珠单抗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徐晓芳;何芳邻;姜婧;王静;张艺丹;范先群

    目的: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 IVR)与IVR联合格栅样光凝( GLP)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引起的黄斑水肿(ME)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28只眼)继发于BRVO的ME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纯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一组于注射后2周行GLP。治疗后1、2、3、4、5、6个月随访视力和黄斑厚度,评估疗效。结果6个月后,与基线相比,IVR组平均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9.0±2.6)个ETDRS字母;IVR+GLP组平均BCVA提高(12.3±3.2)个ETDRS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为0.004,0.013);IVR组黄斑厚度(CMT)减少(179.4±20.8)μm,IVR+GLP组CMT减少(202.7±15.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1);两组间BCVA和CMT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IVR组注射次数(3.2±1.1)明显高于IVR+GLP组(1.9±1.0, P =0.002);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IVR和IVR+GLP均能有效提高ME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疗效无统计学差异;联合GLP治疗能减少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因而更经济、适用。

  •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患者血清中 IgG及其亚型水平的研究

    作者:马建民;李金茹;葛心;王霄娜;刘骁

    目的:通过检测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IOIP)患者血清中IgG、IgG1、IgG2、IgG3和IgG4的水平,探究IgG及其亚型与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专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44例IOIP患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研究其IgG、IgG1、IgG2、IgG3和IgG4的血清学水平。结果血清学分析IgG水平为(1211.9±337.7) mg/dL,44例中3例IgG升高,约占6.8%,1例IgG下降,约占2.3%;IgG1水平为(625.6±267.4) mg/dL,44例中4例IgG1升高,占9.1%,4例IgG1下降,占9.1%;IgG2水平为(535.6±221.2) mg/dL,44例中5例IgG2升高,2例下降,分别占11.4%和4.5%;IgG3水平为(54.4±30.7) mg/dL,44例中4例IgG3下降,约占9.1%;IgG4水平为(107.8±247.5) mg/dL,44例中16例IgG4升高,占36.4%,IgG4/IgG比值约为8.9%。结论超过三分之一的IOIP患者血清IgG4升高,且IgG4/IgG比值高于正常水平,提示部分IOIP属于IgG4相关性疾病。

  • 可调节缝线在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书扬;邝国平;朱俊东;周小平;彭正武;李盛国;李植源;秦牧;冯少颖

    目的:探讨可调节缝线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NG)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可调节缝线治疗NVG38例,观察手术前后眼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术后根据眼压情况分次拆除可调节缝线,术后第5天平均眼压(15.62±2.52) mm-Hg,无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可调节缝线治疗NVG,不但能控制眼压,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NVG的有效方法。

  • 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从心;张阳阳;李韵秋;王姝婷;史伟云;王婷

    目的:分析研究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复合体( GCC)的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分析研究。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山东省眼科医院屈光中心就诊的患者连续性病例共93例(184只眼)。根据眼轴长度分为A组(眼轴22~24 mm),15例(29只眼);B组(眼轴>24~26 mm),50例(100只眼);C组(眼轴>26 mm),28例(55只眼)。眼部检查指标包括:眼轴长度、平均GCC厚度( Avg.GCC)、上方GCC厚度( Sup.GCC)、下方GCC厚度( Ing.GCC)、局部丢失容积( FLV)及总体丢失容积( GLV)。分析3组间GCC厚度的差异及眼轴长度与GCC厚度的相关关系。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受试者眼轴长度分别为A组(23.31±0.53) mm,B组(25.20±0.49) mm,C组(26.91±0.99)mm;A组、B组、C组Avg.GCC分别为(97.19±5.09)μm、(92.74±5.50)μm、(92.84±5.74)μ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3组Sup.GCC与Ing.GCC 分别为(97.56±5.06)μm、(93.37±6.18)μm、(93.22±5.99)μm ( P =0.002)和(96.83±5.51)μm、(92.11±5.80)μm、(92.47±5.96)μm ( P =0.001),3组间比较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LV分别为(5.56±4.19)%、(8.28±5.46)%、(8.61±5.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6)。此外,3组间FL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F =0.659, P =0.518)。 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GCC厚度值参数与眼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 P <0.05)。结论 GCC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随着眼轴变长,GCC厚度逐渐变薄。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黄斑形态改变与光敏感度的观察

    作者:王连丰;曹婷婷;牛广增

    目的: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与自动视野仪分析激光治疗前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的黄斑形态与黄斑敏感度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行激光治疗的单眼发病的CSC患者64例(64只眼),分别在行激光治疗前、治疗后2,4周行OCT及中心视野检查。用自动视野计进行双眼中心视野检查,OCT测量CSC患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的高度、水平范围。中心视野的检查评估黄斑区光敏感度的恢复,分析CSC的黄斑区形态学改变与黄斑敏感度的关系。结果激光治疗前CSC患眼中心10°的平均光敏感度为(21.102±7.721)dB,激光治疗后4周的平均光敏感度为(27.348±1.785)dB,( P <0.05)。患者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为75~598μm,平均(260.38±134.65)μm,浆液性脱离范围1123.48~5321.64,平均(3223.73±1023.44)μm。4周后,浆液性脱离范围0~1463μm,平均(894.45±786.54)μm,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为0~76μm,平均(21.78±23.25)μm,患者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及范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结论激光治疗急性CSC能缩短病程,OCT能定量分析黄斑水肿程度,比FFA更加直观;自动视野检查治疗后的视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应用能更好的评价治疗效果,能对CSC的愈后过程进行灵敏的追踪。

  •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贺婷;万茜茜;陶黎明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的疗效。方法对26例(46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施行后巩膜加固术,对其术前术后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总结治疗经验。结果随访1年发现术眼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术前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对抗病理性近视眼眼轴的持续性增长,延缓甚至阻止屈光度的加深,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术式。

  • 高度近视并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作者:王凡寅;黄丽娜;曾爱能

    患者男性,21岁。于2014年2月10日因左眼胀痛伴视力下降10余天,伴同侧头痛,来院就诊。测眼压:右眼29.2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41.6 mmHg,给予静滴甘露醇及局部点用阿法根、派立明滴眼液,3 d后复查压平眼压:右眼13 mmHg,左眼12 mmHg,眼部查体:佳矫正视力右眼:0.01,左眼:0.05,右眼角膜透明,前房轴深1.5CT,周边<1/4CT,瞳孔3 mm ×3 mm,晶状体透明;左眼角膜透明,前房轴深1CT,周边前房近消失,瞳孔3 mm ×3 mm,晶状体后囊轻混浊;眼底:双眼底视网膜平伏,豹纹状,细节欠淸。既往双眼自幼视力差,高度近视病史,未戴镜;曾2次出现左眼胀痛,测眼压高,用药后缓解(具体不详);否认青光眼及高度近视家族史。否认全身疾病史。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右眼前房深度1.37 mm,12、6、9点位房角关闭,3点位房角残留裂隙;左眼前房深度1.05 mm,全周房角关闭。A型超声:右眼眼轴29.43 mm,晶状体厚度5.46 mm;左眼眼轴25.12 mm,晶状体厚度5.66 mm。诊断:(1)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双眼高度近视眼底病变,(3)双眼高度近视,(4)双眼弱视。治疗:先后于2014年2月14日及2014年2月21日行右眼及左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同时继续点用派立明及阿法根滴眼液控制眼压,右眼眼压波动于12~16.4 mmHg之间,左眼眼压波动于13~17.7 mmHg之间。 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后复查UBM:右眼前房深度1.60 mm,12、3点位房角残留裂隙;左眼前房深度1.18 mm,12点位房角关闭,3点位房角狭窄,6、9点位房角残留裂隙。A型超声:右眼晶状体厚度5.38 mm,左眼晶状体厚度5.54 mm。

  •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作者:成拾明;周霞;齐佳;张勇

    患者女性,43岁。因“左眼视物模糊4 d”入院。患者曾于2013年10月出现左眼视物模糊,伴明显眼痛、眼胀,同侧头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05,眼压:右眼18 mmHg,左眼:47 mmHg。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明显水肿,前房轴深3 CT,周边前房深约1/4 CT,瞳孔圆,轻度散大,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迟钝,余窥视欠清。右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3 CT,周边前房深约1/4 CT,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可,晶状体密度增高。眼底:视盘边界清,C/D不大,后极部视网膜平伏,中心凹反光未见。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左眼大发作期,右眼临床前期)”,行左眼降眼压对征治疗,眼压控制正常后,查视野双眼未见明显异常。房角镜检查:右眼窄II~III,左眼窄III。暂行双眼YAG激光虹膜周切治疗,停用降眼压药物后双眼眼压控制可。患者于2013年11月29日出现左眼视物模糊,偶有眼胀,无明显眼痛,无头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8;眼压:右眼16 mmHg左眼40 mmHg。左眼对光反射稍迟钝,虹膜周切口通畅,晶状体密度增高,眼底:双眼视盘边界清,C/D不大,后极部视网膜平伏,中心凹反光未见。双眼超声生物显微镜示:右眼角膜透明,房水透,9点位、3点位前房角极窄,12点、6点位前房角关闭。中央前房深度为1.70 mm。左眼角膜透明,房水清。3点、12点位前房角极窄, 9点、6点位前房角关闭。中央前房深度为1.80 mm。诊断为“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发作)”。入院后房角镜检查:右眼窄II,左眼窄III。行甘露醇、派立明、噻吗心安滴眼液降眼压治疗。第2天复查:视力:左眼0.8,眼压:左眼15 mmHg,左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角膜内皮面瞳孔区下方可见5个羊脂状KP,前房轴深3 CT,周边前房深约1/4 CT,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虹膜周切口通畅,晶状体密度增高,眼底同前。修正诊断为:(1)左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2)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治疗上,停用全部降眼压药物,加用典必殊滴眼液滴左眼2 h1次,双氯芬酸滴眼液滴左眼1 d 4次。左眼眼压维持在14~17 mmHg之间。1周后停用全部药物,患者KP基本吸收,随访9个月无复发。

  • 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形态分析

    作者:王彩云;赵爱华;肖凤枝;郑素惠

    干眼是眼科高发疾病,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30.05%[1]、24.8%[2]和23.6%[3]。目前干眼症分为泪液分泌不足和蒸发过强两类,睑板腺功能障碍被认为是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主要病因之一[4]。传统干眼症检查手段主要为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随着检查设备的发展,近年来对睑板腺形态观察逐步应用到临床。美国和日本的学者研究报道,正常人群中睑板腺异常占20%~55%[5],在干眼症患者中睑板腺异常比例高达65%[6]。本研究通过非接触红外线睑板腺照相对干眼症患者的睑板腺形态进行客观检查,分析睑板腺异常在不同程度干眼症患者中所占比例,以期为探讨干眼症的病因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 蛋白酶体系统与相关眼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云云;梅立新;方严;赵金金

    蛋白酶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现的一种细胞内蛋白降解系统,介导了80%~85%真核生物蛋白质的降解,是一种高效、高选择、依赖ATP的蛋白质分解系统,为机体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其组成包括泛素及其启动酶系统与蛋白酶体,该系统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控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转录、促进细胞凋亡、提高抗原提呈等。具有半胱氨酸蛋白酶样、胰蛋白酶样和糜蛋白酶样活性。其调节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联,本文就蛋白酶体系统与眼部相关疾病的发生进行综述。

  • 甲状腺相关眼病动物模型的构建

    作者:丁鲁娜;涂云海;张蛟;吴文灿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居成人眼眶病发病率之首,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确。因此建立TAO动物模型对进一步了解TAO的发病机制和探讨治疗策略均具重要意义。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出版

    作者:于燕

    由石一宁、方严教授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框架,直视近视,特别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因为,近视问题作为小眼科专科的小专业--眼视光学的一部分,已从单纯的临床医学问题演变为备受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民族健康素质的问题,甚至成为关乎国防的战略问题。

  • 芜湖昭美眼科医院招聘启事

    作者:芜湖昭美眼科医院

    关键词: 芜湖 眼科医院
  • 《临床眼科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作者:《临床眼科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临床 眼科杂志
  • 《现代眼科手册》一书出版

    作者:

    本书1997年第2版已出版14年,受到广泛欢迎,市场上尚无同类书。原主编杨钧教授推荐黎晓新教授组织修订,杨钧为名誉主编。修订原则:其内容实用、阅读便捷,不求全面,重在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规范的诊治,读者对象:眼科主治医师、实习医师、研究生以及基层医院的各级眼科医生。主要修订内容:简化基础内容,保留“眼科解剖与生理”、“眼科检查”章节,其他章节删掉,相关内容放到各章中。章次同第2版,按眼的解剖结构由前至后排列。增加“眼外伤”、“眼科用药”、“药物毒性”、“抗生素给药方式与剂量”章节,删掉“中医眼科学”章节,内容更实用。本书大32开精装,铜版纸全彩印刷,彩图随文印刷,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眼科手术学》(第3版)一书出版

    作者:李海凌

    《眼科手术学》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团队合作的成果,本书第2版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已故李绍珍院士主编,第3版主编为葛坚教授和刘奕志教授,历时两年多,在2015年得以出版。参编者都是长期在临床工作的资深专家学者,他们对自己熟悉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本版保留原有的经典插图与章节,融合新知与传统于一体,力求与时俱进。本书共21章,千余张图片,从包括手术室布置直到眼科各专业的相关解剖,手术方法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包括术前谈话在内的术前准备、术前检查、手术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既保持了很高的学术水平,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延续了前两版的颜色风格,并做了适当的修饰和设计,封面材质精美大气。全书200余万字,大16开,精装,定价228.00元。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医药书店、当当网( www.dangdang.com.cn)、卓越亚马逊网( www.amazon.cn)、易文网( www.ewen.cc)均有销售。如需购买,也可登陆人民卫生出版社网站(http://www.pmph.com),或联系人民卫生出版社销售部人员,电话:13910668535,010-597872265/010-59787074。

  • 《临床角膜病学》一书出版

    作者:

    本书著者为眼科唯一院士、我国资深眼科教授谢立信。本书根据转化医学大背景的需要和现阶段临床医师的需求,参考国内外眼科专业领域较为成熟的技术和规范,结合主编从事角膜病专业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有一定循证医学依据的内容加以整理编写,帮助眼科临床医师特别是角膜专业医师尽快掌握临床知识和规范化操作。本书包括角膜检查法、角膜疾病和常见的角膜手术,但主要部分是角膜疾病。在疾病的表述中,病因和发病机制只简单扼要的叙述该病的现代研究结论,给临床医师一个基础理论提示,主要内容是临床诊治,以便临床应用。书中插图都是作者近年来在临床中拍摄的,和以往出版的插图基本上没有重复。本书的阅读对象是临床眼科医师、研究生,也可以作为不同医学专业的医师的参考用书。

  • 《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一书出版

    作者:黄大海

    为促进眼科学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使国内医师能够阅读到优秀的眼科学海外专著,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海外优秀医学专著引进项目编辑部于2012年8月组织出版了《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一书。

  • 《临床眼底病·外科卷》一书出版

    作者:

    本书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文教授主编,文峰、易长贤教授任分卷主编,是《临床眼底病.外科卷》的姊妹卷,本书图片精良,介绍了先进的眼科检查法,以及各种以非手术治疗主的常见眼底疾病,分为基础篇和单个疾病的各论。本书在基础篇,简单介绍了眼底内科疾病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在各论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眼底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本书的特点是用了大量先进检查仪器的图片来解说临床表现,包括精选出的2220幅眼底疾病图片和80个典型病例,方便读者理解和处理各种眼底疾病。本书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图文并茂,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很适合于各级眼科医师、大中专医学生、研究生、眼科教学及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全书200余万字,大16开,精装,定价428.00元;姊妹篇《临床眼底病.外科卷》总字数150余万字,大16开,精装,定价328元。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医药书店、当当网( www.dangdang.com.cn)、卓越亚马逊网( www.amazon.cn)、易文网( www.ewen.cc)均有销售。如需购买,也可登陆人民卫生出版社网站(http://www.pmph.com),或联系人民卫生出版社销售部人员,电话:13910668535,010-597872265/010-59787074。

  • 《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一书出版

    作者:

    由王雁教授、赵堪兴教授为主编,国内、外视觉领域著名专家和知名学者参与共同编写的《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视觉科学领域发展较快,许多新的视觉理论和知识已渗透到眼科各个专业中,在我国目前尚缺少一本系统介绍人眼视觉光学基础及波前像差等临床应用的专业书籍。本书从临床角度较全面地阐述了现代光学基本理论及原理,包括眼球光学结构、视觉成像的光学基础等内容,同时结合临床对波前像差基本概念、人眼波前像差的特点、波前测量、波前屈光等内容进行了较系统阐述,并将“波前屈光”的概念引入国内。

  • 《中华眼科学》(第3版)一书出版

    作者:

    关键词: 眼科学
  • 《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一书出版

    作者:谢驰

    由方严教授、石一宁教授主编的《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一书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的研究进展。作者结合自己工作中的临床研究资料并系统复习病理性近视眼相关文献,分别从病理性近视眼概论、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的分类及演变、豹纹状眼底、后葡萄肿、视盘改变、视网膜脉络膜改变、黄斑改变(综合)、周边眼底改变、玻璃体后脱离、近视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有意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改变这一专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旨在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为大16开,共10章,20余万字,插图400余幅,进口铜版纸彩色印刷。在眼底改变各章节的描述中,力求文字简练,图表随文而插,病例典型,便于理解。书后备有中英文索引,以便查阅,可直接帮助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研究教学。本书定价88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销售。

  • 《同仁角结膜病例精粹》一书出版

    作者:梁庆丰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孙旭光教授主编的《同仁角结膜病例精粹》一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典型病例的分析是认识临床疾病的起点,疑难病例的认识是临床经验积累与诊疗思路建立的基础,眼科医生应时刻注意收集和分析临床中的典型或疑难病例。本书共6章,荟萃了多种角结膜疑难病例,包括感染性角结膜病、免疫性角结膜病、神经麻痹性角结膜病、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变性及药物毒性角结膜病等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典型图片及针对性点评等内容。全书图文并茂,力图通过典型病例的叙述、诊断思维的引导、经典图片的呈现,使读者真正掌握该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本书也包括了角结膜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该书10万余字,外眼和共聚焦显微镜下图片190余幅,采用80g无光铜版纸印刷,定价56.00元。本书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销售,也可通过当当网和卓越网购买。邮购可与人民军医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联系,电话:010-51927252、010-51927300转8705。

  • 中国考生国际眼科考试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柳雯;席峥;李佩晔;张赛;朱钊良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参加国际眼科考试中国考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影响中国考生考试成绩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提高我国眼科学的整体水平并且加快我国眼科事业与国际接轨。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