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림상수혈여검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587
  • 国内刊号: 34-123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26-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敦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尿素氮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王丽芳;严静霞;孟凡茹;冀翠云;冯珍珍;高军萍;曹青

    肾小球肾炎仍是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血清尿素氮(BUN)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时升高.由于肾功能严重损害,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导致HCY蓄积,发生高HCY血症.目前研究认为,高HCY血症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必要进行慢性肾炎患儿HCY与BUN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慢性肾炎患儿,检测HCY与BUN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大连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回顾调查与分析

    作者:宫本兰;李静旗;张磊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是医疗卫生和采供血系统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等输血相关传染病发病率的升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风险愈来愈高.如何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将工作汇总并报告如下.

  • 自体血液回输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秀兰;马爱兵

    为分析自体血液回输在急诊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回收术中失血,抢救急诊大出血患者50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8月在博兴县中医院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50例急诊大出血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54岁,体重55~85 kg;宫外孕破裂8例,肝脾破裂25例,股骨干骨盆骨折9例,产后大出血7例,股动脉破裂1例,均处于严重休克状态.急诊血常规检查Hb、RBC、HCT、PLT明显低于正常值.术常规应用哌替啶50 mg,东莨菪碱0.3 mg肌注,入室后立即开放静脉通路,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 采血护士的采集工作年限与采血合格率的关系

    作者:林奕梅;陈惠民;叶文文

    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1],采集的血液容量在标准示量±10%以内为正常血量,低于此范围的血量为不足血量,称为采集量不合格血液.为减少采集量不合格血液,减少血液浪费,笔者对同一采血小组不同采血年限采血护士的血液采集合格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采血年限 不足量
  • 志愿者的加入对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伍冬梅;冯桂明

    献血反应是由于献血者的生理和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随着全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快速发展,无偿献血人数急骤增加,但献血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给献血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工作也因其在无偿献血宣传、无偿献血者招募等方面,呈现出优势.笔者发现,这些志愿者不仅起到很好的招募效果,而且大大减少了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 2009~2012年红河州献血者投诉分析

    作者:杨雪斌;张雪莲;陈露

    为了解、掌握本地区献血者对献血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意见,以便持续改进献血服务质量,扩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提高献血者保留和血液的有效采集,确保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笔者对本站284起在献血服务过程中献血者产生的不满和投诉进行归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献血服务 投诉 原因
  • 某三甲综合医院近9年临床用血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敏华;杜超华

    目的 了解临床用血趋势,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并协助地方中心血站制定恰当的采供血计划,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2011年临床用血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成分血使用率呈上升趋势,其中O型血用量大,临床用血ABO血型分布规律为O>A>B>AB,手术科用血量比非手术科用血量大.自体输血率未达标.结论 制定科学的用血计划,严格合理控制血制品输用量,保证用血安全合理,提倡自体输血.

    关键词: 临床输血 回顾 分析
  • 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

    作者:康凤凤;王薇;王治国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M53-P指南及EP23-A指南的相关内容,利用风险管理原理,结合临床实验室实际情况,建立实验室特异的HIV质量控制计划(QCP).结果 风险管理的核心为风险评估,其基本过程包括风险因素识别、根本原因分析、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特定工具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可用于HIV检测过程的风险评估,并明确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综合这些控制措施得到QCP.实施QCP后,建立监控系统监测其有效性.结论 HIV感染的正确诊断对于限制HIV的传播及适当的临床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利用风险管理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助于降低HIV感染检测的风险,为临床提供有效可靠的诊疗依据.

  • BE血凝仪抗干扰能力评价与处理

    作者:饶绘;臧莉

    目的 探讨BE血凝仪对溶血、脂肪乳、黄疸的抗干扰能力和解决方法.方法 制备正常新鲜混合血浆并重复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正常新鲜混合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溶血、脂肪乳和黄疸干扰物并重复测定其PT和APTT,取均值计算干扰物影响度.结果 当添加干扰物脂肪乳>5%时,仪器不能给出PT结果并报警.此外,不同浓度溶血和黄疸干扰物对PT、APTT影响度<±15%,未超过美国CLIA' 88规定的允许偏差度.结论 BE血凝仪具有对溶血、黄疸的抗干扰能力,对重度脂血的抗干扰能力有限,重度脂血标本可采用非光学法血凝仪进行复查.

    关键词: 血凝仪 抗干扰能力
  • 不同剂量血小板输注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陈雪;王莉;傅雪梅;李幼平;王乃红;周昌华

    目的 系统评价患者输注高剂量血小板和低剂量血小板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1年12月.纳入高剂量与低剂量血小板输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6个RCT.输注高剂量血小板的患者再次输注血小板的时间间隔长于输注低剂量血小板的患者[MD=1.05,95%CI(0.89,1.20),P<0.001],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增加值高于输注低剂量血小板的患者[MD=17.38,95%CI(14.58,20.18),P<0.001],但出血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48,1.23),P=0.27].结论 与输注低剂量血小板相比,输注高剂量血小板可以延长患者再次输注血小板的时间间隔,提高患者输注后的血小板计数,但对出血频率无显著影响.

  • 储存时间对占线法滤除白细胞效果的影响

    作者:古醒辉;熊文;王飞;曾雪珍;庄乃保;吴凡

    目的 根据采供血机构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滤除白细胞的可靠时间点,确保滤白血制品在保存期内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方法 通过对(4±2)C、6h内保存和(4±2)℃、24 h内保存的全血各30份,进行占线法过滤后,测定白细胞滤除率、红细胞回收率,以及保存末期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经占线法过滤后,6h内过滤的白细胞清除率达99.95%,红细胞回收率达92.98%;24 h内过滤的白细胞清除率达99.98%,红细胞回收率达90.69%;两者过滤后白细胞残留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2,P<0.01),红细胞回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滤白后保存末期红细胞溶血率为0.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5).结论 全血在滤除白细胞时的冷藏时间明显影响白细胞的滤除效果,但对红细胞回收无明显影响.

  • 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趋势调查

    作者:林红;陈显;刘衍春;朱绍汶;黄成垠;唐荣才;孙俊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梅毒感染者的分布和趋势.方法 对用两种不同厂家的TP-ELISA试剂检测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对不同年份、年龄、职业和性别的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南京地区325 226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42%.其中女性(0.49%)高于男性(0.37%);小于30岁年龄组的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26%,远远低于大于30岁年龄组的1.08%;学生的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14%.结论 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梅毒阳性率呈逐年持续增长趋势;为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学生、军人及其他小于30岁的公民应为献血招募的主要对象.

  • Bcl-xL的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体系构建

    作者:时振华;赵健;吴伟伟;杜鸿

    目的 克隆人Bcl-xL基因全长编码区,并利用载体pet28a在大肠埃希菌(ROS)原核表达人Bcl-xL蛋白,为探讨Bcl-xL与肿瘤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并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Bel-xL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cl-xL;酶切鉴定挑选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ROS,测序鉴定后增菌培养,IPTG 25℃诱导6h,SDS-PAGE电泳判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带有His标签的融合蛋白,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法鉴定.结果 成功扩增获得Bcl-xL基因CDS区全长702 bp,与GenBank中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Bcl-xL,并在工程菌ROS中获得大量表达.结论 扩增获得人Bcl-xL基因,并成功原核表达获得人Bcl-xL融合蛋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洛阳献血者Rh抗原和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刘巧;王志红;刘瑞玲;马红丽;兰炯采

    目的 通过观察随机选择的献血者人群Rh表型频率,从表型推测RHCE基因频率,从而估测Rh单倍型频率.分析RH基因的遗传学特征和抗原多态性,为Rh血型在中国临床输血医学和产科学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统计2005年1月~2011年12月356 071例捐献全血的献血者中的RHD阴性数据,随机选择10 373例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CE血清学表型.利用哈德-伯格遗传平衡定律检测吻合度,用方根法计算Rh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x2检验分析不同分类的差异.结果 Rh血型基因和单倍型频率为D:0.932 9、d:0.067 1、DCe:0.615 3、DcE:0.270 4,Dce:0.034 1、DCE:0.013 2、dCe:0.012 3、dCE:0.000 6、dcE:0.002 4、dce:0.051 8,与中国汉族人在基因平衡条件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16,P>0.05).RHCE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在不同RhD表达类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准确估计了RH等位基因频率,证实了估测的单倍型频率的可靠性,血清学检测中携带RhC和/或RhE抗原的表型与不同表达的RhD类型有关.该结果可以代表中国汉族人的Rh抗原和基因多态性特点.需要制定标准的弱D定型方法和合理的输血策略,以避免抗球蛋白试验对弱D抗原的漏检.

  • 镇江市2011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血清学调查分析

    作者:潘咏梅;徐长根

    目的 了解2011年镇江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阳性情况,为预防输血传播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TP胶体金免疫层析和TP-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结果 2011年共检测27 427名无偿献血者,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55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74例,阳性率分别为0.48%和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同年龄组分析,以36~40岁年龄组阳性率较高,为0.96%;19~25岁年龄组阳性率较低(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严格筛查献血人群,防止梅毒通过血液传播.

  •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中红细胞输注影响因素

    作者:陆元善;孙伟文

    目的 通过对资料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肝硬化患者肝脏移植术中红细胞输注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03~2010年肝脏移植中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328例,根据红细胞输注量将移植受体分为无红细胞输注组、一般输注组(红细胞输注量<12单位)和大量输注组(红细胞输注量≥12单位)3组,比较各组患者资料,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选择预示术中红细胞输注指标.结果 术中红细胞输注量与患者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7和0.250,P<0.01),不同红细胞输注组的年龄、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ChildPugh评分、术前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和肌酐水平对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有预示作用.结论 患者术前的肝肾功能是影响肝硬化患者肝脏移植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肝脏合成功能受损作用更强.

  • 某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袁舟亮;李宗光;张斗星;曹亮;胡安群

    目的 探讨某院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常用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32例次定量尿培养阳性及其药敏鉴定结果.结果 定量尿培养阳性标本共检出30种病原菌,居前6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粪肠球菌,该院常用的5种治疗尿路感染药物头孢噻肟、头孢西叮、环丙氟哌酸、氧哌嗪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都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和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时了解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的变迁,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 献血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意义的探讨

    作者:孙洁;孟妍;马庆

    目的 探讨在献血者献血前使用干式自动生化仪快速初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意义.方法 使用Reflotron干式生化仪及其配套测试条在采血前初筛献血者ALT.献血后应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速率法对献血者血液进行ALT检测.同时,比较施行ALT初筛前后因单项ALT不合格的报废率.结果 使用干式化学法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后,血液的报废率显著降低.结论 献血前对献血者初筛ALT是一种筛除ALT异常的有效方法,能够大限度地保留献血者和减少宝贵血源的浪费.

  • 两种不同放散试验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检测中的比较

    作者:卜祥茂;刘国凤;李胜军;蒋玉红

    目的 观察比较酸放散和传统热放散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收集344例新生儿血标本,同时进行酸放散和热放散试验,比较两者的差异及其与临床诊断的吻合度.结果 酸放散阳性112例,阴性232例:热放散阳性112例,阴性232例.酸放散与热放散试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酸放散与传统热放散试验的检测效果并无差别,且酸放散试验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缩短试验时间,不需要特殊的加热振荡水浴箱,值得推广.

  • 父母为供体的移植受者存活3年以上移植肾功能的研究

    作者:贾保祥;苏建荣;林俊;田野

    目的 探讨接受父母供肾的移植受者存活3年以上移植肾功能状况.方法 对已接受父母供肾3年以上的移植受者,观测肾功能重要的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水平.同时设子女供肾为对照组,观察年龄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父母作为移植供者的肾移植受者74例,肾功能正常患者33例,占44.59%;肾功能异常患者41例,占55.41%.在肾功能正常患者组中19例父母为供者的年龄低于55岁;14例父母为供者的年龄高于55岁.在肾功能异常患者组中19例父母供肾的年龄低于55岁,22例父母供者的年龄高于55岁.父母供肾的供者年龄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25).子女作为移植供者的肾移植受者22例,肾功能正常患者20例,肾功能异常患者2例.父母供肾与子女供肾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0,P<0.01).父母供肾移植受者肾功能正常患者与肾功能异常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P<0.05).急性排斥(AR)与移植肾功能延迟(DGF)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P<0.05).父母供肾移植受者与子女供肾移植受者尿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P<0.05).结论 亲属肾移植中父母给子女供肾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功能,应谨慎对待高龄父母供肾用于肾移植.

  • 梅毒螺旋体筛查方案和献血者归队

    作者:李天君;田庆华;张文学;杨玉清;刘晓丽;赵锋;张晓飞;张印则

    目的 建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筛查方案,探讨献血者梅毒检测后屏蔽、告知和归队程序.方法 对献血者血液采用不同厂家的TP-ELISA试剂进行2次检测.对阳性、可疑及灰区(设为80%)标本采用TPPA法确认,献血者终结果以TPPA结果为准.其中任何一遍ELISA阳性献血者经TPPA确认阴性后,由专业人员告知其半年后再次抽样复检.如为TPPA确认阳性,告知献血者.结果 TP-ELISA检测27 423例献血者标本,其中ELISA 2家试剂阳性率分别为0.69%、0.61%;TP-ELISA阳性标本235份,经TPPA试验113份阳性或可疑.ELISA单家试剂阳性或双家试剂S/CO值<3弱阳性的献血者,联系到148例.其中91例献血者半年后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实现了归队;结果不确定57例献血者暂时屏蔽.结论 TP-ELISA和TPPA联合检测方案可减少经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实现真阴性献血者归队.

  • 尿液分析仪检测阴性标本与沉渣检测比较

    作者:戴宏斌;李强;朱卫

    目的 对本院2011年7~12月经尿液分析仪11联试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1 521例标本进行沉渣检测.方法 应用URIT-500B尿液分析仪和EH-2060B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液分析和沉渣检查.结果 1 521例患者尿液分析仪11联试纸法检测结果全为阴性的标本,沉渣检查后发现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尿液的有形成分方面.其中,沉渣检查有红细胞的标本为24例,占标本总数的1.58%;有白细胞的标本为329例,占标本总数的21.63%;管型4例,占标本总数的0.26%;未对上皮细胞进行统计.结论 尿液分析仪法与沉渣分析法存有明显差异.仪器与镜检法联合应用,有助于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在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中开展血红蛋白定量检测的探讨

    作者:孙蕴华;谢东甫;杨洁;彭双鸯;张兰珺;史丽华;范华骅;马庆

    目的 探讨在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中开展血红蛋白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人群经硫酸铜(CuSO4)目测法检测血红蛋白(Hb)后,应用干式化学法对血液样本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应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加以验证,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干式化学法和血球计数仪法定量检测血红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较好.结论 定量法检测血红蛋白能很好地解决硫酸铜目测法筛查献血者血红蛋白水平的不足,可以作为硫酸铜目测法筛查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的一项有益补充.

  • 126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宗扬勇;章红勤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在儿童白癜风疾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26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水平,同时以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寻常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体C3、C4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节段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补体C3、C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进展期IgG、IgA、IgM含量高于稳定期患者,而C3、C4含量低于稳定期患者.节段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进展期IgG、IgA、IgM、C3、C4含量与稳定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液免疫在部分寻常型儿童白癜风病情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某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调查分析

    作者:丁国良;曹连连;郭宗英;薄玉芳;秦卫胜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基层临床用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现场查看1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和职能履行情况;现场抽查临床输血病历190份,检查其病程记录的规范性及内科和手术创伤输血指征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的一致性;现场抽取190名临床医师对《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掌握情况进行闭卷考试,了解临床医师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知识的认识程度;根据《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检查输血科(血库)建设情况.结果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建设率100%,职能履行率34%;病历规范程度0%,问卷成绩:三等甲级医院平均分为60分,二级医疗机构平均分为30分;输血科(血库)建设合格率84%,血库建设平均成绩为879(1 000分为满分).结论 (1)基层医疗机构血库建设相对规范,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2)医院临床用血委员会为虚设机构,履行职能欠佳;(3)临床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临床输血知识水平有待培训和提高;(4)病历书写不规范,无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等内容.

  • 滤白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作者:张进;舒群峰

    目的 分析血液滤白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升高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3年5月经不同方法制备去白血液成分时,因红细胞溶血引起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造成的血浆报废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滤白后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冰冻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导致的报废率分别为0.21%和0.39%;放置4℃±2℃冰箱过夜的血液取出后,立即过滤后分离制备的冰冻血浆和室温(≤26℃)平衡20~30 min后再过滤制备的冰冻血浆,报废率分别为0.86%和0.16%.结论 血液采集后及时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和放置4℃±2C冰箱过夜的血液取出在室温(≤26C)平衡20~30 min后过滤制备的冰冻血浆,可以降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造成的血浆报废率.

  • 2010~2011年银川地区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

    作者:张金栓;谢树;侯志敏;潘月霞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对采供血机构献血服务工作满意程度,确定改进的措施和方向.方法 按照本中心制定的《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及年度《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方案》,发放调查表,对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0~2011年共收集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表2 335份,参与调查的无偿献血者来源于不同人群,分布广泛,基本符合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的要求.献血者综合满意度为99.17%,各单项满意率均超过95%(质量目标),有270名无偿献血者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结论 开展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能及时发现献血服务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献血服务质量.

  • 2007~2011年安徽省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范文安;刘丽;洪李霞

    目的 通过安徽省17个血站2007~2011年5年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率的总体差异以及皖南、皖北地区与省会合肥市之间的区域差异和同一区域不同年度之间的差异分析,为无偿献血招募和血液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安徽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获得全省血站2007~2011年5年间共1 943 725份血液检测结果,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全省血站共检测标本1 943 725人份,总体不合格率为4.29%,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2.76%、0.59%、0.37%、0.13%和0.53%.全省5年间ALT、HBsAg、抗-HCV、抗-HIV的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TP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年度内不同项目不合格率之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省5年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提示血站要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增加快速筛选项目,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血液质量管理.

  • 盐城地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情况调查

    作者:宋海彬;赵宏祥;费海燕

    目的 了解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情况,分析流失原因,巩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方法 对571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从捐献血小板次数、年龄、不再捐献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盐城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达45.72%,原因主要有:无法联系、检验不合格、身体不佳、在外地、超龄等.结论 提高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和保留率,减少献血者流失,建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意义重大.

  • 一次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成分恢复情况的研究

    作者:罗秋初;王业坤;罗慧川;李孟祥;李瑛瑛;颜春艳

    目的 探讨一次捐献双人份机采血小板的可行性,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的献血者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前后RBC、WBC、PLT、HCT、HB、ALT、AST、TP、ALB、UREA、CREA、UA、GLU、TC、TG等15种血液成分的恢复情况.结果 45例受试者15项被检测的血液成分中,PLT采集后升高,分别为(t=2.582,P<0.05),其他成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中,女性采集后PLT升高(t=2.610,P<0.05).不同年龄组中,18~30岁组的HCT采集后降低(t=1.256,P<0.05).不同体重组中,48~60 Kg组的PLT采集后升高(t=4.872,P<0.05),其他成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若献血者满足国家规定的健康体格检查标准,一次捐献双人份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近期生理状况影响不大.

  • 冰冻血小板收缩功能与P-选择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田茂生;张珊珊;丁国良;张敏

    目的 研究冰冻血小板收缩功能与血浆及血小板表达p-选择素(CD62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血小板止血功能及机制.方法 用1%、2%、5%等不同浓度的DMSO作保护剂,对血小板进行冰冻,对冰冻后的样本检测其聚集功能、粘附功能,并对样本血浆中的CD62P含量和冰冻后血小板表达CD62P的百分比进行检测,观察血浆凝固时间、血小板聚集、粘附功能与血浆中及血小板表达CD62P的含量的关系.结果 随着血浆中CD62P含量的增高和冰冻后血小板表达CD62P百分比的增加,血小板聚集功能逐渐减弱,血浆凝固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随着冰冻保护剂浓度的降低,血小板破环增加,表达CD62P的百分比增加,聚集功能减弱.

  • 无偿献血者健康宣传方向的探讨

    作者:刘金阳;张艳霞

    目的 为采供血机构明确健康宣传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2011年6月某献血点的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对献血政策和献血相关知识了解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献血前后知识的期望方面基本一致;获取献血知识的渠道中,“采血车工作人员讲解”均为主要渠道,但所占比例均<50%.结论 针对无偿献血者所期望获取或缺乏的知识进行宣教,能使健康教育的实施更具有实效,使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固定的献血者.

  • 应用圆形分布法探讨无偿献血的分布规律及对临床用血的影响

    作者:张立江

    目的 探索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规律,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促进血液科学合理应用.方法 对本地区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人次的登记资料,采用圆形分布的统计方法,录入Excel并计算平均角.结果 2008~2011年共采集138 341人次.2008~2011年我院临床用血14 702人次,经Watson williams检验,显示献血人群和临床用血均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P>0.05).结论 本地区无偿献血人员献血和临床用血无季节性差异.全年都应合理安排,确保献血服务工作顺利的开展.

  • HBsAg、Anti-HCV、Anti-HIV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屏蔽与归队程序建议

    作者:谢云峥;祝宏;朱绍文

    近年来,血液酶联免疫吸附法(下简称酶免)筛查试剂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考虑到血液安全需求应尽可能避免假阴性结果,血液酶免筛查试剂相对更偏重于检测灵敏性.因此,使用酶免筛查试剂对低危献血者人群进行筛查,假阳性结果难免发生[1-3].由于酶免反应性标本的确认试验未普遍开展,我国不少采供血机构,从保护受血者安全的角度出发,将输血传染病血清学标志物HBsAg、An-ti-HCV和Anti-HIV酶免筛查反应性(简称反应性)的血液作报废处理,对相应献血者采取永久延期的策略.

  • 浅析影响公众无偿献血积极性的不利因素及对策

    作者:张立福;任红

    长期以来,由于对无偿献血的宣传深度和广度不够,无偿献血的管理不够规范,血液的去向和使用透明度不高,对无偿献血者免费用血的兑现程序复杂,加之采血工作人员的态度不够热情等诸多因素,损害了无偿献血制度的公信力,影响了公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导致血站血源紧张,"血荒"问题不但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发展蔓延趋势.笔者结合在血站工作的经验体会,通过调查分析,对无偿献血的现状进行浅析,并对如何提高公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提出几点建议性思考.

  • 精益管理在提高输血科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作者:魏晴;涂同涛;王娟;陈玲

    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大多数医院输血科工作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同时面临人员短缺或处理空间不足.通过精益管理分析目前的工作现状,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通过调整工作布局和工作流程,使标本处理过程的等待时间缩短了50%以上,明显减少无效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绩效目标.

  • 献血后足跟痛1例

    作者:韩宗祥;谢波;陈春平;钟建玲;黄欢

    临床资料献血者,男,45岁,系无线电修理工.于2010年2月20日首次自愿无偿献血,经过健康征询,符合献血要求.献血者既往健康,无足痛史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血压120/80 mmHg,心率80次/min,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体重85 kg,健康检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467-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初筛合格,献血者本次自愿献血400ml,静脉穿刺顺利,血流速度正常,整个采血过程献血者无任何不适.

  • 献血后意外摔倒致脑震荡1例

    作者:王凯;盛乾坤

    献血后致意外摔伤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情况,发生时献血者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且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极易危害献血者生命安全,并对无偿献血工作造成重大影响.现将1例献血后意外摔倒致脑震荡报告如下.

  • 高效价抗-M引起孕妇反复流产2例

    作者:李小飞;崔振红;毕汇文

    MNS血型系统是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其复杂性仅次于Rh血型系统.以往的文献报道人同种抗-M和抗-N并不常见,通常无临床意义,抗-M这种能在室温盐水中凝集的抗体常常不是被免疫刺激产生的[1].但笔者发现几例高效价抗-M引起孕妇反复流产,现选择典型的2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抗-M 孕妇 反复流产
  • 核黄素光化学技术灭活血浆病原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立国;汪德清

    亚甲蓝光化学法等常用的病毒灭活技术在血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经血传播病毒的风险.然而,血液的安全输注依旧会受到一些对目前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欠敏感及潜在或未知病毒的威胁,因此,新的、更有效的病毒灭活技术有待开发和应用.核黄素光化学法就是一种灭活血浆病毒的新方法,具有着灭活病毒谱广、灭活效果好、安全可靠以及经处理后血浆中蛋白质稳定性高等优点.本文就核黄素光化学技术灭活血浆病毒的现状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分泌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李明;邓芳;王保龙

    肿瘤细胞代谢过程中能够分泌蛋白质,分泌蛋白质组学已成为肿瘤标志物筛选的重要手段.分泌蛋白在肿瘤的早期诊断、进展监测、寻找潜在的肿瘤药物靶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分泌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志贺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玲;沈继龙

    志贺菌属(Shigella sp.)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害严重的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三类传染病病原体.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急性腹泻的原因之一[1].自人工合成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菌痢治疗以来,喹诺酮类药物以其强大的抗菌作用,成为临床上治疗菌痢的首选药物.随着该类药物的普遍使用,尤其是临床不合理用药,出现了大量耐药志贺菌株,这些耐药株产生速度快,耐药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困难[2].本文就志贺菌耐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临床输血与检验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