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中医眼耳鼻喉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중의안이비후잡지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9006
  • 国内刊号: 51-1657/Z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段俊国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7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MPV、P-LCR、PDW参数回顾分析

    作者:孙河;王乾力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参数,探讨MPV、P-LCR、PDW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确诊7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已抽空腹血行MPV、P-LCR、PDW检查.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MPV、P-LCR、PDW增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通过检测MPV、P-LCR、PDW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便尽早治疗.

  •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限水治疗及随访

    作者:张小青;冯益进;徐永田;张抗美

    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规范治疗及随访.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发病特点、疗效及6月-36月的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39例(41耳)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经限水治疗后37例(37耳)听力完全恢复,短期治疗有效率达90.2%,有2例患者经随访发现确诊为同侧梅尼埃病.结论 限水治疗及完善的随访体系对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同样重要.

  • 重庆市铜梁区城区初中学生近视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观察

    作者:蔡东梅;曹小川;赵吉烈;范文毅;周小波;王小琴;郑昌伟

    目的 调查铜梁区城区初中学生的近视患病情况,观察近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铜梁区城区四所初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分别抽取两个班进行近视的患病率及近视情况调查,共1620个学生,选取每个学校选取二年级两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及观察组,观察组312人不作处理,干预组305人予以健康教育及每日做两次眼保健操.1年后观察两组学生近视患病率及近视度数的变化.结果 铜梁区城区初中学生近视总患病率49.3%,低度近视-0.50D~-3.00D占34%,中度近视-3.00D~6.00D占13.0%,高度近视>-6.00D占2.3%,1年对照组平均度数增加100°,干预组平均度数增加50°,增加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铜梁区主城区初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但可以通过干预措施减少近视度数的增加.

  • 揿针应用于眼科临床的前景

    作者:吴青兰;刘惠;兰轶;裴铮;王素珍;周华祥

    揿针疗法是中国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揿针,即皮下埋针,是浅刺法的一种,通过浅刺而久留针的方式来尽量减少针刺时的疼痛、延长针刺效应的时间,以提高疗效.揿针的特点:操作简单、起效快、疼痛小、长效针感、适应面广、方便运动,不太影响美观,眼睛周围皮肤薄弱,神经丰富,用这种针具更适合.揿针疗法为临床治疗眼疾的有效手段,可应用于多种眼疾,作用持久,安全有效,医患合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 揿针 眼疾 临床
  • 鱼腥草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军

    目的 探讨鱼腥草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80例80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两组,每组40例40眼.分别采用鱼腥草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组)和单纯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对照组),治疗观察期20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鱼腥草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对照组).结论 鱼腥草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针药并用对原发性青光眼肝郁证的影响

    作者:孙河;苏晓欢;蔡萧君;董霏雪

    目的 针药并用对原发性青光眼肝郁证的影响,探讨原发性青光眼肝郁体质及疏肝通窍对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疏肝通窍的方法针药并用,对7例(14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肝郁证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视力、视野、肝郁证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 以疏肝通窍为治则,针药并用对原发性青光眼有一定的视神经保护作用;肝郁证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因果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联合玉屏风散加味眼部熏蒸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廖炳光;王超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加味眼部熏蒸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和评估其安全性及社会经济效益.方法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眼部熏蒸+常规治疗)和对照组.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眼部症状、角膜荧光染色等疗效指标,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显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玉屏风散加味眼部熏蒸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能有效改善角膜病变,明显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

  • 运用“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建英;胡秋明;郝小波

    目的 观察“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0例8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给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分为中药组40例40眼,对照组40例40眼,术后局部均予抗炎、消肿及结膜修复等对症治疗,中药组术后给予“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口服,观察术后1周、1月、3月两组视力恢复、视野平均敏感度、视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视力恢复情况方面,术后3月中药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 =4.51,P=0.03(P<0.05);视野平均敏感度方面:两组在术后1周、1月、3月脱离区视野平均敏感度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3月中药组脱离区视野平均敏感度高于对照组t=2.13,P<0.05;视野指标方面:术后3月中药组高于对照组,t=2.18,P<0.05,同时中药组术后3月视野均较术前、术后1周、1月提高,P<0.05.结论 “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视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手术成功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康震雷

    目的 探讨影响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56只眼48例患泪道阻塞行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植入的患者.根据术后泪溢症状、泪湖高度以及泪湖高度,患者被分为成功与失败组.随访半年至1年,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检查和眼部各项指标间的差别.结果 56只眼中治愈44只眼,成功率为78.6%.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患者年龄、术前冲洗检测泪道通畅程度以及随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P=0.000),年龄和泪道冲洗通畅度在多重相关性分析中与术后是否成功呈显著相关(P<0.01,P=0.005).结论 年龄与术前泪道冲洗是否通畅为泪道阻塞患者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后成功的两个重要预后因素,即手术成功率高的患者中年龄更小以及术前泪道冲洗更为通畅,这两个因素可以作为手术医生考虑是否行为泪道阻塞患者行逆行球头泪道硅胶管植入术的评价指标.

  • 中西医结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影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浆患者,45例45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中浆;对照组22例为西药治疗组,两组均以半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照影观察荧光渗漏情况、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检查眼底黄斑水肿吸收情况及天数.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斑部吸收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联合中药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中浆疗效确切,比单用西药治疗见效快、疗程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近年来干眼症的中医辩证论治研究进展

    作者:李秀娟;路雪婧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心理运作机制和日常生活模式有了巨大的变化,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的传递但同时长时间应用电脑和手机直接危害着人们的眼健康,而产生眼病,其中以干眼症为多见,心理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当着重要角色.中医运用辩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获得明显的疗效,本文从中医辩证论治的角度对近年来各种干眼症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浅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后低视力原因

    作者:肖建强;李晟;邓永红

    环境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均促使白内障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分析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低视力的常见原因,并总结了术者的注意事项.

  • 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与常见相关眼病

    作者:张秀清;李翔;谢财娣;方翔;朱新萍

    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upillary defect,RAPD)是神经眼科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在眼病诊断时应用广泛,其简单可靠、但容易忽视.该文综合论述了RAPD的生理基础与检查原理、常用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相关应用和意义等,可供临床医师参考.

  • 青少年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分析

    作者:蒋嫒明;曹平;王利萍;周敏

    目的 总结近年来青少年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为青少年近视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到的文献主要从遗传、饮食、户外活动、用眼强度,读写习惯,睡眠,对视觉需求增加青少年近视形成相关因素的早期干预,从而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近视 青少年 因素 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病案报道1例

    作者:窦帅;任敏;武晓海;涂萱

    本文报道并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的疗效机制.

  • 眶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张佳佳;莫亚;任郭廷;曹斌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在眼眶发生几率小,临床上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诊治的眶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报道如下.

  • 白内障形态学诊断五级分类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童渝眉;钟守国;王蓉;丘希忠

    目的 观察并评价白内障形态学诊断五级分类法在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00例(620眼)的老年性白内障采用白内障形态学诊断的五级分类法进行形态学诊断分类,分析其混浊类型和程度并选择手术和手术方式.二级以下混浊(C1,N1,P1)者多不考虑手术,二,三级混浊(C2-3,NⅡ-NⅢ,P2,-P3)者选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四,五级混浊(C4,NⅣ,NⅤ,P4)者选用手法碎核乳化摘除术.二,三级混浊者380眼与同期收集的160例,180眼不分混浊级别的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作术后2~3级角膜水肿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500例(620眼,年龄56岁~86岁))的老年性白内障均完成了形态学诊断分类,显示核混浊为主者360眼占58%,后皮质混浊为主者90眼占14.5%,前皮质混浊为主者100眼占16.1%;核型白内障较多见.二级以下混浊者160眼占25.8%,二,三级混浊者380眼占61.3%,四,五级混浊者80眼占12.9%.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二,三级混浊者380眼(A组)的2~3级角膜水肿29眼发生率为7.6%,不分混浊级别的180眼(B组)的2~3级角膜水肿21眼发生率为11.7%,A组<B组(P<0.05).结论 白内障形态学临床诊断的五级分级法完善了白内障的临床学诊断,可判断白内障的混浊类型和程度,有利于白内障手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病例可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严重角膜并发症.

  • 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前部及后极部TGF-β2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者:陈博宇;王超英;陈维毅

    目的 研究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前部及后极部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的改变,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2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 DS凹透镜,分别饲养6天、15天、30天后除去镜片,验光及测眼轴长度确定近视形成后,采用细胞酶消化法培养豚鼠的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取3~6代RPE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查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TGF-β2及其mRN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TGF-β2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实验组中前部RPE细胞于15天阳性表达率较高,30天阳性表达率高;后极部RPE细胞于6天表达率开始较高,至15天阳性表达率高,以后保持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SC组各组自身前部及后极部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体外培养的豚鼠RPE细胞稳定表达TGF-β2、TGF-β2 mRNA及其蛋白.且前部RPE细胞于诱导15天开始阳性表达率较高;后极部RPE细胞于诱导6天开始阳性表达率较高.后极部RPE细胞较前部RPE细胞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otch-1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高娜

    目的 研究发现Notch受体与其Delta样配体4的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进展,但其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视网膜具体作用并未得到具体研究.故本次研究SD大鼠糖尿病模型早期视网膜内Notch-1表达变化.方法 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1月组,对照2月组,糖尿病1月组,糖尿病2月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组均予以60mg/Kg体重链脲佐菌素(STZ,streptozocin)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对比模型组和对照1月以及2月组视网膜内Notch-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tch-1在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分布为集中,且比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免疫印迹结果显示DM 1月和2月组Notch 1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应正常对照组,但DM 1月和2月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Notch-1表达明显增强,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有着重要的干预作用.

  • 论“营卫气血”对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婕;张圣宏

    在应用中医学经典的取象类比法对“营卫气血”与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发病机制之间联系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现代中医五官科科研思路的拓展.

  • 连续规范化管理30台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智辉

    目的 探讨连续规范化管理30台超声乳化手术的优化流程.方法 抽取我院连续管理30台超声乳化手术,900例1200只眼为研究对象,由病房护士、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完成.结果 所有病人短时间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感染发生,无差错事故.结论 病房护士有序的组织护送病人,手术护士熟练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医生高超的技术,这种连续规范化的超声乳化手术的管理模式,使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手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护质量,保障手术安全.

  • 电话随访对泪道阻塞置管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汪娟;游旭利;肖倩男

    目的 讨论电话随访对泪道阻塞置管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科住院行泪道激光成形+泪道引流管置入术的患者共60例,按照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论 电话随访将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易被患者接受,可以应用到更多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去.

中医眼耳鼻喉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