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初步观察

    作者:李晓燕;冷金花;屈洋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在体检中进行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及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测的结果及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并已行全子宫切除术者共1 1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体检者进行LCT检查,对部分体检者进行阴道残端HPV检测,并记录体检者一般资料、全子宫切除年龄、手术指征等临床资料. 结果 1 160例全子宫切除的体检者平均年龄为(52.6±6.0)岁.同时进行了LCT和HPV两项检测的406例体检者,HPV阳性患者(90例)中,LCT提示细胞学异常者为4例(4.4%,4/90);HPV阴性患者(316例)中,LCT细胞学均正常.HPV检查阳性组细胞学异常率显著高于HPV检查阴性组(P<0.05).因宫颈病变或宫颈癌而切除子宫者中LCT细胞学异常者占6.7%(7/105);因非宫颈病变切除子宫者中,LCT细胞学异常者占1.7%(18/1 055).两组LCT细胞学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143,P=0.005).因宫颈病变或宫颈癌行全子宫切除手术者与因非宫颈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手术者的年龄、孕产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因非宫颈病变切除全子宫的女性,阴道细胞学异常的概率极低,进行筛查的价值有限.实施体检者应尽量消除被体检者相关的顾虑以及对肿瘤筛查过度的依赖心理,不推荐其进行相关筛查.既往因为宫颈病变而全子宫切除者,则应定期进行细胞学筛查.

  • HPV 16 YY1位点突变株诱导的永生化细胞系具有部分转化细胞特征

    作者:刘红;董小平;周伟

    目的 检测HPV 16 YY1位点突变株诱导的包皮角原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提取永生化细胞株蛋白,以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源性这p53蛋白含量;以TRAP法检测细胞中端粒体酶活性;将永生化细胞系接种于含有10%FCS的软琼脂培养基,观测细胞的软琼脂生长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显示4株永生化细胞系中p53均为阴性;端粒体酶活性均为阳性,并且随着细胞传代活性增强;在细胞传代初期各细胞系在软琼脂层上不能生长,而后期3株细胞系在软琼脂生长形成集落。结论 HPV 16 YY1位点突变株诱导的永生化细胞具有端粒体酶活性和软琼脂形成集落能力。

  • 人乳头瘤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夏想厚;谷俊朝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已知的乳腺癌的发病的高危因素有:个体的基因易感性、雌激素分泌异常、女性初潮过早、绝经过晚和绝经后肥胖等.然而仍有近50%的乳腺癌发病无法用上述因素解释.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MMTV)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PV可能在乳腺癌发病中起作用的正反两方面的证据、可能的机制及相关假说做一综述.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在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妇女分流管理中的价值

    作者:徐红;姚明霞;黄能;郑金仙;程易凡

    目的 通过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在未明确诊断的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妇女分流管理中的价值,以确定合理分流方法.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体检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方法,进行宫颈癌(ICC)筛查的5480名妇女资料,对TCT检测确诊为ASCUS的152名妇女进行HC2HPV-DNA检测,按检测结果分为HPV阴性组95名和阳性组57名,所有ASCUS妇女行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52名ASCUS妇女中高危型HPV阳性57名,占36.8%;高危型HPV阳性组中宫颈活检病理阳性率63.2%,高危型HPV阴性组中宫颈活检病理阳性率3.2%,两组活检病理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CUS妇女中宫颈活检病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阳性组44、13例,分别占77.2%、22.8%,阴性组95、0例,分别占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2 HPV-DNA检测是对宫颈细胞学ASCUS妇女有效、简便、经济、无创的分流方法.

  • 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及HPV检测的分流作用

    作者:屈秦红;郝敏;任景芳;赖炜玲;刘慧强;徐永群

    目的探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的临床意义、进一步处理措施以及HPV检测的分流作用.方法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的126例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学检查及HPV检测.结果细胞学检查中不能明确意义者7.94%,倾向于良性反应性改变者74.60%,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17.46%;②阴道镜下,倾向于良性反应性者多表现为正常转化区(44.68%,P<0.005),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以醋酸白色上皮多见(36.36%),但与其余各种阴道镜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宫颈组织学检查发现宫颈癌4例(3.17%),高度病变8例(6.35%),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均出现于倾向于上皮内瘤变一组.④ HPV 的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上升(P<0.005).结论对于ASC患者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对其中不明意义的、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或HPV检测阳性患者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其余可用宫颈细胞学随访.

  • 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分型技术进展

    作者:廖光东;乔友林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流行病学证据已证实特定型别的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所以,运用准确高效的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分型技术进行病毒分型检测,对子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十分重要.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分型技术包括直接核酸探针技术、信号放大技术和靶向扩增技术三类,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靶向扩增技术,主要有INNO-LiPA HPV检测技术、Linear array HPV分型技术、Microarray芯片技术和HPV DNA芯片技术;此外,基于竞争性杂交和等位基因特异延长的HPV分型技术与前哨碱基HPV DNA分型技术等也被应用于临床研究中.这些技术灵敏度、特异度高,能对多重病毒感染进行检测,其缺点包括对实验条件要求高,检测成本较高等.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出一种低成本、适合大多数国家进行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筛查的病毒分型技术.

  •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术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孟丽;张迪;张海蓉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CIN患者,均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24h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1粒置入阴道,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高危HPV-DNA检测,对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随着CIN级别升高,HPV-DNA负荷量增高.LEEP治疗后,CIN患者HPV-DNA负荷量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阴性.CIN 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的病变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LEEP术治疗后,清除高危型HPV感染有效.HPV-DNA检测为一种有效的判断CIN疗效及随访观察的预后指标.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预测宫颈病变和分流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人群的价值

    作者:康乐妮;赵方辉;陈凤;陈汶;李静;张询;乔友林

    目的 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预测宫颈病变的发生风险,及其对HPV阳性人群的分流效果.方法 筛查队列来源于1项多中心子宫颈癌筛查项目.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的相对光单位与域值比值来衡量HR-HPV病毒载量,按照HR-HPV的病毒载量分为阴性组、低载量组、中载量组和高载量组,按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理诊断分组.采用趋势x2检验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计算并比较基线不同病毒载量组1年内发生CIN2+的风险,分析不同病毒载量界值预测CIN2+的效果.结果 共纳入基线和随访数据完整的女性2 725例.趋势x2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P <0.001).在基线病理诊断正常组和CIN1组中,病毒载量阴性者1年内CIN2+的发病率为0.11%,而中、高载量者中CIN2+的发病率分别为3.14%和6.09%,与病毒载量阴性者相比,RR值分别为29.05(95% CI为6.07 ~138.99)和56.34(95% CI为12.89 ~246.30).随着基线病毒载量临界值的升高,随访检出CIN2+的灵敏度逐渐降低,特异度逐渐升高.当病毒载量临界值为15.00时,1年后需要随访的人数由774例下降到412例,检出CIN2+的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47.94%.结论 HR-HPV病毒载量越高,发生宫颈癌及高度病变的风险越高,提高病毒载量界值可以进一步分流HPV阳性人群,从而更合理的分配卫生资源.

  • 不同等级宫颈病变患者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阴道菌群情况研究

    作者:韩志娟;刘世菊;徐俊昌;李刚

    目的:探究CIN或宫颈癌患者阴道菌群、宫颈局部T细胞亚群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组成,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HPV阳性且病理活检确诊为CIN或宫颈癌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HPV阴性且宫颈活检正常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初诊时留取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及脱落细胞、宫颈组织标本,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检测宫颈病变程度,采用悬滴湿片法检测滴虫,革兰氏染色检测霉菌、淋球菌和乳酸杆菌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2、IL-4、IL-10、IFN-γ和TNF-α.结果:两组患者在解脲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率以及乳酸杆菌的阴性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其感染率也存在明显差异,而其它病原体感染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照组、CIN Ⅰ~CINⅢ以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中CD4+T细胞表达率呈下降趋势,而CD8+T细胞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CD4 +/CD8+的比值呈下降趋势;在对照组、CIN Ⅰ~ CINⅢ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IFN-γ和IL-2水平呈下降趋势,IL-4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TNF-α和IL-10的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增加、乳酸杆菌的减少、CD4+T细胞表达减少可能促进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

  • 400例健康体检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基因亚型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伍星蓉;朱威;张海萍;连石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亚型检测并分析其感染率及年龄分布.结果 400例女性中共检出HPV阳性68例,占总检测人数17.0% .68例中高危型HPV感染者42例,占61.8%;低危型HPV感染者15例,占22.1%;高低危混合HPV感染者11例,占16.1%.阳性患者中高危型以16型为主,占23.5%;其次为66型,占8.8%;低危型以43和11型为主,分别占13.2%和8.8%.在各年龄组中,20~34岁妇女HPV感染率高,为18.2%,≤19岁、≥35岁患者的HPV感染率依次为15.4%和12.7%,受检者各年龄组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体检女性中有相当的比例感染HPV,尤其是高危型.对体检女性进行HPV DNA检测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 人乳头瘤状病毒亚型在河南新乡的分布特征

    作者:李秀凤;李宗明;高同举

    目的:报告人乳头瘤状病毒亚型在河南新乡地区的分布特征。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1年9月在新乡中心医院就诊的2294例女性的宫颈分泌物标本,用MY 09/11 PCR技术及反向点杂交检测病毒基因型。结果人乳头瘤病毒总感染率31.0%,其中多重感染率8.9%,常见的亚型为HPVl 6(10.3%),其次是HPV 11,6,58。各年龄组患病率不同,中年女性所占比例高。除30~39岁和40~49岁组间P>0.05外,其余年龄组间感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 16亚型在各年龄组均是主要高危感染型,58亚型位居第二。结论该地区相对高的感染率以及流行亚型分布特征,提示研发针对HPV 16,58,52和33亚型疫苗的必要性。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TCT检测宫颈病变

    作者:陈钟玉;井水;郭双龙

    目的 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单纯TCT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妇瘤科完成宫颈HPV检测联合TCT检查的患者523例,对326例宫颈TCT检查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分析符合率.结果 ASCUS 24例,LSIL 226例,HSIL 76例,同时接受HP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7% (10/24),69.0% (156/226),90.8%(69/76).ASCUS组的HPV感染阳性率与LSIL、HSI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阳性326人,病检阳性225人,符合率69.02%,TCT及HPV均阳性235人,病检阳性232人,阳性符合率为98.72%.随病理级别升高,HPV和TCT均阳性检出率也越来越高.两组与病理检查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检测联合TCT为减少宫颈高级别病变漏诊有效的方法,用于宫颈癌筛查,有效防治宫颈病变.

  • 以PCR技术为基础的HPV分型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吴赟;郑辉;沈佐君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因而,运用准确高效的人乳头瘤状病毒分型技术进行病毒分型检测,对子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治疗都显得十分重要.目前,HPV分型检测技术几乎完全依赖于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其中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是杂交捕获法、实时荧光定量PCB、直接测序法、HPV DNA基因芯片技术等.

  • 绝经妇女宫颈液基细胞学ASCUS的转归情况分析

    作者:余建飞;陈方智;施余环;钟惠珍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宫颈液基细胞学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宫颈上皮细胞(ASCUS)的转归特点.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瑞安市中医院TCT结果为ASCUS女性7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绝经分为绝经组和未绝经组,观察绝经组和未绝经组TCT检查结果、ASCUS检出率、ASCUS以上级别病变检出率、ASCUS转归情况及ASCUS的转归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组ASCUS的检出率低于未绝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检出率低于未绝经组(P<0.05),绝经组宫颈癌的检出率高于未绝经组(P<0.05);绝经组和未绝经组女性ASCUS的转归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转归为高级别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比例高于未绝经组,转归为良性病变的比例低于未绝经组;绝经组ASCUS转归为高级别病变合并HPV感染者22例,21例为HPV高危感染,转归为宫颈鳞状细胞癌者9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未绝经组ASCUS转归为高级别病变合并HPV感染者15例,均为HPV高危感染,转归为宫颈鳞状细胞癌者9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结论 绝经女性ASCUS的检出率低,但转归为高级别病变和宫颈癌的几率高于未绝经女性,且转归情况和高危HPV感染关系密切.

  • 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琴;李胜泽

    在全球妇科肿瘤中,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针对HPV的相关预防性疫苗的成功上市使宫颈癌的预防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文就相关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妊娠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桂联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和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DNA(HR-HPV DNA)检测对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625例妊娠期宫颈炎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其中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行HR-HPV DNA检测.结果:本组625例液基细胞学检测异常结果125例,占20.0%,其中,非典型磷状细胞(ASCUS)3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0例,腺癌(SCC)12例.125例液基细胞学检测异常患者HR-HPV DNA检测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HR-HPV DNA阳性分布为:LSIL 25例、ASCUS 15例、HSIL 25例、SCC 7例,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升高.通过以上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R-HPV DNA检测(P<0.05),但是特异性低于HR-HPV DNA检测(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和HR-HPV DNA检查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妊娠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基于尿液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对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林美丽;陈伟;马闪珊;赵硕;吴朝霞;徐晓平;胡俊青;田旭

    目的 评价尿液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测诊断宫颈HPV感染的价值.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全面搜集尿液HPV检测与金标准(聚合酶链式反应)比较诊断宫颈HPV感染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10月.2名研究者以事先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地完成文献筛查、原始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后,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终纳入14项符合定量合并的合格研究,共计14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液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测对诊断宫颈HPV感染的敏感度(Sen合并)=0.84(95%CI=0.81~0.86,P=0.000),特异度(Spe合并)=0.86 (95%CI=0.83~0.89,P=0.000),阳性似然比(+LR合并)=7.7 (95%CI=3.6~16,P=0.000),阴性似然比(-LR合并)=0.20 (95%CI=0.13~0.30,P=0.000),诊断优势比(DOR合并)=57.5(95% CI=17.7~186.3,P=0.000).AUC=0.9368 (SE=0.0241),Q*=0.8735(SE=0.0300).结论 尿液HPV检测诊断宫颈HPV感染敏感、特异、稳定性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LEEP刀治疗宫颈CIN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方杰;鲍婷郡

    目的:观察LEEP刀宫颈切除术对宫颈CIN病变疗效的影响,为HPV引起的CIN病变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提供必要的临床依据。方法检测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患者,PCR方法检测患者HPV感染情况,选择68例HPV阳性患者行宫颈活检,对病理学诊断CINI-III级患者行LEEP刀宫颈切除术。并在术后12个月内和24个月内行宫颈细胞学TCT和宫颈HPV检查,对LEEP刀宫颈切除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Leep刀宫颈切除术后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查结果显示0/∑I+II+III比值较手术前明显增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2)LEEP刀宫颈切除术后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0/∑I+II+III值比较,两组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1)。(3)LEEP刀宫颈切除术后12个月内和24个月内HPV检查结果显示较手术前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宫颈切除术对宫颈CIN病变有明显疗效;LEEP刀宫颈切除术对宫颈CIN病变HPV感染率的降低与多种因素有关,LEEP刀宫颈切除术患者要强化HPV感染的控制。

  • 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就诊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比较

    作者:刘倩;马亮;姜永玮;丛笑;韩呈武;曹永彤

    目的:分析中日医院妇科及体检中心就诊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PCR技术对2015年中日医院妇科门诊6288例和体检中心1772例就诊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妇科就诊女性HR-HPV阳性共1434例,单一亚型感染1086例,多重感染348例,单一亚型感染率较高的为HPV16、52、58型;体检中心就诊女性HR-HPV阳性共199例,单一亚型感染154例,多重感染45例,单一亚型感染率较高的为HR-HPV58、52、16型;妇科和体检人群在HR-HPV16、33、39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就诊女性中60~88岁感染率高(24.18%),其次为17~29岁;体检中心就诊女性中17~29岁感染率高(15.19%),其次为50~59岁;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多重感染率较高的亚型为HPV16、58、39和52型,17~29岁多重感染率高;体检中心多重感染率较高的亚型为HPV39、16和52型,17~29岁多重感染率高.结论:在妇科和体检中心就诊女性的HR-HPV感染阳性率、亚型及高发年龄段存在差异,该数据可为HPV感染的预防、治疗及疫苗研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与HPV的关系

    作者:程淑霞;赵先兰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持续感染宫颈后,通过其基因产物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调节,导致细胞的连续增殖与恶性转化.p16INK4A基因产物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DKI),负性调节细胞周期,由于HPV E7蛋白阻断了p16INK4A的细胞周期调节级联,因此在HR-HPV感染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出现p16INK4A过表达.p16INK4A与HPV联合监测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0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