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中红细胞与隐血在临床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张娟

    目的:探讨尿中红细胞与隐血在临床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选择104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这次的研究调查对象,联合尿沉渣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UF-100尿沉渣分析仪、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以及干化学法等手段检测尿液标本,观察检测结果.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尿液标本,干化学法隐血试验显示36例阳性(34.61%),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试验显示31例阳性(29.81%),沉渣镜检显示红细胞阳性27(25.96%),UF-100尿沉渣分析显示29例红细胞阳性(27.88%).结论:临床上,联合4种方法检测,有助于提高尿液检测质量,为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分析提供可靠参考.

  • 粪便隐血检测方法学探讨——附157例便隐血免疫胶体金一步法检测试纸结果分析

    作者:梅鲜艳;李军

    通过对157例大便隐血免疫肢体金一步法检测试纸(FOB)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化学法和免疫法的优缺点,免疫金标记夹心免疫检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结果: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查临床住院病人大便隐血57例,阳性7例;门诊病人100例,阳性23例,阳性率分别为12%和23%[表1].结论:免疫胶体金单克隆法对于消化道出血,虽不能确定出血部位及对出血部位进行定位,但灵敏度高、特异性、抗干扰性强,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及筛选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有重要意义.

  • 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大便隐血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林洁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这两种粪便隐血测定方法的阳性率,了解其相关影响因素及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对本院499例患者在禁食肉类、动物制品、某些蔬菜和药品前后分别用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单克隆胶体金法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测定.结果 499例患者在禁食前后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阳性率分别为39.7%和25.5%,患者禁食前后化学法隐血试验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疫胶体金法在禁食前后阳性率分别为24.4%和24.0%.499例患者中经胃镜、肠镜、内窥镜等医疗检测手段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有52例,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其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率为86.5%,而已确诊的7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隐血试验阳性率为98.6%.结论 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易受饮食、药物等影响,在检测前必须嘱咐患者禁食相关食品和药物,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则不受干扰.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检测时用免疫胶体金法会存在假阴性.因此我们发现,粪便隐血试验的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粪便检测时,同时用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 体位因素对尿液分析结果的影响

    作者:申家辉;孔玉风

    目的:探讨体位因素对尿液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工作性质不同的两组健康体检人员留取晨尿,在2小时内对尿液进行干化学分析和沉渣镜检.结果:长期处于站立位的教师其尿液中除蛋白质外,隐血和红细胞阳性率也明显高于银行职员,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尿液其它检测结果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尿液检测结果应该辨证分析、灵活运用,同时考虑到工作性质对结果尤其是隐血结果的影响,避免误诊、误治.

    关键词: 体位 隐血 红细胞
  • 免疫胶体金与化学匹拉米洞两种检测方法在50例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

    作者:王华;祝传贵;宋予娟;耿岚

    目的:探讨免疫胶体金与化学匹拉米洞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随机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粪便样本和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柏油便样本,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应用免疫胶体金法和化学匹拉米洞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100例随机粪便样本隐血试验匹拉米洞法阳性率为52%,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为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上消化道出血隐血化学匹拉米洞法阳性率为100%,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为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胶体金法假阳性率低,化学匹拉米洞法假阳性率高,特异性差,两种方法结合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化学匹拉米洞法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结果较多,但对假阳性结果可以用免疫胶体金法予以纠正。

  • 尿液隐血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屈玉兰

    目的 探讨三种方法检测尿液隐血并将结果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留取清晨中段尿,以标准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为依据,分别使用AVE-763A尿液有形成分智能分析仪和GEB-6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 尿RBC检出率AVE-763A尿液有形成分智能分析仪为74.3%,GEB-6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为79.1%.结论 在做尿液隐血分析时,各种检测手段应配合使用,但不可相互替代.隐血阳性标本还是要以镜检为准.

  •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分析仪镜检中红细胞符合率的探讨

    作者:梁志辉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分析仪镜检中红细胞的符合率.方法 对480例新鲜尿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分析仪镜检红细胞对比符合率.结果 两种方法的阴性符合率为96.5%,微量符合率为84.6%,阳性符合率为35.1%.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检测才能有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假丝酵母菌菌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的影响

    作者:詹碧翠;杨玮

    目的 观察假丝酵母菌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方法 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分别测定有假丝酵母菌尿、非菌尿尿液的红细胞(或潜血)项目;另取健康人尿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假丝酵母菌菌液(人工菌尿组,包括白念、光滑、热带假丝酵母菌液),加入菌液前后分别用分析仪进行红细胞测定.结果 菌尿组干化学测定红细胞数假阳性率(80%)明显高于非菌尿组(7%)(P<0.01).人工菌尿组加入白念、热带的假丝酵母菌尿液红细胞假阳性率100%,加入光滑的假丝酵母菌尿液假阳性率为1%.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尿影响干化学分析仪的红细胞检测结果.

  • 干扰物对测定尿中糖、蛋白及隐血结果的影响

    作者:孙建萍

    尿糖、尿蛋白、隐血的测定对临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实验室检测时, 会因多种物质干扰而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故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判定结果. 笔者现对这个问题做一探讨.

  • 全自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中RBC/隐血结果的比较

    作者:佟玉会

    目的 探讨全自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中红细胞(RBC)/隐血结果对比.方法 随机选取2018月1月至3月某院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进行尿液分析患者的尿液标本860份,均分别以干化学试带法检测隐血反应,以全自动尿沉渣法检测红细胞,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计算符合率.结果 本组860份尿液标本经全自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试带法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阴性、微量、(+)、(++)、(+++)符合率分别为98.87%、34.43%、36.92%、44.83%、48.18%;干化学试带法检测阳性率高于全自动尿沉渣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可能出现全自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试带法检测结果不符的现象,检测过程中可联合应用两种方法,以提升尿液隐血及有形成分红细胞检测阳性率,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需引起高度关注.

  • 粪隐血检测次数与大肠疾病筛检效率的关系

    作者:武子涛;李世荣;李爱琴;盛剑秋

    目的:分析不同次数粪隐血试验筛检大肠疾病的效率.方法:对323例大肠疾病患者在肠镜检查前分别进行3次化学法粪隐血试验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1次隐血试验结果以本次试验结果判定阳性或阴性;2次隐血试验结果判定方法是:前2次试验中只要有1次阳性即判定为阳性,余为阴性;3次隐血试验结果判定是3次试验中只要有1次阳性即判定为阳性,余为阴性.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对大肠疾病筛检的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化学法粪隐血试验对大肠癌的筛检效率1次和2次无显著差异(P>0.05),1次和3次,2次与3次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出血性肠病的筛检效率1次与2次、3次比较差异显著(P<0.05),2次与3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结肠假阳性率1次与2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免疫法粪隐血试验对癌的筛检效率1次和2次、1次和3次比较,都有显著差异(P<0.05),2次和3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出血性肠病的筛检效率1次与2次、1次与3次比较差异显著(P<0.05),2次与3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结肠假阳性率1次和2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次和3次、2次和3次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无论做几次隐血试验,化学法和免疫法对癌检出的敏感性均无差异(P>0.05),但免疫法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P<0.05).结论:①粪隐血检测宜宣教先行,提高受检人的依从性,并且正确留取标本.②用化学法,连续做3次粪隐血试验筛检效率佳;用免疫法,做2次粪隐血试验检测为好.③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粪隐血试验宜选择特异性好的免疫法.

  • 粪便隐血胶体金法敏感性范围验证

    作者:廖琳

    目的:胶体金试纸条法潜血实验进行灵敏度阳性范围的验证及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人工配置相应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找到隐血阳性的检测范围。结果胶体金试纸条的阳性结果范围为625μg/ml左右至1μg/ml左右。结论验证阳性范围后对日常检测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控制假阴性的出现。

  • 免疫法与干化学法测定尿隐血的比较

    作者:张玉莉

    尿液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不仅方便快捷,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尿液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尿隐血检测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现象.

  • 铜绿假单胞菌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希梦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尿液分析仪中隐血及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aa尿干化学分析仪和bb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加入不同浓度铜绿假单胞菌前后的尿液标本进行尿隐血和红细胞(RBC)数量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106/mL时对尿液隐血的检测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浓度≥107/mL时对尿液红细胞检测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尿对隐血及红细胞检测的影响一般以泌尿系感染时大,污染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当怀疑泌尿系统感染时,要特别注意对红细胞以及隐血的检测。

  • 浅论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作者:甄晓菊

    目的:探讨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的17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目测法、显微镜盐水涂片法以及粪便隐血检查法对这1756例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查,然后观察并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这1756例粪便标本中,有520例粪便标本通过显微镜盐水涂片法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为异常,占29.61%。其中有94例粪便标本检查出含有白细胞,占18.08%;有47例粪便标本检查出含有红细胞,占9.04%;有40例标本检查出含有真菌,占7.69%;有10例标本检查出含有脂肪球淀粉粒,占1.92%;有7例标本检查出含有霉菌,占1.35%;有2例标本检查出含有蛔虫卵,占0.38%。在这1756例粪便标本中,有198例粪便标本进行隐血检查的结果呈阳性,占11.28%。其中使用POX隐血检查法对粪便标本进行检查的阳性率为96.96%,敏感性为92.23%,特异性为97.50%,符合率为98.12%。使用ICG隐血检查法对粪便标本进行检查的阳性率为97.47%,敏感性为92.61%,特异性为97.88%,符合率为96.70%。结论:对患者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能有效地了解其肝脏、胆道、消化道以及胰腺等器官的功能情况,对其消化道疾病及寄生虫疾病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粪便检查 隐血 价值
  • 尿液分析仪测定隐血的初步评价

    作者:马华;张凌霞

    日本生产的MA-4210型尿八项分析仪可检测尿隐血,为了解仪器性能,我们分别用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手工测定隐血及仪器法进行对照,从而了解仪器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16531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丁加伟

    目的:分析近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患者的16531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进一步探讨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做粪便常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粪便总的异常率为27.02%,其中隐血11.71%、性状11.19%、白细胞1.88%、红细胞1.12%、颜色0.93%、吞噬细胞0.19%.粪便常规检查各指标的异常率以门诊高.结论:粪便隐血检查在临床消化道疾病中起至关重要.

    关键词: 粪便常规检查 隐血
  • 深采煤井下矿工血尿增多调查

    作者:孙霞

    目的 分析煤矿井下矿工的尿液隐血情况,探讨血尿的来源、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6月期间两家煤矿的4 372例井下工人的尿液标本,与地面健康查体的1 884例尿液标本对比,经尿液化学分析仪筛查和显微镜人工复检,比较井下与地面工人的隐血阳性率差别.结果 煤矿井下职工尿隐血436例,阳性率为9.97%,隐血1+及以上的占98.17%,同时伴蛋白尿者占9.40%;地面其他行业健康查体人群尿隐血122例,阳性率为6.47%.两者在尿隐血阳性率、隐血程度分布及蛋白尿阳性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82、156.24、17.02,P<0.01).结论 血尿程度和高温高湿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有关.随着矿井开采日益加深,井下高温高湿的极端工作环境日益增多,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对井下矿工尿液常规的隐血监测.

  • 上海市中小学生尿液筛查的探索

    作者:翟亦晖;徐虹;朱光华;卫敏江;华炳春;沈茜;饶佳;葛杰

    目的 探讨上海市中小学生血尿(隐血)和/或蛋白尿的检出率并评价筛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2003~2005年,分别采用单一尿液试纸目测法(A)或尿液试纸机测法联合尿沉渣镜检/磺基水杨酸法(B)检测上海市46 171名中小学生晨尿标本中的血尿(隐血)和蛋白尿.部分(27 796例)一次尿检阳性者于10~14 d后留尿复检.观察结果分三组(单纯血尿、单纯蛋白尿、血尿合并蛋白尿)随访.结果 ①46 171名学生一次尿液标本阳性检出率>5.00%;27 796名学生中二次尿液标本检测均阳性者占1.00%.不同筛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不同.留尿一次检测,B方法较A方法阳性率低,特异度高;不论何种方法,留尿二次的阳性率均较留尿一次显著降低,特异度增高.②留尿一次,A、B方法的直接成本各约1.70元/人、2.90元/人;阳性者再次留尿检测的直接成本分别不超过1.90元/人、3.00元/人.A方法较B方法简便经济.A方法+留尿二次检测是既经济简便又有效提高特异度、降低假阳性率的筛查方法.③徐汇区初中生阳性检出率较小学生显著升高(P<0.05),12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较其他各年龄组高;静安、杨浦区中小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10个月以上不完全随访确诊IgA肾病2例.结论 中小学生尿液筛查是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的简便方法,阳性检出率需引起重视;选择佳筛查年龄段优化成本效益值得进一步探讨;提倡多单位合作以建立尿液筛查全市网络.

  • 闵行区中学生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筛查

    作者:屠月珍;张鑫毅;严玉洁;曾静;王桂芳;丁妮娅

    目的 为了提高中学生慢性肾脏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水平,同时探讨尿液筛查方法的实际应用.方法 采用八联尿液试纸法对初一和初二年级的730名学生进行了两次筛查.结果 闵行区两所中学的学生通过初次尿液筛查发现异常的学生70人,异常率达9.60%,其中隐血阳性有8人,蛋白质阳性的3人,pH值阳性有12人,亚硝酸盐阳性有1人,尿胆原阳性有37人,酮体阳性有11人,胆红素阳性有9人,9人合并两项以上阳性指标.第二次尿液筛查阳性的6人,均为男性尿胆原阳性,异常率为0.82%.结论 中小学生尿液筛查是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学生尿液筛查制度.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