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侧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陈彩;徐丽芳;杨柳;朱尚勇

    目的 探讨双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其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双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和特点,并复习相关资料.结果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二维超声表现无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探及病灶内血流信号及动脉血流频谱,但均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结论 超声检查对双侧肉芽肿性乳腺炎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能作出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明确诊断.

  • 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误诊8例分析

    作者:农美芬;蓝春勇;王小燕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肉芽肿性乳腺炎声像图表现有3种类型:实块型,混合型,管状型.结论认识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特征性声像图,对超声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重要价值.

  • 中西医结合诊治肉芽肿性乳腺炎1例报告

    作者:莫小勤;李廷冠;彭忠异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炎性肉芽肿病变,1972年Kessler[1]首次报告后,陆续有文献报告.我科2003年2月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未婚育,因左乳房脓肿外院切开引流术后切口不愈27天来诊.患者发病前因要到外地出差而服避孕药以推迟月经,约来诊前一个月左乳房始出现肿块伴压痛,初起肿块如拇指头般大小,后渐增大且疼痛加重,在外院服罗红霉素并切开排脓引流,但切口仍渗液不止,无恶寒发热、潮热盗汗.查体:生命征平稳,体温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乳基本对称,双乳头扁平、无溢液,左乳外上乳晕旁见一弧形切口,长约5 mm,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切口周围组织稍硬,左乳外上可扪及一肿物大小约7 cm×5 cm,质韧硬,边界欠清,活动欠佳,压痛,色暗红,局部可扪及一1.5 cm×1.2 cm的质软区域,有波动感.

  • 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黄汉扬;贾卫娟;黄静吟;万德炎

    目的 探讨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的10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抗生素治疗组(20例)、激素治疗组(20例)、激素治疗+抗生素组(30例)及激素+手术治疗组(30例),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 激素+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复发率为13.3%,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激素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7%,明显高于抗生素治疗组的40.0%和激素治疗组的55.0%,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抗生素治疗组的65.0%和激素治疗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低,复发率高.结论 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效果明显,患者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乳腺炎性病变超声造影图像分析

    作者:安绍宇;刘健;谢婷;赵小波;高砚春;侯令密

    乳腺炎性病变,特别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常被误诊为乳腺癌.提高乳腺癌与乳腺炎性病变的鉴别能力,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手段.超声造影技术作为一种增强传统超声显像的新技术,对乳腺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然而其在乳腺局灶性炎性病变的应用却为数较少.本组就3例乳腺局灶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报告如下.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及误诊分析

    作者:曾功君;柳建华;区文财;徐绍芬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 二维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内实质不均质肿块7例,多呈低回声,其内可见腺体样稍强回声,呈“假肾征”,肿块形态不规则;2例肿块内可见无回声区;2例表现为连续或不连续的不规则管状结构样低回声结构,周围可见腺体样稍强回声;1例表现为弥漫性腺体回声紊乱,皮肤增厚,皮下积液,窦道形成.9例合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CDFI示6例病灶血流分级为Ⅲ级,3例为Ⅱ级,2例为Ⅰ级,1例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为0级.血流阻力指数0.58~0.82,平均0.72±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肉芽肿性乳腺炎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临床推广应用.

  • 曾一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

    作者:薛田;曾一

    介绍曾一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近年来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案.病情常反反复复经久不愈,病变局部千疮百孔,被称之为“不死的乳腺癌”.曾一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本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曾一教授认为本病总属阴证,方用阳和汤化裁以温阳散寒、化痰解凝、补血通滞.发挥中医换药技术优势,清除坏死组织,使病变范围局限.配合适时手术能够有效地切除病变组织、且创伤小,能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降低复发率.现将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介绍如下.

  • 12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恢升;伍建春;郑昶;王先明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及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乳腺外科门诊接诊的12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予以药物封闭治疗辅以手法疏通及乳管灌洗治疗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经2~8周保守治疗后,其中101例(84.2%)痊愈,19例(15.8%)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进行手术治疗.对101例保守治疗痊愈患者随访30 ~ 42个月(中位时间为38.6个月),有9例(8.9%)出现复发.结论 对肉芽肿性乳腺炎采取药物封闭保守治疗,避免了全乳房切除术,复发率较低,疗效较好.

  • 通络散结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丹;罗明;石传科;严志登;张学锋

    目的 观察通络散结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通络散结法治疗,对照组予激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35%,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通络散结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疗效优于激素治疗,且能使患者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 陈红风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证经验

    作者:张卫红;陈红风

    介绍陈红风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证经验.陈教授认为乳管阻塞、肝经郁热为本病发病之关键,治疗以疏肝清热活血内治为主,并根据疾病情况辅以不同外治方法,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

    作者:郭峰山

    目的 对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2014年1月 ~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三联抗菌药物和手术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在临床的表现上有一定的区别,需要仔细进行鉴别,结合病理学检查可以提高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率,避免出现误诊,在治疗过程中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应该先采用三联抗菌药物治疗稳定病情,然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 肉芽肿性乳腺炎62例超声声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豫平;肖嘉哲;卢志娟;林家东;李建锋;林鸣琴

    目的:研究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住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6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行超声检查,并术后行组织细胞病理学检查.观察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及超声声像特征.结果:62例(82个病灶)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灶位于左侧乳房47例,右侧乳房15例;肿块大小2.4-9.6cm,平均(7.4±2.3)cm;单发42例,多发20例;伴有皮肤增厚9例,合并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1例,伴皮下积液5例,出现窦道形成1例.2例术后病理显示W-S反应阳性,检测出特异性猫抓病病原菌.超声声像:82个病灶超声声像均呈不均质低回声,57例声像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其中主要表现为分叶和成角27例,主要表现为多个导管样回声延续28例,同时呈现以上2种表现2例;弥漫性腺体回声紊乱20例,其余5例病灶呈卵圆形,边界清晰.CDFI显示病灶血流丰富61例.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声像主要表现为不规则、不均匀的低回声,且多呈分叶、成角、多个导管样回声,病灶内大多有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

  • 肉芽肿性乳腺炎15例细胞学诊断与治疗分析(附15例报告)

    作者:杰恩斯·哈力亚孜木;张卫群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局限于小叶及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常伴有小脓肿为特征的肉芽肿病变[1].1972年由Kessler首先提出[2],国内1986年首先由马国华报道[3].该病病因不清,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4],常易误诊误治.本文对我科自2003年10月~2011年10月收住的15例GM进行细胞学诊断及治疗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 MR 表现分析

    作者:陈敏;董渭盈;古凌静;杜中立;刘玉涛;王艳萍;毛俊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 MR 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病理证实为 GM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MRI 表现。结果11例 GM 中 T2 WI 呈区域性及弥漫性高信号9例(81.82%),以网状不均质改变为特征。增强扫描呈肿块样强化2例(18.18%),呈非肿块样强化9例(81.82%),非肿块样强化包括:弥漫性强化2例(18.18%),区域性强化4例(36.36%),多发区域性强化2例(18.18%),局灶性强化1例(9.09%)。增强早期不均匀强化为特征,其中6例(54.55%)可见多发簇环状强化,增强晚期信号增高并趋于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7例(63.64%),Ⅱ型3例(27.27%),Ⅲ型1例(9.09%)。病变区域 ADC值(1.82±0.17)×10-3 mm2/s,与对侧正常腺体 ADC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6,P >0.05)。MRI 显示伴随表现包括乳房增大,皮肤增厚,病灶周围水肿,淋巴结增大。BI-RADS 分级包括3类1例(9.09%)、4a 类5例(45.45%)、4b 类2例(18.18%)、4c 类2例(18.18%)及5类1例(9.09%),术前诊断误诊率为54.55%。结论 GM 的 MRI 表现形式多样,但有一定的特征。因其误诊率高,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李发荣;张阿龙;张志业;李振毅;武政喜

    目的 分析并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结局.方法 回顾6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62例患者中肿块型治愈率86.11%,复发率13.89%;脓肿型治愈率76.47%,复发率23.53%;溃后型治愈率77.78%,复发率22.23%;总治愈率82.26%,总复发率17.74%.乳房外形满意率对比,肿块型91.67%,脓肿型82.35%,溃后型77.78%,总满意率为87.10%.结论 根据分型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清除病灶,灵活应用组织瓣内旋和移位修复技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满意率.

  • 肉芽肿性乳腺炎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吐尔逊太·木哈买提;韩丁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细胞学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2002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5例GM临床、细胞学检查等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肿块切除术5例,病变乳腺区段切除术9例,1例行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术,配合中药内服.结果 确诊必须依靠术后病理.病变以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微脓肿.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8 a,无局部复发.结论 GM细胞学的诊断,还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直接行GM扩大切除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早期手术干预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分析

    作者:王伟;袁春生;刘平;孙友刚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er mastitis GLM)又称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目前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乳腺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非特异性乳腺炎、乳腺癌及乳腺结核,伴有脓肿形成后易误诊为化脓性乳腺炎,造成错误治疗.我院于2010年1月~ 2013年6月共收治1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赵慧朵;程旭锋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用中药外治,外治内服组加用中药内服.结果:总有效率外治内服组96.77%、外治组8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免疫功能、炎症指标改善比较外治内服组优于外治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外治内服组低于外治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效果确切.

  • 红金消结胶囊联合波尼松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砚春;侯令密;幸天勇;赵小波

    目的 对比红金消结胶囊联合波尼松与波尼松单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病理诊断明确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给予红金消结胶囊联合波尼松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波尼松单药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金消结胶囊联合波尼松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

    作者:李涛;朱正才;焦良和

    目的:分析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病理标本来进行细菌培养均呈阴性。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乳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一部分患者会表现出非干酪样肉芽肿的现象。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大多数叶内合并多种炎细胞浸润且病变主要是以小叶为中心。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讨论对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鉴别,有利于避免误诊现象,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186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