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残胃溃疡与残胃癌的临床特点

    作者:朱峰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与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临床症状、发生部位及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100例残胃溃疡发生部位特征,残胃溃疡常见于吻合口,发生率为61%(61/100)。其次为鞍部溃疡21%(21/100)、胃部溃疡为14%(14/100)、输入袢输出袢溃疡3%(3/100)和十二指肠溃疡1%(1/100)。其中鞍部溃疡和输入袢输出袢溃疡均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均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残胃溃疡病理组织学特征,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21%(21/100),其在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依次为胃部溃疡28.57%(4/14)、吻合口溃疡21.31%(13/61)、鞍部溃疡14.29%(3/21)、输入袢输出袢溃疡33.33%(1/3),各部位溃疡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胃溃疡患者残胃癌发生率为12%(12/100),在不同部位发生率依次为:胃部溃疡42.86%(6/14)、吻合口溃疡8.20%(5/61)、鞍部溃疡4.76%(1/21);胃部溃疡癌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胃溃疡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吻合口部,残胃溃疡恶变风险较高,好发于胃部溃疡。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镜表现与贫血关系

    作者:董凤良;胡建文;金向红;吕响银;吴捷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镜表现与贫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镜表现与发生贫血的数据。结果:吻合口炎、食管炎、残胃溃疡、残胃癌者之间贫血具有统计学差异,残胃溃疡者贫血程度更重。结论:残胃溃疡是加重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的原因之一。

  • "甘温除热法"治疗术后低热1例

    作者:黄守琴;张艳萍

    1典型病例患者欧某某,男,76岁,本院退休教师,发作性昏厥2 h+,大量呕鲜血1 d,于2002年7月29日中午急诊入院,诊断残胃溃疡并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安装起搏器术后.

  • 胃窦癌根治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对比观察

    作者:翟保平;张学东;任金祥;聂洁伟;鲍学斌;李建民

    胃窦癌切除的范围已基本一致,但肿瘤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较多,然而每一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如术后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残胃溃疡、残胃肿瘤复发等,其中以返流性胃炎多见.为此,作者将矩形瓣抗返流这一原理[1],运用于胃窦癌根治消化道重建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146例内镜分析

    作者:崔春吉;金海燕;裴风郁

    目前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溃疡(GU)的关系研究较多,而对HP阴性GU研究较少。我们分析近3年来我院内镜检出的HP阴性GU,并与同期HP阳性GU作比较,旨在探讨HP阴性GU的发病特点,为防治本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取自我院近3年来内镜检查门诊及住院病人中检出GU并检测HP的病例共330例,其中HP阴性GU146例(男70例,女76例,年龄15岁~83岁),占44.24%;HP阳性GU184例(男140例,女44例,年龄19岁~75岁),占55.76%。1.2 方法:多发性GU按其中大一个所在部位统计,残胃溃疡、溃疡疤痕和幽门变形等不做统计,用无菌活检钳在胃窦距幽门3cm内取活组织,用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胃粘膜HP,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1.3 结果:见表1~表3。

  • 272例残胃溃疡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洪军波;汪安江;朱宏涛;徐珊;陈幼祥;朱萱;吕农华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因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接受胃部分切除术,之后因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并被诊断为残胃溃疡者272例,其中男237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55.4±13.0)岁。分析残胃溃疡的发生部位、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计数资料间比较行卡方检验或 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行 t 检验。结果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进食梗阻感、恶心呕吐、胸骨后痛、胸骨后烧灼感、上腹痛、腹胀、反酸和(或)上腹部烧灼感、呕血和(或)黑便的发生率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部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的构成比[分别为24.7%(18/73)和72.6%(53/73)]均高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分别为10.1%(20/199)和58.3%(116/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2.929和1.896,95%CI 为1.448~5.927和1.055~3.409,χ2=9.482和4.649,P =0.002和0.031)。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输出袢溃疡的构成比与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溃疡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19)。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大径[(1.1±0.7)cm]大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0.8±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1P =0.007)。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为8.1%(22/272),其在胃部溃疡、吻合口溃疡、鞍部溃疡、输入袢输出袢溃疡中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残胃溃疡患者残胃癌的发生率为4.0%(11/272),其在胃部溃疡、吻合口溃疡、鞍部溃疡、输入袢输出袢溃疡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3.2%(5/38)、2.4%(4/169)、1.8%(1/55)、1/10,胃部溃疡的残胃癌发生率高于吻合口溃疡和鞍部溃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 =6.250和8.182,95%CI 为1.593~24.519和0.915~73.126,χ2=8.687和4.788,P =0.012和0.040),其余各部位溃疡间残胃癌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中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及残胃癌的发生率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650和0.733)。11例残胃癌患者中,术后≤20年、>20年且≤30年、>30年者分别有1、3、7例。结论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及残胃癌的发生率均较高,残胃癌好发于残胃端。

  • 残胃溃疡26例治疗分析

    作者:金冠福;戴加勇

    残胃溃疡是胃次全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对其治疗目前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26例残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波;李腾;屠胜哲

    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胃溃疡(stumpgastriculcer),临床虽然少见,但预后不佳.因溃疡病或其他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胃肠吻合手术本身就是消除溃疡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中见到的溃疡多为吻合口溃疡.外科手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根治手段[1].常采用的术式有毕Ⅰ式、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术式均难以完全避免残胃溃疡及残胃癌的发生[2].

  • 残胃病变102例胃镜检查

    作者:史志红;许明策;张卫中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炎和残胃癌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将本院1994年5月至2000年12月胃镜检查发现残胃病变102例的内镜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 328例残胃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作者:赵亮;刘军;沈磊;沈志祥;罗和生

    目的:探讨残胃病变的规律、特点及可能有效的检查、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2001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内镜诊断残胃病变共328例,BⅡ氏手术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和残胃溃疡、残胃癌发生率显著高于BⅠ氏手术(P<0.05),倒次全切术术后残胃复发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Ⅰ氏和BⅡ氏手术(P<0.01),贲门癌和食管下端癌术后的残胃复发癌发生率显著高于胃癌(P<0.01).结论:严格掌握胃手术适应症、注意术式的选择、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和常规活检、常规口服抗胆汁返流和保护胃粘膜药物可能早期发现残胃癌,改善残胃病变预后.

  • 残胃内镜检查分析

    作者:李翠岩;明俊英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2~2002年近10年间共行胃镜检查36750例,其中检查残胃1162例(占3.16%),年龄19~83岁,男820例,女342例.术后距内镜检查的间隔时间20 d~39年.临床主要表现有上腹疼痛80.29%,腹胀不适35.80%,恶心呕吐12.56%,呕血或黑便10.50%,消瘦6.97%.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