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KC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IP3R1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王育蓉;孙辉;章欢;刘沛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 IP3R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及PKC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以期为肝肾综合征(HRS)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IP3R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分别用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PKCα、PKCδ特异性抑制剂及HA-DN-PKCα质粒转染干预上述诱导实验检测IP3 R1的表达变化.此外,免疫印迹检测TNF-α对p-PKCα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 TNF-α明显上调IP3 R1蛋白和mRNA表达.PMA、PKCα抑制剂Safingol和HA-DN-PKCα质粒瞬时转染预处理HMCs后,均能明显阻断TNF-α诱导IP3 R1蛋白的表达,而PKCδ抑制剂Rottlerin预处理后,对IP3 R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此外,TNF-α刺激HMCs,各不同时间组总PKCα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TNF-α刺激8 h p-PKC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TNF-α能上调人系膜细胞IP3 R1蛋白及mRNA的表达,TNF-α活化PKCα是TNF-α上调IP3 R1表达的重要上游信号.

  • TNF-α通过PKCα信号通路诱导人系膜细胞IP3R1表达

    作者:王育蓉;章欢;孙辉;刘沛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Ⅰ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期为肝肾综合征(HRS)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思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NF-α刺激HMCs 0、2、4、8、24 h的IP3R1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以TNF-α刺激HMCs 8 h为对照,应用D609,U73122,PP1,Safingol和Rottlerin预处理HMCs后,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NF-α对IP3R1 mRNA表达的影响;以TNF-α刺激HMCs 24 h组为对照,免疫印迹法检测上述抑制剂预处理后,TNF-α对IP3R1蛋白表达的影响.此外,应用非放射性测活法检测0、4、8、24 h TNF-α对PKC-α的活化影响,并予D609、Safingo干预后,检测TNF-α对PKC-α的活化的影响.结果 TNF-α刺激HMCs 2 h到8 h IP3R1mRNA表达明显增加,于8h达高峰(P<0.01),而于24 h有所下降(P<0.01);而IP3 R1蛋白表达于TNF-α刺激4h开始升高,至24 h IP3R1蛋白升高达高峰(P<0.01).与8h组比较,抑制剂+TNF-α各组中,Safingol+ TNF-α组和D609+ TNF-α组IP3R1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0±0.81) vs.(1.95±0.13),P<0.05; (2.10±0.49),P<0.01.与24 h相比,Safingol+ TNF-α组和D609+ TNF-α组,IP3R1蛋白的表达亦明显下降(3.09±0.13) vs.(1.86 +0.39),P<0.01;(1.98±0.02),P<0.01.非放射性测活检测显示TNF-α处理8h使PKC-α自动磷酸化而活化,而D609或Safingol预处理后,可抑制TNF-α对PKC-α的活化.结论 TNF-α能上调IP3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C-PLC/PKC-α信号途径可能在TNF-α上调IP3R1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慧卿;林叶;严艳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水平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患者水的病例信息,将入选患者分成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三组.观察低钠血症程度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低钠血症程度与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以及低钠血症程度与短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相比,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Child-Pugh分级程度明显增加(χ2=17.01,P=0.00);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肝性脑病发生率(52.63%)较轻度(18.18%)、中度(35.29%)低钠血症患者明显升高;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52.63%,26.32%)较轻(18.18%,3.64%)、中度(35.29%,5,88%)低钠血症患者的发病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低钠血症程度加重,患者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χ2=5.39,P=0.07).结论 低钠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血钠水平可作为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 肝肾综合征56例的诊治分析

    作者:程友忠;徐璐;蒋新建;李俊

    目的 探讨肝肾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2001~2006年治疗的HR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型HRS患者46例,住院期间生存率为0;Ⅱ型HRS患者10例,4例好转出院.结论 HRS患者死亡率极高,应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治疗
  • 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

    作者:李海强

    肝肾综合征(HRS)是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特征以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稀释性低血钠等为主要表现的肾功能衰竭综合征.它通常在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发生,肝硬化腹水无氮质血症的患者,一年内HRS发生率为18%,5年内为39%,终末期肝硬化HRS发生率高过40%~80%[1].

  • 能量多普勒应用于肝硬化进程中肾脏血流动力学观测的价值

    作者:邓旦;廖明松;李树森;马琳英;赵金英;陶杰;李娅;易飞云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显像(PDI)应用于肝硬化病程中肾脏血流动力学观测的价值.方法:应用PDI技术检测不同病程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肝硬化代偿期,PDI示肾脏血流丰富,各级动脉呈现完整的血管树分布,肾血流量(V)和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PDI示肾内血流减少,外层皮质血流缺失,弓形动脉血流断续出现, 叶间动脉变细.V较代偿期及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而RI显著升高(P<0.01).肝肾综合征(HRS)期,PDI示肾内血流明显减少,皮质血流极少显示,叶间动脉及段动脉变细,边缘缺损, 叶间动脉可呈片状缺失.V较其它三组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RI则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PDI技术结合肾动脉血流参数测定能客观反映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紊乱程度,对其病情监测、HRS的预测和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 肝肾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参数的特点

    作者:谢永玉;周欣;叶军;张守华;肖菊花;章卉;杨智利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肾综合征大鼠模型肾血流参数的特点.方法 建立肝肾综合征大鼠模型,行生化、病理、尿量等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对肾动脉血流参数进行评估.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生理盐水(NS)组相比:血中ALT、AST、BUN、CR均明显升高(P<0.05),ALB、24h尿量明显减少(P<0.05),正常组与N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提示模型组肝脏形成了大量假小叶,肾组织未见异常.以上表明模型构建成功.超声影像提示各组大鼠肾脏大小及内部回声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与正常、NS组比较肾动脉RI明显增高(P<0.05),PSV、EDV明显降低(P<0.05),正常组与N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影像可对肝肾综合征大鼠模型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诊断和评估.

  •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肝肾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何国珍;杨玉珍;杨敬博;张安兴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对改善肝硬化肝肾综合征(HRS)患者肾功能的作用.方法 15例肝硬化HRS患者分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T组使用特利加压素,D组使用多巴胺.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尿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临床症状、腹水消长情况、副作用和终止治疗事件.结果 疗程结束时,T组7例患者尿量由治疗前(480±74) ml/d增加到治疗后(2 220±206) ml/d,血尿素氮由治疗前(25.6±2.6)mmol/1降到治疗后(9.0±1.8) mmol/1,血肌酐由治疗前(212.1±21.7) umol/1降至治疗后(121.1±16.7) umol/1,三者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T组临床症状、腹水消长情况较D组明显改善,而且7例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特利加压素能明显改善HRS患者的肾功能,对治疗HRS有确切的疗效.

  •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补体C3、C4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莫锋利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在肝肾综合征(H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肝硬化患者60例和健康体健者20例的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其肾功能,分析C3和C4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 C3和C4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均<0.05),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与Ccr成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C3和C4水平可反映肝硬化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并有助于判断HRS病情及预后.

  • 山莨菪碱联合血液净化治疗48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鲁勤波;邓翔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48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山莨菪碱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尿量,尿钠浓度,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血钾,血钠,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分析这些指标变化与山莨菪碱联合血液净化治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经山莨菪碱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后尿量及肝肾功能等明显改善;尿量增加,肝肾功能指标下降.结论:山莨菪碱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显著.

  •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陈富明;黄群;纪礽斌

    目的:检测肝硬化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在肝肾综合征(H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病人和26例健康体健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其肾功能.并分析CRP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CRP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与Ccr成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RP水平可反映肝硬化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并有助于判断HRS病情及预后.

  • 肝肾综合征病人的整体护理

    作者:艾宏伟

    目的:延缓肝肾综合征(HRS)进一步发展,提高病人生存率.方法: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38例肝肾综合症病人的综合治疗:消除HRS的诱因、早期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腹穿放液及时补充白蛋白;实施整体护理.通过调整饮食、心理护理,指导病人掌握该病的发病原因、体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结果:延缓肝肾综合征进一步发展,避免并发症发生.结论:要求护士熟悉并掌握药物的用量、用法、适应症等,对病人做好出院后指导,使其掌握疾病保健知识,以防疾病复发.

  • 人工肝支持联合持续血液滤过透析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探讨

    作者:何金秋;齐青松;刘燕;张岂庸;邓见庭;吕定英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联合持续血液滤过透析(CHDF)治疗重型肝炎中晚期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改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和清除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治疗组33例重症肝炎中晚期病例使用ALSS联合CHDF治疗96次,平均2.9次,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程度,肾功能恢复状况,TBIL、NH3、PT、PTa、BUN、Cr、电解质、TNF-α、IL-6和LSP水平.设同期住院病情相近似的病例36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存活率达到63.64%,病死率27.27%,对照组为36.11%和52.78%(P<0.05);肝性脑病苏醒率81.80%;13例肝肾综合征9例肾功能恢复,对照组14例肝肾功能2例恢复;TBIL、NH3、BUN、Cr显著下降,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TNF-α、IL-6、LSP分别由治疗前(81.14±22.65)pg/ml、(66.67±18.37)pg/ml、(3.81 ± 0.62)Eu/ml 降至治疗后 (53.60±14.27)pg/ml(P<0.01)、(39.48±13.15)pg/ml(P<0.01)和(1.33±0.41)Eu/ml(P<0.05).21例(64次)血浆置换联合CHDF治疗中发生8例次(12.50%)血浆过敏,9例(25次)血浆吸附联合CHDF和血液灌流联合CHDF治疗后有2例5次出现血小板降低.术后有6例9次静脉穿刺处渗血、1例血浆置换联合CHDF治疗过程中发生右肾破裂;3例单独使用CHDF治疗者未有不良反应.结论 ALSS联合CHDF治疗重型肝炎中晚期病例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病苏醒率,促进肾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a、IL-6、LSP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谭舒丹;黄培宁;彭乃宝

    目的 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护肝、抗感染、利尿和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特利加压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①观察组经过治疗后,体质量和腹围下降20%以上,尿量也上升至1 000 ml以上,其体质量、尿量以及腹围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23例,占比92.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6例,占比6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和腹围,使尿量上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肝肾综合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吴锡信;郑志雄;刘中良;周玉球;肖鸽飞;彭健;曾志为

    目的探讨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7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并HRS患者及各对照组患者的ACE基因上的DNA片段,根据L/D来判断其多态性,同时各例均采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并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这些指标的差异有无显著意义.结果HRS患者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各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除其他肝病组外,各组Ⅰ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D等位基因频率(P均<0.01),而各对照组中,3种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RS组中,Ⅱ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ID及DD型(P<0.05).Ⅱ基因型的BUN与SCr均显著高于ID型及DD型(P均<0.05),GFR显著低于ID型及DD型(P<0.05).结论ACE基因Ⅱ型可能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易并发HRS的遗传学方面因素.

  • 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文苓;苏晓峰;苏梅;晁华;刘力畅;王冶

    目的 探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例肝硬化基础上发生HR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患者性别、年龄、HRS分型、合并症、伴发基础疾病、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方案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74例患者中,男性207例(75.5%),女性67例(24.5%),平均年龄53.39岁;HRSⅠ型144例(52.6%),死亡42例,病死率为29.2%,从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1.76±14.13)d;HRSⅡ型130例(47.4%),死亡12例,病死率为9.2%,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7.41±17.04)d.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占病因构成的64.2%,酒精性肝硬化占25.5%.女性、HRSⅠ型、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膜炎、低血钠是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特利加压素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 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众多,预后差,病死率高,特利加压素的应用可降低其死亡危险.

  • 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号峰;贾继东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发牛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一种有潜在可逆件的并发症,同时也可发生在急性肝衰竭或酒精件肝炎患者中.理解肝衰竭合并HRS的发病机制对于HRS的诊断、治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就肝衰竭合并HRS的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衰竭 肝肾综合征
  • 肝衰竭并发症治疗新进展

    作者:聂青和;朱婷

    肝衰竭并发症复杂多样、变化多端,主要包括感染、出血、脑水肿、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肝肺综合征等,是导致死亡直接和重要的因素。肝衰竭一旦合并以上任何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则易继发其他脏器损伤,其他脏器损伤又反过来加重肝脏的进一步损伤,形成“恶性循环”的病理进程,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成为临床处理中的棘手问题。及时高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降低患者病死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实现这一目标,尚须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高效药物,全方位综合战略考虑,对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而言“任重而道远”。

  • 肝硬化急性肾损伤诊治进展

    作者:于乐成;汪茂荣;何长伦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肝硬化背景下的肾损伤在临床上可分为AKI、慢性肾病和慢加急性肾病。Ⅰ型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AKI,Ⅱ型HRS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学者还提出所谓具有肾脏结构性病变的Ⅲ型HRS。本文介绍了近年关于肝硬化AKI的诊断、分类、进展规律、预后及防治等方面的新进展。

  •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一、概 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 1 年病死率约15%,5 年病死率约 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 年 4 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定了《临床指南 : 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 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 AASLD)制定了《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并于 2009 年和 2012 年进行了更新.2006 年英国肝病学会也制定了《腹水管理指南》, 2010 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表了《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处理临床实践指南》.1996、2013 年国际腹水俱乐部(ICA)制定了《腹水管理共识》[3-6].国内也先后制定过一些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的专家共识等.为帮助临床医生在肝硬化腹水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肝病、消化、感染、药学和统计等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腹水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可以指南为参考,充分了解病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448 条记录 2/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