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磺酸非诺多泮的化学降解动力学及其制剂的有效期预测

    作者:刘放;周芝芳;孙洁胤

    目的:研究甲磺酸非诺多泮的化学降解动力学,来预测制剂的有效期.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对甲磺酸非诺多泮溶液和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进行考察,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拟合,确定反应动力学方程,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并运用Arrhenius公式,预测甲磺酸非诺多泮溶液和注射剂在常温下的有效期.结果:甲磺酸非诺多泮溶液和注射剂的含量下降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有关物质增加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甲磺酸非诺多泮溶液在25℃时的t0.9为1.09年,其注射剂在25℃时的t0.9为5.12年.结论:通过制剂学手段,显著提高了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剂的稳定性.

  • 注射用赖氨匹林的稳定性预测

    作者:刘放;陈丽;吴小平;孙洁胤

    目的:预测注射用赖氨匹林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贮存期依据.方法:采用恒温加速法对注射用赖氨匹林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水杨酸)进行考察,采用HPLC方法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拟合,确定动力学方程,求出各个温度下的速度常数K值.再根据Arrhenius指数规律,得到速度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由此规律向低温外推得到室温下的K值,预测注射用赖氨匹林在常温下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赖氨匹林的含量下降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有关物质(水杨酸)增加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注射用赖氨匹林在25℃时的t0.9为4.59年.结论:运用经典恒温加速法,通过HPLC法同时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中阿司匹林和有关物质(水杨酸)含量,预测注射用赖氨匹林的稳定性.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

  • 丹参中丹参酮ⅡA受热含量降低的规律研究

    作者:杜志谦;冯坤;刘月桂;赵新杰;王广强;薛素娟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受热含量降低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化学动力学法,并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在70℃,80℃,90 ℃,100 ℃四个温度加热不同时间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的含量(lgC)与加热时间(t)呈直线关系,K7.℃=2.378 9×10-3h-1,K80℃=7.217 6×10-3h-1,K90℃=2.060 49×10-2h-1,K100℃=5.628 5×10-2h-1.结论丹参酮ⅡA的分解属一级反应,lgK=14.386 4-5 834.316 7/T,t25℃0.9=1.9年.

  • 尿碘分析中几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作者:王金哲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是我国目前建立的尿碘测定的标准化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但"标准化方法”的化学动力学光度分析原理决定了该方法在应用时对砷铈反应的温度、时间要求非常严格,在诸多操作环节中都须非常严谨,才能达到质量保证.根据我们应用此法的体会,认为以下几点容易被忽视应引起注意.

  • 尿碘的过硫酸铵消化-低砷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的化学动力学研究与应用

    作者:张亚平;黄嫣红;李呐;张淑琼

    目的 研究新修订的尿碘的过硫酸铵消化-低砷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化学动力学特性,探讨砷铈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操作偏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测定碘标准系列的砷铈反应吸光度(A)值,结果按化学动力学有关方程式做化学动力学分析,计算比较新修订法和原标准法的A值变化半衰期及变化值,推导新修订法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含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速率常数因子的尿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计算式,计算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操作偏差所致的尿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结果 新修订法的亚砷酸使用量减少至原标准法的四分之一,实验得其标准曲线,各浓度管不同反应时间(t)测得A值,各以lnA对t作图,结果为直线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5~-0.9999,符合化学一级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特征;20~ 35℃范围内实验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式;在各温度下实验得到的碘质量浓度(C)与A值,均有很好的C=a+ blnA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绝对值> 0.9990.计算比较新修订法与原标准法在20、25、30、35℃反应温度下的A值变化半衰期,其中25℃下,新修订法、原标准法的0~ 300 μg/L碘标准系列A值变化半衰期分别为191.0~ 11.4min、66.8 ~ 10.2min;在25℃反应40 min的相同条件下,新修订法与原标准法碘0~ 300 μg/L标准曲线的A值梯度相近(斜率分别为-133.7、-139.2),但原标准法标准曲线的A值与反应初始A0值间的差值是新修订方法的1.4 ~ 3.7倍.建立了该方法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得出了样品管反应温度偏离±1.0、±0.5、±0.3℃或反应时间偏离±1 min所引起的尿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的系列数据,数据表明新修订法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偏差引起的测定误差小于原标准法.结论 大幅降低了亚砷酸和硫酸铈铵用量后的新修订方法的砷铈反应为化学一级反应,其测定0~300μg/L尿碘方法在20~ 35℃温度范围内,测定300~1200 μg/L尿碘方法在20 ~ 30℃温度范围内,选择任一稳定温度条件及固定的反应时间都有碘质量浓度的C=a+ blnA定量关系.采用低砷量的新修订法测定尿碘,使砷铈反应速率比原标准法变慢,改善了方法分析性能,可减小测定误差而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更易于操作掌握.

  • 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李歌

    1945年,F.Bloch和E.M.Purcell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几乎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现象.NMR技术初只应用于物理科学领域,但随着超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脉冲傅立叶变换波谱仪的迅速发展,今天核磁共振已成为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研究化学动力学等诸多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方法,而且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检验分析中的应用已有多年,由于其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独特优点,即定性测定不具有破坏性、定量测定不需要标样,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和发展也越来越广泛[1].

  • 筋骨痛消丸中丹参酮ⅡA受热降解规律的研究

    作者:赵新杰;王苏静;武爱玲;阮园园;杜志谦;夏华玲

    筋骨痛消丸由丹参、白芍、川牛膝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血瘀寒凝、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丹参酮ⅡA是其有效成分,对光、湿和热均不稳定,对热尤为敏感[1,2].杜志谦等[3]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在较低温度下的受热规律进行了研究,较高温度下丹参酮ⅡA的受热降解规律尚未见到报道.本实验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以筋骨痛消丸所含指标性成分丹参酮ⅡA为对象,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以探索丹参酮ⅡA在较高温度下的降解规律,为筋骨痛消丸及含丹参中成药的生产及储存提供指导.

  • 益气复脉胶囊稳定性考察

    作者:乔博灵;丁美海;张登科

    采用恒温加速试验和常规加速法对益气复脉胶囊进行了稳定性考察,依样品中人参皂甙含量变化求得室温下有效期(t0.9)为2.47a.

  • 铁离子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刘茜英;殷安凡;牛志颖

    目的 考察铁离子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保证制剂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别制备不含铁离子及含微量铁离子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HPLC方法测定两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奥硝唑含量,研究奥硝唑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降解动力学,运用Arrhenius方程,预测两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常温下的稳定性.结果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奥硝唑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25 ℃时,不含铁离子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t0.9为1.71年,含微量铁离子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t0.9为1.11年.结论 微量铁离子会加速奥硝唑分解,致使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贮存时间变短.

  • 物理化学在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教学思路

    作者:李晓飞;程迪;仝艳;贾永艳

    以河南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教学计划和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探讨物理化学课程在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教学中应注意药物制剂学专业思想的渗透,严格把握物理化学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同时需注意物理化学与相似课程的联系.

  • 依达拉奉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稳定性预测

    作者:孙洁胤;周芝芳;刘放;俞建生;张淑芸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的化学降解动力学,预测制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恒温加速法对依达拉奉及其注射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含量和有关物质进行考察,采用反相HPLC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拟合,确定反应动力学方程.并运用Arrhenius公式,预测依达拉奉水溶液和注射剂在常温下的稳定性.结果依达拉奉和注射剂的含量下降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有关物质增加符合零极动力学模型.依达拉奉在25℃时的t0.9为70d,其注射剂在25℃时的t0.9为3.2年.结论通过制剂学手段,显著提高了依达拉奉注射剂的稳定性.

  • 蒙成药高勒图-宝日-6中挥发油散失的动力学

    作者:吴香杰;王青虎;邵彩云

    高勒图-宝日-6在贮存中挥发油含量不断下降,本实验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其露置在空间,挥发油散失的动力学规律.1 实验材料丁香、石膏、甘草、诃子、玉簪花由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实验室提供,挥发油测定器(上海玻璃仪器厂).2 实验方法按文献[1]处方比例制备模似制剂.分别称取各组模似制剂15g,按文献[2]含量测定.

  • 丹参药材稳定性研究

    作者:崔颖;张永旺

    目的 研究丹参药材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确定丹参适宜的贮藏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加速试验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在不同温度加热不同时间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丹参嗣ⅡA含量的自然对数(ln c)与加热时间(t)呈正比,其反应速度方程为Y=-6869.2X+16.709,r2=0.9969.预测25℃下丹参有效期为26年.结论 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分解虽受温度的影响,且其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但预测有效期表明它在药材中较稳定,提示丹参药材的稳定性控制指标应选用其他有效成分.

  • 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1的化学稳定性研究

    作者:付小梅;吴志瑰;裴建国;刘婧;吴建华;罗光明;王峥涛

    目的 利用化学动力学原理,定量考察了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1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及化学动力学模型与方程,探讨了影响栀子中西红花苷-1化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化学动力学原理及方法,以ln(C1/C.)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栀子中西红花苷-1的反应动力曲线,并得到动力学方程.其中反应动力曲线的斜率即为栀子中西红花苷-1在该条件下的化学动力学速率常数K,可根据t1/2=0.692/K计算栀子中西红花苷-1的半衰期.结果 溶液的pH、光照基本对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1的稳定性几乎无影响.在高温(80℃)加热条件下,栀子中西红花苷-1会发生降解反应,其化学动力学反应为一级反应,根据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其活化能为62.44kJ/mol,半衰期为37.82h.结论 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1比较稳定性,仅在高温下发生降解.

  • 肠康胶囊的化学稳定性实验研究

    作者:唐富昌;蒋孟良

    目的探讨肠康胶囊的化学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以盐酸小檗碱剩余含量为指标,按阿累尼乌斯法计算处理数据.结果肠康胶囊的有效期为2.75年.结论提示经典恒温法可作为肠康胶囊稳定性的快速测定方法.

  • 益肾补骨液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张水寒;陈宗宪;杨永华

    采用初均速试验对益肾补骨液进行了稳定性考察,依样品中结合蒽醌含量变化求得室温下有效期(t0.9)为1.9ly,提示益肾补骨液在室温下稳定性良好.

  • 丹参酮ⅡA的化学稳定性研究

    作者:刘梅;夏鑫华

    目的:利用化学动力学原理,定量考察了丹参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及化学动力学模型与方程,探讨了影响丹参酮ⅡA化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本实验采用化学动力学原理及方法,以ln(Ct/C0)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丹参酮ⅡA的反应动力曲线,并得到动力学方程.其中反应动力曲线的斜率即为丹参酮ⅡA在该条件下的化学动力学速率常数K,可根据t1/2=0.692/K计算丹参酮ⅡA的半衰期.结果:溶液的pH基本对丹参酮ⅡA的稳定性无影响.在高温(90℃)加热和光照的作用下丹参酮ⅡA会发生降解反应,其化学动力学反应为一级反应,根据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丹参酮ⅡA的活化能为82.74 kJ/mol.结论:丹参酮ⅡA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发生降解反应,此可能为丹参制剂的提取、浓缩、制粒、干燥及成品的伞过程中,丹参酮ⅡA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 黄芩水提取工艺中黄芩苷降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晓芳;傅军;金描真;郭波红

    目的 对黄芩中的化学成分黄芩苷在水提取工艺中降解过程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HPLC检测不同温度浸泡处理后的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结果 黄芩药材在20 ℃浸泡时黄芩苷的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30 ℃、40 ℃条件下浸泡处理,2~24 h内黄芩苷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 在以水为溶媒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时,宜在60 ℃以上条件下浸泡处理,可减少黄芩苷的降解,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

  • 丹参中丹参酮ⅡA受热降解规律研究

    作者:赵新杰;王苏静;武爱玲;阮园园;杜志谦;夏华玲

    目的 研究丹参中丹参酮ⅡA受热降解的规律.方法 采用化学动力学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分别在80,90,100,110.120,130℃温度加热不同时间的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 丹参酮ⅡA的含量(IgC)与加热时间(t)呈线性关系,k80℃=0.006 051/h,k90℃=0.008 149/h,k100℃=0.009 933/h,k110℃=0.031 64/h,k120℃=0.036 08/h,k130℃=0.103 9/h.结论 丹参酮ⅡA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

  • 双氯芬酸钠胶浆的稳定性试验研究

    作者:刘加升;夏安周;邢淑华;李梅;秦伟;吴晓丽;张莉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胶浆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采用留样观察法与化学动力学法,观察双氯芬酸钠胶浆的外观性状、颜色、透明度等变化,同时通过试验求出药物消除速率k值,推算出双氯芬酸钠胶浆的有效期.结果 20~25℃室温环境下保存的双氯芬酸钠胶浆稳定性较好,有效期约为1.7年.结论 双氯芬酸钠胶浆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能较长时间保存.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