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及MyoD、Myogenin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宇;肖卫华;罗贝贝;陈佩杰

    目的:观察小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骨骼肌动态修复过程,探讨伤后MyoD和Myogenin的作用.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制作腓肠肌钝挫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后12h、1d、3d、5d、7d、14 d组.经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骨骼肌钝挫伤后再生和纤维化瘢痕愈合过程;经免疫蛋白印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yoD和Myogenin定量与定位表达变化.结果:(1)骨骼肌钝挫伤后3d首次观察到新生肌细胞核,伤后5d开始出现胶原纤维.(2)MyoD伤后1d表达至高峰,随后下降,伤后14 d再次表达至第2高峰;MyoD阳性细胞核由正常肌细胞边缘逐渐迁移至受损骨骼肌周围聚集.(3) Myogenin伤后3d开始表达至高峰;Myogenin阳性细胞核伤后3d首次出现在新生成肌细胞核上,伤后5d在新生肌管中表达,伤后7d逐渐迁移至新生肌细胞边缘表达.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MyoD和Myogenin表达具有时间规律性,新生肌纤维和纤维化共同完成骨骼肌钝挫伤后的愈合过程.

  • 大负荷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骨骼肌成肌调节因子MyoD、myogenin表达的变化

    作者:潘同斌;钱福鸿;韩天翼;叶雷雷

    目的:研究力竭游泳运动及恢复期大鼠骨骼肌成肌调节因子MyoD、myogenin蛋白表达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运动导致的骨骼肌微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方法:36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力竭运动后即刻组(E0)、力竭运动后12h组(E12)、力竭运动后24h组(E24)、力竭运动后48h组(E48)和力竭运动后72h组(E72)6组,每组6只.各力竭运动组进行为期1周的负重力竭性游泳运动,并于末次力竭运动后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SABC-D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比目鱼肌和股外侧肌中成肌调节因子MyoD、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C、E0、E12组大鼠比目鱼肌和股外侧肌未见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E24组比目鱼肌MyoD有一定数目的表达,E48组表达数目较多,E72组有所降低,但仍多于E24组;E24组比目鱼肌myogenin有少量表达,E48组表达量也较少,但比E24组多,E72组表达数目明显增多.阳性细胞核数目(均数/视野)统计结果为:C、E0、El2组比目鱼肌MyoD均为0;E24:7.6个/视野;E48:22.2个/视野(较多);E72:13.1个/视野;C、E0、E12组比目鱼肌myogenin 均为0;E24:2.0个/视野;E48:3.2个/视野;E72:12.0个/视野(较多).大鼠股外侧肌MyoD、myogenin表达趋势与比目鱼肌基本一致.结论:力竭游泳运动及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骨骼肌成肌调节因子MyoD、myogenin蛋白表达呈规律性变化,大鼠比目鱼肌和股外侧肌MyoD蛋白表达量在大负荷运动后48h较高,myogenin蛋白表达量在大负荷运动后72h较高.

  • 失喉返神经支配的人环杓后肌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n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贤;郑宏良;陈世彩

    目的:观察不同时限失神经状态下人环杓后肌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n的表达变化,为喉神经修复时限的选择奠定基础.方法:取38例喉返神经完全离断患者的环杓后肌标本,按神经离断时限分为4组:失神经6~12个月(n=12)、1~2年(n=10)、2~3年(n=8)及>3年组(n=8),另取12例正常环杓后肌标本作为对照,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具有可比性.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PCR法比较各组环杓后肌myog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yogenin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失神经3年内的环杓后肌肌细胞核,对照组正常环杓后肌基本无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神经6~12个月组肌细胞核myogenin表达程度及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1~2年组表达高,2~3年组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3年以上组基本无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对照组myogenin mRNA未表达,失神经1~2年组myogenin mRNA表达水平为6~12个月组的4倍,失神经2~3年组为其64倍,失神经3年以上组仅为其1/2(P均<0.01).结论:失喉返神经支配的环杓后肌肌纤维3年内有较大的再生潜力.

  • 32例小儿横纹肌肉瘤生肌因子的表达

    作者:奚政君;张忠德;祝明洁;信明军;成宇帆;王燕

    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中生肌因子(MyoD1、Myogen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2例小儿横纹肌MyoD1、Myogenin、Des、Sr-A、MG标记物的表达.结果5种标记物在小儿RMS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Myogenin 90.6%、MyoD1 81.1%、Des 65.5%、Sr-A 50.0%、MG 46.8%. 结论Myogenin与MyoD1较Des、Sr-A、MG在诊断小儿RMS中灵敏度及特异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Myo-genin特异性略高于MyoD1,是目前诊断小儿RMS的佳免疫组化标记物.

  • 乙醇对肌肉卫星细胞myogenin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干;吴京;Gordon Huggins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过程中乙醇对肌肉卫星细胞myogenin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酒精性肌肉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取Sprage-Dowley大鼠,原代培养大鼠肌肉卫星细胞,设实验组(乙醇作用组)与对照组(正常培养液对照组),培养细胞至80%融合时,更换为分化培养液,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卫星细胞形成的肌管计数,并观察卫星细胞myogenin的表达.(2)动物实验:予小鼠乙醇饮食(1个月)制造乙醇中毒动物模型,在损伤后肢肌肉后第2、7天取组织切片观察损伤部位肌肉卫星细胞增殖及新肌束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肌管计数及卫星细胞myogenin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乙醇饮食小鼠损伤肌肉标本中卫星细胞及新肌束数量与正常饮食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醇可以通过降低肌肉卫星细胞的myogenin表达抑制其肌性分化,减少卫星细胞形成肌管的数量.

  • 小细胞恶性肿瘤MyoD1、myogenin的染色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声;曾赛凡;苏子剑

    目的:研究肌源性调节蛋白在小细胞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小细胞恶性肿瘤,包括19例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6例的腺泡状横纹肌肉瘤、3例的Wilm瘤、14例的Ewing肉瘤/PNETs、14例的神经母细胞瘤以及4例的多形性横纹肌肉瘤行MyoD1、myogenin、MSA、desmin、myoglobin和CD99染色标记.结果:MyoD1和myogenin阳性核染色分别见于21/29(72.41%)和20/29(68.97%)的横纹肌肉瘤.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外,4例MyoD1与5例myogenin核染色阴性者没有重叠.3例Wilm瘤中2例幼年型MyoD1核染色阳性,而myogenin只有1例核染色阳性,另1例成年型Wilm瘤二者均染色阴性.14例的Ewing肉瘤/PNETs和14例的神经母细胞瘤未见核阳性染色.MyoD1和myogenin核阳性染色与横纹肌肉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在较小的原始肿瘤细胞中MyoD1和myogenin核染色比例较高,而具有骨骼肌分化的、较大的横纹肌母细胞核阳性染色比例较低.在横纹肌肉瘤中,MyoD1阳性核染色的肿瘤细胞比myogenin多,myogenin多在小的肿瘤细胞核上染色,而MyoD1无论小的原始肿瘤细胞或是稍大的具有骨骼肌分化的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SA、desmin和myoglobin在小细胞肿瘤中染色的敏感性较低.结论:对于小细胞横纹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MyoD1和myogenin是两种高度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的抗体,当疑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或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时,应使用一组抗体,包括MyoD1、myogenin、MSA、desmin、myoglobin等有助于确定诊断.

  • 成肌调节因子在选择性神经损伤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

    作者:赵磊;姜东林;孙钧铭;严志强;吕广明

    成肌调节因子在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再生修复中发挥着突出的影响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观察成肌调节因子MyoD、myogenin在单纯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损伤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

  • 失神经萎缩肌组织成分对成肌细胞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廖华;徐达传;邱小忠;余磊;欧阳钧

    目的:探讨长期失神经萎缩骨骼肌组织成分对体外培养成肌细胞的性能影响.方法:①获取长期失神经支配肌萎缩模型大鼠的腓肠肌,无菌条件下清洗、剪碎、匀浆、过滤,收集上清液;②收集Schwann细胞的体外培养基;③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系,扩增传代并分组:A.对照组,常规培养,无任何处理因素;B.添加Schwann细胞培养基;C.添加萎缩肌匀浆液.倒置显微镜观察3组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荧光检测C2C12细胞MyoD和Myogenin的差异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各组细胞贴壁良好,A、C组形态无差异,未见分化肌管;B组于培养48h后细胞变纤细,可见肌管形成.荧光染色证实,培养24h后,3组均出现MyoD阳性细胞,C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B组;72h时,3组均可见Myogenin阳性细胞,B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C组阳性细胞数量稀少.结论:长期失神经萎缩肌组织成分能够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但抑制活化成肌细胞的进一步分化成熟.

  • 活性氧促使L6成肌细胞的分化

    作者:邱小忠;余磊;廖华;张黎声;秦建强;杨俊;欧阳钧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L6成肌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H2O2对L6细胞活力的影响;观察H2O2引起的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myogen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1 h),低浓度的活性氧(50 μmol/LH2O2)有利于细胞的生长(P<0.05);H2O2处理12 h后,50和150 μmol/L的H2O2能够诱导成肌细胞分化的标记分子-myogenin基因的表达,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H2O2能够诱导肌管的形成,促使成肌细胞的分化.结论活性氧可能是细胞内诱导细胞生长与分化的信号分子.

  • 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的动态变化

    作者:曾缨;张成;刘克玄;李才明;冯善伟;李群;柳太云;黄文

    目的探讨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方法用盐酸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制作肌肉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腓肠肌行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损伤肌肉的病理变化,用SABC法检测MyoD与myogenin的表达.结果 MyoD在肌肉损伤后18 h开始表达,48 h达高峰;myogenin在肌肉损伤后24 h开始表达,72 h达高峰.结论 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过程中起作用,可作为鉴定肌肉前体细胞和反映肌肉再生的指标.

  • 炎性因子对C2C12细胞、MC-3T3-E1细胞成骨、成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翔;王玉筵;邱小忠;欧阳钧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对成肌和成骨细胞成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及白介素(IL)1β处理C2C12细胞及MC-3T3-El细胞,观察炎性因子对两种细胞成骨、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促进C2C12细胞MyoD、Myogenin的表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促进MC-3T3-El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吸光度比值上升为原来的3倍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B单独对C2C12细胞和MC-3T3-E1细胞的成肌、成骨因子的表达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上清液可上调MC-3T3-E1细胞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上调C2C12细胞的成肌相关基因表达.IL-1β单独不能对C2C12细胞和MC-3T3-E1细胞的成肌、成骨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 高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骨骼肌MyoD和myogenin mRNA的表达

    作者:赵磊;姜东林;孙钧铭;严志强;吕广明

    为观察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 mRNA在单纯运动神经或/和单纯感觉神经损伤后萎缩骨骼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我们分别切断大鼠左侧L4~L6脊神经腹根、背根或坐骨神经制备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并将动物分成腹根切断组(VRT),背根切断组(DRT)和坐骨神经切断组(SNT).于术后2、4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和观察腹根、背根及坐骨神经切断组大鼠腓肠肌中MyoD和myogen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相同时间点止常对照侧相比较,各组人鼠腓肠肌MyoD和myogenin mRNA的表达均增加.4周时不同损伤类型间比较,myogenin mRNA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上结果提示,MyoD和myogenin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骨骼肌的再生修复过程,但两者作用于成肌分化的不同阶段,且作用不同.

    关键词: RT-PER MyoD Myogenin 大鼠
  • 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斜V征眼外肌myogenin的研究

    作者:任晔;严宏

    目的::观察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外斜V征患者下斜肌和内直肌中myogenin活性卫星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外斜V征的可能发病原因。方法:将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斜V征患者6例中切除的下斜肌及内直肌作为斜视组,行myog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myogenin阳性染色的卫星细胞核数;角膜移植供体的下斜肌及内直肌(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斜视组和对照组下斜肌中myogenin免疫染色阳性肌卫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比例分别为(22.7±7.03)%和(4.2±0.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斜视组和对照组内直肌中myogenin免疫染色阳性的肌卫星细胞数分别为(2.2±0.75)%和(4.5±1.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次报道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斜V征患者眼外肌中表达 myogenin 免疫染色阳性肌卫星细胞的变化。myogenin可能是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斜 V 征的致病因素。

  • 绿色荧光蛋白和成肌调节因子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共表达

    作者:李美山;张成;陈松林;于美娟;张雅妮;王淑辉;熊符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Ad)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转染,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在MSCs中的表达. 方法: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表面标志;对构建有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GFP)进行扩增和鉴定,并转染MSCs;用RT-PCR检测MyoD和Myogenin在转染后MSCs中的表达;将MSCs与C2C12成肌细胞共培养,诱导前者的分化,并用免疫荧光检测MyoD的表达. 结果:FCM检测证实,在MSCs的表面标志中CD11b和CD45阴性,而CD29和CD44阳性;随着Ad-GFP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转染效率也相应提高,但在MOI大于100后,MSCs开始出现病变;RT-PCR结果提示MyoD和Myogenin在转染后的MSCs中有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证实诱导后的MSCs可以表达MyoD蛋白. 结论:MSCs可以被Ad-GFP有效转染而表达GFP;同时内源性成肌调节因子的激活,可以促进MSCs的成肌分化.

  • 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MyoD1、Myogenin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毛萌金;姚尔正

    目的:检测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MyoDl、Myogenin蛋白的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yoDl、Myogenin的表达.结果:在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存在MyoD1、Myogenin蛋白的表达,并且两种蛋白的表达在横纹肌肉瘤中明显高于恶性淋巴瘤和尤文氏肉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在RMS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成正相关,组织学分级越高,MyoD1、Myogenin的阳性表达就越强,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oD1、Myogenin可以作为辅助鉴别RMS及其他小细胞恶性肿瘤的依据;检测RMS中MyoD1、Myogenin的表达情况对RMS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