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对HBV-DNA的影响

    作者:甘雪婷;白宪光;伍秀珍;李志强;朱艳;李靖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对HBV-DNA的影响.方法 4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膦甲酸钠注射液和一般护肝药物)24例,对照组(仅给一般护肝药物)22例.疗程均为28 d.观察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以及对血清HBV-DNA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有10例(41.7%) HBV-DNA转阴,9例(37.5%)HBeAg转阴;治疗组治疗后HBeAg,HBV-DNA定量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治疗组治疗后ALT,HBV-DNA定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膦甲酸钠具有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效果,其有可能成为治疗慢性乙肝感染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鸿;林琳;王旭;范存琳;张韬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相关性.[方法]对207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的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前S1抗原、HBeAg、Anti-HBe、HBcIgG的检测.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同时用ELIS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阴性的80例正常健康人也进行前S1抗原的检测.[结果]207例HBV-DNA阳性的血清中,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而Anti-HBe阴性的血清中阳性率为70.5%,在Anti-HBe阳性而HBeAg阴性中的阳性率为68.9%,两组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HBV-DNA低拷贝数时,前S1抗原的阳性率占25.6%,HBeAg的阳性率占11.1%;在高拷贝数时,前S1抗原的阳性率占41.1%,HBeAg的阳性率占46.3%.在低拷贝数时,前S1抗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结论]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的符合率较高,对无条件检测HBV-DNA而HBeAg阴性的血清检测前S1抗原,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处于低复制的状态,如与其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对临床更有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与HBVDNA复制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蔓;郭海波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10与HBVDNA、ALT水平,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理.检测77例CHB临床血清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HBVDNA含量;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IL-10水平.CHB患者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BVDNA阳性组高于HBVDNA阴性组;CHB组患者血清ALT异常者的IL-10浓度明显高于ALT正常组;IL-10水平与HBVDNA复制程度呈正相关.CHB患者血清IL-10水平升高与HBV持续感染、HBVDNA高复制合并肝损害有关.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关系

    作者:常曼丽;刘彦虹;牟凤云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检出情况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20例标本HBV DNA含量,同时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水平.结果 120例标本中,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补体C4水平也低于对照组;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gG、IgA含量明显增高,各组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Q-PCR检测HBV DN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检测结果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

  • 标本保存时间、温度对荧光定量HBV-DNA检测的影响

    作者:马岩;姚继莹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的保存时间和温度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满洲里市第一医院PCR实验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阳性患者血清,分别于室温和4℃条件下保存1d和7d,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定量检测.结果 相同保存时间下,室温和4℃保存的血清样本病毒DNA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相同保存温度下,1d和7d保存的血清样本病毒DNA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DNA的含量,其结果在7d内不受样本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的研究

    作者:周海舟;张娜;宋丽婷;蒋丽鑫;关秀茹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2010年本院传染科住院的146例HBV患者,检测患者的ANA阳性率,并将患者分为ANA阳性组和ANA阴性组,分析两组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HBV患者的ANA总检出率较高,为27.4%;HBV患者中ANA阳性组年龄均主要集中在45~59年龄段,ANA阴性组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44年龄段;A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LT和AST无统计学差异,而ANA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 HBV感染可引发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抗核抗体的产生.这种自身免疫性反应与感染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毒的复制水平有关.

  • α-2b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肖清华;陈华卿;程进明;陈德永;焦煜全

    目的:国产普通α-2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方法:24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肌注国产普通α-2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对照组单用国产普通α-2b干扰素,治疗1年,观察HBVDNA阴转率及乙肝病毒标志物血清学转换率并比较.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90.83%(109/120),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73.33%(8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9,P<0.01).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62.5%(75/120),对照组HBeAg阴转率为45%(5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39,P<0.01).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组为53.33% (64/120),对照组为30.83% (3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6,P<0.01).疗程结束后随访6 ~ 24个月,治疗组HBsAg转阴率为11.67% (14/120),对照组为3.33% (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P< 0.05).结论:国产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抗乙肝病毒效果.

  • 免疫预防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的观察

    作者:张磊;桂希恩;曹倩;吴丽珍;热孜艳·伊斯拉夫;宗黎黎;王小萍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的重大问题.为探讨免疫预防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对667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婴儿进行研究.这些孕妇按HBV e抗原(HBeAg)和HBV DNA检测结果,分为HBeAg阳性组及阴性组、DNA阳性组及阴性组;按是否于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分为注射组及未注射组.婴儿于出生24 h内均肌内注射HBIG100IU,并按0、1、6方案注射10 μg重组酵母HBV疫苗;8~12月龄后随访婴儿,并进行HBV标志物(HBV-M)检测.667个婴儿中,20例感染HBV,免疫阻断失败率为3.0%.孕妇HBeAg阳性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8.7%,阴性组为0.2%,两组差异显著(P<0.001);两组婴儿对疫苗免疫应答率分别为83.0%和83.1%,无显著差异(P=0.988).孕妇DNA阳性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8.1%,HBV DNA均≥6 log10 copies/ml.孕期注射与未注射HBIG组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分别为3.7%和2.7%,无显著差异(P=0.479);两组婴儿对疫苗免疫应答率分别为84.4%和82.4%,无显著差异(P=0.519).孕妇HBeAg阳性注射HBIG组与未注射组的免疫阻断失败率分别为8.4%和8.9%,无显著差异(P=0.892).孕妇HBeAg阴性注射与未注射HBIG组的免疫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0%和0.3%,也无显著差异(P=0.538).11例免疫阻断失败的婴儿中,10例出生时血清HBsAg已为阳性;8~12个月后随访,HBsAg仍持续阳性,提示为宫内感染.本研究证实,孕期注射HBIG未能提高婴儿对HBV疫苗加HBIG的免疫阻断效果.宫内感染可能是疫苗加HBIG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采用降低孕妇血清HBV DNA的措施,如对孕妇进行抗HBV治疗,也许能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与HBV DNA、 HBsAg和HBeAg定量关系的分析

    作者:任伟宏;赵素玲;李延卿;赵志娟;孙蕾;熊慧;陶慧卿

    目的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探讨定量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HBV感染者8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及HBV DNA,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eAg.结果 83例患者中HBV DNA阳性62例,其中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40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8例(70.00%);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22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例(9.09%),不同DNA载量组HBV ccc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cccDNA阳性率分别为70.00% (28/40)和4.65% (2/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cccDNA定量值与HBV DNA、HBsAg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中HBV cccDNA水平可同时反应血清HBV DNA和HBsAg水平,血清HBV cccDNA含量可作为观察HBV复制情况和评价抗病毒疗效的相关血清指标.

  • 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患者病毒DNA与外膜大蛋白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方玉才;陈闺红;马少春;曾瑞梅;江敏麒;袁柳明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对判定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患者病毒复制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21例慢性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HBV-LP、HBV-M和HBV 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1例慢性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与HBV-LP 2种方法阳性和阴性的符合率为75.7%,其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53.6%,HBV-LP阳性检出率为56.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81例HBV DNA和HBV-LP共同阳性标本中,血清HBV-LP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38,P<0.01);HBV DNA阳性血清中HBV-LP阳性率为80.1%.结论 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慢性HBeAg阴性病毒感染者体内HBV的复制程度,适合替代HBV DNA检测的方法,是对HBV-M检测的补充,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在基层医院对慢性HBeAg阴性患者的诊治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 闽南肝癌高发区肝细胞癌与HBV复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忠英;李玉华;尹震宇;林永财;王效民

    目的分析闽南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的关系. 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Q-PCR)技术测定61例PHCC患者、407例不同病程的HBV感染者及17例健康人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对照分析HBV标志物(HBVM),同时检测PHCC患者抗-HC V-IgG和HCV RNA. 结果 PHCC组HBV DNA 阳性率高达80.3%(49/61),高于其他肝病组,差异具显著性(P<0.02),HBV DNA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HCC组抗-HCV-IgG和HVC RNA阳性率为0. 结论闽南肝癌高发区PHCC患者HBV DNA阳性率较高, HBV感染并持续复制,可能是该地区PHCC的主要致病因素.

  • FQ--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

    作者:田华;王淑琴;高建英;王宁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1份和健康体检者血清116份的HBV DNA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和抗-HBc 3项阳性、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阳性以及抗-HBs、抗-HBe、抗-HBc同时或分别阳性的样品,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5%、56.6%和12.3%,HBV DNA拷贝数分别为1.12×10s/ml、1.45×106/ml和6.61×104/ml.用ELISA检测HBeAg阳性率仅为FQ-PCR检测HBV DNA阳性率的55.4%.结论FQ-PCR对乙型肝炎早期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及疗效考核有临床实用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 BV 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作者:侯丽;古丽娜尔·沙丁;朱有森

    目的:本研究以血清 e 抗原状况和患者年龄分组对 ALT<2×ULN 的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 HBV DNA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对253例ALT<2×ULN 的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量和 HBV血清标志物,分别按肝脏病理分级、e-抗原状态和 HBV DNA载量分组,比较各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中 HBeAg 阴性比例均较轻度组高(P=0.043,P=0.033);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均较轻度组大(P=0.004,P=0.000)。HBeAg阴性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中肝脏炎症、纤维化患者比例较高(P=0.001,P=0.007)。≥38岁的 HBeAg 阴性CHB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较低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00,P=0.041),HBeAg 阳性 CHB 患者中,低病毒载量CHB患者比高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42,P=0.042),年龄<38岁的CHB患者无论是HBeAg阳性和阴性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严重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间均无相关。结论年龄是预测不同HBV DNA水平下CHB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对于ALT<2×ULN的CHB患者,均应积极建议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而对于≥38岁 HBeAg阳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 血清HBsAg、HBcrAg和HBV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性能评价

    作者:张占卿;陆伟;丁荣蓉;翁齐铖;张智勇;王雁冰;周新兰;黄丹;李秀芬

    目的:评价血清 HBsAg、HBcrAg、HBV DNA 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性能。方法将324例HBeAg 阳性和255例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匹配的训练集和验证集。血清 HBsAg 和 HBcrAg 分别采用 Abbott Architect I2000和 Fujirebio 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清 HBV DNA 采用 Bio-Rad Icycler 荧光定量 PCR 仪检测。肝组织病理学诊断采用 Scheuer 评分系统,其中病理学分级包括 G0~G4五级,分期包括S0~S4五期。结果无论 HBeAg 阳性或阴性患者,3个训练集与3个匹配的验证集性别比例和平均年龄、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 阳性患者,血清 HBsAg、HBcrAg、HBV DNA 预测全集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的 ROC 曲线下面积大;参照预测3个训练集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的佳截断值,血清HBsAg、HBcrAg、HBV DNA 预测3个匹配的验证集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的灵敏度极差分别为37%和9%、30%和16%、17%和14%,特异度极差分别为12%和5%、13%和3%、15%和6%。HBeAg 阴性患者,血清 HBcrAg、HBV DNA 预测全集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 ROC 曲线下面积大;参照预测3个训练集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佳截断值,血清 HBcrAg、HBV DNA 预测3个匹配的验证集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灵敏度极差分别为11%和20%、46%和19%,特异度极差分别为15%和2%、38%和16%。结论 HBeAg 阳性患者,血清 HBsAg、HBcrAg、HBV DNA 可预测的佳病理状态为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其预测理学分期≥S4的稳定性高于预测病理学分级≥G3;HBeAg 阴性患者,血清 HBcrAg 和 HBV DNA 可预测的佳病理状态为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血清 HBcrAg 预测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稳定性高于 HBV DNA。

  • 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母婴传播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诸思赟;蒋音;张丹丹;王磊;陈良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与HBV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 选择58例自然分娩的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检测其分娩前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外周血及脐血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结果 妊娠患者HBeAg阳性率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HBV DNA载量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分娩时肝功能正常与否与婴儿HBeAg阳性率无关.结论 妊娠患者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 DNA高载量是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而其分娩前肝功能正常与否可能与母婴传播风险无关.

  •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重型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伦理;周正仕

    目的 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和10例健康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的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上述研究对象血中HBV DNA滴度.结果 (1)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平均百分率为(2.63±0.83)%,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4.15±1.17)%有显著差异(P<0.05),较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有极其显著差异(P均<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健康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无症状乙型肝炎携带者组外周血调节CD4+ CD25+T细胞的百分率为(8.32±2.72)%,与健康对照组(8.10±2.65)%比较无差异;(3)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HBV DNA滴度为1.2×104拷贝/ml,与慢性乙型肝炎组(2.3×104拷贝/ml)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7.8×105拷贝/ml)相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P均<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HBV DNA滴度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相比,无差异;(4)无症状乙型肝炎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HBV DNA滴度呈正相关.结论 (1)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对肝细胞的免疫攻击的发生;(2)不同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HBV DNA滴度呈正相关,表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对体内HBV载量具有较大的影响;(3)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重型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及病毒抑制清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反向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

    作者:王燕颖;成军;张沛怡;杨倩;郎振为;黄德庄;张建中;杨艳杰

    目的应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in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PCR)法检测肝细胞癌(HC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方法提取手术切除石蜡包埋人肝癌组织中DNA,根据IPCR原理,选用HBV DR1区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通过连接反应形成环化DNA分子,以此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已知序列的旁侧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CR扩增产物片段.结果 19例HCC标本中有14例检出整合型HBV DNA,2例同时存在游离型HBV DNA.结论 IPCR可以准确测定肝细胞中HBV DNA的整合.该方法为研究HBV DNA在肝细胞中的整合机制提供一简单、快速、经济途径.

  • 血清病毒学标记物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评价

    作者:张占卿;陆伟;翁齐铖;张智勇;王雁冰;冯艳玲

    目的 评价血清病毒学标记物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CHB患者211例,其中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25例和86例.血清HBsAg、HBeAg、抗-HBc和HBcrAg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HBeAg、HBcrAg、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抗-HBc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抗-HBc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HBcrAg、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预测病理学分级和HBsAg、HBeAg预测病理学分期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和HBV DNA预测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偏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BsAg和血清HBsAg、HBeAg分别有预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价值,血清HBcrAg和HBV DNA均有预测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意义.

  • 年龄和血清HBsAg、 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研究

    作者:张占卿;陆伟;王雁冰;周新兰;沈芳;冯艳玲

    目的 构建基于年龄和血清HBsAg、HBV DNA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不同病理状态的Logistic回归模型,优化血清HBsAg、HBV DNA诊断肝组织不同病理状态的效能.方法 经肝组织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2例,其中HBeAg阳性279例,HBeAg阴性193例.血清HBsAg和HBeAg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 HBeAg阳性患者的血清HBsAg和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BeAg阴性患者的血清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1).预测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不同病理状态的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诊断不同病理状态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对角参考线下面积(P<0.01).对HBeAg阳性患者,预测进展期纤维化的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和血清HBsAg诊断进展期纤维化的佳截断值分别为≥0.185和≤3.797 log10IU/ml,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86、0.646、0.706和0.800、0.660、0.695;对HBeAg阴性患者,预测显著纤维化的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和血清HBV DNA诊断显著纤维化的佳截断值分别为≥0.603和≥3.095 log10IU/mL,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636、0.720、0.668和0.669、0.653、0.663.结论 基于年龄和血清HBsAg、HBV DNA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提升血清HBsAg、HBV DNA诊断肝组织不同病理状态的效能.

  • 乙肝患者HBsAg、HBV-DNA定量与Pre-S1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杜伟鹏;刘阁

    目的 探讨HBsAg、HBV-DNA定量与前S1(Pre-S1)检测结果间的关系及对乙肝患者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乙肝患者,以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为"小三阳"组(120例),以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为"大三阳"组(80例),同时检测HBV-DNA、HBsAg定量和Pre-S1水平,并对2组定量检测结果及阳性率加以比较.结果 "大三阳"组患者HBsAg定量、HBV-DNA定量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小三阳"组(P均<0.01),Pre-S1阳性率亦高于"小三阳"组(P均<0.01).HBsAg定量和HBV-DNA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9329,P<0.05).144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定量阳性为144例(100.0%),Pre-A1阳性为122例(84.7%).结论 用于乙肝患者感染状态的判断和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价,HBsAg定量与HBV-DNA检测有较好的相关性;Pre-S1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HBV-DNA检测.

169 条记录 3/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