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不同部位CT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博

    目的:探讨腰椎不同部位 CT 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3例同时做 L2-4腰椎骨密度和 CT 检查的患者,获取平均骨密度值、单节段骨密度值和腰椎不同部位 CT 值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平均骨密度与 L2关节突关节、L3横突和棘突、L4棘突呈正相关(P<0.05);L2骨密度与 L2各部位 CT 值无相关性(P>0.05);L3骨密度与 L3横突、棘突呈正相关(P<0.05);L4骨密度与 L4棘突呈正相关(P<0.05)。结论腰椎骨密度值与脊柱后方结构有高度相关性,腰椎 CT 作为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在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上下颌牙列缺失区骨密度CBCT测量对比分析

    作者:韩景超;路吉坤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对比分析上下颌牙列缺失区骨密度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9月牙列缺失拟行种植牙修复的患者100例,给予CBCT检查,比较上、下颌切牙区、前磨牙区与磨牙区牙槽骨骨密度差异.结果 上颌切牙、前磨牙、磨牙区骨密度分别为(723.96±63.85)HU、(666.72±52.26)HU、(533.52±72.39)HU显著低于下颌切牙、前磨牙、磨牙相应区域的(821.25±76.38)HU、(752.36±69.15)HU、(616.322±71.28)H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前磨牙区骨密度低于切牙区,磨牙区低于切牙区与前磨牙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区同牙位缺失区骨密度低于下颌,前牙区骨密度高于后牙区,上颌磨牙区种植修复需高度重视骨密度影响.

  • 不同人群安氏Ⅱ类错(餄)畸形牙(餄)特征调查研究分析

    作者:程尧;陆舜钦;洪波;柴松宏

    目的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调查18~22岁肥胖人群骨密度、上气道体积变化、以及比较肥胖和正常体重人群安氏Ⅱ类错畸形牙特征差异,旨在分析肥胖因素对人群牙特征的可能影响.方法 对1024例18岁~22岁人群进行体重指数(BMI)的检查及安氏Ⅱ类错畸形筛查,BMI值≥23且合并安氏Ⅱ类错畸形人群100例构成肥胖组,在剩余BMI值<23的人群中,抽取100例伴有安氏Ⅱ类错畸形人群作为配对正常组.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骨密度的检查分析,以评估两组人群骨量的发育情况;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拍摄,测量上气道体积;制取口腔模型并作模型分析,测量牙弓拥挤度、牙弓宽度、SPEE曲度等指标.结果?(1)肥胖组人群的T值(t=4.18,P<0.05)和Z值(t=3.86,P<0.05)均明显低于正常组;(2)肥胖组的PNS-R(t=12.88,P<0.05)、PNS-UPW(t=23.91,P<0.05)、SPP-SPPW(t=37.54,P<0.05)、U-MPW(t=66.16,P<0.05)、TB-TPPW(t=34.91,P<0.05)和V-LPW(t=10.86,P<0.05)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人群;(3)肥胖组与对照组的spee曲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肥胖组的上颌后牙弓宽度明显大于正常组(Z=-2.196,P=0.027<0.05),下颌中牙弓宽度肥胖组明显小于正常组(Z=-2.164,P=0.030<0.05),其他部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肥胖组下颌的牙列拥挤度明显大于正常组(Z=-2.765,P=0.018<0.05,上颌牙列拥挤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肥胖能引起人群骨密度降低,上气道狭窄.骨骼发育与气道体积减小都可能影响人群牙发育.进一步对肥胖组人群的牙特征分析发现,该类型人群下牙弓更加拥挤,牙弓宽度减小,这一变化与肥胖人群骨量发育不足,气道体积减小等改变相符合,提示肥胖与某些类型错畸形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影响关系.但是本次调查得到正常组与肥胖组安氏Ⅱ类错畸形发病率并无统计学差异,尚不能证实这一推测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 根尖截除与根尖保留治疗牙根尖周病的疗效比较观察

    作者:姜志红

    目的 研究对比根尖截除与根尖保留治疗牙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实验组采用根尖保留疗法,参照组采用根尖截除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的术区骨密度、近中新生骨高度.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与参照组的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术区骨密度、近中新生骨高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根尖周病的治疗中,保留根尖疗法有助于维持较好的冠根比与牙齿稳定性,效果优于根尖截除疗法.

  • 正畸牙移动对牙槽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观察

    作者:陈然然

    目的 对正畸牙移动对牙槽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正畸治疗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正畸治疗,观察患者的压槽状态及骨密度.结果 对患者进行正畸后的检查,发现患者的牙齿坚固性能良好,无异动现象,患者牙龈状况正常,可以形成良好的固定作用,未发现出血的症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对患者的上颌骨密度、下颌骨密度进行分析,可见上颌由治疗前的(376.38±36.59)转变为治疗后的(465.37±45.37),下颌由治疗前的(251.83±24.51)转变为治疗后的(294.71±30.78),下颌骨、上颌骨的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正畸牙移动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增加患者的压槽的骨密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骨密度的定量测量方法

    作者:赵晖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尤其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在公众中的发病率已急剧上升,从而急需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来评估和预防这种疾病.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骨密度的测量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骨密度的各种定量测量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恒;郝文庆;张利红;杜昱和;杨文娟;田竹芳

    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等相关因素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骨代谢指标,并对骨密度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密度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ALP、OPG及TRAP-5b、CTX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与BMI、BALP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HbA1c、OPG、TRAP-5b、CTX呈负相关(P<0.05).结论 骨代谢指标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早期敏感指标.高龄、低体重、血糖控制不良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提示早期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骨重建失衡.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恒;郝文庆;张利红;杜昱和;杨文娟;田竹芳

    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等相关因素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骨代谢指标,并对骨密度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密度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ALP、OPG及TRAP-5b、CTX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与BMI、BALP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HbA1c、OPG、TRAP-5b、CTX呈负相关(P<0.05).结论 骨代谢指标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早期敏感指标.高龄、低体重、血糖控制不良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提示早期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骨重建失衡.

  • 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志奇;陈军;王守刚;张军;王旭刚;高明;黄河;伏鹏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密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和88.6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3~S1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预后,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林;王启孟

    目的 探讨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收治的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常规治疗+藤黄健骨胶囊)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L1~4)、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及VEGF、25(OH)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藤黄健骨胶囊应用于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优质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蓉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及随访3个月时的骨密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的骨密度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和随访3个月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饮食、运动护理和健康教育等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

    作者:王冰;陈小虹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骨密度,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 通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脊柱结核伴截瘫所致骨质疏松的骨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民;宫瑞;武彦霄;孙先泽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伴截瘫所致骨质疏松的骨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骨科住院治疗患者114例,根据病情分为脊柱结核伴截瘫组(38例)、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38例)、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38例),并且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8名).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信息,对比分析各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清钙水平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脊柱结核伴截瘫组患者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0.6149±0.0929) g/cm2,低于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0.7062±0.0917)g/cm2]、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0.7781±0.0924)g/cm2]及对照组[(0.8914±0.0816)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4,P=0.000);破骨细胞标志物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0.77±0.10) μg/L]高于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0.68±0.11) μg/L]、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0.61±0.11) μg/L]及对照组[(0.38±0.1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94,P=0.000);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41.38±11.73) nmol/L]明显低于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60.03±11.10) nmol/L]、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57.88±11.45) nmol/L]及对照组[(71.30±26.9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P=0.000).脊柱结核伴截瘫组、外伤性脊柱骨折伴截瘫组、脊柱结核不伴截瘫组、对照组的血清钙含量分别为(2.31±0.13) mmol/L、(2.28±0.15) mmol/L、(2.29±0.09)mmol/L、(2.32±0.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P=0.713).结论 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骨密度急剧下降,破骨细胞活跃,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在临床中需应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强化维生素D、钙剂的摄入.

  • 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妇女的综合干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何琼;来菊英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妇女给予钙剂、性激素及健康指导综合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1~12月来本院健康体检及门诊就诊的1600例围绝经期妇女为调查对象,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月经失调及更年期症状,从中筛查出骨量丢失妇女73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钙剂、性激素及健康指导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和口服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复查两组骨密度、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3%)高于对照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45,P<0.05);观察组睾酮(T)及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均显著改善(t=33.0666、12,.2751、11.7441,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t =0.8488、0.3299、0.5045,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差异(t=0.3507、0.4587,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现乳房包块4例,对照组发现2例,经病理证实均为乳房纤维瘤,两组比较无差异(x2=0.876,P>0.05).结论: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妇女通过给予钙剂、性激素及健康指导进行综合干预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钙营养综合干预对孕妇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冰;孔燕

    目的:探讨孕期钙营养综合干预对孕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 2015年10月在门诊定期产检的单胎中期妊娠(16~ 17周)妇女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钙营养综合干预(综合干预组)和常规营养指导(常规指导组),比较两组对象36~ 37孕周的骨密度.结果:综合干预组的对象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15.6%、2.2%,明显低于常规指导组(28.9%、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孕妇手足抽搐和关节腰背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1.1%,明显低于常规指导组(53.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指导组分娩新生儿体重高于综合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干预组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比率均低于常规指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钙营养综合干预方法可减少孕妇骨量丢失,降低孕妇发生手足抽搐和关节腰背痛等症状,减少巨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

  • 嘉峪关市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范兴华;王丽华;范新俊;张菊平;任茜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妇女骨质疏松、增进其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89名≥45岁的绝经前后妇女采用问卷调查,并通过骨密度(BMD)测定、X线摄片、骨代谢指标、激素水平测定及数量不平衡传递试验方法(QTDT)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对象的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收入、饮食习惯等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在相关基因领域中等位基因(TA)21与BMD显著相关,雌激素受体α基因与BMD无显著相关.低密度受体相关蛋白5(LRP5)多态性位点显示,ERB基因位点1730G/A多态性与股BMD显著相关,ERB的CA的重复多态性与股骨颈BMD相关.等位基因G显示与股BMD负相关.结论:本地区绝经前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及危害性认知水平偏低,骨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风险进行干预.

  • 绝经妇女MTHF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李冬华;吴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绝经后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通过多种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绝经妇女MTHFR基因多态性和骨密度关系的相关文章进行资料分析.结果:5篇文献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均报道了绝经妇女MTHFR基因多态性与股骨颈和椎骨骨密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TT基因型与CC/CT基因型妇女相比,具有更低的股骨颈密度,合并效应尺度(WMD)为-0.01g/cm2(95% CI:-0.01~ 0.01,P<0.001);而TT基因型与CC/CT基因型妇女椎骨骨密度无差异,其WMD为-0.01mg/cm2(95% CI:-0.04 ~0.01,P=0.32).结论:绝经妇女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股骨颈骨密度相关,TT基因型女性具有较低的骨密度,TT基因型可作为预测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子.

  • 不同钙摄入量对青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何丽;付萍;张刚;张坚;满青青;赵文华;杨晓光

    目的 探讨不同钙摄入量对我国青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制定我国居民钙的适宜摄人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为期13个月的双盲对照干预研究.将某军校男学员155人,平均年龄21.3岁,随机分为4组,以干预前全身骨密度及膳食钙摄入量为基线,进行不同剂量碳酸钙片营养干预,使总钙摄人量分别达到约500、800、1000及1200mg/d,每片钙片中均强化60IU的维生素D.干预前后分别使用食堂记帐法、称重法和24小时记录法了解膳食摄入,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全身、腰椎和前臂的骨密度.结果 4组平均摄入的膳食钙加上补充钙的中位数分别是514mg/d(1组)、821mg/d(2组)、987mg/d(3组)、1209mg/d (4组).实验前后各部位骨密度增加值的组间比较分析显示,第2、3、4组全身、前臂、骨盆的骨密度增加值显著高于第1组,且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3、4组下肢骨密度增加值显著高于第1、2组,且3、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钙摄入量的增加,青年男性全身各部位骨密度增加,当钙摄入量达到约1000mg/d时,全身、前臂、骨盆和下肢骨密度增加值达到大,再增加钙摄入至1200mg/d时,骨密度不再显著增加.提示我国青年男性钙的适宜摄入量可能在1000mg/d左右.

  • 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小学生骨密度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伟伟;廖少玲;刘梅;文若兰;刘琼玲

    目的 了解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小学生跟骨的超声骨密度状况及生活习惯中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选取湛江市城区某所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1078例为检测对象,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受检者右足跟部骨密度SOS值,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发放生活习惯调查问卷.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 7~12岁小学生的骨密度SOS值随年龄的增长呈较弱的先降后升非线性趋势增长,男生10岁时骨密度水平显著低于7岁,女生9岁时骨密度水平显著低于12岁.10岁组男生骨密度SOS值(1538±24)低于女生(154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Z值<-2.0的人数共计17人,即1.6%的学生低于本次测量的同年龄儿童水平.骨密度SOS值与身高有较弱负相关(r=-0.071),与体重、BMI和出生体重无关.每日进餐次数、日照时间、运动次数、运动时间、是否喝牛奶及有无月经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相关系数分别为0.077、0.098、0.124、0.082、0.063和0.153.结论 小学生和家长对从幼年开始预防骨质疏松重要性的认识较薄弱,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 营养素干预对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

    作者:黄振武;董杰;龚洁;曾晶;李卫东;杨晓光

    目的 观察血脂正常但骨密度降低的绝经妇女补充钙、维生素D和大豆异黄酮后,机体骨密度和血脂成分的变化.方法 2004年4月从武汉郊区绝经妇女中筛选血脂正常伴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绝经妇女60名,随机均分为两干预组,每组30人.一组给予液体钙(含维生素D);一组给予液体钙(含维生素D)和大豆异黄酮,跟踪观察一年.测定每位受试对象骨骼骨密度和血脂成分.结果 试验结束后,补钙组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全身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都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组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腰椎、大转子BMD与基线相比,略微升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补钙和补钙+大豆异黄酮均能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P<0.05).结论 对已出现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补钙一年能降低绝经后BMD的丢失速率,但补充大豆异黄酮一年尚未观察到对BMD的保护作用.绝经妇女补充钙和大豆异黄酮补可能干扰机体的血脂代谢.

7794 条记录 5/390 页 « 12345678...3893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