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GF-Ⅱ、IGF-IR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方芳;郑威楠;王泽华

    目的 研究IGF-Ⅱ、IGF-ⅠR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中IGF-Ⅱ、IGF-ⅠR免疫组化检测的阳性表达率,以及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绝经与未绝经,临床分期中Ⅰb与Ⅱa,组织学分级Ⅰ、Ⅱ、Ⅲ,脉管内有无癌栓,淋巴结有无转移者的IGF-Ⅱ、IGF-ⅠR阳性表达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的IGF-Ⅱ与IGF-ⅠR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双阳性表达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绝经妇女的IGF-Ⅱ与IGF-ⅠR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未绝经妇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a期患者的IGF-Ⅱ与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b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GF-ⅠR阳性表达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Ⅰ、Ⅲ级患者的IGF-Ⅱ与IGF-ⅠR阳性表达率及双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Ⅱ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脉管内有癌栓的患者IGF-Ⅱ与IGF-ⅠR阳性表达率及双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癌栓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IGF-Ⅱ与IGF-ⅠR阳性表达率及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与妇女的生理状况、病情程度以及组织学分级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7日GnRHa短方案对卵泡液中IGF-Ⅱ和IGFBP-4浓度的影响

    作者:张建梅;李艳萍;刘景;刘冬娥;刘能辉;陈仙花

    目的:探讨7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短方案与GnRHa长方案对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浓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8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随机分成7日GnRHa短方案组和GnRHa长方案组(n=44).收集取卵日优势卵泡的卵泡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GF-Ⅱ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GFBP-4浓度.结果:7日GnRHa短方案与长方案组相比较,Gn用量明显减少,用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和每成熟卵泡E2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日GnRHa短方案卵泡液的IGF-Ⅱ和IGFBP-4水平明显低于GnRHa长方案组.两组间卵泡液的IGF-Ⅱ/ IGFBP-4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液中的IGF-Ⅱ水平与Gn 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7日GnRHa短方案与长方案引起卵泡液中IGF-Ⅱ和IGFBP-4的浓度变化,但卵泡液中IGF-Ⅱ和IGFBP-4浓度的改变并未导致临床结局的不同.

  • 血清IGF-Ⅱ和TGF-α水平变化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敬鹏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IGF-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和TGF-α(Tranceforming Growth Factorα,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变化来研究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进展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分析法分别检测了68例结直肠癌患者、22例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GF-Ⅱ和TGF-α的水平,并检测其中68例于术后1年接受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7例复发者)血清中该两种物质的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Ⅱ和TGF-α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结直肠腺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3个月接受随访的90例患者该两种物质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接近正常水平;Dukes C期患者血清中该两种物质水平显著高于A期、B期,但A期、B期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接受随访的68例患者,复发组血清中该两种物质水平显著高于非复发组.结论 血清中IGF-Ⅱ和TGF-α水平变化可较灵敏地反映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的变化,可以作为患者早期诊断,进展程度及预后评价的指标.

  • 子宫肌瘤中IGF-Ⅱ、PC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璟;方小玲;龚颖萍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IGF-Ⅱ、PCNA在子宫肌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Ⅱ在子宫肌瘤组织、肌瘤旁平滑肌组织及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同法检测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 ①IGF-Ⅱ在子宫肌瘤组织、子宫肌瘤旁平滑肌组织及正常平滑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16.67%、10%,三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00).②PCNA在子宫肌瘤组织、子宫肌瘤旁平滑肌组织及正常平滑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3%、26.7%、20%,三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③子宫肌瘤组IGF-Ⅱ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相关性研究rs=0.55,呈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IGF-Ⅱ及PCNA在子宫肌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IGF-Ⅱ及PCNA可能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②IGF-Ⅱ与PC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GF-Ⅱ通过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病.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萍;侯小赛;王辉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ncinomas)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IGF-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宫颈鳞癌、30例CINⅢ、31例CIN Ⅰ、Ⅱ、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切片中IGF-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IGF-Ⅱ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8.71%、73.33%和9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9.03%、66.67%和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病变中IGF-Ⅱ和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x=0.915,P=0.000,P<0.05).结论 ①随着宫颈病变由CIN Ⅰ、Ⅱ至CINⅢ、宫颈鳞癌的进展,IGF-Ⅱ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呈上升趋势.②宫 颈病变中IGF-Ⅱ与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成正相关.

  • IGF-Ⅱ促进结直肠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明生;周云峰;胡爱华

    目的通过观察结直肠腺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mRNA的表达,并结合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探讨IGF-Ⅱ基因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取60例结直肠腺癌石蜡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IGF-ⅡmRNA,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蛋白,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多媒体图文分析系统定量肿瘤阳性细胞率.以1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结直肠腺癌中IGF-ⅡmRNA阳性细胞率(39.64%±7.32%)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23.21%±4.10%)(P<0.01);IGF-ⅡmRNA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IGF-ⅡmRNA的表达与PCNA、细胞凋亡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GF-Ⅱ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凋亡参与了肿瘤的进展.

  • IGF-ⅡmRNA、bcl-2蛋白在结肠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明生;袁宏银;熊斌;邓清;唐志佼;夏东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Ⅱ,IGF-Ⅱ)能促进细胞分裂、增殖,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凋亡,使细胞寿命延长.近来发现两者在结肠直肠癌中均存在过表达,但两者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联合检测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观察结肠直肠腺癌中IGF-ⅡmRNA、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肿瘤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探讨IGF-Ⅱ,bcl-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结肠直肠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并探求两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结肠直肠腺癌石蜡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IGF-ⅡmRNA,S-P法检测bcl-2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多媒体图文分析系统定量肿瘤阳性细胞率.以10例正常结肠直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结肠直肠腺癌中IGF-ⅡmRNA,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38.70±7.80)%和(30.97±7.40)%]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直肠组织[(23.12±4.07)%和(12.69±1.31)%](P<0.01),IGF-ⅡmRNA和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且均与肿瘤Dukes′分期有关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无关.IGF-ⅡmRNA与PCNA,细胞凋亡显著正相关(P<0.01),bcl-2蛋白与细胞凋亡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PCNA表达无关(P>0.05).IGF-ⅡmRNA阳性而bcl-2蛋白阴性者预后差.结论:结肠直肠腺癌中IGF-Ⅱ,bcl-2的过表达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两者联合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Glypican-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余彬彬;苏建家;曹骥;欧超;杨春;李瑗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G1ypican-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Glypican-3和IGF-Ⅱ的表达情况.结果:Glypican-3、IGF-Ⅱ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75%和76.25%,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75%和48.75%,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肝外转移及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血清AFP水平及术后复发无明显关系(P>0.05).IGF-Ⅱ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肝外转移及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血清AFP水平及术后复发无明显关系(P>0.05).在癌组织中Glypican-3与IGF-Ⅱ的表达呈正相关(γ=0.6253,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Glypican-3及IGF-Ⅱ高表达,可能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p21、IGF-Ⅱ在肝细胞癌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细胞不典型增生的关系

    作者:冯震博;吕自力;何如昆

    目的:探讨p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肝硬化、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肝细胞不典型增生(LCD)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单纯肝硬化、癌旁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p21、IGF-Ⅱ表达情况.结果:癌旁肝硬化、单纯肝硬化、癌组织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86%、68%、54.55%;癌旁肝硬化、单纯肝硬化、癌组织IGF-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4%、36.36%.肝硬化与HC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Ⅱ与p2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HBsAg阳性或伴LCD改变的肝硬化,p21、IGF-Ⅱ阳性率均高于HBsAg阴性或不伴有LCD改变的肝硬化(P<0.05).结论:①在肝细胞癌变演化过程中p21、IGF-Ⅱ可能发挥协同作用;②LCD是一群具有肿瘤增殖潜能的癌前细胞群,尤其有p21、IGF-Ⅱ共同过度表达者,有发生HCC的高度危险.

  • 胃癌患者血清IGF-Ⅱ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唐莲凤;金群馨;韦宗萍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IGF-Ⅱ的含量及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胃癌3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非萎缩性)76例,正常对照20例血清IGFⅡ的含量,并比较IGF-Ⅱ增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感染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血清IGF-Ⅱ的含量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正常对照组(P<0.01);低分化腺癌血清IGF-Ⅱ含量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1).胃癌组与CSG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感染间IGF-Ⅱ增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IGF-Ⅱ呈过度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

  • HBV和AFB1引起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IGF-Ⅱ蛋白表达的动态观察

    作者:李瑗;苏建家;严瑞琪;覃柳亮;杨春;班克臣;段小娴;黄国华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如黄曲霉毒素B1(AFB1)和(或)人乙型肝炎病毒(HBV)诱发树鼩肝细胞癌(HCC)形成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动态变化.方法:成年树鼩按不同处理分为A(HBV+AFB1)、B(HBV)、C(AFB1)、D(空白对照)4组.各组动物定期肝活检;存活动物于实验160周时处死.各次活检以及处死的动物肝组织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IGF-Ⅱ蛋白表达的检测,并辅以常规病理组织学及HBsAg等HBV感染标志的检查.结果:HCC的发生仅见于A、C组,分别为66.7%(14/21)和30.0%(3/10),该两组的IGF-Ⅱ阳性率曲线亦高于其余两组,其中C组的曲线虽曾在实验中期高于A组,但不稳定;A组则于实验期间一直较稳定地保持在较高水平.B组仅有大增生结节但无HCC发生,该组的IGF-Ⅱ阳性表达率曲线在3个实验组中低,仅高于空白对照D组. 结论:IGF-Ⅱ在HCC的形成过程中呈较稳定、高水平的表达,但这种现象与HCC的诱发因素为化学致癌物还是病毒致癌因素无关.

  • IGF-Ⅱ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与稳定转染细胞株建立

    作者:杨翠英;罗佐杰

    目的 构建人的IGF-Ⅱ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建立人肾上腺皮质瘤细胞株SW-13稳定转染细胞株.方法 根据人的IGF-Ⅱ基因序列,设计3条针对IGF-Ⅱ-shRNA序列,分别构建pLLU2G-shIGF-Ⅱ 3个慢病毒载体.筛选出有效沉默靶基因的shRNA后,将携带目的 序列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到293FT细胞中,感染人肾上腺皮质瘤细胞株SW-13,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结果 设计的针对IGF-Ⅱ的序列中第3条的抑制效果好,下调80%.以此目的 序列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对IGF-ⅡmRNA抑制率达95%.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人肾上腺皮质瘤IGF-Ⅱ-shRNA的慢病毒载体,它能有效沉默IGF-Ⅱ基因在人肾上腺皮质瘤细胞株SW-13中的表达并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

  • 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淼;邓玉清;刘平

    目的 探讨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的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A组,同期的4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为B组,4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人员的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水平.结果 A组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B组及C组,而B组则高于C组,宫颈癌Ⅰa期患者与B组则在血清VEGF、IGF-Ⅱ及TK1水平及阳性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

  • 检测肿瘤患者IGF-Ⅱ和TGF-α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军;罗南萍;黄象娟;杨道理

    目的为了解生长因子对机体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肺癌、胃癌、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GF-Ⅱ和TGF-α水平,并与术后进行比较.结果肺癌、胃癌和肝癌患者血清中IGF-Ⅱ和TGF-α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术后两种细胞因子水平与术前各癌症组比明显下降(P<0.01).肝硬化时与正常人比IGF-Ⅱ明显升高(P<0.01),TGF-α无明显改变.肝硬化组两种细胞因子均非常明显的低于肝癌组(P<0.01).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IGF-Ⅱ和TGF-α水平,有助于癌症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

  • IGF-Ⅱ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抑癌基因p16和p53表达的影响

    作者:姬媛媛;王志东;陈海燕;王宝太;杨正安;惠博;史敏;卓飞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生物学表型变化及抑癌基因p16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IGF-Ⅱ(25、 50、100 ng/ml)作用于不同时间点(24、48、72 h),观察各组细胞生物学表型变化.IGF-Ⅱ(50 ng/ml)作用于HepG2 48 h后,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肝癌细胞中p16和p5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IGF-Ⅱ诱导HepG2细胞形态发生一定改变;IGF-Ⅱ可增加HepG2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增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Ⅱ(50 ng/ml)对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GF-Ⅱ组HepG2细胞中p16和p53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此外,p16和p53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对照组、IGF-Ⅱ组HepG2细胞中p16荧光表达量分别为(100.00±11.55)%、(68.33±6.01)%,p53荧光表达量分别为(100.00±17.32)%、(57.67±10.11)%.与对照组相比,IGF-Ⅱ组HepG2细胞中p16及p53荧光表达量明显减弱(P<0.05).结论:IGF-Ⅱ可通过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生物学表型的改变,下调抑癌基因p16和p5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继而发挥促进肝癌进展的作用.

  • 血清IGF-Ⅱ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双双;谷万军;杨晓慧;孙诚;郝培

    目的:研究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血清中IGF-Ⅱ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例大肠癌患者、33例大肠腺瘤患者(其中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3例,11例,9例)、10例健康人血清中IGF-Ⅱ水平.结果:IGF-Ⅱ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健康人,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GF-Ⅱ血清含量测定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关键词: IGF-Ⅱ 大肠癌 血清
  • IGF-Ⅱ与肝细胞癌的预测及早期诊治

    作者:安永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IGF-Ⅱ)是主要由肝脏合成与分泌的单链多肽生长因子.成人IGF-Ⅱ的表达主要受到肝组织特异的启动子P1的驱动,表达水平很低.

    关键词: IGF-Ⅱ 肝细胞癌 诊断
  • 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震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6月-2017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子宫颈癌手术治疗,并对全部研究者进行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观察对比两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IGF-Ⅱ、IL-8和Hcy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清IGF-Ⅱ、IL-8和Hcy水平较高,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IGF-Ⅱ、IL-8和Hcy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多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行血清IGF-Ⅱ、IL-8和Hcy检测意义重大,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58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