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初步观察

    作者:刘运甲;李淑萍;班爱荣;易新华;潘敏敏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LASEK手术25例50眼与同时期进行的LASIK手术的25例50眼,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均用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机,由同一位医生使用相同程序进行手术.术后随访3月,对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周、1月和3月的屈光检查结果LASEK组等效球镜度依次为(+0.85±0.64)D,(+0.25±0.78)D,和(-0.28±0.38)D;LASIK组则为(+0.28±0.84)D,(-0.34±0.53)D,和(-0.32±0.40)D.两组间差异,术后1周和1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月、3月裸眼视力≥1.0者,LASEK组依次为50%、96%和97%而LASIK组则为95%、97%和97%,两组间差异术后1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月、3月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EK组手术后3天内有不同程度的畏光流泪等症状,5天内上皮完全愈合.结论 LASEK具有与LASIK相同的临床效果,LASEK更适用于角膜较薄的近视.并避免了相关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的疼痛及视力恢复较慢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293例护理体会

    作者:杨秀英;张巧红;颜玲珠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微型角膜刀切削仪做非屈光性板层切开,掀起角膜瓣,在基层上进行准发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其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目前已广泛推广.我科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381例(735眼)各种近视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的29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配合及护理

    作者:付笑笑;王跃丽;张媛梅;王璇;乔志燕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是近年应用广泛的屈光性手术[1].由于其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近视患者所接受.

  • Q值引导SBK与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及高阶像差对照观察

    作者:陈旭阳;沈晔

    目的 探讨Q值引导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近视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2年1~6月在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Q值引导个性化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分为2组.A组36例(72只眼)患者接受SBK;B组28例(56只眼)患者接受LASIK.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检测高阶像差及暗环境下无眩光干扰检测对比敏感度,并将结果进行比较.随诊复查时间为术后1、3、6、12个月.结果 术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SBK组对比敏感度术后3~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LASIK组术后6~12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个月,SBK组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优于LASIK组,以低、中频率段较为显著.术后12个月,SBK组平均高阶像差为(0.476±0.137)μm,LASIK组为(0.83±0.154) μ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下,SBK与LASIK相比可减少手术诱导的高阶像差,更快地恢复低、中、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

  • LASIK治疗近视行飞秒激光与角膜刀制瓣术后视觉效果Meta分析

    作者:李雪瑶;张玙;晏丕松;杜之渝

    目的 对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与角膜刀制瓣两种方式的术后屈光度、视力、波前像差进行Meta分析.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另检索百度文库、Google学术搜索网页及ASCRS资源库.检索时间(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4日),检索语种为中、英文,手工检索1篇韩语文献.纳入LASIK行飞秒激光与角膜刀两种制瓣方式治疗近视的对照试验,依据Cocho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择实验,文献的质量评估按照Jadad量表进行评价,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连续性变量应用加权均数差(WMD) (95%CI)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用优势比(OR) (95%CI).结果 共纳入1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按Jadad量表评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制瓣方式分别于术后1、3个月屈光度≤±0.50D眼例数飞秒激光组稍高于角膜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29,95%CI (0.61,2.73),P =0.50,P>0.05]、[MD=1.28,95%CI (0.72,2.28),P=0.41,P>0.05];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高于角膜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4,95%CI (0.03,0.06),P<0.01]、[MD=0.03,95%CI (0.00,0.05),P=0.03,P<0.05];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UCVA)≥术前佳矫正视力(BSCVA)眼例数飞秒激光组高于角膜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70,95%CI (1.34,2.15),P<0.01];术后3、6个月总高阶像差飞秒激光组低于角膜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11,95%CI(-0.17,-0.04),P=0.0008,P<0.05]、[MD=-0.08,95%CI(-0.13,-0.03),P =0.002],术后3个月球差飞秒激光组低于角膜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5,95% CI(-0.09,-0.00),P=0.04],术后3、6个月慧差飞秒激光组低于角膜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4,95% CI(-0.08,-0.01),P=0.01,P<0.05]、[MD=-0.08,95%CI(-0.14,-0.01),P =0.02].结论 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制瓣术后患者视觉效果稍优于角膜板层刀制瓣组.

  •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眼底检查及治疗选择

    作者:姜耀和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普遍的屈光性角膜手术[1].其视觉质量和安全性一直是广大患者和医师关注的焦点.随着准分子屈光手术的设备、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对LASIK术前的眼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正确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术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 表层切削的适应证和技术规范

    作者:周行涛

    准分子激光在角膜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屈光矫正(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并能补偿老视).这类屈光性手术在表层切削中的术式包括屈光性角膜切除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切削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pipolis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等表层切削术及前弹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rowman's layer keratomileusis,SBK)或薄瓣LASIK.准分子激光切削也能清除前中基质的混浊,治疗部分基底膜异常,这类治疗性手术包括(photothera keratectomy,PTK)及治疗性基质透镜切除等.

  • 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基质中“低细胞区”形态学改变

    作者:乔丽萍;孙惠敏;赵少贞;杨柳;袁佳琴

    目的 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通过制作角膜瓣,在其下基质中用激光切削组织,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文中旨在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探讨LASIK术后远期角膜基质中“低细胞区域”的相关因素. 方法 设计自身配对实验研究.选择2003年4月至2009年7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屈光手术门诊和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LASIK手术的病例34人(68眼),按等效屈光度分为2组,屈光度<-6.0D为低、中度近视眼组37眼,屈光度>-6.0D为高度近视眼组31眼.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3、7、10、30、60、90天,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 3.0)观察中央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学改变,测量角膜各层厚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68眼(100%)中央角膜见到平均深度为(44.01±10.67) μm的低细胞区域.低细胞区内的角膜细胞核排列无序,细胞核形态与正常角膜细胞核有异,细胞核反射亮度正常,细胞缺失区呈片状.低、中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的界面角膜细胞核数、低细胞区域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角膜原位磨镶术后远期角膜基质出现“低细胞区”,分析低细胞区的深度与手术时间、年龄、术前屈光状态、激光削切深度、激光能量、角膜瓣基质厚度、角膜瓣厚度、剩余基质床厚度、上皮厚度以及均无相关性.

  • 角膜地形图的应用和分析(第三讲)

    作者:成颖;瞿佳

    第三讲角膜地形图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近年来以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为代表的屈光性角膜手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通过激光对角膜组织的消融作用,重新塑造角膜表面,使之呈现为中央较周边平坦的形态,以有效降低角膜光学区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对包括术前检查与术后长期随访在内的全程角膜形态监测的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疗效观察

    作者:查敦传;许刚;张解忠;王宁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 采用LASIK及LASEK治疗3088例(6006只眼)近视眼患者(-1.00 D~19.50 D),并对其近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LASIK患者术后第1天仅有轻微不适感,无疼痛、畏光和流泪等症状.LASEK术后所有患者有异物感\畏光和流泪,明显疼痛感316例(600只眼).均在术后第3天后明显减轻消失.随着预矫正的屈光度逐渐增加,裸眼视力达到0.5和1.0以上的百分比减少.术后1个月内大部分插片矫正可接受+0.50 D~1.00 D,3个月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约10%的LASIK患者在吸引眼球时有少量结膜下出血.术后并发症:LASIK患者主要为少量角膜层间微屑状异物存留等,LASEK患者主要为夜间眩光.结论 LASIK可有效地治疗-1.00 D~-12.00 D的近视,无危及视力等并发症的发生.LASEK对中低度近视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 近视眼LASIK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

    作者:汪永;孙小妹;廖荣丰;曹全刚

    目的 观察中低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低度近视病例40例,80只眼,行LASIK手术,使用Wavelight的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观察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时,C7慧差)、C12(球差)、RMSH(总高阶像差均方根)三个变量.结果 LASIK术后C7、C12、RMSH在术后1月、术后3月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在术后3个月时达到高峰,C12,RMSH术后6月时稍有下降(P<0.05),术后6月时趋于稳定(P>0.05),但均值仍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LASIK术后早期高阶像差明显增加,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

  • 分析Orbscan-Ⅱ检查在LASIK中的作用

    作者:付劲松;李定章;许小毛;周水莲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Orbscan-Ⅱ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前后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本中心行LASIK治疗患者45例89只眼,术前屈光度(球镜等量)为-1.0~-16.0D,平均-6.23±2.89D,对术后随诊满3个月的患者视力,屈光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对其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所检查地形图,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检查SimK1(模拟角膜い屈率):43.70±1.78D,SimK2:42.41±1.47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SimK1:36.62±2.66D、37.06±2.64D、37.47±2.56D,SimK2:35.80±2.71D、36.21±2.61D、36.78±2.52D.角膜后表面高度图中,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术前为28.26±11.57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为70.33±28.30μm、66.48±21.34μm、63±20.16μm.结论 Orbscan-Ⅱ能提供更多的角膜形态的信息,在测量角膜地形及全角膜厚度方面有重要作用.

  • 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行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定章;付劲松;马丽芳;饶英;周水莲

    目的评价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系统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用lasik治疗患者126例249只眼,按术前屈光度(球镜等量)为-1.0~-16.0D,平均(-645±2.91)D,分3组:Ⅰ组-1.0~-6.0D,Ⅱ组-6.25~-10.0D,Ⅲ组-10.25~-16.0D,对术后超过6个月的患者视力,屈光度,偏中心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诊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3组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100%,97.2%,95.8%,达1.0以分别为:96.9%,91.5%,77.1%,3组术后屈光度在±1.0D以内者别为:96.1%,94.3%,93.7%,在±0.5D以内者为92.3%,87.3%,81.3%,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的lasik治疗近视的初期临床效果较好,飞点扫描及良好的中心定位功能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和角膜原位磨镶术前、后眼压比较及其意义

    作者:张新丽;赵丽红;郭惠娟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角膜原位磨镶术(LASZK)前、后眼压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男性63例,120只眼;女性43例,82只眼,PRK和LASZK组各101只眼采用非接触或眼压计对术前和术后半年病人测量眼压来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眼压下降发生率差异不显著(t检验,P>0.05).两组于术前、后眼压均数差异均显著(t检验,P<0.01).结论:PRK和LASZK术后从眼压读数方面来说均有降眼压作用,发生率无差别,但术后非接触式眼压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眼内压,眼压测量值下降是一种表面现象,因此对术后眼压的变化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 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近视散光疗效观察

    作者:吴松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hsi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 采用Lasik治疗3246例(6168眼)近视眼患者(-0.75D~-24.5D),并对其近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hsik患者术后第1天仅有轻微不适感,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天视力已达到预期效果,少部分高度近视患者1周达到预期效果,极个别患者半年后稳定.结论 Lasik手术可有效治疗-0.75D~-24.5D近视,近视散光患者,术前作好筛查,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处理,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眼1100例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敏;陈锐群;朱建华

    目的 LASIK手术治疗近视眼远期疗效观察.方法按近视屈光度数-1.00~-6.00D、-6.25~-10.00D和>10.25将1100例(2190只眼)近视患者分为3组行LASIK,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结果术后2年屈光度数<±0.50者1组为88%,2组为83%,3组为64%.屈光度<±1.00者,1组为94%,2组为93.2%,3组为73.8%;裸眼视力≥1.0者1组为93.7%,2组为69.1%,3组为27.1%;视力≥0.5者,1组为98.4%,2组为96.3%,3组为65.8%.结论 LASIK可有效治疗轻至超高度近视,手术安全,预测性好,远期随访2年疗效稳定.

  • LASIK术后角膜基质床及全角膜厚度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娟;李雪非;张俊珠;贾红江;于翠娟;包兰菊

    目的:通过观察LASIK手术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1wk;1,3,6mo角膜厚度及屈光状态的变化,探讨LASIK术后屈光度数回退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856例856眼,分别测量其术前角膜厚度、术中角膜瓣及基质床厚度;术后1wk;1,3,6mo角膜厚度,观察屈光状态的变化,分析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切削深度的差异,屈光回退的可能原因.结果:实际角膜切削深度较准分子激光机显示理论角膜切削深度深22.15±7.23μm.角膜中央厚度变化在术后6mo以后趋于稳定.屈光度数回退量与年龄、角膜床厚度呈负相关,与术前屈光度呈正相关.结论:LASIK手术中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切削深度稍有差异,充分考虑这点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掌握术中的实际切削深度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保障.

  • 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刘珊;易湘龙

    目的:系统评价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S-LASIK)矫正近视后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civerse、万方和CNKI数据库,对比较FS-LASIK和SMILE术后疗效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5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共689例999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SMILE和FS-LASIK治疗近视在有效性[OR=0.83,95% CI(0.52 ~ 1.33)]、可预测性[OR=0.54,95% CI(0.22~1.29)]和安全性[OR=1.10,95% CI(0.80 ~ 1.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MILE和FS-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都有较好的视力矫正效果.但受纳入研究质量低、统计结果不稳定等因素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