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初探

    作者:朱琳;罗小星;陈镜合

    目的 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危重期临床基本证候分布情况,探讨疾病发展规律和SIR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 根据美国胸科医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制定的标准诊断,以2003年4月~2005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8例符合SIRS诊断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确定证型;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SIRS的中医证型以痰热、痰湿、血瘀证多见,SIRS患者舌象以暗红舌、腻苔居多,脉象以数为主;SIRS患者各中医证型中实证和虚实夹杂者居多,虚证者较少.结论 热、痰和瘀是SIRS的主要病机;SIRS的中医辨证可以初步反映疾病的轻重程度,与APACHEⅡ评分结合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

  • 主动脉夹层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作者:周育平;张红霞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 收集51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证候分布特点,总结辨证分型规律,初步探讨证候分型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AD主要分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三型,气虚痰瘀组、阳虚痰瘀组患者油腻饮食者比例高于痰瘀互结组;阳虚痰瘀组患者DeBakeyⅢ型占100%,高于痰瘀互结组、气虚痰瘀组;痰瘀互结组、气虚痰瘀组、阳虚痰瘀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逐渐升高,其中阳虚痰瘀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比例达88.33%;阳虚痰瘀组CRP明显高于痰瘀互结组,阳虚痰瘀组BNP高于气虚痰瘀组和痰瘀互结组.结论 AD属中医痛证范畴,痰瘀互阻是病变的核心;如出现阳气不足,提示病情重,预后差.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临床证候前瞻性研究目标与思路

    作者:刘兴烈;刘敏雯;梁洁;罗永佳;黄笑芝

    本文从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究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临床证候前瞻性研究的必要性,从而为相关中医临床证候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 RAS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及其证候相关性探讨

    作者:贾妮;黄培新

    RAS系统的主要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和水平受到包括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受体这三类物质水平的影响,而研究表明它们同时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本文试图对 RAS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及其证候的相关性作一初步的探讨.

  • 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魏丹霞;刘明;施兴黔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49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按其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辨证分析,并对其中血糖升高的患者进行证候分布研究.结果中风病急性期血糖升高中医证候多分布在风痰瘀血、痰热腑实、痰热蒙蔽心神证,提示与痰浊有关.结论治疗应在常规基础上配合中药化痰除湿,以取得更好临床效果.

  • 99例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入院初期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作者:李际强;王伟荣;刘擎;罗翌

    目的 探寻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入院早期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确立基本证型.方法 以99例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第1日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9例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入院早期主要证型为热毒内盛证60例(60.61%)、瘀毒内阻证20例(20.20%),热盛动血证共17例(17.17%),余证共2例(2.02%),每个证型有其相应的临床要素特征.结论 通过对肺炎相关性脓毒症入院初期中医证候特点的分析,将此作为研究中医药诊治该疾病的切入点,以便制定佳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调查研究

    作者:封继宏;孙增涛;刘恩顺;王强;付敏;李小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缓解期与发作期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哮喘证候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性以气郁、痰阻多见;哮喘缓解期脾气亏虚多,且往往兼夹两种甚至多种脏腑亏虚症状,并与发作期证候有一定关系;哮喘患者随年龄增长,病性表现从风哮、热哮到冷哮、虚哮和病位从肺及脾至肾的由轻到重的演变规律.结论:了解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哮喘的防治.

  • 鼻咽癌初诊患者中医主症、证型规律初步研究

    作者:张红;陈孟溪;梁益辉

    目的 探寻鼻咽癌初诊患者中医主症、证型规律.方法 采用现场病例调查方法,搜集64例鼻咽癌初诊患者信息,分析总结鼻咽癌初诊患者中医主症、证型分布、演变规律.结果 可将鼻咽癌初诊患者症状分为5个证型,并得出对证候有统计意义的主要症状信息:痰浊凝聚证(鼻塞、耳胀闷、口干不欲饮、食欲不振、口中黏腻、大便稀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热毒结聚证(涕血鲜红、咽干、口干喜冷饮、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肝郁痰凝证(颈部肿块、耳鸣、头晕、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气滞血瘀证(头痛、复视、视物不清、面部麻木、但欲漱口不欲咽、心烦不寐、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气阴两虚证(涕血暗红、耳鸣、气短神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结论 将鼻咽癌初诊常见证型归纳为痰浊凝聚证、热毒结聚证、肝郁痰凝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5类.本病早期以痰湿、热毒、肝郁、气血凝结表现为主,晚期多见气阴两虚.

  • 近6年耐药菌肺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献分析

    作者:张雪;肖璐;刘新桥

    目的 对耐药菌肺炎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耐药菌肺炎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对2009年至2014年耐药菌肺炎文献进行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耐药菌肺炎菌株、中医证候类型、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9篇文献,共收集1385例患者.结果显示耐药菌菌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耐药菌肺炎中医证候类型主要为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痰浊阻肺证、热陷心包证、脾肾两虚证、风热犯肺证、痰瘀互结证等,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为痰浊、阴虚、瘀血、阳虚、火热等.结论 耐药菌肺炎感染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中医证型主要是虚实夹杂,其中本虚以阴虚为主,标实以痰浊多见,且耐药菌肺炎患者中以老年男性患者居多,大部分均长期卧床,咯痰能力差,多合并心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作者:李菲菲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由于HBV DNA复制过程中具有突变特性[2-4],HBV不同位点突变,既对慢性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有重要影响[5-6],又给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HBV基因突变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不仅是完善中医微观辨证的基础,也是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更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疗效的依据[7].因此笔者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做一综述.

  •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及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高丽红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V aD)证候分布特点并辨证施治,研究辨证分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56例VaD患者,根据VaD患者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对症治疗,分析中医证候特点,评价对症治疗效果.结果 VaD患者中医证候及构成比例分别为肾精虚亏(52.56%)、痰浊阻窍(50.64%)、气血亏虚(42.31%)、瘀血阻络(32.05%)、肝阳上亢(16.03%)、腑滞浊留(7.69%)、火热内盛(3.21%);证候组合以2种证候者多,占46.79%;其中男性痰浊阻窍证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瘀血阻络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证候组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根据中医证候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92%,治疗后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D中医证候以肾精亏虚、痰浊阻窍、气血亏虚多见.根据中医证候辨证施治可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智能状态,治疗作用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疗效评价

    作者:夏宁;范久波;刘海菊;李保安;何秀国

    目的:对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感冒气虚风热证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120例患儿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分为试验组72例,对照组48例。试验组服用馥感啉口服液和小儿解表口服液模拟剂,对照组服用馥感啉口服液模拟剂和小儿解表口服液,服用剂量按年龄而定。分别比较两组感冒持续时间、感冒痊愈时间、用药3 d 和7 d 后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项症状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冒持续时间、感冒痊愈时间、用药3 d和7 d 后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中医全部单项症状疗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馥感啉口服液主治小儿气虚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疗效与小儿解表口服液相当,但配方中辅以蜂蜜、聚山梨酯80,口感好,患儿服用依从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自拟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6例

    作者:王雅红;赵青山;梁娜;张春雪;闫亚男;谷守娜;靳志颖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门诊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乙烯雌酚与醋酸甲羟孕酮片,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肾清心汤,28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为(29.7±9.2)U/L、促黄体生成素(LH)为(27.5±7.3)U/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5±8.9)U/L 和(31.2±7.9)U/L ( P <0.05);观察组患者雌二醇(E2)为(62.5±12.1)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2±11.3)pmol/L( 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3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7.4±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4.5)分( 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84%比72.46%)、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8.42%比18.84%)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调整体内激素水平,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 40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作者: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结果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为RA的证候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分析资料,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401例RA患者中医症状可归纳为寒、热、虚3个公因子,可分为寒证、热证、虚证、寒热错杂证、虚寒证、虚热证6类证候.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健康问卷调查评分、血小板、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在各证候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庆地区RA患者中以寒热错杂证多见,热证多见于疾病活动期,而稳定期多见寒证,RA疾病活动性与中医证候相关.

  •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不同中医证候患者人口学特征和病情特点分析

    作者:严瑾;钱春艳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口学特点和病情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确诊RA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辨证分型确定中医证候类型.比较不同证候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关节疼痛和肿胀数、DAS28等级、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情况.结果 不同性别RA患者中医证候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RA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病程、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ESR、CRP、RF、CCP、关节压疼数和关节肿胀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压疼数和关节肿胀数多的为湿热痹阻证.不同中医征候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对中医证候影响明显,不同中医证候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明显.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胡文举;周志胜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21、9.732,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给予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证候机理研究思路的反思

    作者:朱泉

    证候理论是祖国医学有别与现代医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证候理论与复方理论、针灸机理一起被认为是中医药学的三大关键性科学问题.证候理论融会贯通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精津、病因病机等学说,同时又涉及了中医临床诊疗的各个环节.由证候理论衍生出的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是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重要特点.由于证候学在中医药理论框架中的重要地位,证候机理的突破必将带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整体突破,科学意义十分重大.回顾证候机理研究的历史,往往是现代医学出现怎样的指标,证候研究就检测哪些指标,然而基因芯片、激光、聚焦显微镜等高技术也并未给证候机理研究带来预想的突破,证候机理研究的思路值得反思.

  • 润肺豁痰宁嗽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赵晓彬;徐晓东

    目的:探讨润肺豁痰宁嗽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的CB患者1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润肺豁痰宁嗽汤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氨茶碱、氨溴索和氢溴酸右美沙芬联合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射线片、中医症候方面的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肺豁痰宁嗽汤可以显著改善CB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阴虚火旺型OLP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功能分析

    作者:颜家渝;黄映红;曾洁萍

    [目的]探索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中医证侯研究方法,探寻阴虚火旺型OLP的miRNAs表达特征,分析实验获得的阴虚火旺型OLP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功能.[方法]选取3例阴虚火旺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及3例正常人血液,分离提取miRNA,荧光标记后与miRNA基因芯片杂交,SAM软件筛选阴虚火旺型OLP患者和正常人有表达差异的miRNA,运用Targetscan软件及Kegg和Biocarta数据库分析阴虚火旺型OLP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功能.[结果]获得U108_x,ENS000000200969,ENS000000212315,hsa-miR-18a,hsa-miR-99b5个口腔扁平苔藓特异表达miRNA,其中3个下调,2个上调.hsa-miR-18a miRNA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功能共8个(尸≤0.01);hsa-miR-996 miRNA基因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功能共2个(P≤0.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用于口腔扁平苔藓中医证候研究,hsa-miR-18a上调和hsa-miR-99b下调可能是阴虚火旺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标志性miRNA,并且hsa-rniR-18a miRNA基因可能通过调控8个靶基因功能进行对阴虚火旺型OLP发生发展的调控,hsa-miR-996 miRNA基因可能通过调控2个靶基因功能进行对阴虚火旺型OLP发生发展的调控.

  • 基于多项相关系数下探索性因子分析在高血压中医证候中的应用

    作者:陈炳为;申春悌;许碧云;蒋文瀚;陈启光

    目的 探讨基于多项相关系数下探索性因子分析在中医中二分类及等级资料的应用,并与传统因子分析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因子分析及多项相关系数下因子分析对1 500例高血压病中医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较为相似,但基于多项相关系数下因子分析的载荷系数较传统因子分析的载荷系数大.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有肝肾阴虚、心肾两虚、阴虚阳亢、肝火亢盛及痰浊内蕴.结论 基于多项相关系数下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可用于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主要特点.

2099 条记录 96/105 页 « 12...93949596979899...10410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