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庭暴力青年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作者:郭洪绪;左潇;崔玉华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青年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住院的30例家庭暴力青年进行调查,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家庭暴力组评价其父母对他们过分保护、过分干涉(P<0.01).结论父母的过分保护、过分干涉在家庭暴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养育方式
  • 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研究

    作者: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

    目的研究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受虐筛查表随机抽取湘潭某工厂子弟中学二年级学生282名完成本次研究.两周后随机抽取30例(10%)进行重测.根据儿童虐待定义对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评价.结果两次测得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为0.93;Cronbach's α系数为0.74,项目间平均相关系数≥0.20.项目间有良好的鉴别力,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论儿童受虐筛查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研究儿童群体是否受虐的分组依据.

  • 论家庭暴力

    作者:张亚林

    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折磨、摧残和压迫等方面的强暴行为,其手段有殴打、捆绑、残害身体、凌辱人格、限制人身自由、遗弃以及性虐待等.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有报道.

  • 家庭暴力“心”解读

    作者:马志国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各样的暴力行为.这里专门从心理视角来透析家庭暴力问题,为人们提供可能的心理帮助.导致家庭暴力的心理原因一位丈夫在单位里受了冤枉,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家中,本想好好放松一下,没料到和妻子不过几句话,就大吵起来.妻子憋了一肚子火,刚好8岁的儿子跑回家,便抬手给了儿子一巴掌:“你为什么才回家!”孩子被妈妈打得晕头转向,回头看见小花猫,就转身一脚踢在猫肚子上.小花猫跑出去老远,回头嗷嗷地直叫,表达自己的抗议和困惑:我不是你喜欢的好朋友吗,今天为什么平白无故踢我?

  • 家庭暴力:一杯苦涩的老酒

    作者:王志振

    家庭暴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问题,是不同年龄、人种、社会阶层都会涉及的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公共健康的问题.根据全国妇联调查,在2亿7000万个中国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广东省妇联组织了对1589个家庭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29.2%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79.4%的家庭存在着丈夫对妻子施暴;平均每月4次和平均每月1次受丈夫施暴的妻子,分别占受暴妻子总数的32.1%和39%.虽然这些数字远不及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有80%的已婚妇女遭受丈夫施暴.但是,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也有增多的趋势,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的事件增多.

  • 走近受虐妇女综合征

    作者:孙清廉

    2003年,倍受中国法律界和广大民众十分关注的一件大案:是河北省宁晋县人民法院对长期受虐的农妇刘栓霞杀夫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刘拴霞没有被判死刑,而仅被判刑12年.这个判决改写了中国现行的民法判决记录.这是中国法律界第一次接受和认可"受虐妇女综合征"这个说法,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兴奋的不仅是法律界,妇女界和公共卫生界、生殖健康界的人士也都为之振奋.它使得妇女因遭受家庭暴力而身心俱损、妇女的人权和健康权受到威胁的问题,在一个更广泛的层面上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也使得把预防家庭暴力纳入公共卫生的范畴成为可能.

  • 家庭暴力为何屡禁不止

    作者:梁志中;江乐

    家庭暴力在中国由来已久,从封建的旧中国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可以说连绵不断,屡禁不止.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倡导妇女翻身,新中国建立已50多年,为何不能消除家庭暴力呢?其中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原因.

  • 二胎妈妈的孕期体检计划

    作者:张庆英

    首次产检(妊娠孕6~13+6周)在此期间,二胎妈妈要对流产有科学的认识并掌握预防措施;得到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好不养宠物;慎用药物,必要时可接种破伤风或流感疫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避免高强度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继续补充叶酸0.4~0.8毫克/天至孕3个月,有条件者可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可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下降.

  • 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

    作者:杨世昌;张亚林;郭果毅;黄国平

    目的探讨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一般资料问卷,随机抽取湘潭某工厂子弟中学二年级学生282名完成本次研究.对86名近1年内遭受虐待的儿童(CA)与196名近1年未曾遭受虐待行为儿童(NCA)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A与NCA的养育方式中CA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分值低于NCA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过度干涉与保护的分值均高于NCA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CA与NCA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明显不同,增加父母时子女理解及感情交流,减少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会减少儿童虐待的发生.

  • 孕期家庭暴力等因素与脑性瘫痪的相关性

    作者:麦笃雄;吴邦发;林鲁飞

    目的 探讨孕期多种因素尤其是家庭暴力与脑性瘫痪(脑瘫)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186例脑瘫患儿进行随访,从随访资料中,对孕期营养状况、是否滥用药物、是否滥用毒品、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文化程度高低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18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脑瘫患儿与健康儿童的阳性检出率在滥用毒品、家庭暴力及各影响因素总和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和减少家庭暴力、药物毒品滥用等不良社会因素,是预防脑瘫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 国外儿童虐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世昌;张亚林

    儿童虐待(CA)问题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1],但直至1962年Kempe等[2]发表有关CA问题的第一篇论文,表明CA不单纯是一个社会问题,亦是一个医学问题.时至今日,国外CA的研究颇多,本文就近年国外CA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儿童暴力违纪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李龙飞;张亚林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上都超过其年龄段、社会道德所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不仅包括遗尿、挑食、夜惊、抽动、多动等一般行为问题,还包括暴力行为、违纪行为等品行障碍.这些行为问题不但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其成人后社会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的发生.本文对该方面研究作如下综述.

  • 232例家庭暴力损伤法医学鉴定分析

    作者:张鹏坤

    目的研究家庭暴力损伤的法医学特点.方法对232例家庭暴力案件资料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凶器、损伤部位、时间列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家庭暴力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的特点,多发生在家中及夜间;被鉴定人的心理较复杂、年龄多集中在26~35岁之间、小学到中专之间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鉴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职业者多于无职业者,城镇明显多于农村.结论被鉴定人的心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法医学鉴定的关系密切,对遏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社区医护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慧娟;赵荣民;严素勤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医护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7-10月期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取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2名医护人员,问卷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 486 份(有效应答率为86. 5%) ,13. 6% 接受过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教育,仅有11.1% 的社区医护人员了解冷暴力. 78. 7% 的社区医护人员错误地认为家庭暴力是个人隐私.仅9. 8% 的社区医护人员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离婚者、正式在编人员、学历较高者及曾接受家庭暴力相关教育的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较高;工龄长、本科及以上学历及曾接受家庭暴力相关教育的医护人员对防治家庭暴力的态度更积极.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模糊,态度消极,婚姻状况、受聘形式、学历、家庭暴力相关教育等影响医护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及态度.应在社区医护人员中推行反家庭暴力法的教育及人性道德教育,并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列入继续教育内容,使社区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到防治家庭暴力的行动中.

  • 家庭暴力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武;李增庆

    家庭暴力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从人口学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三方面分析家庭暴力的有关影响因素,力求为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省得别人拐我老婆

    作者:李冬梅

    法官看了站在被告席上那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一眼,表情严肃地说:“被告,你被指控实施家庭暴力,打伤了你的妻子.请你详细陈述一下当时的情况.”“这还得从我买了一辆二手车说起,”被告慢吞吞地开了腔,“那辆车虽然是二手车,但车不错,锃光瓦亮,像新的一样.我把车停在院子里,坐在里面这儿瞧瞧,那儿看看,仔细地欣赏着……突然,我觉得这辆车太惹眼了,说不定哪天就让人偷去了.我楼上邻居家那辆车就是这样的,结果就让人开跑了.邻居去警察局报案时,警察说:‘你要是不买车的话,贼也不会起偷车的念头啊!””

  • 幸福婚姻的六把钥匙——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王高华教授

    作者:魏忠涛;方婉君;杨璠

    记者:近日,一条微博曝出“李阳家暴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家庭暴力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新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暴力发生率高达35.7%,不仅发生在普通市民身上,连一些名人、明星也“不能幸免”.您认为该如何防止家庭暴力?王高华:家庭暴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综合因素使然,其中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夫妻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 跑步是生活

    作者: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严冬冬

    塔拉乌马拉人独居在墨西哥隐秘的峡谷中,这块土地上没有犯罪、战争和偷窃,也没有腐败、肥胖、毒瘾、贪婪、家庭暴力、心脏病、高血压和二氧化碳排放.他们不会患糖尿病和抑郁症,甚至不怎么衰老:五十岁的人比十几岁的人跑得快,就连八十岁的老爷爷,也能翻山越岭跑出比马拉松还远的距离.

  • 拿什么拯救你,我焦虑心烦的家人

    作者:杨笛

    "神衰"催生家庭暴力■讲述人:张叔阳像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普遍都面临着来自于事业和家庭的双重高压力.但我没想到自己竟到了患神经衰弱的地步.

  • 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

    作者:孙秀娟;曾昭祥;刘宜东

    目的 探讨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旨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8例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组)进行评估,并与52例未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暴力组)进行比较.结果 暴力组冲动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暴力组(P<0.01);暴力组消极应对方式及EPQ的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非暴力组;两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冲动行为高、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面对压力情景时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其社会支持缺乏,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预防.

190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