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肌手术中的眼心反射

    作者:诸葛万银;马媛;赵铁良

    目的观察跟肌手术中牵拉眼外肌引起的眼心反射.方法观察145例斜视手术病人的心率、心电图表现,对比全麻与局麻、不同眼外肌及不同手术步骤的眼心反射区别.结果全麻与局麻的眼心反射阳性率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X2检验P=0.10;不同眼外肌眼心反射阳性率不同,依次为下斜肌>上斜肌>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外直肌.其中,下斜肌、外直肌与内直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05;手术步骤中的阳性率以勾肌肉时为多.结论 145例斜视手术中,眼心反射阳性率为51.54%,多为一过性,停止手术可消失,一般勿需处理.建议眼科手术应在心电监测下完成,以防眼心反射致心搏骤停的意外发生.

    关键词: 眼肌手术 眼心反射
  • 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的短期效果

    作者:王媛;于刚;曹文红;白大勇;胡守龙;刘雯;樊云葳;吴倩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伴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儿17例,年龄4~12岁,平均(7.8±2.3)岁.方法 以上患者中合并下颌上抬者(7例)采取双眼下直肌减弱+双眼上斜肌减弱术,合并下颌内收者(10例)采取双眼上直肌减弱+双眼下斜肌减弱术,合并水平斜视者(4例)同时行水平斜视矫正术,合并集合阻滞现象者(2例)同时行双眼内直肌减弱术.手术量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1.2±2.9)个月.观察手术前后代偿头位,双眼中间带佳矫正视力的变化,使用眼震仪测量手术前后眼球震颤的频率、振幅及强度的变化.主要指标 代偿头位、双眼中间带佳矫正视力,眼球震颤频率、振幅及强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垂直头位<15°者4例,15°~30°者7例,>30°者6例;随访终末垂直头位<15°者13例,15°~ 30°者3例,>30.者1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36,P=O.007).术后佳矫正双眼视力(0.26±0.13)比术前(0.22±0.12)有所提高(t=-2.66,P=O.017).术后随访终末眼震频率(2.27 Hz)较术前(3.19 Hz)明显下降(t=6.77,P=0.000).术后随访终末眼震振幅(16.6度)较术前(22.9度)明显下降(t=4.132P=-0.001).术后随访终末眼震强度(37.1 Hz*度)较术前(75.1 Hz*度)明显下降(t=6.275,P=-0.000).结论 对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代偿头位,提高视力,减轻眼球震颤的强度.

  • 反向性斜视的治疗(附10例报告)

    作者:任兵;罗英;刘世情

    反向性斜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斜视,在同一只眼,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内斜眼注视时,另眼反而外斜,此种特异的反常现象,即为反向性斜视,我们1991年至1998年收治1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临床资料 本文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小年龄5岁,大年龄16岁。其中7例为高度远视,2例为中度远视,1例为双眼近视并屈光参差。7例高度远视伴双眼弱视,1例中度远视伴单眼弱视。斜视度:内斜视在+5°~20°之间,外斜视在-5°~-20°之间。1例中度远视者有同时视,融合及立体视,2例高度远视有同时视,其余患者均无双跟单视功能。7例高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其中2例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2例中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其中1例合并隐性眼球震颤;1例近视为分离性垂直偏斜并内斜和外斜视(1992年曾做过眼肌手术)。

  • 全麻下儿童眼肌手术与眼心反射的关系

    作者:陈璐;苏鸣;赵海涛

    眼科手术中,由于牵拉眼外肌或压迫眼球等操作可引起心率减慢和各种心律失常,即眼心反射,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眼心反射发生率报告不一,其原因与患者年龄、麻醉方法和手术技巧等有关,一般认为眼心反射发生率局麻高于全麻、儿童高于成人[1,2].本研究拟评价全麻下儿童眼肌手术中不同眼外肌及手术方式与眼心反射发生的关系.

  • 儿童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病人特征与治疗

    作者:郑德慧;项道满

    目的 儿童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斜视类型,并多合并水平斜视.该类病人在儿童时期的手术都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文中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分型,研究制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非对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Non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case series).纳入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并且接受了手术治疗儿童.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半年复诊.术后失访病例已排除.本课题通过病人临床表现,归纳出其临床特征,并制定适合儿童的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分型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通过分析术后效果,评估各种手术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收集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斜视病人资料共41例.病人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使用不同的手术方式:Ⅰ型:术前有明显垂直眼位、代偿头位和“V征”病人1例,做较亢进的一只眼下斜肌部分切除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双眼正位.Ⅱ型:术前有明显垂直眼位和“V征”,无代偿头位病人20例,做较亢进的一只眼下斜肌部分切除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双眼正位.Ⅲ型:术前垂直眼位和代偿头位不明显,但“V”征表现明显患者12例,行双眼对称的下斜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无垂直眼位,也无代偿头位,仅1例术后水平眼位欠矫.Ⅳ型:术前垂直眼位和代偿头位不明显,“V”征表现不明显8例,仅行水平方向斜视手术,术后第一眼位正位,无代偿头位.结论 对于儿童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斜视病人,根据其临床特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儿童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斜视病人,通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儿童眼肌手术呕吐原因与护理对策

    作者:张绍蓉;李世宏;孙强;贺翔鸽

    为探讨影响儿童眼肌手术呕吐的因素,并为预防呕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我们从1998年4月至1999年12月对107例不同麻醉方式的眼肌手术患儿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报道如下.

  • 儿童眼肌手术呕吐原因与护理对策

    作者:刘小阳

    为探讨引起儿童眼肌手术呕吐的因素,并为预防呕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我们从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对102例不同麻醉方式的眼肌手术患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眼肌手术儿童呕吐原因的临床研究与护理对策

    作者:张绍蓉;李世宏;孙强;贺翔鸽

    目的为探讨影响儿童眼肌手术发生呕吐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将107例眼肌手术的儿童分为局麻和全麻二组,对术中至术后6 h、术后6~24 h、术后1~7天发生呕吐的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全麻组共发生呕吐30例,其中:术中1例、术后24h24例、术后7天5例;局麻组共发生呕吐14例,其中:同全麻组的三个阶段分别为5例、5例和4例.结论(1)麻醉方式与呕吐发生有较显著的关系;全麻患儿出现呕吐与手术阶段相关,三阶段呕吐发生率有较大的差异.由于氯胺酮的副作用使全麻组术后6~24h呕吐发生率较局麻组增加.(2)局麻组患儿术中~术后6 h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全麻组,两组差异显著.此阶段发生呕吐是速发型眼一胃肠反应所引起.(3)两组术后24h~7天发生呕吐差异不显著;此阶段呕吐反应均同迟发型眼一胃肠反应和长时间禁食、禁水,术后突然进食,引起胃部不适,造成呕吐.(4)做好术前绝对禁水、禁食和加强患儿全麻术后呼吸道监护及对患儿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眼肌手术患儿呕吐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代艳;王晓莉;陈小虎

    目的:总结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导致的限制性斜视手术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01/2012-02在我院就诊的21例眼外肌手术出现并发症的TAO限制性斜视病例,分析手术前病情、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21例中术前有6例为限制性上斜视,15例为限制性下斜视.手术中行上直肌断腱1例,后退5例,下直肌后退15例.术中发生巩膜损伤2例,其中1例在断肌止点时损伤巩膜,1例在将肌肉固定于巩膜上时缝穿巩膜;术中预置缝线滑脱3例;术后早期(术后1mo内)发生欠矫6例,过矫5例;术后晚期(术后6mo后)出现过矫15例,包括6例限制性上斜视患者、9例限制性下斜视;下睑退缩8例.结论:TAO限制性斜视手术矫正容易出现过矫,手术中应严格控制肌肉后退量,下直肌后退时应注意下睑退缩发生的可能.

  • 眼外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的眼心反射

    作者:马艳;吴新民;周勤生;李霞

    压迫眼球通过迷走神经经反射而引起心率减慢,称为眼心反射[1].国内外文献已有关于眼科手术发生眼心反射的报道,既大多是由于眼肌手术或眶内其他眼科手术时发生的眼心反射[2-12];查阅近十年相关文献眼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出现的眼心反射报道较少.我科自2000年~2005年间对173例眼部患者实施整形美容手术,部分患者出现眼心反射症状;为提高临床上的重视,现对173例眼外部美容外科手术报告如下.

  • 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临床观察

    作者:李景波;魏晓月

    目的 观察眼肌手术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发生概率,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观察斜视患者138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依据术前检查制定具体手术方式,术中后徙术选用5-0丝线缝合,缩短术选用3~0丝线缝合.结果 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发生率8.696%,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女性斜视缩短术后.结论 临床统计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和文献记载相比发生率偏低,而且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多发生在截除手术后,占全部发生患者总数的83.33%,原因在于缩短术比后徙术所用的缝线较多,且更靠近角膜缘和葡萄膜,而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和缝线的开始分裂和被吸收有关,属于不典型的Ⅳ型变态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