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4例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异常头位的处理分析

    作者:索艳芳

    目的 探究头位难产的识别方法与异常头位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34例头位难产病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异常的处理措施.结果 经过及时合理的处理,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8例,阴道助产分娩4例,新生儿窒息1例.结论 尽早发现难产征兆,及时的、正确的处理胎方位,纠正异常产力能够使分娩顺利进行,降低对胎儿与产妇的伤害,提升产科质量.

  • 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的短期效果

    作者:王媛;于刚;曹文红;白大勇;胡守龙;刘雯;樊云葳;吴倩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伴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儿17例,年龄4~12岁,平均(7.8±2.3)岁.方法 以上患者中合并下颌上抬者(7例)采取双眼下直肌减弱+双眼上斜肌减弱术,合并下颌内收者(10例)采取双眼上直肌减弱+双眼下斜肌减弱术,合并水平斜视者(4例)同时行水平斜视矫正术,合并集合阻滞现象者(2例)同时行双眼内直肌减弱术.手术量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1.2±2.9)个月.观察手术前后代偿头位,双眼中间带佳矫正视力的变化,使用眼震仪测量手术前后眼球震颤的频率、振幅及强度的变化.主要指标 代偿头位、双眼中间带佳矫正视力,眼球震颤频率、振幅及强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垂直头位<15°者4例,15°~30°者7例,>30°者6例;随访终末垂直头位<15°者13例,15°~ 30°者3例,>30.者1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36,P=O.007).术后佳矫正双眼视力(0.26±0.13)比术前(0.22±0.12)有所提高(t=-2.66,P=O.017).术后随访终末眼震频率(2.27 Hz)较术前(3.19 Hz)明显下降(t=6.77,P=0.000).术后随访终末眼震振幅(16.6度)较术前(22.9度)明显下降(t=4.132P=-0.001).术后随访终末眼震强度(37.1 Hz*度)较术前(75.1 Hz*度)明显下降(t=6.275,P=-0.000).结论 对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代偿头位,提高视力,减轻眼球震颤的强度.

  • 产时头位异常诊断与处理

    作者:张秋侠;杨跃华

    随着围生医学的进展,横位、臀位等异常胎位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在头先露中,头位难产约占分娩总数的20%,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且易被忽略,因此,产时早期发现与正确处理头位异常是目前降低围生期母婴发病率的关键.头位难产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胎头高直位、前不均倾位、颜面位、额位等异常头位.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14例

    作者:曲芳;胡建华;刘英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为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为头颈部肌肉不协调过度收缩,而致一些转头动作或持续性异常头位,可伴痉挛性痛.作者在1999年12月~2002年8月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1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家宁;巨小方;谈晖珍;卓巴

    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C N),在儿童眼疾中是对视力及视功能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并非少见.患儿为了能够保持较好的视力,出现代偿性异常头位,采用中间带移位术来矫正代偿头位和提高视力,已成为目前治疗(C N)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改良的Kestenbaum法[1]和增减改良Kestenbaum法对13例伴有异常头位的(C N)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 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异常头位的处理

    作者:郭书红

    目的:通过对头位难产进行识别与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难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头位难产进行归纳性总结,有效给予几点正确的处理方法。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与处理,60例难产患者中,40例产妇自然分娩(69.5%),剖宫产的产妇有4例(5.5%),阴道助产分娩的产妇有2例(3.5%),新生儿窒息的产妇有2例(3.5%),活跃期延长或者停滞的产妇有4例(5.5%),宫颈水肿的产妇有4例(5.5%),分娩过程中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有2例(3.5%),宫缩乏力的产妇有2例(3.5%)。结论:在进行难产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应尽早发展患者的难产情况,并且采取正确的胎位处理方式,通过采用异常产力矫正,有效促进难产孕妇进行分娩,降低孕妇与胎儿受伤的几率。

  • 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合并斜视的手术疗效

    作者:郭敬丽;王琪;王利华;马翔;李琳

    目的:探讨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 INS)合并斜视的手术设计及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11例INS合并水平性斜视、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检查患儿的矫正视力、异常头位( anomalous head postures, AHP)、眼位及立体视锐度。手术设计原则为:在注视眼上设计水平直肌后徙联合截除的手术量以矫正AHP,在非注视眼(斜视眼)上设计水平直肌后徙联合截除的手术量以矫正并存的内斜视或外斜视,且该手术量根据注视眼的手术量进行适当调整。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11例中,合并外斜视6例,内斜视5例;5~15岁,平均(9.0±4.7)岁;平均随访(9.4±5.3)个月。术后5例AHP治愈,6例改善;9例眼位正位,2例欠矫;6例双眼视力增进≥2行,4例双眼视力增进1行,1例双眼视力不变。结论对于INS合并水平性斜视患者,按照在注视眼上设计手术量以矫正AHP、在非注视眼上设计并调整手术量以矫正斜视的原则,可达到矫正AHP和眼位、改善视功能之目的。

  • 手术治疗先天性眼震的异常头位

    作者:王为农;张东杲;章应华;杨新光

    目的:用手术方法矫正先天性眼震患者的异常头位。方法:笔者用改良KESTENBAUM(5MM、6MM、7MM、8MM)法和增加手术量的改良KESTENBAUM法随机选择手术治疗患者48例。手术适应证为异常头位≥15°者;对异常头位≥30°者,则增加改良KESTENBAUM法手术量的40%-60%。结果:术后24例随访不少于6个月,4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异常头位由术前平均31.5°减少到5.1°,眼震强度由术前平均35.5HZ减少到9.6HZ;48例患者的86眼(89.58%)视力增加≥2行。结论:用改良KESTENBAUM法和增加手术量的改良KESTENBAUM法治疗先天性眼震患者的异常头位具有显著疗效。

  • 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异常头位

    作者:王为农;张东杲;章应华;杨新光

    0 引言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异常头位不仅影响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也极大地损害患者的容貌. 多年来对本病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法. 近年来, 我们用眼震图仪作术前术后观察, 开展改良Kestenbaum (5, 6, 7, 8 mm)法和增加改良Kestenbaum法[1]手术治疗有异常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24例, 获显著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