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偏头痛伴卵圆孔未闭患者介入封堵疗效观察

    作者:张宏伟;沈群山

    目的 探讨偏头痛伴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介入封堵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以偏头痛为主要症状来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并确诊为PFO的成年患者238例,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119例)和介入组(119例).介入组患者直接行介入封堵治疗,于术后1、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及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检查;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对症治疗,1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及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检查,对症状无明显好转且手术意愿强烈的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并纳入介入组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偏头痛症状,其中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为145例(60.9%).1个月后随访,介入组患者偏头痛缓解率(78.2%比13.4%,P<0.001)、右心声学造影查右向左分流(RLS)缓解率(82.4%比7.6%,P<0.001)及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查RLS缓解率(87.4%比9.2%,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随访时,对照组有86例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终共205例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并全部成功,术后1个月时随访患者204例,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194例.1个月随访患者偏头痛缓解率[76.5%(156/204)比87.6%(170/194),χ2=8.355,P=0.004]、右心声学造影查RLS缓解率[81.4% (166/204)比 95.4%(185/194),χ2=18.683,P<0.001]显著低于6个月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查PLS缓解率两时间点比较[90.7%(185/204)比94.3%(183/194),χ2=1.894,P=0.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9例(4.4%)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患者死亡或因手术导致再次入院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对偏头痛伴PFO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安全有效.

  •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及近期随访研究

    作者:李世军;岳庆雄;王苏平;潘晓芳;赵红玲;王琳;庞占琪;董赫;杨健;李亚文;马奔;孙喜琢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情况。
      方法:对24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包括偏头痛15例,其中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双侧皮层及皮层下多发小灶脑梗死3例,不明原因卒中9例,偏头痛合并卒中3例]。分别在术后即刻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检查,在术后3天、1个月、3个月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术后第6个月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头颅电子C T检查。偏头痛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
      结果:共21例成功封堵,3例不明原因卒中患者未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放弃封堵治疗。封堵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提示右向左残余分流分别为7例、4例、3例、3例。封堵术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提示残余分流少量、中量、大量封堵术后即刻分别为8例、1例、0例和6个月分别为1例、1例、1例。所有患者复查头颅电子CT无新发梗死病灶。21例中有15例出现偏头痛,其中14例患者封堵术后6个月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P<0.001)。所有封堵患者无卒中再发。
      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可预防卒中再发及改善偏头痛症状,但短期内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右向左分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筛查及封堵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利;王娟娟;刘莹莹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患者筛查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为偏头痛组,其中先兆偏头痛(MA)51例,非先兆偏头痛(MO)29例,另选择同期于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TCD发泡试验;偏头痛组行食道超声心动图、头部CT检查.对确诊为卵圆孔未闭且同意封堵治疗的患者经皮穿刺介入封堵治疗,在封堵术后1、3个月行TCD发泡试验及常规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及头部CT检查,以观察封堵术疗效.结果 偏头痛组TCD发泡试验检测37例存在右向左分流,且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存在卵圆孔未闭,其中Ⅱ级患者13例,Ⅲ级患者19例,Ⅳ级患者5例;对照组中Ⅱ级患者5例,Ⅲ级患者2例,无Ⅳ级患者,两组RLS分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MA患者13例,MO患者7例)接受介入封堵治疗,手术成功,12例患者术后偏头痛症状消失,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TCD发泡试验仍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但偏头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少,其中2例患者仅在Valsalva动作后出现症状,l例患者手术前后均为Ⅳ级.所有患者复查头部CT检测均未发现新发梗死病灶.结论 介入封堵治疗可明显改善PFO合并偏头痛患者的症状,TCD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筛查及疗效评估中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介入封堵治疗多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文生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多孔房间隔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多孔房间隔缺损患者53例,均采用介入封堵治疗,统计手术成功率,对比治疗前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室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结果5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23%,且治疗后患者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室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在多孔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脑梗死合并小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2例报道

    作者:王仲朝;李天亮;张宝霞

    近年来,介入封堵术已成为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首选方法,对于小的房间隔缺损(<10 mm,特别是<5 mm)是否行介入封堵治疗仍存在争议.小房缺可能由于反常性栓塞致脑梗死,这是建议对其进行介入封堵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2例脑梗死合并小房间隔缺损病人首先行右心声学造影,证实存在大量右向左分流,后行介入封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尚慧

    目的:对75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封堵术后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行介入封堵术后患儿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术后护理.结果:全组病人介入封堵治疗愈后率达97%.结论:加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TCD发泡试验对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筛查及封堵治疗后评价的意义

    作者:赵红玲;李世军;王苏平;岳庆雄;解丽丽;李福荣;孙喜琢

    目的 观察TCD发泡试验(c-TCD)对偏头痛患者筛查卯圆孔未闭(PFO)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方法 偏头痛患者126例,男45例,女81例,平均年龄42.3 ±3.6岁,其中先兆偏头痛(MA)78例,非先兆偏头痛(MO)48例.所有患者均行c-TCD、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及头部CT检查.对诊断为卵圆孔未闭且同意封堵治疗的患者进行经皮穿刺介入封堵治疗,并在封堵术后1m、3m行c-TCD及常规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TrE)检查,在术后6m行TTE联合TCD声学造影及头部CT检查.结果 126例偏头痛患者中,46例(36.5%) c-TCD提示心脏存在右向左分流且TEE证实存在卵圆孔未闭,其中MA 32例,MO 14例;12例(MA 8例,MO 4例)接受介入封堵治疗,其中10例封堵术后偏头痛症状消失,2例封堵术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4例封堵术后3m内c-TCD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较术前明显减少,其中2例仅在Valsalva动作后出现.封堵术后6m c-TCD联合TTE声学造影检查,2例(均为术后3m常规c-TCD阳性)患者仍存在右向左分流,所有头部CT无新发梗死病灶.结论 c-TCD对PFO的筛查及介入封堵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介入封堵治疗可明显改善合并PFO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封堵治疗6m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右向左分流.

  • 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介入封堵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许耘红;何穗;李丽青

    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介入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或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观察组为100.00%,常规组的成功例数为53例,成功率为96.36%;在围术期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率1.82%,常规组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介入堵封治疗效果明显,手术创伤小,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并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帮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王琦光;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

    目的 探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20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及术后2d作常规血液检查,了解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 204例患者中女146例(71.6%),男58例(28.4%),平均年龄(18.2± 16.8)岁;动脉导管未闭(PDA) 80例(39.2%),室间隔缺损(VSD) 72例(35.3%),房间隔缺损(ASD)52例(25.5%).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计数减少率为(8.69±21.86)%(-91.6% ~ 85.8%);7例(3.4%)血小板计数减少至(50~ 100)×109/L,2例(1.0%)<50× 109/L;49例(24.0%)血小板计数下降≤10%,84例(41.2%)下降10% ~ 50%,8例(3.9%)下降>50%.术后血小板计数为(226±79)×109/L,较术前(250±73)×109/L明显降低(P<0.01);PDA、ASD术后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降低(P<0.01),VSD术后虽较术前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13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DA术后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封堵术前血小板计数(OR=1.009,95%CI 1.001 ~ 1.08,P=0.036)和封堵器直径(OR=1.257,95%CI 1.069~ 1.478,P=0.006).结论 血小板减少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短期内常见并发症,PDA封堵器直径≥14 mm和ASD封堵器直径>20 mm较易发生血小板减少.

  • 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及随访评估

    作者:伍广伟;许能文;王孟杰;吴旭斌

    目的 观察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瓦氏)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2年6月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经导管介入治疗患者.主动脉根部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见5例均为单个窦瘤,其中3例右冠窦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2例无冠窦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房.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地放置封堵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2个,室间隔缺损封堵器3个.5例患者封堵术后均实施超声心动图跟踪随访12 ~ 60个月,平均30.2个月,所有患者心脏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减小,术后心脏杂音消失,封堵器位置正常,无分流束血流信号及邻近心脏组织结构受累.结论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其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须长时间随访.

  • 不同种类封堵器封堵126例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评价

    作者:杨梅;严文华;黄洁;孙凌;吕海涛;陈烨;陈海燕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种类封堵器封堵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短中期随访的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2年12月确诊动脉导管未闭126例并接受介入治疗的疗效。根据动脉导管未闭大小分别选择弹簧圈、Amplatzer封堵器、Plug血管塞以及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植入封堵器125例,封堵技术成功率99.2%。其中Amplatzer的PDA封堵器107例(84.9%)、弹簧圈2例(1.6%)、膜周部对称型Amplatzer的VSD封堵器2例(1.6%)、ADO-Ⅱ封堵器7例(5.6%)、血管塞Plug封堵器7例(5.6%)。术后半小时经造影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少量残余分流17例,术后3 d超声心动图检查残余分流6例,3个月后均无残余分流。患者术后3个月心超检查左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封堵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 介入封堵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潘云席;胡国春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取介入封堵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直视手术.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都为100%,因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费用和输血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并且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输血量少等优点,但由于费用较高,应视患者和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等考量后选择使用.

  • 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27例疗效分析

    作者:梁芳;张翠媛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PDA合并PAH 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常规左右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力及主动脉压,在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观察动脉导管大小形态,采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介入疗法,封堵成功后再测肺动脉及降主动脉压力.术后3 d、1个月、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封堵器形态、肺动脉压等指标.结果 27例患儿均封堵成功,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前平均肺动脉收缩压(49.4±17.2)mmHg(1 mmHg=0.133 kPa),其中轻度升高8例,中度升高18例,重度升高1例;封堵术后10 min肺动脉收缩压降低,平均(27.8±5.9)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肺动脉收缩压均恢复至正常.降主动脉压封堵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PDA合并PAH轻中度升高患儿肺动脉压明显下降,临床疗效显著.

  • 介入封堵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吕虹海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7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4-17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6-19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膜部室间隔缺损.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在对患者采用介入封堵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8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结论: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的方法对于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有效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老年性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王元章;刘晓明;张远飞;温少昌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对老年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房间隔缺损患者27例,对其进行介入封堵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介入封堵治疗后,在肺动脉压力、右心室内径以及三尖瓣的反流面积上,与介入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封堵治疗老年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成功率高,创伤小,疗效显著,且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治疗

    作者:欧爱玲;郭盛兰

    动脉导管是胚胎时期部分肺动脉血流人降主动脉的重要血管通道,绝大多数动脉导管在出生后48 h内达到功能性关闭,2~3周完全解剖学闭合,若动脉导管逾期持续不闭合即可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目前PDA的发生率约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10%~21%,是小儿常见CHD之一[2].介入治疗以其具有创伤小、无手术瘢痕、疗效可靠、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治疗PDA的首选.但婴幼儿PDA患者由于月龄小、血管纤细、易发生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治疗操作难度大,较年长儿及成人患者风险更大,如何规范、安全地开展婴幼儿PDA介入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介入封堵婴幼儿PDA治疗中PDA大小的测量、人路方式、麻醉与穿刺要点、输送轨道的建立、封堵器的选择和释放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综述如下.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介入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旭;刘斌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的介入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老年AMI并发VSR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治疗要点.结果 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AMI发生3周以后选择24 mm肌部室缺封堵伞(室间隔穿孔缺损直径大约14 mm)行介入封堵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介入封堵术是AMI并发VSR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适宜的手术时机、合适的封堵器械以及实施手术人员的技术等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个体化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的随访研究

    作者:王静;田建伟;张颖;李利;陈元恒;朴龙松;黄丛春

    目的 比较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个体化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pmVSD患儿共109例,其中接受介入封堵治疗61例,外科手术治疗48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转归、对心功能(EF、FS)及心电指标(ptfv1、Macruz)的影响,并随访3年,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观察患儿术后疗效及中长期效果.结果 介入封堵组治疗成功率为96.72%,外科手术组治疗成功率为100.00%,介入封堵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2.95%)与外科手术组(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心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术后心电图ptfv1、Macruz值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介入封堵治疗pm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 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的意义探讨

    作者:尹刚;贾勇;戴炜

    目的 观察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ASD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水平,对治疗前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患者介入封堵术治疗后AST和cTn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LDH、CK-MB、CK和α-HBD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导管介入ASD封堵术治疗对患者心肌酶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AST和cTnI的影响明显.该影响可用适当药物干预,但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不明显.

  • 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原平利;张华;杨星昌;马兰香;丁守良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 ~21%,每2 500~5 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例.早产儿发病率明显增加,出生时体重<1 kg者发病率可高达80%.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PDA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开胸手术,尽管治疗成功率较高,但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及手术瘢痕等缺陷.自从Masura等[2] 1998年首次报道应用蘑菇形伞封堵PDA获得成功,同期国产新型PDA封堵器成功应用于临床[3]后,使PDA的介入治疗更加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也将PDA的介入治疗推向鼎盛时期,使98%的左向右分流的PDA患者都能通过介入封堵治疗而根治,仅少量PDA患者仍需外科治疗.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封堵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我中心在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已成功完成了150例PDA封堵术,现报道如下.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