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

    作者:田晋帆;葛长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大多数冠心病的首选方法,然而,支架作为异物在血管壁内诱发血小板黏附和活化凝血过程,以及支架置入过程中高压扩张和非顺应性球囊的扩张使血管受到的损伤更大,为抗血栓治疗提供了基础[1],其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 比伐卢定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斌;杨丽;王立新;颜翠萍

    比伐卢定(bivalirudin)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比伐卢定是水蛭素的衍生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而起效,国外将其与其他常用抗凝药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比伐卢定可以作为肝素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的替代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现综述比伐卢定的药效学特点及其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

  • 达比加群酯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应用一例

    作者:冯霞飞;谢强丽;周希;黄伟剑

    1 临床资料男性,63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近来未服药,自述血压控制可.有糖尿病病史5年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否认心脏病病史、脑卒中史、既往大出血史、手术外伤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此次因"心悸半年余"于2018年10月4日入院 ,查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查体:体温:36.4℃, 心率:47 次/min,血压:131/74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0次/min.无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专科查体:心前区无隆起,未见异常搏动.触诊心尖搏动位于左第V肋间,锁骨中线内0.5 cm,力量强,无抬举感、无摩擦感及震颤.心相对浊音界大小正常.心音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浮肿,足背动脉搏动好.入院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轻度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窦部及升部增宽,主动脉瓣局部钙化,轻度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减退.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左心房及两肺静脉主干未见明确血栓,予以完善相关术前检查.

  • 抗凝治疗新进展

    作者:郭静萱;刘健

    抗凝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和静脉血栓栓塞等领域治疗的重要内容.新近发表的重要的临床研究,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证实了低分子肝素,Ⅹa因子抑制剂以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等药物在上述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提倡平衡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根据个体化原则进行治疗.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期间抗凝治疗

    作者:于坤;梁碧霞;刘明政;吕峰;高国栋;胡强;秦春妮;黑飞龙

    目的 术前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旨在为HIT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期间的抗凝策略提供新的选择.方法 回顾了近期本院3例术前诊断HIT、术中使用替代肝素抗凝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讨论了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中阿加曲班和比伐卢定在各种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监测指标、安全性、有效性、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等.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行全麻下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过程顺利,恢复良好,2例患者术后胸液量较多使用血制品.结论 在严密的抗凝监测下,阿加曲班和比伐卢定用于HIT患者心脏OPCAB是安全有效的.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的研究现状

    作者:权菊香;王燕龙

    比伐卢定在2000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是直接的、特异的、可逆的凝血酶抑制剂,具有抗凝效果的可预测性、不诱导血小板减少及对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有效等优势,克服了肝素、水蛭素的局限性.本文对其药理学特点、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等进行简要综述.

  • 抗凝药比伐卢定国外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潘春梅;向定成

    比伐卢定(bivalirudin)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比伐卢定是水蛭素的衍生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而起效,国外将其与其他常用抗凝药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比伐卢定可以作为普通肝素和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阻滞剂的替代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现综述比伐卢定的药理学特点及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管内放射治疗术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张石革

    目的:根据血栓的形成机制,对凝血酶的直接抑制而成为对抗静脉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一线抉择,受到临床和患者的关注.本文总结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在大量临床研究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相对华法林而言,其更特异地抑制血栓的形成,抗凝作用快,抗凝效果与剂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标志一个新颖抗凝治疗里程的开始.

  • 急性冠脉综合征新型抗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婧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率逐渐升高,目前一些新型抗栓药物逐渐临床试验得到了认可和应用,本文就新型抗栓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关键;王国干;朱俊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新兴的抗凝剂,它能抑制凝血酶,也可抑制凝血酶介导的因子Ⅴ、Ⅷ、,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活性.它不仅有抗凝血功能,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炎等作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本文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阎小青

    抗凝药物是一类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不同环节而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目前传统的抗凝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多,应用上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针对凝血过程中的关键因子,成功研发了多种新型抗凝药物,其中以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研发具代表性,且多项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这些药物明显优于传统的抗凝药物,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线抗凝药替代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等药物.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彦云;王珩

    脑梗死急性期快速准确的治疗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已经得到国际公认的是超早期溶栓治疗.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够得到溶栓机会.阿加曲班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近年来关于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对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应用进展

    作者:方立

    与其他抗凝药相比,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DIT)的药理作用及药动学特点更优越,尤其是以比伐卢定为代表的DTI,能显著改善心血管病人的预后.目前,在欧洲及北美地区,比伐卢定已经被推荐取代传统肝素常规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抗凝治疗.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梦华;石建平;徐宝元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和治疗有效且安全,同时具有可口服给药、半衰期较短、可预测剂量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不需要常规监测和调整剂量等优点.达比加群酯预防重大择期骨科手术后VTE的疗效不劣于依诺肝素,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则优于依诺肝素;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治疗VTE的疗效均不劣于低分子肝素和维生素K拮抗剂.本文综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VTE的研究进展.

  • 用于房颤的新型口服抗凝剂

    作者:陈敏;陈绍行

    心房颤动(房颤)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华法林是目前预防中高危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惟一有效药物,但该药具有个体差异大、可与多种食物和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治疗窗窄等缺点,临床应用时需密切监测凝血指标,频繁调整药物剂量,给医患双方带来诸多不便.目前,以Xa因子和Ⅱa因子(凝血酶)为靶点的新型抗凝药物备受关注,它们有可能代表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为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 新型抗凝药Dabigatran或将成为华法林替代品用于治疗静脉血栓栓塞

    作者:

    在过去的60年里,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一直作为抗凝剂用于多种适应证,包括静脉血栓栓塞(VTE).但有专家称,华法林可能是市场上具危险性的药物之一.该药不仅疗效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且可与其他许多药物和食物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用药者需每2~3周作1次血液检查,以确保用药安全.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预防椎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史兆荣;刘德志;周露露;张晓浩;侯华娟;王昭君;林颖;徐格林

    目的 既往研究提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尚无研究探讨其在椎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探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对椎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单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适合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并利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组及对照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组连续接受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术前2d及术后3d)抗凝治疗,对照组不进行抗凝治疗,2组其余药物治疗相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组患者抗凝期间监测凝血功能.临床随访时间点分别为术后1、3、6、9个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在术后6~9个月住院进行.主要终点事件为支架内再狭窄,所有数据均录入南京卒中注册系统. 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57例患者入组研究(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组目标血管重建率在数值上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vs13.3%,P=0.356).术后复查,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vs30.0%,P=0.031).围手术期间和随访9个月2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其中包括再狭窄率(7.4%vs30.0%,P=0.031)、目标位置重建(3.7% vs 13.3%,P=0.356)、死亡(0vs3.3%,P>0.999)、复发率中或TIA(0vs 6.7%,P=0.492)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7% vs0,P=0.474). 结论 在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不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可有效预防椎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张良;邸伟庆;陈阳;薛雁;王宏英

    凝血酶处于凝血级联的重要位置,它在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白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能够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抗血栓药物,本文对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开发中的新型口服抗凝药

    作者:黄贵丽;刘松青;奚鑫;李文军;赵鸿燕;杜倩

    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是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及肺栓塞等疾病发生的关键性因素,抗凝药则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新型口服抗凝药有着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出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该类药物的研发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发中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大多数为Ⅹa因子抑制剂(Eribaxaban、LY517717、Darexaban、Letaxaban和DX-9065a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AZD0837和Ⅸa因子抑制剂TTP889.本文就目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新型口服抗凝剂,从其结构、临床研究状态及作用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我国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研发与上市前研究提供参考.

  •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英明;杨晔

    华法林在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需要有新的抗凝剂来代替.本文主要对新近出现的抗凝药物,如直接Xa因子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新型维生素K拮抗剂作一综述.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