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青光眼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2例

    作者:袁庆会;杨慧军

    1病例报告例1:女,56岁.因双眼反复发作闭角型青光眼收入院,入院后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前房轴深略浅,周边前房浅,余眼部检查均正常.于2003-06-23行左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术中发现前房略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第1天换药见左眼周边无前房,轴深较浅,给予阿托品、混合散瞳等联合用药,瞳孔仍不能散大.右眼同时发生浅前房.

  • 兔眼滤过术中应用抗瘢痕药物后的眼压变化

    作者:孔丽;冯艳玲;姚汉武;胡俊喜;任金萍

    目的:在兔眼滤过术中应用两种抗瘢痕药物后观察其眼压变化,探讨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抗瘢痕药物种类及用药方式.方法:将激素及丝裂霉素分别应用于兔眼滤过术中,测定术前、术后3 d、7 d和1个月眼压并进行分析.结果:①术前各组间眼压无显著差异;②术后3 d和7 d,甲强龙各浓度组眼压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术后1个月实2、3、4组和对2组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术后1个月实1组和对1组眼压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其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眼压变化的结果表明甲强龙不仅具有早期抑制肉芽组织的作用,而且在一定浓度下对肉芽组织的成熟也有抑制作用,提示甲强龙术中湿片贴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瘢痕方法.

  • 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原因研究

    作者:朱学鑫;徐庆斋;张彦龙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因.方法对41例(42眼)青光眼手术后眼压失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1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原因分别为术前诊断及术式选择失误(29.3%)、手术操作失误(31.7%)、术后葡萄膜炎症(17.1%)、滤过泡纤维增生囊化(21.9 %).结论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及合理选择青光眼术式,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预防术后葡萄膜炎症、防止滤过泡纤维增生囊化形成可避免或减少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发生.

  • 6例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手术的护理

    作者:黄文敏;吴素虹;蔡立君;黎燕鸿

    总结了6例(7只眼)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手术的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眼部及全身的检查,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包括脉络膜上腔渗漏、出血及恶性青光眼等,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本组1只眼于术中爆发脉络膜上腔出血导致眼球萎缩,2只眼于术后第2天出现脉络膜上腔渗漏和恶性青光眼,经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大鼠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后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的研究

    作者:徐建江;孙兴怀

    目的 研究大鼠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后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诱导能力的变化及其与术后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照实验研究.50只近交系Wistar大鼠,右眼为实验眼,建立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模型后,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鼠.另外5只SD大鼠,1只Wistar大鼠,提供诱导ACAID所需去上皮角膜片.A组为阴性对照组,在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后1周,前房植入Wistar大鼠角膜片;B组为阳性对照组,在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后1周,颈部皮下注射SD大鼠脾细胞,前房不植入角膜片;C、D、E组为实验组,分别在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后1、4、8周,前房植入SD大鼠角膜片.B组在颈部皮下注射SD大鼠脾细胞悬液,1周后右耳廓皮下注射SD大鼠脾细胞悬液,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其他各组均在前房植入角膜片,2周右耳廓皮下注射SD大鼠脾细胞悬液,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耳廓膨胀指数反映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程度.同时各组取心脏血,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浓度,取脾脏组织检测细胞转录因子GATA-3 mRNA表达水平.通过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检测Th2的GATA-3和Th2细胞来源细胞因子IL-4及IL-10,分析机体免疫状态,并进而评价ACAID.此外,各组鼠取心脏血和脾脏组织后,再摘除眼球,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前房炎性反应变化.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IL-4、IL-10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各组数据与阳性对照组或阴性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后,B、C、D、E组鼠均诱发出迟发型超敏反应.(2)血清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全层巩膜切除眼外滤过术后,3个实验组间血清IL-4及IL-1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124,6.336;均P<0.01);其中D组鼠血清IL-4及IL-10浓度明显低于C组和E组;血清IL-4及IL-10浓度呈现随术后短时间内上升,而后下降,并随时间推移再次增高的趋势.(3)脾脏组织GATA-3表达检测,结果显示D组和E组鼠脾脏组织中GATA-3表达明显上调.(4)眼球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C组鼠前房内有少量炎性渗出和炎性细胞,D组和E组鼠前房内未见明显炎性渗出和炎性细胞.结论 大鼠全层巩膜切除和眼外滤过术后,将暂时失去诱导ACAID的能力.但随术后前房炎性反应的消退,血清IL-10及IL-4浓度再次增高,脾脏GATA-3表达明显上调,表明机体ACMD的诱导能力有逐渐恢复的趋势.(中华眼科杂志,2009,45:32-37)

  •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对照研究

    作者:骆荣江;卓业鸿;刘韶瑞;林明楷;田臻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患者31例(31只眼)为A组,同期小梁切除术患者32例(32只眼)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眼压、滤过泡、视野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AS 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值比较,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术后结膜滤过泡消失率和视野改变等情况比较,采用CMH 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眼压:手术后1个月至5年,A组患者眼压为(13.87±4.88)mm Hg(1 mm Hg=0.133 kPa)至(24.01±6.55)mm Hg,眼压随时间推移有较明显的升高趋势;B组患者眼压(11.90±4.92)mm Hg至(19.10±7.43)mm Hg;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7,P<0.05).(2)滤过泡:术后B组患者均形成明显的功能性滤过泡;A组仅有25只眼(80.6%)形成明显的功能性滤过泡,6只眼仅见滤过泡轻度隆起;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滤过泡消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29,P<0.05).(3)视野:术后随访5年,A组有11只眼(39.29%)视野缩小,B组有6只眼(23.08%)视野缩小,但两组视野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7,P>0.05).(4)并发症:术后随访5年,B组并发白内障12只眼(12/26,46.15%),A组并发白内障6只眼(6/28,21.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97,P<0.05).(5)手术成功率:B组为61.54%(16/26),A组为14.29%(4/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63,P<0.05).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均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与小梁切除术相比,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安全性较好,术后合并症较少,但远期疗效尚不确定,需谨慎选用.

  • 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与 Schlemm 管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王宁利;王怀洲;洪洁;石砚;赵博文;曹奕雯;桑景荭;杨迪亚

    目的:对比分析Schlemm管成形术与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已行Schlemm管成形术(第1组)的13例(17只眼)和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第2组)的12例(14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成功率、眼压下降幅度、术后用药数量、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术前、术后1、3、6、12个月眼压以及术前、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两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并用Log rank test比较两组6个月及1年时累计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第1组患者术前、术后1、3、6、12、24个月的眼压分别为(24.7±8.7)、(14.5±2.5)、(14.9±2.5)、(14.9±2.5)、(14.7±2.1)、(15.4±2.3) mmHg(1 mmHg=0.133 kPa);第2组术前、术后1、3、6、12、24个月的眼压分别为(28.5±10.6)、(14.3±3.6)、(14.2±3.2)、(14.3±3.6)、(15.9±3.2)、(14.6±0.7) mmHg,两种术式术前和术后眼压,在各个随访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t=-1.1014, P=0.278;术后1个月:t=0.696,P=0.492;术后3个月:t=0.594,P=0.557;术后6个月:t=0.536, P=0.596;术后12个月:t=-1.127, P=0.273;术后24个月:t=0.455,P=0.656)。第1组和第2组术前、术后平均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分别为(2.4±1.7),(0.9±1.4);(3.0±1.2),(0.1±0.5)种,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组较Schlemm管成形术组术后平均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80, P=0.041)。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组2例(2/14)术后发生前房出血明显低于Schlemm管成形术组(11/17)。结论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短期降低眼压效果与Schlemm管成形术类似,并发症发生率较Schlemm管成形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缝线植入Schlemm管开口部成形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三年疗效观察

    作者:潘伟华;毕秀增;余新平;宋宗明

    目的 研究缝线植入Schlemm管开口部成形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POAG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52例(52只限)POA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26只眼)行缝线植入Schlemm管开口部成形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手术组);26例(26只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组).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作为随访时间点,观察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的形态、术后用药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多组计量资料数据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变量的组间比较应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术前联合手术组与小梁切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联合手术组与小梁切除组佳矫正视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P=0.08);联合手术组完全成功率为69.2%(18/26),小梁切除组完全成功率为61.5% (16/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56);联合手术组条件成功率为88.5%(23/26),小梁切除组条件成功率为84.6%(22/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0.69).联合手术组术前眼压、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32.4±9.3)、(16.9±3.5)mmHg(1 minHg=0.133 kPa),小梁切除组术前眼压、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31.3±10.0)、(15.5±4.6)mmHg,两组术后末次随访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8.12,P<0.01;小梁切除组:t=7.20,P<0.01);末次随访时试验组与小梁切除组降压幅度分别为(15.5±9.7)mmHg与(15.8±11.2)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63).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两种手术方式眼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中有65.4%患者中形成了功能性滤过泡(微囊型+弥散型);小梁切除组中有61.5%患者中形成了功能性滤过泡(微囊型+弥散型);联合手术组功能性滤过泡(微囊型+弥散型)患者末次随访眼压为(15.5±3.5)mmHg,非功能性滤过泡患者末次随访眼压为(16.0±3.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64).两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末次随访时2组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3,P=0.09).结论 缝线植入Schlemm管开口部成形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Schlemm管和外滤过双重引流通道,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降低POAG眼压的手术方法.术中并发症少.

  • 应用滤过性手术在大鼠眼上建立结膜滤过泡瘢痕化模型的研究

    作者:马建民;赵家良;张文宝;程刚炜;张华;睢瑞芳

    目的 探讨应用滤过性手术在大鼠眼上建立结膜滤过泡瘢痕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35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眼球滤过性手术,术后观察结膜滤过泡的形成情况,并观察眼前节反应;手术后1、3 d,1、2、4周共5个时间点各处死3只大鼠,摘除其眼球,常规10%福马林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并以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所有大鼠在手术后7 d均有结膜滤过泡形成;手术后8d,结膜滤过泡消失,长的结膜滤过泡能够维持21d.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术后1d,结膜下组织疏松水肿,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3d,结膜下组织血管扩张、充血,除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外,还可见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结缔组织疏松、水肿较前减轻;术后7d,血管扩张充血程度较术后3d时减轻,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增生,纤维母细胞的细胞核呈椭圆形、胞质丰富,在纤维母细胞周围,可见少量疏松的胶原纤维形成;术后2周,纤维母细胞数量较术后1周时有所减少,细胞变细长,细胞核两端变尖,周围胶原纤维较术后1周时致密;术后4周时,结膜下组织血管多数闭合,细胞成分明显减少,纤维母细胞演变为纤维细胞,细胞核变细长,周围伴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呈现瘢痕样改变.结论 应用滤过性手术在大鼠眼上建立结膜滤过泡瘢痕化模型具有可行性,其病理改变是一个创伤修复的过程,该模型的建立不仅为青光眼手术后结膜滤过泡瘢痕化的防治,同时也为防治其他原因导致的结膜瘢痕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80-984)

  • 青光眼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程钧;孙伟;谢立信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全部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治疗前眼部情况、青光眼类型,滤过手术后早期有无低眼压、浅前房及滤过泡渗漏情况,既往眼病史及手术史,眼内炎发生后眼部B超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视力预后等情况。结果 共收集19例(20只眼)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17只眼),女性3例(3只眼);年龄15~71岁,平均(46.9±16.1)岁。除在外院手术的5例(5只眼)外,14例(15只眼)患者术中均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0.5 g/L,巩膜瓣下放置浸有药液的湿棉片2 rmin)。术后早期8只眼出现浅前房、低眼压。8只眼行2次以上青光眼滤过手术。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发病时间介于末次手术后15 d至10年之间,平均(29.5 ±32.2)个月,主要表现为滤过泡感染、前房炎性渗出和积脓、玻璃体显著混浊。11只眼经溪流试验检查,7只眼(63.6%)阳性,表明有滤过泡渗漏;其中下方滤过泡渗漏致眼内炎者5只眼。19例患者进行22次病原学检查,其中阳性者8例(36.4%),以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早期行玻璃体手术联合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性眼内炎,其中16只眼(80.0%)治疗后视力提高,11只眼(55.0%)视力恢复至患病前。13只眼(68.4%)眼压保持正常,5只眼(26.3%)用1种或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1只眼(5.3%)再次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结论 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是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后任何时期,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滤过泡渗漏是发生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的可能原因。大多数患者一经明确诊断即应行玻璃体腔内注药和(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患者视功能。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滤过手术抗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贾旭;段宣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而发生的继发性青光眼,研究发现其病因与VEGF有关.目前,抗VEGF药物作为治疗NVG的手段之一,已成为现阶段青光眼研究领域的热点,为提高NVG疗效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有关NVG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过程,包括Bevacizumab、Ranibizumab、Pegaptanib及Aflibercept在内的4种抗VEGF药物的基础研究,抗VEGF药物在NVG及滤过手术抗瘢痕治疗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NVG、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

  • 青光眼滤过泡的活体形态观察

    作者:辛晨;王宁利;乔利亚

    滤过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青光眼手术方式之一,而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是导致滤过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医师对于滤过道状态的判断,尤其对那些术后早期眼压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患者,观察并分析其滤过泡的形态和功能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出现瘢痕化趋势的滤过道应进行早期干预,如应用抗代谢药物、按摩眼球等方法,均有利于维持滤过道的通畅,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对青光眼术后患者活体滤过泡形态和功能的观察与评价.

  • 房水引流物植入术能否作为青光眼治疗的首选术式

    作者:张秀兰

    随着青光眼房水引流物的不断改进和植入技术的逐渐娴熟,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的应用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至于房水引流物植入术能否成为治疗青光眼的首选术式,目前尚存争议.因此,有必要分析和比较房水引流物植入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引流物植入术的适应证及存在分歧的原因进行探讨.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可以作为难治性青光眼的首选术式,其临床疗效优于小梁切除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亦支持扩大应用于非难治性青光眼,但能否取代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支持,尤其还缺乏我国相关的研究数据,尚待多中心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证实.

  • 抗青光眼手术滤过泡依赖性与非依赖性孰优孰劣

    作者:谢琳;朱小敏

    滤过泡依赖性抗青光眼手术(小梁切除手术等)是目前我国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滤过泡瘢痕化一直是影响其远期效果的难题.近年来出现的非滤过泡依赖性抗青光眼手术,规避了与滤过泡相关的部分并发症(如浅前房、滤过泡渗漏等),其适应证范畴、远期效果与卫生经济学评价有待进一步探讨,其在国内眼科临床的广泛推广尚需时日.本文以滤过泡依赖性与非依赖性抗青光眼手术谁优谁劣为焦点,阐述两种术式的特点及其利弊,以期为临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非穿透性滤过手术联合壳聚糖膜植入的动物实验短期观察

    作者:李洁;郇春艳;李晓陵;胡平;杨炳建

    目的:观察壳聚糖膜在动物非穿透性滤过手术中应用的组织反应以及降眼压效果等.方法:壳聚糖膜来源于雪蟹壳.选取标准新西兰白兔 20 只 40 眼,雌雄兼用,称重编号,单眼行NPFS联合壳聚糖膜植入作为实验组(A组),另眼单纯行NPFS作为对照组(B组).术后观察眼压、炎症反应、结膜滤泡等.并分别于1周,4周,8周、12周、20周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两组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 20 周实验组眼压(1.53±0.23)kPa对照组眼压(1.97±0.34)kPa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20周植入物部分吸收,植入材料有断裂现象,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B组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稍有紊乱.结论:壳聚糖作为非穿透性滤过手术的植入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一定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能够有效维持滤过,降眼压效果满意.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及治疗

    作者:任艳竹;张丽;张轶天;杨凤娟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特征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UBM检查证实的56例(58眼)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快速降低后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眼压情况、UBM图像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56例(58眼)入院时眼压(38.71±15.03) mm Hg(1 mm Hg=0.133 kPa).UBM显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双眼2例,单眼54例;脱离范围:< 1/2象限22眼,1/2~ 3/4象限24眼,4个象限12眼.58眼均行青光眼滤过手术,随诊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无浅前房发生.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快速降低后可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适量糖皮质激素及睫状肌麻痹剂治疗能有效控制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抗瘢痕形成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彦;王万辉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目前是治疗药物无法控制的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青光眼滤过性手术2年失败率达15%~30%,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瘢痕形成而使滤过泡功能减退.国内外研究了较多的抗瘢痕形成药物,如抗代谢药物、胶原交联抑制剂、抗凝血药物、激素等,这些药物都已投入到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临床使用及研究中,对改善滤过泡功能,降低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具有毒副作用和并发症.

  • TGF-β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作者:徐琪;刘银萍;柳林

    TGF-β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它能调控小梁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泌及小梁细胞的收缩而影响房水流出阻力,促进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瘢痕形成.TGF-β可能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GF-β抑制剂可能成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结膜瘢痕化的辅助药物.

  • 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杨洪霞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青光眼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5例(108眼)青光眼病人滤过术后的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形成不良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滤过术后浅前房恢复33眼(占100%)、前房积血吸收7眼(占100%)、滤过泡形成不良好转10眼(占83.33%).结论术后密切观察、有效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临床分析

    作者:谢维;姚淑玲;李玉虹;许长城

    目的:比较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术)与超声乳化术(Phaco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53例(6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其中行ECCE术30例(35眼)行Phaco术23例(27眼),随访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并发症及眼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5者,Phaco组为17眼(62.96%),ECCE组为13眼(37.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术后房闪(++)以上,有纤维素性渗出或晶体表面有色素沉着者ECCE组高于Phaco组(P<0.05).术后眼压随访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术式中,Phaco术优于ECCE术.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