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胡适和梁启超: 两个“国学书目”

    作者:刘梦溪

    国学在上个世纪20年代,可以说是一种流行.许多与国学 有关的比较大的事件,都发生在20年代.章太炎的上海系列国 学讲座,在1922年夏天.然而几乎与章氏上海演讲的同时,另两位当时著名的文化闻人各自开列一份自己认可的国学书目,并因此引发一番争论,这在上世纪20年代,不能不认为也是关 乎国学的一件不小的事情.

  • 吃货们的福音—阳澄湖大闸蟹

    作者:吕洁

    阳澄湖大闸蟹,又叫金爪蟹.产于江苏省苏州市的阳澄湖莲花岛.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佳.煮熟凝结,雌蟹成金黄色,雄蟹如白玉状,滋味鲜美,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2011年9月起,阳澄湖大闸蟹带有防伪标志.

  • 章朱学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思路

    作者:郑晓丹;高想;朱良春

    章次公先生(1903-1959年)名成之,号之庵,江苏镇江市丹徒县人,为现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毕业后行医沪上,并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苏州国医专科学校,与陆渊雷、徐衡之合力创办上海国医学院。1955年赴京工作,历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等职。章次公先生临诊主张“双重诊断,一重治疗”。精研医书经典及诸家学说,对温热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对内科杂病及妇科病的治疗造诣颇深,用药博采众方,尤其善用虫类药物。

  • 章太炎先生中医学术思想初探

    作者:连建伟;武建设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因慕昆山顾炎武之为人,更名绛,字太炎,学者称太炎先生,为一代儒宗,朴学大师.其对中医学素有研究,有多篇医论登诸江浙间医报、杂志,从者如流,如现代名中医章次公、潘国贤即曾受业于章太炎.章太炎曾任苏州国医学校名誉校长,1936年夏去世后,<苏州国医杂志>发行<章校长太炎医学遗著特辑>,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证论述、古典医籍考证等.兹从以下几方面试述章太炎先生中医学术思想.

  • “中医”名实源流考略

    作者:朱建平

    当今的“中医”历史悠久,一般认为“中医”一词是西医传人后出现的、专门用于指称我国原有的医学或医生.爬梳古今相关文献,发现“中医”一词存在古今词义演变,且有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现象.“中医”一词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中等水平的医生,而后世主要有动宾词组、名词两种用法.作为动宾词组的“中医”,意为切中医理.而作为名词的“中医”,古今皆有两种含义,古义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或医术,并引申为普通医生或医术;今义指中国原有医学或从事中国原有医学的人,既知早见于1857年《西医略论》.中医学曾有“岐黄”“华医”“旧医”“国医”“汉医”等异名,其中“国医”一词于1923年由章太炎早提出.中医生古今曾用名颇多,如郎中、大夫、先生、明医、名医、儒医等.对“中医”名实源流进行认真梳理,可为中医、中医药名词规范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 以古币换算度量衡制度有失精确

    作者:高晓山;花杰

    由于朝代更迭,度量衡制度变化不一,古今制度换算在中药剂量的研究、应用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古币的重量、尺寸往往以法令规定,向来换算古今剂量常依古币衡量作标准。陶弘景开始用五铢钱。“凡药有云……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字,亦令不落为度。”[1]宋人陈言始用开元钱。“每两则古文六铢钱四个,开元钱三个。至宋广秤,以开元钱十个为两今(宋)之三两。……今以五铢钱十六个,正得开元钱十个重。又以六铢钱十二个,正得开元钱九个重。则只知开元钱每个以重八铢。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钱为两,似难考据。”“汉方……若用汉两计,一百八十铢得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2]。近人吴承洛引《古今图书集成》“唐开元钱重二铢四累,今一钱之重。”又引吴大:用所藏唐开元钱中轮廓完好者,平列十个作为开元钱尺。测量得开元钱十个的长合24.69厘米。按开元钱径八分,推算出唐代的尺等于30.8625厘米。又唐开元钱十枚共重湘平一两零四分,就是唐代一两等于37.301克重[3]。陈存仁引章太炎先生稿则五铢钱与开元通宝(依文字次序,亦读作:开通元宝)同用:“据《志》货泉重五铢,今平得货泉十枚重六钱三分五厘。则一铢当今一分二厘七毫。二十四铢为成两,当今三钱另四厘八毫也。若汉五铢钱以今称平之,一枚适重八分,十三枚则重一两另四分。以唐开通元宝十枚互平,略相当。(沈冠云云:“开通元宝十枚重一两另三分。”比今之所平者正同。然则今之一钱,不逮开通元宝一枚也。)是一铢当今一分六厘,二十四铢当今三钱八分四厘也。[4]”

  • 章太炎中医考据学思想论略

    作者:段晓华;钱超尘;张其成

    作为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章太炎在考据学方面建树极深,而且他还将之运用于中医学领域,开辟了中医学研究的新思路,为中医学发展拓宽了道路.通过对章太炎医学论文的分析,总结归纳了他的中医考据学思想的八个特点,论述了他通过考据方法以丰富中医学研究的思想.

  • 从《医术平议》看章太炎医学研究思想

    作者:段晓华;畅洪昇

    比较中西优劣以外感热病为研究的切入点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于中医学有不小的冲击,章太炎先生论医即以中西医学之比较为始.他指出,西医"审辨脏腑,形法较然",但"杂病或治之得以,伤寒必无幸矣".特别对于传染性疾病,西医但知防卫,而无确切疗法.章太炎先生认为,"医师之能,本在疗治,非专在防卫也.防卫或疏,亦竟不能起废,其所谓技能者云何".感于此,他提出西医之七过,并由此体会到中医的优势.如对疾病复杂的症状或误治以后出现的变化,采用经络辨证求其本,而不是仅仅对症治疗;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进行综合判断,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某一症状,从而在治疗方面体现出中医复方的独到特色.

  • 章太炎的《伤寒论》研究思想及其特色

    作者:段晓华;梁吉春;畅洪昇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涉猎广泛,在经学、诸子学、文字学、音韵学、文学、史学、哲学、佛学、医学上都有很大的成就,是现代中国学术的先趋,他的许多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广泛.章太炎支持中医学发展、重视中医学研究、倾心中医学教育,对中医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近代中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章太炎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评价

    作者:段晓华;畅洪昇;潘秋平

    章太炎(公元1869-1936年),名学乘,后名炳麟,太炎乃其别号,浙江余杭县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被誉为近代中医史上的学问家、革新家和教育家[1].章太炎作为国学大师,一生对中医学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对中医学术发展不仅有独到的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对中医的未来走向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现在看来,章太炎先生这些宝贵的见解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 俞樾"废医论"及其思想根源分析

    作者:郝先中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湖州德清县人.清末著名学者,经学大师.俞樾16岁人县学,24岁乡试中举,道光10年(1851)进京会试中第46名进士.后参加保和殿复试,深得主考官曾国藩的赏识,评为第一名得入翰林院.咸丰四年出任河南学政,咸丰七年因出科举试题犯忌,被弹劾罢官还乡.官场的失意成为俞樾一生的转折点,此后的数十年里,俞樾经历着学术研究和掌教课徒的人生旅程.他专意著述,卷帙繁富,凡500余卷,收入<春在堂全书>,赢得"朴学大师"的美誉.俞樾门生众多,桃李满天下,知名的有章太炎、徐琪、汪鸣銮、吴大潋、孙伯华等数十人.然而,这位汉学大师却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废止中医的人物.[1]这种与其国学修养难以吻合的主张,不仅对近代中国废除中医思潮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为后人探究其废医思想的根源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疑惑.

  • 章太炎在近代中医史上的地位及成就

    作者:段晓华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中医史上的学问家、革新家和教育家.他融考据学、西医学、中医学为一体,以仲景学术为本,兼容唐宋,提出"融会中西,更造新医",对我国近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章太炎医学思想渊源探析

    作者:段晓华;畅洪昇

    探讨章太炎的医学思想渊源是研究其医学思想的基础,从4个方面对其医学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一是家风的熏陶,二是师友的影响,三是其独立的精神人格的带动,四是章太炎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医民的典型中国式儒医价值取向的浸染.正是这4个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章太炎富有创造性的医学研究思想和独特的学术地位.

  •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作者:钱超尘

    日本安政三年(1856)堀川济据枫山秘府所藏赵开关本《伤寒论》翻刻.秘府本不是赵开美本原刻,而是坊刻盗版本,讹字多,有阙文;安政本改其误字,补其阙文,传入中国,影响巨大.恽铁樵影印安政本冒称赵开美本,以伪乱真.安政本、恽铁樵本在我国医学界影响深远.

  •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医学情怀

    作者:段晓华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的大家,用他们的智慧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前进.在近代,一位革命家,又是近代国学宗师,还被称为中医学问之大家,他也是中医学术的坚定支持者,中医改革的先行者,中医教育的倡导者,他以其特殊的身份为中医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章太炎.从太炎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古老中医学独特的魅力,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学大师的医学情怀.

  • 国学大师与中医学--从章次公先生一篇手札谈起

    作者:李鼎

    介绍一代名医章次公向刘民叔约稿的手札,赏析其文辞,并展示书法墨宝.以此记述章太炎与章次公、廖季平与刘民叔的师承关系及国学传承渊源,以说明国学与中医学的密切关系.

  • 章太炎医学思想论略

    作者:王敬;亓曙冬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公认的国学大师、革命家、思想家,更有着“民国先驱”“学界泰斗”的美誉,对革命和医学都有极大的关注和研究.他对中国医学的热爱体现了读书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价值追求;他推崇《伤寒论》,力倡中西医结合以及革新中医等思想对近代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启示.

  • 《伤寒论》六朝传本考——伤寒大家章太炎(二)

    作者:钱超尘

    在经典医学著作中,文本传承错节盘根乱如紊丝者,莫若<伤寒论>.章太炎先生通过正史目录、私家目录,将<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张仲景药方>十五卷梳理得传承有序,端绪分明,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并考清以下重要问题.

  • 出身世医独钟伤寒——章太炎先生论伤寒(一)

    作者:钱超尘

    章太炎先生出生于世医之家,家学渊源,对<伤寒论>尤有精深研究,是伟大的中医文献学家.

    关键词: 章太炎 伤寒论 考证
  • 章太炎对王叔和之简考

    作者:钱超尘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山东高平人,未窜乱《伤寒论》,方有执首倡叔和窜乱仲景书为臆必无据之言.叔和三次整理编次《伤寒论》,章太炎关于王叔和的考证深入细腻,可以信从.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