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科治疗新生儿化脓性髋关节炎36例分析

    作者:张连德;任辉;乔飞

    目的 总结新生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2000- 2006年收治的36例新生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病例实施抗生素治疗、关节穿刺冲洗、手术切开引流等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0例完全治愈.6例分别有病理性髋脱位、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缺失等并发症.结论 早期诊断、系统规范的外科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动力髋重建术的护理

    作者:杨永兰;王婷;刘景风;李晓霞

    2002-01~2004-12我科应用动力髋重建术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 ,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 癫痫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

    作者:杨继芳

    2006-02我科收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癫痫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女,47岁.因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0 a余于2006-02-01以"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左股骨头坏死"收住我院骨科病房.入院时患者左下肢呈跛行状态,左髋关节无肿胀,无明显压痛,左下肢轴向叩击痛(+),左下肢较右下肢短缩3 cm,双下肢感觉无异常,双足部轻微足癣.

  • 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的骨与关节缺损

    作者:叶招明;李伟栩;杨迪生;陶惠民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的骨与关节缺损的外科技术.方法:25例骨肿瘤患者采用复合股骨上段的全髋置换12例、复合股骨下段全膝关节置换10例和复合胫骨上段的全膝关节置换3例.假体柄和异体骨、宿主骨界面采用骨水泥固定技术.10例骨肉瘤和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各接受6次大剂量静脉化疗.结果:25例患者随访36~112个月,平均64个月.术后无感染,无皮瓣坏死,1例股骨下段骨肉瘤术后关节积液经穿刺抽液后治愈.1例局部复发后截肢,1例股骨下段骨肉瘤患者于手术后37个月死亡,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于25个月和33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为无瘤生存.本组患者术后无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2例股骨上段大转子部异体骨部分吸收,Trenberg征阳性.异体骨和宿主骨连接部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2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Enneking保肢术后功能评价标准,21例患者得分为17~27分,平均23.4分.2例胫骨上段肿瘤术后膝关节伸直缺失15°~20°.结论: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移植具有人工关节和异体骨两者优点的相加作用,采用骨水泥固定技术固定假体柄和异体骨、宿主骨界面符合异体骨愈合的特点,能满足患者的功能需求.

  •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附16例32髋报告)

    作者:胡裕桐;沈是铭;贾学文;毛宾尧;应忠追

    本院于1996~2001年对16例双侧髋病引起疼痛、行走困难的病人,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经平均3年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腰硬联合麻醉加预扩容用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体会

    作者:占伟建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60例髋部手术高龄患者分成两组,Ⅰ组以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后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Ⅱ组为常规全身麻醉(GA)组; 观察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麻醉后并发症,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都安全地完成手术,CSEA较GA术中生理影响小(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掌握好老年人生理特点,注意麻醉前预扩容,CSEA是高龄患者髋部手术麻醉安全方法之一.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康华;章灿;胡懿郃;廖瞻;赵瑞波;罗小中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7年8月对43例(62髋)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2~88个月.[结果]患者髋关节功能较术前均显著改善,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无脱位、感染等并发症.患者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35.3±7.0)分,术后为(82.5±7.4)分,其中优45髋,良8髋,可7髋,差2髋,优良率85.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临床效果满意.

  • 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髋部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袁亮婧;常颖;伊军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高龄髋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治疗的90例高龄髋部手术患者,根据选择的麻醉方法不同分为 CSEA 组49例、连续硬膜外麻醉41例(CEA组),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相关指标。【结果】麻醉前、术毕,CSEA 组和 CEA 组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氧合指数(OI)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麻醉10 min 、30 min ,CEA 组患者的 SBP 、DBP 、HR 、PaCO2、PaO 2、OI 测定值与麻醉前及 CSEA 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05);CSEA 组患者的局麻药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CEA 组( P <0.05);CSEA 组患者的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2.04%)、心率<50次/分钟发生率(4.08%)显著的低于 CEA 组的17.07%、24.39%,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CSEA 对高龄髋部手术患者的麻醉具有阻滞起效快、药物用量少的特点、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影响小。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6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成明华;肖勋刚;李康杰;刘庆宽;赵昀;吴石毕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26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22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7±10.5)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5±7.5)分,(t=19.72,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7(22.6±2.0)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石凯明;唐世斌;马彪;彭喆

    目的 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入院时间将20例20髋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病例的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THA组较常规THA组切口小,围手术期出血量少,引流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而中期结果相似.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THA可选择性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

  • 0.5%不同容积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吴志云;查本俊;谢平;庄海滨;胡吉

    目的 评价0.5%不同容积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年龄≥60岁,ASA Ⅰ~Ⅳ级的髋关节手术患者1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6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卧位,穿刺间隙为L3~4椎间隙,将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采用脑脊液进行稀释成0.5%,A、B、C组分别给予2.2、2.0、1.8ml.记录蛛网膜下腔的阻滞效果以及注药前(T0)、注药后3 min(T1)、5 min (T2)、10 min(T3)、15 min(T4)、20 min(T5)和30 min(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HR和感觉阻滞平面高度;并记录T6时的运动评分、麻醉后至每搏量变化值(△SV)≤10期间进行冲击试验次数、感觉平面消退时间以及术中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优于B、C组,但A、B两组有效率均为100%,明显高于C组(49.2%,P <0.05).A组T1~T6时、B组T2~T6时HR均较T0增快(P<0.05),而C组各时间点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6时、B组T2~T6时、C组在T3~ T6时MAP均较T0降低(P<0.05).A、B、C组T1~T4时感觉阻滞平面均低于T6时(P<0.05),B、C两组各时间点感觉阻滞平面均低于A组(P<0.05).A组运动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冲击试验次数、感觉平面消退时间、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B、C两组(P<0.05).术后并发症中,A组谵妄发生率高于B组,但低于C组;A组嗜睡发生率也低于C组(P<0.05).结论 0.5%的罗哌卡因2.2、2.0ml等比重液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时安全有效的,但2.0 ml较2.2ml循环更稳定,术中术后并发症更少.

  •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23例

    作者:郭宏君;田云雷;王强;常培军

    从2005年5月开始我们开展了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2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全髋关节置换术138例麻醉处理

    作者:陆惠元;管亚君;王智玉;庄小凤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合并硝酸甘油(NTG)控制性降压对手术失血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138例ASA I~II级患者分别选用腰麻、硬膜外阻滞和全麻,随机分成降压组(n=62)和对照组(n=76),降压组椎管内麻醉 NTG平均滴速0.5~1μg/kg*min或静注0.05~0.1 mg/次,全麻时3~5μg/kg*min,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5~65 mmHg或收缩压(SBP)70~90mmHg.结果:降压组和对照组比较,输血量差异极显著(P<0.001);手术前后血色素改变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显著(P<0.05).降压组硬膜外阻滞局麻药初量与硬膜外阻滞复合腰麻(CSE)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37例椎管内麻醉时心电图ST-T改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合并NTG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间出血和住院天数.CSE麻醉效果互补和显著减少局麻药用量.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研究

    作者:王明辉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对185例(196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采用基本预防(术中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结合术后机械预防(足底静脉泵)和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的综合措施进行预防。结果:术后16例(均为单侧肢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经多普勒超声和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占8.16%,无1例肺栓塞发生,无1例死亡。溶栓后12例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结论:术中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采取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结合足底静脉泵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