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淋巴瘤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魏玉静

    恶性淋巴瘤为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治疗的过程中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使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影响临床疗效.我们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恶性淋巴瘤并发肺部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淋巴瘤化疗后巨细胞病毒肺炎6例诊治分析

    作者:符诒慧;李建斌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例淋巴瘤化疗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MV-IgM阳性5例,纤支镜下肺活检确诊2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有创呼吸机通气3例.3例治愈,2例死亡,1例因其他原因出院.结论:CMV-IgM联合胸部CT、纤支镜下肺活检有利于淋巴瘤化疗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康赛迪与化疗药物联用治疗恶性淋巴瘤25例疗效观察

    作者:武力

    应用康赛迪联合表阿霉素(EADM)、长春新碱(VCR)、环磷酰氨(CTX)、泼尼松(PRED)治疗恶性淋巴瘤 25 例,至少 3 个周期,CR 32%(8/25),PR 56%(14/25),CR+PR 80.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康赛迪对肿瘤有直接治疗作用;与化疗药合用有增效减毒作用,尤其对骨髓有保护作用.

  • 盐酸阿扎司琼防治恶性淋巴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庆林;宋晓丽;牛学惠;李文勇;李建平

    目的:探讨盐酸阿扎司琼和昂丹司琼治疗63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其中盐酸阿扎司琼组33例,昂丹司琼组30例.结果:盐酸阿扎司琼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昂丹司琼组为70.0%(21/3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盐酸阿扎司琼组未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结论:盐酸阿扎司琼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

  •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1例报告

    作者:朱建光;李骏白;黄瑞燕

    目的:分析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较为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1例P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或加颈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单纯化疗6例,联合放疗2例,余3例拒绝治疗.接受化疗的8例中,7例采用CEO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1例采用COM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氨蝶呤和泼尼松)方案.结果:11例患者中除1例拒绝术后治疗失随外,10例随访3~92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后化疗的8例均无瘤生存,其中2例已生存5年以上;拒绝治疗的另2例均于短期内复发,其中1例经化疗达完全缓解,1例因此死亡.结论:PTL似乎好发于60岁左右的女性,病理类型大多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术后辅助化疗很重要.

  • 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观察

    作者:陈洁;董戴玉;杨镜明

    观察长春瑞滨(VLB)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治疗组27例采用环磷酰胺(CTX)800mg/m2,静脉推注,d1、d8;VLB25mg/m2,静脉推注,d1、d8;表阿霉素(Epi)50mg/m2,静脉推注,d1;泼尼松(Pred)40mg/m2,口服,d1~d14,每21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长春酰胺(VDS)代替VLB,治疗恶性淋巴瘤29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对复发性难治性患者以及老年患者,疗效更显著.治疗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主要是骨髓抑制和静脉炎,经适当处理后能缓解.结论:VLB治疗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 改良VDLP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潘耀柱;白海;王存邦;王璇;徐淑芬;张茜;周进茂;葸瑞;陈燕;王晓靖

    为了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改良VDLP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2006-03-1- 2009-10-1我院收治的24例初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均选用改良VDLP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中位3.5个周期,病灶局限的患者,化疗后加用侵犯野放疗.2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70.8%(17/24),完全缓解率(CR)62.5% (15/24),部分缓解率(PR)8.3%(2/24),病情稳定(SD)12.5%(3/24),4例恶化(PD)16.6%(4/24).中位随访26(12~49)个月,全组预期3年生存率为66.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25%,无治疗相关死亡.初步研究提示,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VDLP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疗效好,毒副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倪淑琴;田禾;牛作兴;毕文;刘新元;王云;张健

    目的:探讨自体追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方案采用移植前化疗敏感方案,如CHOP、DICE和ESHAP,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等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处理则采用BEAC(BCNU、VP-16、Ara-C和CTX)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造血干细胞数,CD34+平均为2.7×108kg-1.移植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造血并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移植后8例CR,3例PR.先后有2例进展(复发),其中1例死亡.中位随访时问为24.6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84.6%.结论:AHSCT是一种有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方法,安全性好,但对于高危患者仍需探讨新的方法.

  • 利妥昔联合CHOP方案治疗MALT淋巴瘤疗效观察

    作者:闵捷;林黎明;王志仑;王笑蕾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56岁,因上腹痛伴纳差半年,加重10 d于2001年1月25日来我院就诊,胃镜活检病理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幽门螺杆菌(Hp)阴性(-),于2001年2月6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胸片及B超等检查示无其他部位扩散.血LDH 935 U/L, Mosshoff分期Ⅰ2 期,CD20(+), CD5(-),CD10(-).

  • 淋巴瘤合并腹主动脉瘤一例报告

    作者:宋磊;王峰;纪东华;戴朝霞;马超

    淋巴瘤是少数临床可治愈恶性肿瘤之一,多以周围淋巴结的侵犯为首发症状,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单独或同时受累的病例在临床上也较常见.在既往的诊治过程中,对于这部分病例可能存在的一些特殊性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本研究对1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放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32例

    作者:王华庆;崔秀珍;邵莹;佟仲生;任宝柱;戴荣增;郝希山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自1991年6月至2000年4月,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32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3例,霍奇金病(HD)9例;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12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20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均采用常规化疗(CE或CHOP)加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M-CSF;或G-CSF+GMCSF)10 μg*kg-1*d-1.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和MEL140 mg/m2(或+Vp-16 200 mg)+单次全身照射(TBI)8 Gy.结果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随访至2000年5月30日,中位随访1 020 d.处于无病生存者24例(75.0%),1,2年无病生存分别为78.1%(25/32)和46.9%(15/32),长存活8年.8例(25.0%)复发.全组患者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AHSCT联合大剂量放化疗对预后不良复发或敏感的恶性淋巴瘤疗效佳,优于常规化疗.APBSCT造血恢复比ABMT快.预处理方案中含TBI的放疗组与单用联合化疗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含放疗组副作用大.

  • 23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杨建良;石远凯;何晓慧;周爱萍;刘鹏;艾斌;张长弓

    目的研究睾丸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佳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并进行随访.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大.Ⅰ E期病例18例,占78.3%.病理类型以B细胞来源者为主,多数为中度恶性淋巴瘤.全部患者均行睾丸切除术,术后接受化疗和(或)放疗,中位生存期42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1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9.8%和36.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6.7%、42.3%和36.3%.结论睾丸原发性淋巴瘤应采取综合治疗,术后全身化疗不宜少于6周期,局部放疗有利于减少复发.

  • 腺病毒介导的抗MDR1核酶基因转移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研究

    作者:徐东平;王福生;Takao OHNUMA;金磊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抗MDR1核酶基因转移在体内外逆转肿瘤细胞中P-糖蛋白(P-gp)介导的多重耐药性(MDR)的作用.方法构建并纯化制备了含有抗MDR1核酶基因的腺病毒Ad-196MDR1-Rz.在体外,用该重组腺病毒转导具有P-gp介导的、MDR特性的人淋巴瘤细胞株Daudi/MDR20,并分别用RT-PCR、FACS分析和MTT法测定核酶基因转导对Daudi/MDR20细胞MDR1 mRNA和膜表面P-gp表达的影响及对长春新碱(VCR)敏感性的改变;在体内,通过局部注入重组腺病毒联合VCR全身化疗,对接种Daudi/MDR20细胞的SCID小鼠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在感染Ad-196MDR1-Rz后,Daudi/MDR20细胞MDR1 mRNA的表达被阻断,细胞膜表面P-g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对VCR的敏感性增加.在接种Daudi/MDR20细胞后,采用Ad-196MDR1-Rz联合VCR化疗的治疗组小鼠有66.7%(6/9)未发生肿瘤,存活时间超过120 d;而采用空载腺病毒联合VCR化疗或单纯VCR化疗的对照组小鼠,其长期存活率分别为12.5% (1/8)和0 (0/9),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Ad-196MDR1-Rz能有效阻断Daudi/MDR20细胞膜表面P-gp表达,并恢复肿瘤细胞对VCR的敏感性.体内联合VCR化疗能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淋巴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石远凯;艾斌

    高剂量治疗(high dose therapy, HDT)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ML)的历史有20多年,已经成为ML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 HyperCVAD方案在早期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

    作者:张殿宝;郭艳珍;王新帅;姚俊

    目的:比较CHOP与HyperCVAD方案在早期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近期疗效,并对预后因素与疗效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CHOP或HyperCVAD方案治疗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9例,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化疗后的有效率,并将年龄、LDH、β2-MG、IPI评分、分期、结外侵犯等预后因素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CHOP与HyperCVAD两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0%、61.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404);LDH、分期、结外侵犯、IPI四指标与疗效相关(P值分别为0.005、0.022、0.002、0.001),其中IPI评分是独立的影响指标(P=0.008).结论:HyperCVAD与CHOP的疗效相当,IPI评分可作为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

  • 免疫细胞亚群与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

    作者:陆紫敏;修冰;薄兰君;郑伟萍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9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9例,用胸腺肽+化疗,B组46例用单独化疗,治疗前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值,以其住院的80例非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晚期和复发型恶性血液病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均低于初发型恶性血液病;(3)急性白血病各项免疫指标明显低于其它恶性血液病;(4)治疗后A、B两组比较:A组的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B组,A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免疫细胞亚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受到抑制并随病情程度而进一步加剧,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受抑更甚,胸腺肽能明显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尤其对NK细胞,是一种低毒高效的生物反应调节剂.

  • 恶性淋巴瘤血清sApo-1/Fas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晖;黄雪珍;卢林;何鸿鸣;谢佐福;陈宁斌;王剑峰;陈道光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血清sApo-1/Fas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4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1/Fas水平,同时检测21例正常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临床分期和化疗效果有关,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既往治疗、原发部位、局部巨大肿块无关,Ⅱ、Ⅲ、Ⅳ期明显高于Ⅰ期,化疗有效者血清sApo-1/Fa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化疗无效者血清sApo-1/Fas略高于化疗前(P>0.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sApo-1/Fas有望成为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观察的有价值指标.

  • 诺维苯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21例

    作者:徐腾云;胡冰;庄建生

    目的评价以诺维苯(navelbine,NVB)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1例患者均为中、高度恶性,12例患者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NVB+强的松(prednisone,PDN)方案,9例用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IFO)+NVB+PDN方案。NVB剂量为25 mg/m2,第1天及第8天(或第5天)静推。结果 21例患者皆可评价疗效和毒性。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66.7%(14/2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95.2%,Ⅲ~Ⅳ度占74.2%。结论以NVB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较理想的二线方案,但要注意预防白细胞下降。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 CHOP 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疗效观察

    作者:杨常成;何丹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OP方案化疗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97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分为对照组( n=51)及观察组( n =46)。对照组单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CHOP方案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一次3粒,每天2次口服)。21 d后重复化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36/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0%(33/5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K PS评分改善率分别是86.96%和66.67%%,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CHOP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H 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丛丛;陈海林;李书芹;孙国锋;陈莉;贺冠强;刘洪峰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ML)的相关性及对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伤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A组),选择同期10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B组),同期到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C组),常规检测肝功能,ELISA法测定乙肝五项,动态监测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肝功能情况.[结果]A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B、C组(P<0.05),与B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R=2.455,95%CI(1.043~5.776),P=0.04<0.05;A组HBsAg阳性患者化疗期间、化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严重程度高于HBsAg阴性患者(P<0.05),化疗结束后1~3个月HBsAg阳性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患者(P<0.05).[结论]合并HBV感染ML患者化疗时易诱发肝损伤,抗病毒治疗建议延续至化疗后3个月,患者在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