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诊断儿童多发型肠套叠1例

    作者:左忠义;刘玉凤;曲朝辉

    患儿男,6岁.因阵发性腹痛40 h,加重16 h就诊.无明显诱因的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近24 h未排气排便,外院诊断肠套叠,水压灌肠5次,复位均未成功,来我院就诊.查体:于右中腹可触及包块大小5 cm×5 cm×10 cm,包块质硬活动良好,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4~5次/min.超声检查:右中腹探及一低回声包块,纵断扫查呈"套筒征"影像,长约9.7 cm,横断扫查呈2个"靶环征"影像,大小为4.6 cm×3.5 cm,其左方又可探及一个"靶环征"影像,其内呈中高混合回声,大小为4.7 cm×3.0 cm(图1),腹腔内肠管未见扩张.超声提示:多发型肠套叠(器质性改变不除外).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美克耳憩室2例

    作者:崔春风;丁雪丽;刘海飞

    病例1患者男,6个月.以阵发性哭闹10 h来诊.查体:T 38 ℃,化验血WBC 20.0×109/L,超声提示肠套叠,施水压灌肠术后,腹部"同心圆"包块不消失收入院.复查超声,以高频探头重复仔细扫查患儿腹部,于右中下腹探及一类似"同心圆"包块,大小约35 mm×25 mm,其上部呈"月牙形"低回声,下部显示肠壁结构回声的"同心圆"影像(图1),盆腔可见液性暗区.超声提示:肠管畸形伴炎症,美克耳憩室待除外.术后及病理证实为回肠末段美克耳憩室坏疽炎,腹膜炎.

  • 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腾想;杨孟选;朱倩如;米真真;毕佳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高频彩超声像图、套叠肠壁及肠系膜的血流信号,以及高频彩超实时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经高频彩超确诊并超声实时监视下不同水压灌肠复位治愈41例、手术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套叠能100%提出明确诊断,病程在3~48 h套叠肠壁及肠系膜血流信号2~3级,使用不同水压灌肠的整复成功率达100% (39/39),病程>48 h,血流信号2级或1级,试水压灌肠成功率75%(3/4).结论 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

  • 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不全的超声表现

    作者:章春来;雷建明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不全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 复习15例小儿肠套叠水压罐肠复位"成功"(后诊断为复位不全)后24 h内又复套患儿,对其灌肠时超声图像表现、灌肠时间长短、大水压力、进水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患儿发病时间长短的异同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短期内无复套的患儿,寻找短时间内(24 h内,下同)复套患儿的不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短时间内复套患儿在套叠部位、水压力大小、操作时间长短以及淋巴结肿大方面均无明显差别,而其回盲瓣开放后无闭合动作,以及小肠进水时不彻底即复位不全是其共同点.结论 小儿肠套叠短时间内复套主要是水压灌肠复位不全引起的,回盲瓣开放后无闭合动作,小肠进水时部分小肠没有疏通是水压灌肠复位不全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识别其复位不全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可以避免短时间内再次水压灌肠或手术治疗.

  • 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的声像图特点附189例分析

    作者:刘玉凤;石海亚;左中义;崔春凤;刘淑利;刘绍凡;王永岚

    我院于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对569例可疑肠套叠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为肠套叠者,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现将我们对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的声像图特点的研究,报道如下.

  • 彩超诊断和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

    作者:李晓华;雷建明;许敬华;冯娅琴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和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套叠的方法和此项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可疑小儿肠套叠进行检查.确诊肠套叠后,进行水压灌肠治疗.结果肠套叠46例,水压灌肠成功44例;失败的2例,经手术证实均为肠套叠,其中1例病理证实为霍奇金淋巴瘤,另1例套叠时间超过48 h.结论用彩超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可免X-线照射,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是治疗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邢玉萍;郭洁;邢娜

    肠套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本文主要研究小儿肠套叠的护理。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为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蠕动紊乱,环肌持续痉挛而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该病多发生于2岁以内幼儿,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据报道男女比例为2~3:1。其治疗方法主要有空气灌肠、彩超下水压灌肠及手术治疗,笔者总结我科收治的120例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患儿给予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 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锋;吴岳

    目的 评价小儿肠套叠应用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8例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目标,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X线监测下空气灌肠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复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复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肠套叠患儿临床治疗中,实施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减少复位时间,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250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的护理

    作者:周玉玺

    目的 探讨急性肠套叠患儿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50例患儿,采用彩超仪下行水压灌肠整复,并结合灌肠过程中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统计复位成功率及所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首次复位成功率88.0%,复位总成功率为96.4%,3d内复发20例,再次水压灌肠整复,所有患儿无一例出现肠穿孔、呕吐物误吸等并发症.结论 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弥补了以往治疗方式的不足,减轻患儿的痛苦.

  • 超声监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68例效果观察

    作者:张良;杨健;张文元

    目的 观察超声监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超声监测水压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66例患儿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4% (P<0.05);实验组患儿复位所需时间较短,63.64%的患儿复位所需时间<0.5 h,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监测水压灌肠是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性强和成功率高等优点,可有效替代传统的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术,以减少对患儿的伤害,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及其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的应用效果

    作者:邓懋恩;杨银广;陈丽珍;黄祯;郭天畅;朱晓锋;叶文卫

    目的:探究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肠套叠患儿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经B超诊断为肠套叠,然后观察组应用B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而对照组应用X线监视下进行空气灌肠治疗,记录B超检查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性,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结果本组90例B超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确诊率为100%。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套叠的患儿来说,应用B超进行诊断确诊率高,且无辐射,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水压灌注整复,成功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肠套叠 B超 水压灌肠
  •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比较

    作者:潘祝彬;高群;黄河;卢贤映

    目的 观察比较X线下空气灌肠与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3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肠套叠整复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为空气灌肠整复(262例),对照组为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373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复位时间、C反应蛋白(CRP)值,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CRP值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下水压灌肠临床疗效确切,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CRP值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上均优于X线下空气灌肠,可作为肠套叠整复首选方法.

  • B超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作者:武国良;李建华;张华超;鞠建明;王萍;韩炜

    目的通过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2 005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小儿肠套叠病例72人,运用高频超声诊断仪,观察肠套叠征象,其超声表现为:局部包块呈横切面为同心圆征、纵切面为套筒征、肠管内多有增大淋巴结回声、肠管间多有少量积液等,同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的血流情况可判断肠管的血液情况,对临床医师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对于确诊为肠套叠的病例,病程在48 h之内,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惠儿,套叠远端位于结肠肝区附近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共3 2人,B组:进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组40人.结果 A组复位成功30例,占88%(28/32),B组复位成功36例,占90%(36/40),二者复位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 5),其中1例肠坏死术前彩超示肠管壁血流减少,当时怀疑肠管坏死.手术病例证实为肠管节段性坏死.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性高、可靠,监视下空气及水压灌肠安全性高、治愈效果好,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尽量使用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其治疗效果与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相当,但却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值得推广应用.

  • B超下改良灌肠液水压灌肠复位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霞;李永玉;王玲;邓慧;游节委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小儿肠套叠患儿5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儿在超声监控下用改良灌肠液水压灌肠复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观察两组患儿复位效果及复位后患儿并发症及大便性状、实验检查。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复位成功100%,对照组一次复位成功96%,两组无1例发生肠破裂穿孔。观察组患儿复位后大便白细胞计数增高、血CRP增高、发热、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套叠灌肠液的改进可以使灌肠液成为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的重要辅助手段,可显著减少肠套叠复位后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护理技术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 间苯三酚在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轩爱军;朱秀玲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0.9%氯化钠溶液灌肠是肠套叠常用的复位方法.我院对确诊为肠套叠的患儿在水压灌肠前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观察其临床疗效.

  •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20例报告

    作者:胡正茂;廖冰;郑继华

    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开展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B 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研究

    作者:张鹏举;王丽亚;张哲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小儿肠套叠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81.25%,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2例出现肠穿孔,对照组患儿有1例出现肠穿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透视下空气灌肠与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王智勇;肖东;毛建雄

    目的:对比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灌肠复位的急性肠套叠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空气灌肠组及水压灌肠组,分别对其一般资料、复位成功率、复发率、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共有823例急性肠套叠病例,平均年龄10.4±3.1月;男性603例,女性220例;空气灌肠组417例,复位成功396例,复位成功率95.0%,复发28例,复发率7.1%,平均住院日1.98±0.75天,复位过程中发生穿孔1例;水压灌肠组406例,复位成功397例,复位成功率98.0%,复发14例,复发率3.5%;平均住院日1.75±0.53天,复位无特殊并发症出现;两组间复位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组复位成功率高于透视下空气灌肠组,复位后肠套叠复发率水压灌肠组低于空气灌肠组,两种治疗方法病例在平均住院日比较并无显著差别.

  •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分析

    作者:单彦琴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007 年12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218 例肠套叠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明确存在肠套叠肿块及其位置,其中213 例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肠套叠复位术.结果:超声确诊肠套叠218 例,行水压灌肠治疗213 例,成功复位206 例,失败7 例,成功率96.7%.结论: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高,无创伤,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效果更显著,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398例

    作者:张鹏举;王丽亚;牛会忠;张哲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生与呼吸道感染或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1].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时,除根据临床表现,还需借助医疗诊断设备.腹部超声检查对实质性脏器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且没有辐射,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已成为该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2].宋连杰[3]研究表明超声监测下实施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成功率较X射线监测组要高且安全性好.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398例小儿肠套叠患儿实施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