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步超声扫查法”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裴广华;王世城;解晓莹

    目的 探讨“两步超声扫查法”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CIM)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18例疑诊病例,均采用“两步扫查法”进行CIM超声筛查,结果分步记录并与手术、上消化道造影及随访结果对比.“两步扫查法”与“一步扫查法”检出能力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总计完成218例疑诊CIM的超声筛查.“一步扫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和98.7%,“两步扫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和97.4%.“两步扫查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一步扫查法”(P<0.05).结论 与传统的“一步扫查法”比较,“两步扫查法”对CIM具有更高的检出能力,应作为CIM的规范扫查方法.

  • 漩涡征及滤泡环征诊断早期卵巢扭转

    作者:张敏;周启昌;文烈明;洪燕;覃伶伶;符小艳

    目的 评价超声漩涡征及滤泡环征诊断早期卵巢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卵巢扭转的术前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经超声诊断45例.45例中,40例显示漩涡征和(或)滤泡环征.其中超声显示单纯漩涡征20例,漩涡征伴有滤泡环征12例,单纯滤泡环征8例.32例漩涡征中,8例位于外侧,24例位于内侧.外侧与内侧卵巢体积[(321.94±271.43)mm3vs (86.45±60.8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7,P=0.024).53例卵巢扭转中,5例漏诊,3例误诊.结论 超声显示漩涡征或滤泡环征是诊断早期卵巢扭转的特征性表现.

  • 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

    作者:姜立新;沈国芳;胡兵

    目的 探讨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2006-07~2010-08共468例临床有急性和间歇性低位腹痛症状且超声发现有卵巢肿块的患者,其中24例怀疑卵巢囊肿蒂扭转且存在超声“漩涡征”,分析其二维超声特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蒂内血流并初步预测卵巢功能.结果 23例经手术证实为蒂扭转,1例为卵巢囊肿合并输卵管积液,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9.7%.23例患者扭转的蒂有3种超声表现:①13例呈“靶环样”表现;②6例呈“蜗牛壳样”表现;③4例表现为低回声圆形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10例患者扭转的血管蒂中无血流信号,4例患者血管蒂近端可见动脉血流频谱,术中发现此14例卵巢广泛坏死,行卵巢切除术.4例患者血管蒂远端可见动脉血流频谱,其中2例卵巢坏死,行卵巢切除术;2例卵巢复位后存活.5例患者蒂内既可见动脉频谱又可见静脉频谱,卵巢复位后都存活.结论 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特异性高,结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初步预测卵巢存活情况.

  • 肠扭转"漩涡征" 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陈盛亮

    目的 分析肠扭转CT 征象"漩涡征"在肠扭转诊断过程中的相关影像特征,提升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5 例经手术证实为肠扭转的CT 资料,总结CT 表现、病理改变与肠扭转之间的关系.结果 15 例肠扭转患者中出现了10 例"漩涡征"CT 征象者、出现4 例"靶征"CT 征象者、肠管漩涡征近端"鸟嘴征"、肠管"C 形征"1 例.结论对于肠扭转患者来说,借助螺旋CT 扫描、多平面重建(MPR) 均能实现临床诊断价值,而CT 征象中的"漩涡征"则成为肠扭转诊断的特异征象.

  • 成人慢性小肠扭转2例报告

    作者:束平;曹小曼;高晓东;方勇;沈坤堂;秦净;孙益红;秦新裕

    小肠扭转多发生于新生儿或婴幼儿,成人发病率较低,通常表现为急性闭袢性肠梗阻,并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肠绞窄、肠坏死而急诊手术行肠切除术.然而,临床中部分小肠扭转病人症状相对较轻且不典型,通常保守治疗可以缓解,但可反复发作,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对于这类不典型的、间歇性发作的小肠扭转,目前临床报道较少,其发病原因与急性小肠扭转有何异同尚不清楚.此外,对于慢性小肠扭转的治疗方法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近年收治2例慢性小肠扭转病人.现报告如下.

  • 多层螺旋CT对中肠旋转不良诊断价值

    作者:韩文淮

    目的:探讨中肠旋转不良(小肠系膜扭转)CT征象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证实9例中肠旋转不良CT表现,其中平扫7例,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结果:经过CT检查得知,9例患者中"漩涡征"8例,"靶征"3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8例,腹水征3例,肠壁积气征1例,"鸟喙征"1例.结论:全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是诊断肠系膜扭转、肠扭转首选的检查方法."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靶征"、肠壁积气征,是诊断肠缺血的可靠征象.CT增强可观察肠壁血流灌注状况.

  • 急性硬膜外血肿伴漩涡征3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平振;栗超跃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外血肿伴漩涡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择36例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无“漩涡征”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5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出血量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GCS评分、术前GCS评分、术前CT评估出血量、术中测量出血量分别为(10.6±2.3)分、(8.3±2.5)分、(56.4±8.7)mL、(63.2±9.8)mL,对照组分别为(10.2±2.7)分、(9.9±2.6)分、(52.8±7.9)mL、(53.2±7.2)mL,两组入院GCS评分、术前CT评估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GCS评分、术中测量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2、3.164,均P<0.05).观察组死亡11例,病死率为30.5%;对照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12.0% (6/50),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34,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优良率为6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5).结论 伴“漩涡征”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 肠扭转CT诊断一例报告

    作者:熊叶野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已婚已育.10年前自己偶然发现左下腹可扪及一肿块,质稍硬,触之无不适感,未进行任何处理.后肿块慢慢增大,时有腹痛;乡村诊所常以"肠炎、腹胀"处理,腹痛缓解.体检:左中下腹扪及一成人拳头大小包块,质硬,表面不甚光滑,无明显压痛,边界清楚,稍可推动.

  • 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时间点与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王平振;郭付有;张蕊;刘卫华;蔡艳飞

    目的 探讨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伤后致手术时间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5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6例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至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伤后3 h内手术,共17例)和晚期手术组(伤后3~6 h内的手术,共19例),比较两组ADL评分,分析伤后至手术时间与ADL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3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6个月的随访.早期手术组术后6个月ADL评分显著优于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手术组术后6个月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与ADL评分间呈正相关(r=1.54,P<0.05).结论 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伤后至手术时间与手术疗效呈负相关,早期手术疗效优于晚期手术疗效,伤后至手术时间越短,手术疗效越好,患者术后病死率及致残率越低.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王丹;胡勇军;周崇臣;杨红;邓丽萍;孙真真;谷慧慧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上消化道梗阻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0例手术患儿中,85例证实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其中并中肠扭转74例(87.06%,74/85例),超声诊断73例,漏诊1例,敏感度为98.65%(73/74例);未合并中肠扭转11例,超声均未检出.45例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术前超声42例符合,3例误诊.超声诊断总敏感度为85.88%(73/85例),特异度为93.33%(42/45例),准确率为88.46%(115/ 130例),假阳性率为6.67%(3/45例),假阴性率为14.12%(12/85例).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 =0.76).85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中,55例术前同时接受超声及消化道造影检查.46例经手术证实合并中肠扭转,超声诊断符合率97.83%(45/46例).消化道造影具有直接征象的为63.04%(29/46例).超声与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及消化道造影均可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而超声对并中肠扭转的肠旋转不良诊断价值更高.

  • 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平振;张洋;杨光;刘秉柱;邢伟;于涛;刘归;张开

    目的 探讨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及疗效.结果 本组30例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中,治愈12例(治愈率为40%),轻残4例,重残3例,死亡11例(病死率为36.7%).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有“漩涡征”的常见的硬膜外血肿患者.结论 对于CT平扫显示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归类为特急型颅内血肿,应按急危重症对待,尽早急诊开颅手术,才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 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泉清;杨芳裕;田新华;张俊卿;黄延林;陈锷;陈陆馗;邓志鸿;张峰林

    目的 探讨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死亡率与同期不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这20例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中,治愈8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7例(35.0%,7/20).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有"漩涡征"者(P<0.01).结论 对于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引起足够重视,早期诊断,及时积极手术治疗,才能降低死亡率.

  • 急性硬膜外血肿“漩涡征”的影像学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永生

    目的:分析CT平扫判断急性硬膜外血肿“漩涡征”的影像学意义与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共42例,根据颅脑CT有无漩涡征分为:涡旋征组22例,非涡旋组20例。及时对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病死率、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8.28,P<0.05)。结论 CT平扫对于检查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意义重大,若显示“漩涡征”应对患者尽早行急诊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漩涡征”在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王宣之;狄广福;邵雪非;江晓春;戴易;徐善水

    目的 探讨影像学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伴有“漩涡征”,将其资料与同期不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漩涡征组与非漩涡征组病人在硬膜外血肿体积≥30 ml、中线移位≥5mm、入院GC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和预后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才能改善病人预后.

  • 16层螺旋CT影像中漩涡征对小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丛福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中漩涡征对小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提高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扭转的准确率。方法对20例术前CT平扫加增强扫描出现典型漩涡征已明确诊断为肠扭转并经手术证实病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重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MPR)及大密度投影法(MIP)、血管三维重建(CTA)。结果20例肠扭转诊断均正确,主要征象有肠管的“漩涡征”(18例)和血管的“漩涡征”(19例)、“靶环征”(3例)、“鸟喙征”(4例)。结论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较为特异性征象。CTA有助于观察肠系膜血管的表现,可清楚显示小肠扭转的部位和扭转的方向;“靶环征”及肠壁强化减弱、腹水是提示绞窄性梗阻的可靠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头颅CT 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静;陈伟;范坤

    目的:探讨头颅CT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急诊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75例,于伤后6 h内完成头颅C T检查,根据有、无漩涡征分为漩涡征阳性组、阴性组,发病后24 h或病情恶化时常规复查头颅CT ,依据多田公式计算硬膜外血肿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结果75例患者中,CT 发现漩涡征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40%(30/75)、60%(45/75),血肿扩大占37.3%(28/75),其中,漩涡征阳性组为89.3%(25/28),阴性组为10.7%(3/45),两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2,P<0.01)。结论头颅C T漩涡征可作为预测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扩大的影像指标。

  • MRI对妇科扭转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区俊兴;尹日开;原仲晖;金新安;方桂求

    目的:探讨MRI对妇科扭转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妇科蒂扭转患者资料11例,回顾性分析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对比两者诊断蒂扭转的准确性.结果:11例患者,MRI明确诊断10例,漏诊1例,MRI能很好显示扭转蒂,部分呈典型漩涡征、悬挂征,同时还能评估肿块出血、坏死、输卵管扩张及盆腔积液等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4例,漏诊7例.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扭转性病变有较特征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病史,MRI可对多数妇科扭转性病变作出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