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 D3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

    作者:张增秀;彭俊铮;李少霞

    据统计,全球共有25亿儿童患有腹泻,每年造成180万儿童的死亡[1,2]。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腹泻,增加儿童营养和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是个有效措施[3]。已有相关的研究表明,锌(Zn)和维生素A能够降低腹泻的发病率[4,5]。维生素D和维生素A具有相同的免疫属性,因此,我们推测维生素D能够预防婴幼儿腹泻的发生。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维生素D与腹泻的关系,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报告如下。

  • 多管齐下让儿童营养“转正”

    作者:吕传彬

    营养不足需要补充营养,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和维他命D的牛奶是许多父母简单方便的选择,但营养过剩该怎么办?

  • 从生命早期健康和社会变迁看儿童营养

    作者:张玉梅

    为了解生命早期健康及社会经济变化,全方位促进儿童健康.从生命早期营养状况是影响一生的关键窗口期入手,分别从生命早期及社会变迁角度看儿童营养健康.认为促使儿童营养健康相关政策法规及教育须关口前移,从母亲入手,关注孕期合适体重,孕期合理增重,降低剖宫产,选择6月内纯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顺应喂养,培养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促使其在幼儿期形成较好的膳食模式.从“生存营养学”和“健康营养学”全面看待儿童健康,如促进膳食多样性,既可以评估及预防5岁以下儿童及贫困家庭的营养不良,且能预防儿童超重及肥胖;再则,转换侧重点,把对能量及营养素的单纯关注,转换为全面考量膳食特别是膳食模式对健康的整体影响.

  • 婴幼儿生长发育与辅食添加的关系

    作者:富振英;何武;陈春明

    应用1998年6岁以下儿童营养监测现场调查资料分析4至24个月以内婴儿辅助食品添加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便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合理添加辅助食品提供参考.统计分析采用了描述性、相关回归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农村婴幼儿各类辅助食品添加率低于一般农村和城市.贫困农村婴幼儿在24个月以内平均添加动物性食物只占42%、乳类30.5%、淀粉类57.8%、蔬菜水果类48.6%,相当于城市添加比例的一半.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在4至6个月,6至12个月,12至18个月,18至24个月几个年龄段的按年龄身高和体重与动物性食物和蔬菜水果类食物的添加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淀粉类食物在各个年龄段相关都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估算了如果每个营养监测点动物性食物添加率提高10%时,18至24个月的婴幼儿生长迟缓率可下降2.6个百分点,低体重下降1.2个百分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没有添加动物性食物时,发生生长迟缓的危险度OR=2.21(4~6个月)、1.73(6~12个月)、2.81(12~18个月)和2.58(12~24个月).未添加蔬菜水果类食物发生生长迟缓的危险度与动物性食物类似.

  •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中国儿童生长发育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

    作者:陈春明;何武;常素英

    目的 了解15年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变化,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生长迟缓的归因危险度(AR%),并分析了1990~2005年来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 2005年影响儿童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外出打工,调查前24小时未添加鸡蛋和奶类,人均在贫困线以下等.这些因素对6~24月龄儿童生长迟缓的归因危险度分别为40.5%,35.5%,24.2%,18.7%,21.9%.1990年~2005年间,社会经济状况、母亲文化、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因素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近年来农村母亲外出打工人数增加,影响了儿童的喂养和照料,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是儿童生长发育提高的直接因素;喂养和母亲的照料是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可以加速也可以抵消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儿童身高发育是中国继续提高儿童健康和体质的要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儿童膳食营养干预措施.

  •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中国婴幼儿辅食喂养的改善

    作者:常素英;陈春明;何武;王玉英

    目的 利用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数据,描述1992~2005年中国婴幼儿喂养的改善情况. 方法 以各种辅助食品开始添加的时间和添加频率描述了我国婴幼儿辅助喂养的改善.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中国儿童各种辅食添加时间和添加频率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结果 1992年~2005中国婴幼儿,特别是农村婴幼儿辅食喂养的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婴儿6个月龄按时添加奶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与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呈负相关.没有按时添加奶及其制品对婴幼儿生长迟缓的相对危险度为1.378,对低体重的相对危险度1.189.每天添加牛奶,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对婴幼儿身高增长和体重增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论 15年来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的改善,与农民收入增加后婴幼儿辅助喂养的改善有关.

  •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进城打工妇女的儿童营养状况

    作者:何武;陈春明;常素英

    利用2005年食物营养监测数据,分析了母亲在家和母亲外出打工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及患病情况以及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情况.

  • 河北省吴桥县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冯长龙;刘殿武;王晓璞;魏群;王立芹

    目的 了解河北省吴桥县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方法 对吴桥县1209名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对584名儿童采集尿样,尿碘的测定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采集250份居民户食用盐样,食用盐中碘含量的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 共发现74例甲状腺肿大者,肿大率为6.1%.尿碘中位数为208.36μg/L,每人每天碘摄入量为312.54μg/d.尿样中尿碘<50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4.6%.尿碘<100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18.5%,尿碘在200~299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27.2%.尿碘≥300μ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26.5%.盐碘中位数为26.96mg/kg,碘盐覆盖率为77%、碘盐合格率为9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2%.结论 吴桥县的甲状腺肿属于地方性的,该县儿童尿碘水平超过了适宜范围,存在碘营养过剩.

  •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应用2006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评价中国儿童营养状况

    作者:王玉英;陈春明;何武

    目的 探讨2006年WHO新标准与NCHS参考标准评价中国儿童营养状况的差别. 方法 利用2005年中国儿童营养监测调查资料,比较不同生长标准的儿童Z评分和营养不良率的差别. 结果 2种标准评价农村儿童的Z评分有显著差别,不同月龄儿童表现不一致.农村儿童WHO标准计算的低体重率是6.1%,低于NCHS参考标准得到的8.6%(P<0.0001),除了<6月龄的婴儿,其余年龄组WHO标准儿童低体重率都要低于NCHS参考标准.农村儿童WHO标准生长迟缓率是16.3%,高于NCHS参考标准的13.0%(P<0.0001),<6月龄以下儿童WHO标准生长迟缓率是NCHS参考标准的2.1倍;儿童消瘦率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是<6月龄儿童WHO标准消瘦率是NCHS参考标准的1.9倍.利用WHO标准计算的城市儿童超重率是6.7%,要高于NCHS参考标准得到的5.4%(P<0.0001). 结论 与NCHS参考标准相比,WHO标准评价儿童的营养情况随月龄、评价指标的不同而改变,WHO标准可以更好地监测婴儿早期的生长变化,有必要应用该标准进一步分析现有数据.

  •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

    作者:常素英;何武;贾凤梅;陈春明

    目的 根据中国食物营养监测系统15年监测结果,对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进行分析. 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6个月至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小于110克/升的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采用氰化高铁法和HemoCue法(血红蛋白测定仪)测定血红蛋白合量,对于海拔1000米以上王3000米的点的贫血标准进行调整,并计算贫血率.通过同时测定儿童与母亲血红蛋白值的方法,研究儿童贫血与母亲贫血的关系. 结果 1992~2005年间中国城市、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在16%~20%之间徘徊,没有显著改善;儿童贫血率随年龄变化,6~12月是患病高峰;对于儿童贫血,母亲贫血的相对危险度为2.31;儿童贫血会造成腹泻病的增加;4~23月儿童贫血与母亲贫血、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有关,24~59月儿童贫血与母亲贫血和儿童生长迟缓有关. 结论 必须采取有效行动,同时改善儿童贫血和母亲贫血问题.

  • 国内外儿童维生素A缺乏干预研究的进展

    作者:郭海军;张兵

    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是导致儿童严重视觉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增加儿童严重感染性疾病危险和死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维生素A缺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1]).

  • 儿童营养与骨骼发育的新进展

    作者:荫士安

    人的骨骼成熟经过了婴儿、儿童、青少年期和青壮年的很长时间,终取得了峰值骨量.近年来,大多数关于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焦点已经开始转移,重点研究影响生长发育期使骨峰值达到大化的决定因素和骨质疏松发生的预防方面.本文综述了影响峰值骨量的因素、钙营养状况与儿童骨骼发育、饮奶对骨骼发育的影响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中国贫困地区2~5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现状及家长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曼丽;于冬梅;刘爱东;贾凤梅;胡小琪;朴建华;赵丽云

    目的 分析中国贫困地区2~5岁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及与喂养行为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贫困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县(市)随机抽取 5927 名2~5 岁儿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喂养状况和检测血红蛋白值.结果我国贫困地区2~5 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 22.4%,男童与女童无明显差异.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断奶时间、是否吃早餐、家里就餐人数、母亲文化程度、孩子在家就餐次数及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均与儿童的贫血患病状况有较大的相关.结论 我国贫困地区 2~5 岁儿童的贫血状况依然严重,且与家庭喂养条件及喂养行为有密切关系.需有针对性的开展贫血的预防与干预.

  • 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

    作者:刘爱东;赵丽云;于冬梅;于文涛;贾凤梅;张继国;翟凤英

    目的 分析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东、中、西三类地区和城市、农村的分层原则,在全国选取17 607名5岁以下儿童,测量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结果 200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9.9%,低体重率为5.9%,消瘦率为2.2%;儿童生长迟缓率农村是城市的5.3倍,低体重率农村是城市的4.6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部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东部地区(P<0.05);与2002年相比,2006年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了30.8%,儿童低体重率下降了24.4%.结论 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下降速度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地区农村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仍有待改善,同时中部地区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也应得到充分关注.

  • 中国七城市两乡镇3~11岁儿童铁缺乏及贫血状况调查

    作者:马德福;张玉梅;尤莉莉;拓亚;生庆海;王培玉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城市和农村3 ~11岁儿童的铁缺乏及贫血现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沈阳、苏州、郑州、成都、兰州和广州等7个城市和河北省两个乡镇(平原、山区)各随机抽取1个幼儿园和1个小学,并随机抽取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小学2年级和5年级各一个班,将班内所有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抽血检测其血铁含量和红细胞参数.结果 共在7城市2农村调查儿童1863人.不同年龄组间血铁偏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血铁偏低率逐渐降低,3~4岁和4~5岁儿童的血铁偏低率分别高达47.1%和38.2%.不同年龄之间贫血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3~4岁和4~5岁儿童的贫血率显著高于5~6岁年龄组,分别为4.0%和7.1%.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血铁偏低率和贫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乡镇儿童贫血率高达12%,显著高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儿童的贫血率.结论 儿童铁缺乏症和贫血虽然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血铁含量偏低儿童和农村地区儿童应该是未来重点干预的对象.

  • 铁强化燕麦饮料对6~8岁儿童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李永进;李印东;李玉堂;石玮;吕金昌;陈东宛;刘秀峰;高彭;徐彦

    目的 应用铁强化燕麦饮料改善儿童铁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北京市顺义区某小学一、二年级6~8岁学生294名,男女各半,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不改变日常饮食,干预组每日饮用250 ml饮料,对照组不给饮料.干预1年后,采用连续3日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所有学生的膳食摄入情况,计算干预前后膳食中铁摄入量,用智力测试量表检测研究对象的智力,并检测学生干预前后握力、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及转铁蛋白受体.结果 干预前后膳食中铁摄入量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后各组铁的膳食摄入量结果显示,女生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男生铁干预后的膳食摄入量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铁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干预试验后干预组的血清铁水平和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间的血清FER水平无显著性差别,干预后干预组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男生血清TFR水平和差值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铁强化燕麦饮料干预明显提高了儿童铁的营养水平.

  •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行为调查

    作者:王觐;杨雪艳;关玲;李春玲;刘亚平;王淑芳;于晓明;刘钊;张永

    目的 观察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行为及态度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市1550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行为及营养认知的调查,采用Logistic法分析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频率与其体型(超重或肥胖)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儿童多数喜欢在外就餐(852/1430,59.6%),在外就餐时父母多数喜欢为孩子搭配饮食(994/1498,66.4%),但多数父母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儿童饮食营养健康讲座(1199/1498,80.0%)或没有带孩子参加相关的饮食营养健康讲座(1330/1498,88.8%).在外就餐选择中餐的家庭高达49.6%,选择西餐的较少(5.9%).结论 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现象较普遍.

  • 上海市城区7~11岁儿童铜、铁、锌营养与贫血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炜俊;蔡美琴;杨科峰;姜春花;刘秀玲

    目的 调查上海市城区7~11岁学龄儿童贫血发生率现状,研究儿童膳食及血清铜、铁、锌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城区11839名7~11岁儿童进行贫血筛查,对其中240名调查对象进行营养调查并测定血清铜(Cu)、锌(zn)、铁(Fe)元素含量,分析上述指标与贫血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中心城区贫血的总体发生率为6.09%,其中女生贫血率为7.63%,显著高于男生的4.68%(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贫血组膳食Fe摄入和血清Fe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贫血组血清Cu、Cu/zn和Cu/Fe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贫血组的膳食Cu摄入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贫血患者体内不同程度地存在铜、铁、锌等微量元素的代谢紊乱;铜和锌营养状况异常可能导致机体铁吸收障碍;及时纠正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对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 云南省傣族地区0~17个月婴幼儿营养健康教育阶段评估

    作者:李智;李燕;石安萍;房少华

    目的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有效干预措施,为改善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示范.方法 开发适合当地社区的健康教育声像材料、图形材料,利用社区干部和乡村医生,在农村社区开展了参与式营养教育活动,营养教育活动一年后对活动效果进行阶段评估.结果 研究地区孕产期妇女不良饮食习惯得到有效改变,婴幼儿正确喂养知识得到普及,婴幼儿正确喂养方法在当地社区家庭得到正确应用.结论 开发适合本地文化的健康教育材料,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改变了家庭儿童喂养知识和行为.

  • 儿童营养改善措施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作者:蔡佳音;王芳;刘晓曦;代涛

    营养是生长发育重要的物质基础,儿童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否则将可能导致一系列营养问题的发生[1].儿童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其自身的健康水平,影响成年时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并且,儿童营养问题会对教育、生产率等产生负面作用,影响经济增长[2].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对儿童营养问题均给予高度重视,并积累了较多成熟的经验.本文通过总结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主要措施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儿童营养改善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提高我国儿童营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50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