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胎儿和成人骨髓间充质千细胞体外造血支持能力的比较

    作者:刘蒙;杨少光;邢文;卢士红;赵钦军;任红英;池颖;马凤霞;韩忠朝

    胎儿出生以后,造血干细胞(HSC)才从胎儿的肝脏和脾脏转移到骨髓,这一过程可能由不同的造血微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所介导.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如成骨细胞、内皮细胞的前体祖细胞.研究者推测,胎儿出生前的骨髓可能并不特别适合HSC生长.然而,该假说尚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持.本研究通过对胎儿和成人骨髓MSC的造血支持能力进行比较,拟为此提供证据.成人骨髓MSC来源于3位健康供者,胎儿骨髓MSC来源于孕19-20周流产的胎儿.MSC辐照后与CD34+一起进行长期培养启动细胞分析,计数克隆形成细胞的数童,流式分析培养后CD34+的表型变化.RT-PCR分析两种MSC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成人骨髓MSC比胎儿骨髓MSC具有更强的造血支持能力,两者都促进CD34+向髓系细胞分化,两者之间细胞因子的表达存在差异.结论:与胎儿骨髓MSC相比,成人骨髓MSC在某些治疗,尤其是促进造血恢复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胎儿骨髓基质细胞与细胞因子支持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作者:毛平;王彩霞;林秀梅;杜庆华

    为了探讨胎儿骨髓基质细胞(FBMSC)联合细胞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扩增作用的影响及比较扩增前后脐血(CB)CD34+细胞上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黏附分子CD49d+(VLA-4)的表达情况,将从新鲜CB标本中分离出的MNC分别接种于已建立的无血清培养体系,该体系分4组:A组为培养过程中不加细胞因子和基质细胞;B组为单用胚胎骨髓基质细胞支持;C组为单用细胞因子支持;D组为细胞因子和胚胎骨髓基质细胞联合支持.在0、6、10及14天检测细胞总数、CD34+细胞数及集落形成单位(CFU)数,同时检测CD34+细胞上CD49d+及CXCR4的表达数.结果表明:在体外14天培养过程中,各时间点D组CD34+细胞、CFU数及CD34+CXCR4+细胞和CD34+CD49d+细胞扩增数均高于A、B、C组(P<0.05);B、C和D组在各时间点各测量指标与A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6天后,B组各测量指标与C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胚胎骨髓基质细胞联合外源性细胞因子不仅可以支持脐血MNC的有效扩增,而且扩增后与趋化作用和与粘附作用相关的造血细胞亦较扩增前明显增加.单用细胞因子扩增会造成造血细胞的耗竭,单用基质细胞支持可扩增或维持造血细胞的量,但难以实现造血细胞的大量扩增,FBMSC联合外源性细胞因子可能是扩增造血干祖细胞的较理想方案.

  • 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类肝细胞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作者:何念海;赵文利;王宇明

    目的:对MMSCs来源类肝细胞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从人胎儿骨髓中分离MMSCs,在10 g/L Matrigel作基质,2.5 mmoL/L AZA预处理10-12 h,HGF 10 μg/L+FGF4 10μg/L+HGM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收集诱导培养4,7,14,21,28 d时的细胞爬片,SABC免疫组化法DAB显色检测肝细胞早期标志AFP,CK19及早期转录因子GATA4,成熟肝细胞标志ALB,CK18,GST-π,肝细胞转录因子HNF1α;提取诱导分化10 d和第28 d细胞RNA及蛋白质,设计AFP,CK19,ALB,CK18,CYP1B1,CYP2B6引物,进行RT-PCR,观察在mRNA水平肝细胞标志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K18,AFP,ALB的表达量.结果:未诱导培养的MMSCs中,有较少的细胞表达AFP,未见其他肝脏特有的转录因子或者胞质蛋白标志.免疫组化显示在诱导早期可见较多细胞呈GATA4,AFP和CK19阳性表达,至诱导后期表达下降,而ALB,CK18,GST-π和肝细胞转录因子HNF1α阳性细胞比例逐渐上升.RT-PCR显示,未诱导的MMSCs仅可表达微弱的AFP mRNA,诱导早期可见AFPmRNA和CK19mRNA表达,诱导后期未见扩增,而ALB,CK18,CYP1B1 mRNA早期和后期均可见表达,在诱导后期可见CYP2B6 mRNA表达,但很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诱导细胞中AFP,ALB和CK18蛋白的表达趋势同基因表达类似.在65 ku和68ku处诱导细胞组可见AFP和ALB目的条带,在45 ku处诱导细胞组可见CK18目的条带.未诱导的细胞和诱导早期细胞中AFP有表达,后期未见.诱导早期和后期CK18和ALB均有表达,且后期增强.结论:MMSCs向类肝细胞的横向分化是先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再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在本实验诱导条件下可获得在复制及翻译各环节肝细胞标志阳性的类肝细胞.

  • 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芳;吕军强;段永娟;孙仪;李栋;汪运山;胡晓;肖东杰

    目的 观察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BM-MSC)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妊娠14~ 22周龄胎儿骨髓,分离、培养FBM-MSC,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及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等进行鉴定;将FBM-MSC与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刺激条件下共培养5d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刺激活化后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DO、TSG-6和TGF-β等免疫抑制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分离的FBM-MSC表面高表达CD29、CD44、CD49e、CD73、CD90、CD105;低表达CD31、CD34、CD45、HLA-DR,具有分化为脂肪和成骨细胞的能力;与单纯PHA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相比较,与FBM-MSC共培养抑制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抑制率可高达96%; FBI-MSC共培养还可抑制淋巴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对IFN-γ和TNF-α因子分泌的抑制率分别达90.9%和58.4%;与单独培养的FBM-MSC相比较,共培养后的FBM-MSC中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如IDO、TSG-6和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 胎儿骨髓来源的FBM-MSC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由MSC分泌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DO、TSG-6和TGF-β等在FBM-MSC介导的免疫抑制中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生儿换血疗法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作者:Patra K;Storfer-Isser A;Siner B;闵志军;陈会友;田兆嵩

    随着临床应用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胎儿骨髓成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和过去相比,作为换血指标的血清总胆红素界值的提高,使临床需要换血治疗的病例减少,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换血不良反应率上升,如并发感染、心跳停止和死亡等.由于近10年有关新生儿换血不良反应的风险资料缺乏,本研究调查了Clevelandd,Ohio两家新生儿围产期中心近年的新生儿换血治疗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分析了换血治疗时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