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中诱发成分的生理含义的解释和分离方法研究

    作者:徐进;胡广书;姜利斌;王宁利;孙秀英

    诱发成分是指出现在mfERG一阶响应中较后的位置上的一个波形结构.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要对诱发成分的生理含义作出准确描述,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个从一阶响应中完整,准确的分离诱发成分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诱发成分的各个组成信号的视网膜生理含义,指出诱发成分是一阶响应的一个固有成分,表现了视网膜的光适应机制,在波形和生理含义上与mfERG高阶响应相似但存在明显差别.其次,利用在不同刺激频率条件下得到的一阶响应之间的差异特性,设计实验从一阶响应中分离出诱发成分.实验结果还证实了本研究中关于诱发成分和高阶响应在波形上存在差异的推论.

  •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前后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对比

    作者:宋殊琪;王磊峰;董玉萍;姚毅

    目的 比较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手术前后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ERG)的差异.方法收集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23例(23眼)的病例资料,分析比较手术前后mERG检查所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振幅反应密度.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振幅反应密度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0, P=0.005).结论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手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振幅反应密度有所提高,黄斑区功能逐渐恢复.

  • 30例弱视多焦视网膜电流图总结

    作者:辛欣;王林丽;余雪梅;李志;顾宝文

    目的:运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评价弱视患者的局部视网膜功能.方法:采用103个六边形刺激图形,记录30例弱视患者mERG的b波振幅密度值在六环的表现.结果:47只弱视眼mERG在1环和2环b波振幅分轻、中、重不同程度下降,三维(3D)图显示中央局部视网膜功能降低,其中14只眼的3D图表现中心峰偏位现象.结论:多焦ERG是一种评价局部视网膜功能的新技术,对弱视的诊断和分类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mERG及CDI在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海侠;冯长生;刘鑫

    目的 观察眼缺血综合征(OIS) 的彩色多普勒(CDI)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 各参数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眼缺血综合征患者20 例,同龄正常眼作为对照组,通过CDI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mERG分析其一阶反应的P1、N1波各成分特征.结果 CDI患眼CRA的Vmax、Vmin均较正常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IS 患者mERG 的a 波、b 波振幅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眼,潜伏期比正常眼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mERG、CDI的联合检测能及时了解OIS 患者视网膜情况,为挽救患者视力提供宝贵时间.

  • 正常青少年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测定

    作者:郭玉升

    mERG是一项评估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客观的对被检测部位每一局部区域视网膜功能进行分析,而且还能够对视网膜功能异常进行定位[1].我们利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对正常青少年进行检测,重新确定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正常值,并且了解不同部位视网膜功能.

  • 多焦视网膜电图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功能的研究

    作者:梁晓颖;王景昭;李根林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ERG)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不同部位的功能改变.方法选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患者共27例54眼,其中干性ARMD 11眼、湿性ARMD 21眼,正常组22眼.所有患者均对其双眼进行检查.应用Veris视网膜功能分析仪对后极部视网膜的局部反应振幅和潜伏期进行检测,分别记录刺激总体、四个象限和6个环的潜伏期及反应振幅值,应用SPSS统计软件中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干性ARMD组与正常组、湿性ARMD与正常组及干性ARMD组与湿性ARMD组之间分别对1环(0.0°),2环(2.7°),3环(5.5°),4环(9.0°),5环(13.1°)和6环(18.7°)的反应振幅及潜伏期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1、干性ARMD组与正常组MERG的6个环的反应振幅的比较:P值均大于0.05均无显著性差异;6个环的潜伏期的比较:P值均大于0.05均无显著性差异.2、湿性ARMD与正常组间MERG的6个环的反应振幅比较:P值均小于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6个环的潜伏期的比较:1环、5环、6环无显著性差异(P>0.05)、2环、3环、4环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干性ARMD组与湿性ARMD组间MERG的6个环的反应振幅的比较:1环、3环、4环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环、5环、6环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环的潜伏期的比较:1环无显著性差异(P>0.05)、2环、5环、6环有显著性差异(P<0.05)、3环、4环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研究证实,MERG能够对视网膜功能进行评价,对视网膜黄斑区功能异常进行初步定位[1],其作为一种无损伤的检查手段,在ARMD的早期诊断、随访观察及视网膜功能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不同程度皮质性白内障对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结果评判影响

    作者:李维娜;李学喜;王晓东;梁宗宝;魏锐利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皮质性白内障对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结果评判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皮质性白内障患者40例,按照白内障混浊程度LOCS Ⅲ分级,分为A组(28例)双眼白内障轻重程度明显不一,1只眼C1或C2(轻度白内障眼);另1只眼C5(重度白内障眼);B组(12例)1只为人工晶状体眼(IOL眼),另1只眼C5(重度白内障眼).所有病例均排除白内障以外的眼病及全身病.应用德国罗兰公司的mERG仪记录各环N1波、P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比较A、B组患者双眼之间的差别.结果 A组重度白内障眼的N1波1环、2环和3环,P1波1环和2环的振幅密度较轻度白内障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1波t1环-2.499,P=0.019; t2环=2.556,P=0.017;t3环=-2.960,P=0.006;t1环=-6.871,P=0.001;t环=-3.259,P=0.003).B组重度白内障眼的P1波1环和2环的振幅密度较IOL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1波t1环=-3.014,P =0.012; t2环=-3.298,P=0.007).A、B组其余各环的振幅密度和1~5环的潜伏期,双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重度白内障眼相对轻度白内障眼P1波1环的振幅密度下降(25.7±18.0)%.B组重度白内障眼相对IOL眼P1波1环的振幅密度下降(24.7±27.5)%.A组轻度白内障眼与B组IOL眼相比,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熟期或过熟期皮质性白内障会导致多焦视网膜电流图P1波振幅下降而潜伏期不受影响,对于重度皮质性白内障术前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结果的判断需考虑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影响.

  • 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估

    作者:陈吉;姚进;蒋沁;袁南荣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 mo graphy,OCT)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mretinogram.mfERG),随访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前后进行视力及OCT、nfERG检查,对比分析视力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视功能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视力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平均厚度明显降低;中心凹处(1环)P1波振幅密度增加,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OCT、mfERG随访检查,司以对病情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跟踪观察,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疗效提供可靠的依据.

  • 不同年龄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波形特征

    作者:葛坚;钟兴武;陈景荣;龚向明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正常国人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ERG)的波形特征,为mERG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正常志愿者35人50眼按年龄分为"<20岁组"、"20~50岁组"、">50岁组"共三组,应用VERIS Science4.0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进行检查.结果:各年龄组正常眼mERGa、b、c波振幅在黄斑部大,变异也大,远离黄斑部各区逐渐减小;鼻侧a、b、c波振幅均比颞侧大,而上方与下方差别无显著性;年龄不同,正常眼mERG a、b、c波振幅和潜伏期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mERG能在特定时间段内客观地对被检测部位每一局部区域视网膜功能进行分析,临床应用须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的价值

    作者:顾刘伟;王秀英;范雯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评价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疗效的价值.方法 AMD患者31例(31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每月1次,共3次.比较治疗前后患眼mfERG检测中1-5环反应振幅、潜伏期及佳矫正视力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眼mfERG反应振幅1、2环高于治疗前(P<0.01),反应潜伏期1-5环均有降低(P<0.05或P<0.01).结论 mfERG能明确显示雷珠单抗治疗AMD能有效改善视网膜的生理功能.

  • 正常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及其在黄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梁晓颖;李根林;王景昭

    全视野视网膜电流图测量总和反应,难以从反应波形中确定病变部位,且对微小病灶也不敏感;局部视网膜电流图可记录局部视网膜电反应,但由于反应振幅小,干扰因素多,需对反应振幅进行平均处理,如对多个区域进行检测,必须在各个部位进行刺激、累加,花费时间长;由Sutter和Tran[1]研制的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简称MERG)是一项评估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新技术,它具有多点同时刺激,测量时间短,并可用一立体图像(地形图)直观显示等优点,它克服了全视野视网膜电流图及局部视网膜电流图的不足,能够对视网膜功能异常进行定位,对进展性视网膜疾病进行随访[2].对某些疾病特别是黄斑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术前术后视网膜功能恢复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王丽丽;杜善双;薛晓辉;朱忠桥;潘爱珠;王睿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21眼行玻璃体手术,术后1、3、6及12月,进行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12月视力改善2行以上90%(19/21),视物变形改善81%(17/21),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2)OCT显示手术前视网膜平均厚度496.76士93 μm,术后12月平均厚度(176.09±27.97)μm,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3)术前MERG地形图可见中心峰下降,一级反应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降低,术后12月MERG中央峰逐渐恢复,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升高,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可靠,视力、OCT及MERG可以较好地进行疗效客观评价.

  •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用于近视眼视网膜功能的研究

    作者:高瑞新;李朝霞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不同部位视网膜的功能状态,并与正常人作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32岁的病例68例(101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视组(24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1例21眼).所有病例均应用德国罗兰公司的mERG仪记录各环N1波、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再比较3组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别.结果 3组N1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在第1环大,随离心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潜伏期在第1环小,随离心度增加而逐渐延长.经统计学处理,高度近视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中低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N1波P1波第1环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度近视眼mERG各环振幅密度较正常眼下降,1环潜伏期较正常眼延长;中低度近视眼与正常眼振幅密度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

  •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对开角型青光眼正常半侧视野的检测分析

    作者:刘虎;陆莎莎;卞春及;袁孝如;朱承华

    目的了解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正常人28例31眼、Humphrey视野计检测仅表现半侧视野异常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6例26眼.分别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mERG检测.比较正常组、青光眼组不同视野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以及mERG二阶反应的潜时、反应振幅密度,分析正常组、青光眼组视野检测的平均敏感度与二阶反应潜时、反应振幅密度的关系.结果正常组、青光眼组不同视野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F=116.2,P=0.000)、二阶反应的潜时(F=104.3,P=0.000)、反应振幅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F=76.4,P=0.000).视野检测的平均敏感度与二阶反应的潜时有显著相关性(P<0.001),与反应振幅密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mERG能够反映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其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 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流图

    作者:黄天纳;张卯年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或mfERG)是一种新兴的眼科检查手段,通过使用特殊m-序列刺激手段短时间内提取局部ERG信号,客观、定量地反映视网膜功能.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一个主要原因,能够在亚临床期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疾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对于预防和治疗DR有着重要的意义.mERG能够客观地检测DR,应用于研究和临床,评估那些预防和治疗DR方法的效果.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响应研究结果及分析

    作者:陈丽;曾庆华;赵牧

    目的:探讨记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和正常人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方法,分析mfER在AM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RETIscan(Version 3.11)设备检测记录66例患者(分为干、湿两型)和13例正常人mfERG 6个环反应特征.结果:干性组P1波1~3环、N1波1环反应密度下降(P<0.05),P 1波1环、N1波2,3,5环潜伏期延迟(P<0.05);湿性组各波各环反应密度、潜伏期均下降/延迟,与干性组比较,P1波1~4环、N1波2,3环反应密度下降(P<0.05),P1波1~5环、N1波1~3环潜伏期延迟(P<0.05);湿性对侧健眼组1,2环P1反应密度降低(P<0.05).单眼湿性对侧干性眼组与干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P1波1~3环、N1波1环反应密度、P1波1环、N1波2,3,5环潜伏期可考虑做为干性组AMD视网膜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P1,N1波1~4环、N1波2,3环反应密度、P1波1~5环、N1波1~3环潜伏期可能反应湿性组AMD视网膜后极部变化情况.单眼湿性AMD患者若对侧为健眼则可能发生AMD,若对侧为干性眼,则可能不会加重其病情进展.

  •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作者:沈沛阳;冼文光;刘红山;曾明兵;徐力;钟兴武

    目的:观察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后的解剖和视功能结果.方法:前瞻性干预性分析.27例(3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体置入和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mo进行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视野检查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mfERG)检查,使用OCT明确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首次手术后28眼的黄斑裂孔闭合,平均logMAR视力由术前的0.72±0.22提高到术后的0.29±0.18(P<0.001).中心10°视野检查中,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 MD)由术前的-3.59±1.83 dB减少到术后的-2.51±1.36 dB (P<0.001),平均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 PSD)由术前的1.86±0.68 dB减少到术后的1.33±0.32 dB (P=0.001).MfERG中可见术后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域的平均振幅明显升高,而4-6环区域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疾病病程长短(P<0.001)和1环区域的术前N1波振幅(P=0.001)对术后佳矫正视力有预测作用.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后保持1d的面向下体位,有很好的解剖成功率和视功能结果.

  •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疗效评价

    作者:王丽丽;杜善双;薛晓辉;朱忠桥;潘爱珠;王睿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21眼行玻璃体手术,术后1,3,6及12mo,进行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12mo视力改善2行以上90%(19/21),视物变形改善81%(17/21),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CT显示前膜消失,手术前视网膜平均厚度496.8±93.0μm,术后12mo平均厚度176.1±28.0μ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MERG地形图可见中心峰下降,一级反应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降低,术后1~12moMERG中央峰逐渐恢复;1、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可靠,OCT及MERG可以较好地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