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感嗜血杆菌耐药菌株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林翀;苏应仙;李学鸿;林明冠;王海波

    目的 建立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反应体系,对海口市流感嗜血杆菌(Hi)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62株Hi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2株Hi中有23株耐药,其中7株(第10~16菌株)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2株(第17~18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1株(第19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耐药,9株(第1~9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4株(第20~23株)只对阿奇霉素耐药.采用引物(5′ ACGTATCTGC 3′)构建的RAPD-PCR反应体系检测Hi基因,扩增出15条带,大小在300~2000 bp之间.所构建的亲缘关系聚类图中,第1~9菌株聚成一簇,第10~16菌株聚成一簇,第17~18菌株聚成一簇,第1 9菌株为一簇,第20~23菌株聚成一簇.结论 采用RAPD-PCR反应体系可对Hi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

  • 海南岛4种常见蜚蠊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林英姿;崔玉宝;杨文;饶朗毓;潘婉;陈锦龙

    目的 探讨海南岛常见蜚蠊遗传多态性,寻找蜚蠊分类的分子标记.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和褐斑大蠊进行随机扩增,分析DNA图谱、计算遗传距离并绘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 筛选出4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2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71.31%.根据RAPD图谱计算出4种蜚蠊间的遗传距离,以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间遗传距离短,褐斑大蠊和美洲大蠊间距离长.根据4种蜚蠊遗传距离构建出的系统聚类图中,黑胸大蠊先与澳洲大蠊聚成一簇,再与褐斑大蠊、美洲大蠊相聚类.结论 蜚蠊基因组DNA遗传多态性丰富,RAPD技术能够反映出不同蜚蠊间的亲缘关系,并可准确进行蜚蠊分类.

  •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作者:董玉梅;丁进亚;靳桂明;李力;李曙平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建立PA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指纹图基因分型方法,对与流行病学相关或不相关34株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同一反应体系,30株临床分离株和2株不相关株产生稳定RAPD特异带型,分型率为94.12%,长期住院的同一患者不同时期或不同患者同一时期PA的RAPD谱型存在差异.结论 RAPD指纹图基因技术分型率高,分辨率强,简便快捷,可在分子水平上对老年人长期住院感染PA提供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假丝酵母性阴道炎的病原菌检测及RAPD分析

    作者:韩淑梅;贺丹;张晓霞;张宇;许丽波;田庄;横山耕治;王丽

    目的:探讨女性假丝酵母性阴道炎的病原菌种类,分析其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刮取106例疑似假丝酵母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利用10种随机引物(RAPD 1~10)对分离病原菌进行RAPD分析.结果:①分离获得假丝酵母72株,其中白假丝酵母56株(77.78%),非白假丝酵母16株(22.22%),包括光滑假丝酵母6 株(8.33%)、热带假丝酵母4 株(5.56%)、克柔假丝酵母1 株(1.39%)及其他假丝酵母5 株(6.94%);②RAPD分析表明:有2种引物(RAPD2和RAPD5)可以获得较清晰、稳定的特异性带型,具有较明显的种间遗传变异性和种内遗传相似性.结论:假丝酵母性阴道炎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随机引物RAPD2和RAPD5比较适于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的分型、鉴定.

  • 仅黏菌素敏感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杨莉;韩立中;孙景勇;蒋晓飞;倪语星

    目的 从基因水平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仅黏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OS-PA)的流行情况.方法 ①收集本院灼伤科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52株,其中COS-PA 32株.②收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57株,其中COS-PA 22株;收集SICU水池下水口非仅黏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non-COS-PA)1株.③采用多种引物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流行情况.结果 ①灼伤科2001~2003这3年的COS-PA,经RAPD(引物ERIC2、325、272)分型均为同一型别(Burn-A型).②SICU 2003年收集的COS-PA,经RAPD(引物325)分型为同一型别(SICU-A型);在SICU收集的non-COS-PA也多数呈同一型别(SICU-B型),自SICU水池下水口收集到的1株non-COS-PA也属于此型.③灼伤科及SICU经RAPD(引物325)联合分析证实,两个科室的COS-PA为不同型别,无同源性.结论 灼伤科和SICU都存在科室内COS-PA流行,SICU还存在non-COS-PA流行.应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在潮湿环境及患者中流行情况的严密监测.多种引物RAPD分析是判断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情况的有利工具.

  • ICU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及药敏谱分析

    作者:毕俏杰

    目的对我院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监测.方法从ICU病房患者的痰、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听诊器及护理人员的手分离的30株肺炎克雷伯菌,用双纸片法鉴定.对确认试验阳性的ESBL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并比较不同型别的耐药谱.结果共检出21株ESBL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RAPD分型为A、B、C、D、E、F、G、H 8种型别,其中A型为优势菌株,占33.3%(7/21),药敏结果显示RAPD谱型与药敏谱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SBL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可借护理人员的手、呼吸机管道和听诊器进行传播.提高医护人员对ESBL的认识,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ESBL产生菌播散的重要措施.

  • 申克孢子丝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作者:王敬;尤刚;王晓红;李若瑜

    目前国际上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等进行菌株分型研究[1-3],对流行病学研究有很大促进作用.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DNA水平的特点,笔者对黑龙江地区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分离的29株申克孢子丝菌进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探讨不同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与RAPD型别之间的关系.

  • RAPD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朱成宾;高应东

    随着细菌基因分型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在细菌鉴定和检测方面的广泛应用,细菌鉴定、耐药基因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变得更加准确、简捷和快速.细菌的基因分型方法很多,其中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应用于食源性疾病研究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基因分型、耐药机制、流行特点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依据.本文就RAPD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 广东地区马尔尼菲青霉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席丽艳;福岛和贵;鲁长明;龙泽香代子;徐晓容;西村和子

    目的探讨广东省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比较广东株、广西株和泰国株之间的遗传学特点.方法测定大亚基核糖体DNA基因(LSUrDNA)的ITS区域的碱基序列,以及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 结果12株广东分离株及2株广西分离株的rDNA ITS序列测定的结果,通过DDBJ国际GenBank进行菌株同源性搜索与泰国菌株具有100%的同源性.经2个随机引物扩增18株菌,引物ATGS将18株菌分为9个亚型(A1~A9);引物OPAO-15将18株菌分为7个亚型(P1~P7).12株广东株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2个引物分别分了4~7个亚型.其中1株分离于广西边界的广东株与广西株具有相同的随机扩增DNA电泳图谱,但另1株远离于广西边界地区的菌株与广西的菌株也具有同样的DNA带型.部分广东株和广西株具有和泰国株同样的遗传相似性.结论12株广东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株与广西和泰国株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性,推测广东自然界中极有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菌株.

  • 随机扩增DNA技术在铜绿假单胞菌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崔冬清;孙铁英;黎建;黄秀清;胡云建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基因分型法对于细菌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两条随机引物对基因组进行随机扩增后根据电泳条带分型.结果:两条随机可以把铜绿假单胞菌分为不同的基因型.结论:单纯应用单个随机引物对病原菌进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基因分型结果缺乏可信度.

  •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RAPD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徐鸿绪;黄健宇;赖在真;杜玲

    目的:建立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方法,了解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分子流行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各病区送检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标本29份.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方法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hylip3.67聚类分析软件对RAPD扩增条带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RAPD扩增的指纹图谱清晰.带型稳定,多态性丰富.29株不同来源的菌株可大致分为三种亲缘关系.结论: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可以用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多态性分型研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多态性分布可能与菌株的来源有关.

  • 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食源性疾病分离株的多态性分析

    作者:邓志爱;李孝权;李钏华;张欣强;张健;莫自耀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按照相关卫生检验标准对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呕吐物、剩余食品等26份检材进行致病菌检测,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从2名患者肛拭子、吃剩的相关食品中分离到8株产A型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两份食品直接检出A型肠毒素,RAPD图谱显示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成2个基因型.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资料、病原学鉴定及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证实该起食源性疾病是由于进食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所致.

  •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技术在粘质沙雷菌分型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侯晓娜;张传树;傅炜昕;杨婧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医院感染的粘质沙雷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对心外科ICU病房5例术后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粘质沙雷菌,用VITEK细菌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2条不同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基因分型.结果 5株粘质沙雷菌药敏谱全部一致,2条随机引物中一条引物未能分型,另一条引物可分为2个基因型.其中,4株菌扩增出相同带谱,为同基因型;1株菌有独特的带谱为另一种基因型.结论本次调查的5株粘质沙雷菌有2种RAPD基因型,其中4株为相同基因型,证实存在感染流行.

  • 黏质沙雷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DNA分型

    作者:李华

    目的 明确同一时间段先后分离自同一病房2例患者的两株黏质沙雷菌是否属于同源菌.方法 应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同一时间段先后自同一病房2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得的2株黏质沙雷菌进行RAPD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2株黏质沙雷菌扩增出2条不同的电泳带谱.结论 2株黏质沙雷菌为不同的RAPD基因型,非同源菌.

  • 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的DNA多态性及其与耐药性的分析

    作者:袁有华;白丽;武有聪;刘奇;钱金栿;郭利军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的DNA多态性以及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4种随机引物对75株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并优化试验条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筛选出两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念珠菌基因组DNA在100~200 ng/μL,引物浓度在5~10 μmoL/L时,得到的PCR指纹图丰富和清楚.聚类分析显示,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同种不同株间存在着基因多态性,不同种间具有一定的基因型特点,某些耐唑类和耐5-氟胞嘧啶药物菌株单独聚为特殊的基因型.结论 RAPD基因分型可作为念珠菌种间鉴定的参考方法.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中某些菌株的耐药性与其DNA多态性有一定关系,某些特殊PCR指纹图可能与耐唑类药物基因和5-FC基因有一定关系.

  • 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耐药性与基因型的研究

    作者:闫志敏;徐岩英;华红;L.P.Samaranayake

    目的:研究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患者口腔分离白色念珠菌株对氟康唑敏感性与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分离自SS患者的30 株口腔白色念珠菌株行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用RSD10、RSD11和RSD12 3 种引物对药物敏感性不同的菌株进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析.结果:SS患者口腔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中氟康唑耐药株与敏感株均显示出基因型的多态性,对氟康唑敏感性不同的白色念珠菌株之间的RAPD带型未见差异.结论:SS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耐药现象的产生可能与药物诱导有关,而并非遗传基础所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