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马尾松树皮提取物对乙醇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冬茹;蔡懿;谢衡;李若达;郑光耀;王金发;王宏斌

    目的 体外探讨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inus massoniana Bark Extracts,PMBE)对乙醇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保护作用及PMBE是否通过调控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15,GDF-15)的表达从而发挥其作用.方法 60μg/ml的PMBE与HUVEC共培养12 h后加入4% (V/V)浓度的乙醇作用12 h进行各项研究: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检测细胞内ROS水平、超氧化物含量及SOD活性,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NO含量;RT-PCR检测细胞内GDF-15的mRNA表达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GDF-1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4%乙醇组相比,PMBE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早期凋亡和坏死比例,ROS水平及超氧化物含量降低,SOD活性及培养液上清中NO含量升高,GDF-15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GDF-15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PMBE对乙醇损伤HUVEC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GDF-15的表达水平相关.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黏蛋白5AC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余杰情;杨勇;张剑;熊园平;黄小燕;罗庆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与黏蛋白5AC(MUC5 AC)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15例伴鼻息肉的CRS患者,15例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和15例正常鼻腔黏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鼻黏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PAS染色检测各鼻黏膜中总黏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各组鼻黏膜中GDF15和MUC5AC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鼻腔黏膜中可观察到黏膜增厚,杯状细胞、腺体增生以及炎性细胞浸润.IHC结果显示GDF15与MUC5AC主要分布于CRS鼻黏膜上皮及黏膜下的腺体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示GDF15和MUC5AC在CRS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上升(P<0.05),而在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中GDF15与MUC5A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GDF15和MUC5AC在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中表达升高,且具有相关性,提示GDF15是CRS高分泌的一个重要因子.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长分化因子15的影响

    作者:丰尚鹏;王庆捷;张秋;孙铃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使用曲美他嗪对术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评估曲美他嗪使用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冠心病患者共96例并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入院后即给予曲美他嗪常规治疗(20 mg,每日3次)至少7天,并在介入治疗术前使用负荷剂量的曲美他嗪(60 mg),术前负荷量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同对照组一致,术后至少服用1月以上维持量曲美他嗪,对照组(40例)术前仅使用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术后24h内抽血测定GDF-15、MCP-1、hs-CRP浓度,并对出院的患者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分析两组患者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GDF-15浓度低于对照组(737.24±299.85 ng/L比1175.84±523.52 ng/L,P=0.002).MCP-1及hs-CRP浓度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0.26±8.80)月,观察组出现NACE事件2例,对照组出现NACE事件7例,生存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N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使用曲美他嗪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GDF-15浓度较低,NACE事件发生率降低.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与生长分化因子15的相关性

    作者:孙铃;臧璇;张良峰;宋瑛;陈新;李海燕;王新;王庆捷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43例,入院后24 h内抽血测定GDF-15浓度,并根据介入手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分为无复流组与血流正常组,比较两组GDF-15表达水平的差异,评估GDF-15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结果 无复流组44例,平均年龄67.00± 13.04岁,血流正常组(对照组)199例,平均年龄65.54± 12.98岁.无复流组患者GDF-15浓度高于血流正常组患者(1073.43±364.38 ng/L比714.10±340.98 ng/L,P<0.001).GDF-15预测无复流现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95%CI为0.766~ 0.892.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GDF-15(OR:1.003,95%CI:1.001~1.004,P<0.001)和女性(OR:2.996,95% CI:1.358~6.610,P=0.007)是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F-15和女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孙铃;王庆捷

    目的 评估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9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GDF-15浓度,根据GDF-15中位数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分别计算并比较2组患者的中期生存率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生存率评估采用生存分析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DF-15浓度对ACS患者的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患者GDF-15浓度为921.56±462.20 ng/L,共随访患者95例,平均随访时间33.76±6.29月,死亡4例.生存分析提示GDF-15高浓度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GDF-15低浓度组(P=0.039).GDF-15评估ACS患者中期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AUG)为0.853(SE=0.074,P=0.017,95% CI0.708~0.998),而GDF-15在预测ACS患者中期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SE=0.068,P=0.000,95%CI 0.672~0.938).结论 GDF-15可反映ACS患者的中期预后,作为一个有潜力的新标志物,能更好地帮助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评估预后.

  • 心肺复苏患者血清GDF-15、NT-proBNP、cTnI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于海侠;周景霞;任长安;武会志;李忠;刘春涛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不同时间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102例CPR患者CPR后即刻、12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高时间分为3组:(1)A组:CPR后即刻、12 h、24~48 h GDF-15水平一直小于1200 ng/L;(2)B组:CPR后12 h和24~48 h GDF-15水平均升高,且大于1200 ng/L;(3)C组:CPR后即刻和12 h GDF-15水平升高,24~48 h GDF-15水平较12 h时降低.同时检测3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组患者CPR后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 GDF-15与NT-proBNP、cTnI具有交互作用(P=0.001).LVEDD、LVEF随着GDF-15、NT-proBNP、cTnI水平的变化而变化.GDF-15、NT-proBNP、cTnI高水平组患者死亡率均高于GDF-15、NT-proBNP、cTnI低水平组(P<0.05).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6个月生存率A组高于B组(x2=12.738,P=0.001),B组较C组低(x2=7.253,P=0.009),A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x2=2.240,P=0.097).结论 血清GDF-15、NT-proBNP、cTnI水平是预测CPR患者近期预后的很好指标,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孙铃;刘乃丰

    生长分化因子15属于生长分化因子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既往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5在风湿性关节炎、炎症、肿瘤、贫血等情况下表达增加,近年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5的增高与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密切相关,在心衰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中独立反映疾病预后,可能是心血管系统中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 生长分化因子1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铃;王庆捷;刘乃丰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患者84例,包括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9例非冠心病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GDF-15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刻血浆GDF-15水平高于非冠心病对照者(852.53±502.06 ng/L比652.87±370.29 ng/L,P=0.04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GDF-15水平与冠状动脉积分具有相关性(r=0.330,P =0.002).在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的短期随访中,出现心血管事件组入院时GDF-15水平为1266.65±504.71 ng/L,未出现心血管事件组GDF-15水平为718.54±428.05 ng/L,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01).结论 GDF-15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GDF-15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GDF-15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GDF15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娜;杨俊杰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相应临床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GDF15在MM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方面的潜在作用.方法:MM患者24例,同期2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MM组和对照组血清GDF15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MM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7±0.64) ng/mLvs (0.14±0.06) ng/mL,P<0.01].国际分期系统(intem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Ⅲ期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ISS(Ⅰ+Ⅱ)期[(1.57±0.48) ng/mL vs (0.77±0.34) ng/mL,P<0.05].MM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proteins,M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计数均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钙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P>0.05).4例MM患者经3个疗程化疗后M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者,其相应的血清GDF15水平下降程度也明显;而M蛋白水平下降程度不明显者,其相应的血清GDF15水平升高.结论:GDF15在初治MM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与ISS分期有关,并与血清M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提示其在反映MM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方面具有一定意义.GDF15水平变化和M蛋白变化可能具有一定的联系,提示其可能用于评估治疗反应.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GDF15水平表达上调

    作者:杨军;谭芳;王苏燕;江振涛;邓彪;丁赛良;张勇;褚春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非冠心病人群中的表达差异,评估血清GDF15浓度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4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6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41例,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外周血血清GDF15水平.结果 AMI组GDF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亦显著高于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两组间GDF15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患者的斑块不稳定性和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和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的参考指标.

  • 大鼠心肌解剖无复流现象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GDF-15的动态表达

    作者:潘坤颖;刘千萍;周欣;姜铁民;李玉明;张梅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解剖无复流现象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的动态表达.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手术组(I/R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组用Y形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60 min,再灌注分别2h、4h、6h、12 h、24h和7d.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分别用硫磺素S、酞菁蓝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大鼠心肌解剖无复流面积及梗死面面积;real-time PCR法测定GDF-15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GDF-15蛋白表达;通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间接检测中性粒细胞浸润量,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MPO活性;HE染色观察镜下心肌损伤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I/R组无复流面积在再灌注2~6h期间内延展快,sham组无缺血及无复流现象发生;I/R组各时点心肌组织中GDF-15表达量和MPO活性均较sham组明显增高,且呈规律性变化.在再灌注2~24h之间,MPO活性随GDF-15表达增高而降低,二者呈负相关(r=-0.9895).结论:无复流现象中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GDF-15的表达,且二者变化呈负相关,推测GDF-15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而抑制无复流的延展.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庆虎;张恒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CHF患者8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GDF15浓度,比较CHF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GDF15质量浓度的变化,分析GDF15与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清GDF15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840.85±846.18)ng/Lvs.(807.33±355.56)ng/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DF15与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40,P=0.000),GDF15随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方差分析显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间的血清GDF15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CHF组GDF15曲线下面积为0.902,P=0.0001,若取血清GDF15质量浓度为1 105.50 ng/L,其诊断CHF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76.7%.结论 GDF15可能作为CHF患者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客观评价CHF的严重程度.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邓明尧;吴国平;冯旭霞;罗江宾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cetoris,UAP)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97例UA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采用TIMI危险评分方法将UA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GDF-15表达水平差异.分析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UA患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IMI危险评分分组之间血清GDF-1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TIMI危险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UA患者危险分层评估指标.

  • GDF-1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黎晔;陈勍

    目的:通过检测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9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GDF-15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GDF-15在正常宫颈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2%和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15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GDF-15表达增强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GDF-15对预测其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临床意义.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作者:吴俊红;宋世雄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冠状动脉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06例UA患者血清GDF-15的表达.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GDF-15表达水平.分析GDF-15表达水平与CAS的相关性.结果:不同Gensini评分分组之间血清GDF-1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GDF-15的表达水平升高,患者CAS程度呈增加趋势;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CAS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可以可作为评价UA患者CAS程度的新指标.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GDF-15、MIF含量与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天明;林丽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GDF-15、MIF含量与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肺癌组,同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手术前采集肺癌组患者的血清、体检时采集对照组志愿者的血清,测定GDF-15、MIF的含量;手术后采集肺癌组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测定抑癌基因、增殖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GDF-15、MIF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癌组织中TCF21、Bax、GRPC5A、PTEN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Bcl-2、AQP4、c-myc、CyclinD1、SIRT1、CatL、MMP9、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肺癌患者血清中GDF-15、MIF的含量与肺癌组织中TCF21、Bax、GRPC5A、PTEN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与Bcl-2、AQP4、c-myc、CyclinD1、SIRT1、CatL、MMP9、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GDF-15、MIF含量的异常升高与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侵袭密切相关.

  • 胃癌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和胃癌抗原724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钱婀娜;于泳;杨宁;周艳丽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胃癌抗原724(CA724)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GDF15水平,同时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测定血清CA724水平,并与32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组患者血清GDF15和CA724水平分别为(1.58±0.53)ng/mL、(40.80±5.20)IU/mL,胃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GDF15和CA724水平分别为(0.26±0.11)ng/mL、(12.90±2.30)IU/mL,健康对照组GDF15和CA724水平分别为(0.17±0.08)ng/mL、(3.80±0.90)IU/mL,胃癌组患者血清GDF15和CA724水平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GDF15水平与胃癌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GDF15诊断胃癌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3.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37;CA724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76.5%,AUC为0.886.GDF15和CA724联合检测时,AUC为0.920,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GDF15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血清中GDF15和CA724有助于早期诊断胃癌,并判断患者预后.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

    作者:于文敏;丁澍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B组,22例)、稳定性冠心病组(C组,11例)和非冠心病对照组(D组,24例),入院48 h内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GDF15及血浆hsCRP水平。结果 A组患者血清GDF15及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C、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15与血浆hsCRP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10,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浆hsCRP水平相关性较强。

  •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作者:王大正

    生长分化因子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对非 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肺栓塞的病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心力衰竭等疾病过程中水平升高,有望成为ACS和心力衰竭新的生化标志物,现就此进行综述.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崔圆;孙宏超;侯维娜;金大鹏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生长分化因子15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其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现通过对生长分化因子15生物学特性、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及与心力衰竭诊断、治疗、预后等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其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85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