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饮食疗法治疗青少年"少白头"

    作者:陆基宗

    毛发的色泽与毛发中黑色素多少有关.黑色素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当毛发根部的毛乳头功能发生障碍时,便会影响黑色素的产生,从而出现白头发.均衡的营养是黑发的根本之道.头发的外观虽然是没有生命的角质化蛋白质,但它之所以会不断地生长,是因为头发上的毛乳头吸收血液中的营养,供给发根之故.

  • 人工毛乳头与毛乳头的形态学和活性比较

    作者:林常敏;李宇;黄铿;纪影畅;蔡湘娜;李国强;张锦堃

    目的:通过对人工毛乳头与毛乳头的对比观察,从形态学、细胞活性、膜通透性等方面对人工毛乳头进行评价.方法:利用高压电场微囊发生器,以APA微囊包裹分离毛乳头细胞;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对比新鲜分离的毛乳头与毛乳头细胞微囊(人工毛乳头)的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MTT法比较微囊化和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比较人工膜和生物膜的通透性.结果:毛乳头细胞微囊与新鲜分离的人头皮毛乳头在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方面非常相似,培养14天后两种细胞的活性趋于一致;直径400μm的微囊中的荧光强度高于新鲜分离的毛乳头中的荧光强度(P<0.05).结论:人工毛乳头与毛乳头的形态和活性相似,APA膜的通透性优于毛乳头的基膜.

  • 微囊化人头皮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及异种移植

    作者:李宇;蔡湘娜;李国强;林常敏;纪影畅

    目的探讨微囊化人头皮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及异种移植的可行性,并对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与海藻酸钠-BaCi2(barium-alginate,BA)微囊的物理、生物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一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分别用APA微囊与BA微囊包裹.对两种微囊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免疫隔离效果及微囊内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APA微囊生物相容性优于BA微囊(P<0.01),但机械强度低于BA微囊(P<0.01);成囊后短期BA微囊内细胞活性高于APA微囊(P<0.01),但APA微囊内细胞活性增高较快(P<0.05).在微囊完整、表面无纤维化时,两种微囊均可起到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结论微囊化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可在体外及异种体内培养.综合评价APA微囊与BA微囊的利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成囊方式是必要的.

  • 毛囊切割在毛发生物学研究和毛发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森;李宇

    毛囊是一种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皮肤的"迷你"器官,也是调控毛发生长的重要结构.它是围绕毛发的管状囊样结构,包括毛干、内根鞘、外根鞘以及毛球部(含毛乳头)等结构.毛囊在机体发育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周期性、有规律地自我再生.

  • 两种分离大鼠触须部毛乳头改良方法比较

    作者:温旭红;闫洪涛;杨桂红;谭燃景;张维;伍津津

    目的 探索简便快捷分离大鼠触须部毛乳头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再生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分别用改良两步酶法和改良显微解剖法分离培养7日龄SD大鼠触须部毛乳头,并比较获得的毛乳头个数、形态、贴壁率、细胞迁出时间等.结果 改良两步酶法总操作时间(6.91 ±0.37)h,较改良显微解剖法(5.66±0.40)h长(P<0.05),获得的总毛乳头数量前者(493.33±25.03)个,较后者(41.66±7.52)个多(P<0.05),其中触须型毛乳头数量前者(95.00±10.48)个,较后者(42.0±6.89)个多(P<0.05);改良两步酶法的人工操作时间(1.91±0.37)h,较改良显微解剖法(4.75±0.52)h短(P<0.05);而在贴壁时间、细胞迁出时间上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两步酶法获得的毛乳头间杂质细胞较多,而改良显微解剖法获得的毛乳头形态较好,纯度较高.结论 改良显微解剖法适用于快捷提取较纯的触须型毛乳头,而改良两步酶法适用于简便大批量的提取触须部毛乳头.

  • 人工毛乳头异种移植诱导大鼠足垫毛囊形成

    作者:林常敏;李宇;蔡湘娜;李国强;黄铿

    目的 观察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微囊(人工毛乳头)异种移植诱导大鼠足垫毛囊形成的能力.方法 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包裹分离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对体外培养1、4周的毛乳头细胞微囊及无APA的微囊对照组行组织学观察;取培养4周的毛乳头细胞微囊移植至大鼠足垫皮下,6周后取材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毛乳头细胞微囊体外培养1周后,毛乳头细胞周围出现细胞外基质;4周后,囊中形成"类毛乳头样结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微囊移植至大鼠足垫6周后,移植部位及其周围皮下有大量毛囊及皮脂腺结构形成.结论 人工毛乳头诱导并参与了无毛区域新生毛囊及皮脂腺的组织构成.

    关键词: 毛乳头 微囊 重建 移植
  • 毛乳头细胞培养基血清浓度的探索

    作者:林常敏;李宇;纪影畅;黄铿;蔡湘娜;李国强

    目的 研究不同血清浓度的培养基对毛乳头细胞生长速度及细胞状态的影响.方法 改良一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分别以无血清培养基及10%、15%等不同浓度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第3代毛乳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细胞消化后,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毛乳头细胞传代后贴壁率较低.贴壁后细胞未见明显增殖;传代后前8 d,15%和20%血清培养基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无血清培养基组和10%血清培养基组(P<0.05);传代第10天后,15%和20%血清培养基中毛乳头细胞生长速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生长速度与血清浓度密切相关.

  • 人工毛乳头佳直径的选择

    作者:林常敏;李宇;黄铿;纪影畅;蔡湘娜;李国强

    目的 观察葡聚糖-荧光素在APA微囊中的扩散方式,对比其在不同直径APA微囊中的扩散速度,确定佳的人工毛乳头直径;对比佳直径人工毛乳头的微囊膜与毛乳头基膜的通透性,以进一步评价微囊膜的通透性能. 方法 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分子量10、40、70ku的葡聚糖-荧光素在APA微囊中的扩散速度和扩散方式,对比、分析相同时间、不同直径的APA微囊中葡聚糖-荧光素的强度,结合囊内细胞数量及成囊所需电压等因素,确定佳的人工毛乳头直径;比较佳直径人工毛乳头的微囊膜与新鲜分离的毛乳头基膜的通透性. 结果 相同分子量、相同时间内荧光强度的比较:小囊组>中囊组>大囊组,大囊组、小囊组间的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大囊组与中囊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400μm微囊中的荧光强度高于新鲜分离毛乳头中的荧光强度. 结论 直径约400μm人工毛乳头的微囊膜能保证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的自由进出,其内部结构适合毛乳头细胞聚集性生长的特性,且其制作过程对细胞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微囊 通透性 毛乳头
  • 改良一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常敏;李宇;蔡湘娜;李国强

    目的进一步简化人头皮毛乳头的分离方法,实现高纯度毛乳头细胞的体外扩增.方法将含有毛球部的头皮皮下组织剪成肉泥状,胶原酶Ⅰ(2 mg/ml) 37 ℃消化2~3 h后,加入10倍体积的DMEM,以吸管反复吹打消化液使毛乳头全部游离出来,在显微镜下用微量移液器逐个收集表面无杂质黏附的毛乳头.结果 "改良一步酶消化法" 分离毛乳头所需的操作时间进一步缩短,劳动强度降低;所得毛乳头纯度高,贴壁率达到99%,其细胞迁出加速.结论 "改良一步酶消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

  • 人毛乳头细胞微囊诱导大鼠足垫毛囊形成模型的建立

    作者:林常敏;蔡湘娜;蔡博治;李宇;黄铿

    目的 建立可靠的、异种毛乳头诱导毛发形成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局部注射方式将毛乳头细胞微囊移植至大鼠足垫.移植后第2周至10个月期间定期取材,观察毛囊结构形成的过程,免疫组化追踪毛囊形成过程K15(Keratinl5,角蛋白15)的时空变化.结果 移植后第10周,移植部位皮肤出现肉眼可见的毛发纤维.表皮干细胞标记物K1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处于毛乳头细胞微囊上方的表皮干细胞逐渐向皮下组织迁移.结论 本研究完全排除了受体动物自身毛囊细胞的干扰,为研究毛囊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与真皮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 AFT彩光脱毛能量的选择

    作者:郄美芳;蒋国琪;王雅如;沈运航;杨艳;佟娜

    自1997年激光脱毛应用于临床以来,已被组织学研究证实激光的热效应,破坏毛囊的干细胞、毛囊及毛乳头,延缓毛发生长或使它失去再生长条件,从而达到永久性脱毛[1,2].

  • 烫发后掉发怎么办

    作者:李恩

    1.常常更换头发分界线因为头发分界线的头皮是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晒伤,如果长期不改变位置,就容易脱发,露出一道头皮.所以我们要经常更换头发分界线,这样便可以防止头发被曝晒.2.选择合理的发梳我们要选择一些如桃木之类的梳子,好不要用尼龙和塑料的发梳,以免梳头发时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效应,使得头发毛乳头受到刺激,导致发根萎缩引起脱发.3.烫发次数不要过多烫发剂对头发的影响很大,如果烫发过勤,会使头发大伤"元气".此外,烫发后的一周内要十分注意洗发、梳发,不然,头发易折断、变黄.

  • 重组腺病毒p21转染人毛乳头细胞的模型构建

    作者:张国强;易娟;赵璐;程毅;高顺强

    目的 确定重组腺病毒p21(rAd5-CDKN1A-1p2 shRNA)在人毛乳头细胞(HDPCs)转染中的转染效率及佳滴度.方法 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分子的重组腺病毒rAd5-CDKN1A-1p2 shRNA确定DPCs对腺病毒的敏感性;以不同感染系数(MOI)值稀释rAd5-CDKN1A转染DPCs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及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检测每组细胞的转染效率及增殖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证实rAd5-CDKN1A转入DPCs后p21基因沉默目的达到.结果rAd5-CDKN1A转染DPCs在MOI为100~500的转染效率均大于95%,当MOI为100、200和500时,各组转染效率升高不明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I=200及MOI=500组对DPCs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明显(P<0.05);而MOI=100组对DPCs细胞增殖促进效果显著(P<0.05),MOI=25和MOI=50组对DPCs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rAd5-CDKN1A转染后的DPCs较正常DPCs中p21基因的mRNA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转染DPCs的模型,并确立了佳转染滴度:MOI=100,获得较高且稳定的转染效率.

    关键词: 毛乳头 转染 腺病毒
  • 一夜真的会白发吗?

    作者:杨力

    现代人,由于情绪过激、工作压力大等会加速身体的老化.压力会损害、削弱组织细胞,使人体的DNA上每个细胞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变得很短,不能再正常工作.比如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发生痉挛、毛乳头的黑色素生成发生障碍,因此出现大量白发.

  • 改良显微解剖法分离阴部毛乳头细胞

    作者:庄晓晟;范卫新

    目的:探讨适合阴部毛乳头细胞的分离培养法.方法:分别用二步酶法,显微解剖法,改良显微解剖法分离纯化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及阴部毛乳头细胞,并鉴定培养的阴部毛乳头细胞.结果:通过镜下观及对贴壁率的统计,二步酶法分离人头皮毛乳头产量高,细胞易贴壁.而改良显微解剖法分离阴部毛乳头贴壁率显著高于单纯显微解剖法(P < 0.005),细胞迁出快.阴部毛乳头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α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结论:改良显微解剖法适合用于皮下脂肪厚、毛囊密度低的特殊部位毛乳头细胞的分离培养.

  • 毛囊结构中真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嘉家;庄晓晟;范卫新

    毛囊由表皮部和真皮部(间质)构成,毛囊真皮部的细胞在诱导毛囊分化和毛发重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真皮部由毛乳头和结缔组织鞘构成,二者具有特定形态和生长行为并表达特异性标志物,对于调节毛发生长至关重要.该文对毛囊真皮部细胞的形态结构、分离和培养、分子生物学标志,毛发诱导能力及相关的信号通路等方面作一概述,为毛囊再生寻找有前景的因素和必要的细胞亚群.

  • 原代培养人毛乳头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宋志强;孙丽华;翟志芳;郝飞

    目的 构建原代培养人毛乳头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方法 采用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正常人毛乳头细胞并置于DMEM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出现凝集性生长特性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RNA,采用CloneMiner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试剂盒构建初级cDNA文库及cDNA酵母表达文库.结果 初级文库的平均滴度为7.0×106 cfu/ml,文库总容量为1.4×107 cfu(colony-forming unit).cDNA酵母表达文库的平均滴度为5.5×106 cfu/ml,文库总容量为1.1×107 cfu;菌落PCR验证鉴定平均插入片段大于1.2 kb,重组率大于95%.结论 成功构建原代人毛乳头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毛乳头细胞中与HSPC016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基础.

  •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毛乳头细胞的研究

    作者:夏汝山;郝飞;杨希川;宋志强;钟白玉;尹锐

    目的探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e cells,DPC)的可行性,并研究其生长特性.方法预先应用纤维连接蛋白处理细胞培养瓶(板);采用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液并补充ITS(牛胰岛素、转铁蛋白和亚硒酸盐)培养第2代DP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采用MTT评价其增殖状态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DPC在2~4 h内贴壁,2~3 d后细胞可相互融合,未见细胞明显增殖;培养4 d后细胞连接开始中断,形成孤立的细胞或细胞团,并可见细胞的脱落;培养1~2周后,细胞大多脱落.给予含4%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10 h后,在残余的细胞团周围长出放射状排列的细胞;生长曲线显示DPC的生长呈现停滞期和缓慢生长期,未见指数生长期.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可以培养DPC,但其培养条件有待优化.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和克隆斑秃脱发相关基因

    作者:宋志强;郝飞;钟白玉;向明明;刁庆春;刘荣卿

    目的筛选和克隆斑秃脱发相关基因.方法分别分离斑秃脱发区和非脱发区毛乳头后,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比较脱发区和非脱发区毛乳头基因表达的差异,对脱发区毛乳头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建立了斑秃脱发区毛乳头cDNA消减文库,并成功地克隆到一条斑秃毛乳头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同源性检索证实其为一条自身抗原基因.结论所建立的消减文库可能含有斑秃发病相关基因,所克隆的到自身抗原基因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全毛囊瘤一例

    作者:陈艳;杨希川;兰雪梅;游弋;阎衡;尹锐;宋志强;钟白玉;郝飞

    患者女,38岁,因右侧口角皮下结节3年于2012年1月在我科门诊就诊。患者于2009年初发现右侧口角有一黄豆大小结节,略隆起,表面无红肿、破溃,不伴瘙痒、疼痛。皮疹缓慢增大,现有花生米大小。未在院外行检查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右侧口角可见一花生米大小的圆顶形皮下结节,表面光滑,无红肿、破溃,质韧(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镜下见一由基底样细胞构成、呈条索状分布的肿瘤团块(图2);其间散在较多的毛乳头及成熟毛囊样结构、囊肿样结构和环状结构,并见部分细胞向外毛根鞘及内毛根鞘分化,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并见少量炎细胞浸润(图3);囊肿样结构囊壁内层见颗粒层角化,囊肿样结构中间有角蛋白、毛干样结构(图4);可见未成熟毛乳头结构(图5);环状结构外层由胞质淡染的透明细胞围成,鞘样结构内包绕较多因含有大量嗜酸性透明颗粒和角蛋白而使胞质呈嗜酸性(图6)。诊断:全毛囊瘤。治疗:手术切除。现门诊随访3年无复发。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