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5至2011年重庆市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再评价

    作者:杨延音;董志;朱舒兵;孙化富;杨美萍

    目的:系统梳理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及SPSS 17.0全面汇总分析中成药ADR监测情况,并与非中成药对比评价.结果与结论:中成药与非中成药ADR不同状态报告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成药严重ADR与非中成药相比安全风险比例为1.057(95%CI:0.915,1.221),中成药安全性并不比非中成药高;清开灵、血塞通、香丹等品种ADR及严重ADR排名多年一直位居前5,药监卫生体系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合理用药监控;中成药严重ADR临床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所占比例大,目前皮试等手段不能有效预测和监控,应该加强临床用药前的风险效益评估.

  • 儿科静脉用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刘凤军;孙素坤

    目的 分析儿科静脉用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表现,提出预防ADR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间发生的57例ADR患儿的临床资料、引起ADR的药品及常见的临床表现.结果 57例ADR中有51例为静脉用药引起,常见的药物为黄连素和阿奇霉素,常见的表现为药疹.结论 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及合理处置ADR,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 1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用药情况分析

    作者:雷新惠

    目的通过对我院128例ADR(药物不良反应)搜集,了解高龄人群中ADR发生概况为今后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资料,以便更进一步开展ADR监察工作.方法以患者自发呈报方式,由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委员会"讨论,按因果关系进行评判,按反应强度分级原则分级,及轻重的分级.结果21岁~60岁年龄段内为ADR高发人群.51岁~100岁ADR发生44例,占34.3%的比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9例.ADR发生女性明显大于男性.致敏药物β-内酰胺类21例;复美欣(注射磷霉素钠)6例;喹诺酮类5例.口服用药10例.结果注射用药易发生严重过敏,口服药过敏反应较轻.老年ADR发生呈不断增长.

  • 糖皮质激素引致的严重不良反应——骨坏死

    作者:李自立;时述山;姜金卫;王仁润;李放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致的骨坏死,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6~1995年10年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致的128例骨坏死,从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病、皮质激素用量以及早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骨坏死的发生率,正规用药低于非正规用药,长疗程用药高于短疗程用药.结论: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并进行早期预防可减少骨坏死发生率.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探究

    作者:黄燕萍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过程中日常遇到的现象.如何有效的预防和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各级药物主管部门和医疗部门不得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此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这一课题的重视.

  • 2011年度我院29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姚郑;陆帅;倪慧

    目的:为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发挥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到的29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情况、ADR级别、报告人、使用药品分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5例ADR中,新的严重的ADR占23.05%(68例);临床药师上报的ADR占27.46%(81例);老年患者引发的ADR居多,占33.90%.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46.10%(136例),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54%(37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83%(146例),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多,占75.93%(224例).结论: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做好合理用药工作,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 联合用药致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进行性下降1例分析

    作者:徐春丽

    1 病例简介患者女,76岁,身高160cm,体重55Kg,因"肾功能异常1月余"于2016年10月26日住院.患者1+月前因在某院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具体不详),经当地医院透析治疗后病情进一步加重,转至某三甲医院综合ICU治疗26天,病情较前平稳后出院再入综合病房继续治疗.病来精神差,睡眠较差,饮食经胃管注入;昨日腹泻7次,为黄稀不成形便,今日成形便1次,无黑便、粘液便.

  •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分析

    作者:王秋月

    阿洛西林钠在北京市密云县中医院临床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生1例因静脉滴注阿洛西林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提示临床医师在应用此类抗菌药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有无不适症状,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

  • 静滴药物不良反应818例文献分析及对策应用研究

    作者:卢体芳

    目的 探讨文献中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从护理专业角度研究对策,以杜绝或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从笔者23年从业实践经验和文献分析总结预防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对我科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预防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在我科应用后,应用2331组输液未发生注射剂不良反应.结论 预防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对策可杜绝或大幅减少不良反应,杜绝用药纠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 流程管理与门诊输液药物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顾正凤

    目的 针对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强化输液流程的细节管理,通过制定药物反应的处理流程,提高不良反应的应急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自2010年5月1日开始,针对科内出现输液不良反应在处理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组计论和原因分析,并制定了相应措施.结果 规范管理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由上年同期128例,下降至86例,医疗纠纷由规范前的8起下降为2起.结论 细化输液流程,规范输液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可减少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 中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

    作者:朱宇;邹丽焱;刘爱源;高荣哲

    在中西药联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药物不良反应(ADR),其表现为药效学拮抗作用,药动学配伍禁忌和物理化学变化等几方面,应引起重视.

  • 156例中成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金伟华;陈华;谭永红

    收集了2004年1月-2009年11月间我院应用中成药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发生ADR药物种类多的为注射用双黄连,发生12例,占7.69%;受损系统或部位多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59例,占37.82%.提示中成药在医院应用广泛,但不可忽视其ADR造成的不良后果.

  • 药物超敏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成锋;任捷

    目的 探讨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24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病例的可疑致敏药物分别为:别嘌呤醇(16例)、解热镇痛药(2例)、卡马西平(2例)、美西律(2例)、血栓通(1例)和柳氮磺胺吡啶(1例).患者均以皮疹或发热为首发症状,于用药后3~10周发生,所有患者均出现肝功能异常,此外伴浅表淋巴结大者18例,肾功能损害者18例,白细胞升高者22例,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者18例.结论 临床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发热、全身皮疹伴浅表淋巴结大、血细胞异常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且肝或肾功能受损等内脏损害病例要高度怀疑为DIHS,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有助于降低这一危重疾病的死亡率.

  • 55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丁雄芳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8月31日的550份ADR报告.对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所致器官损害、ADR患者的不良反应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0例ADR报告中,中老年患者占28.0%;抗生素ADR占61.64%;静脉滴注给药时发生ADR占70.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头晕、头痛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应结合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把握用药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采取有针对性地监测和管理,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219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作者:刘小燕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219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以抗生素、女性、60岁以上、静脉用药、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结论:加强监测、减少和避免ADR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 对我院26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张庆尚;黄志敏

    目的 对云浮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以及一般规律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为临床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浮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的267例ADR的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267例ADR病例报告中,容易引起ADR的药物是抗菌类药物(占44.57%),其次是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占20.22%);引起ADR的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占83.8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9.55%),其次是肌肉、骨胳系统损害(占9.74%).结论 应充分认识到ADR监测的重要性,要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以避免ADR的发生.

  • 古田医院2010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作者:钟碧丰;林泽昇

    收集我院2010年71例ADR事件,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它们所占ADR的百分比.结果71例ADR中男性(74.65%)多于女性(25.35%),其中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21例(61.87%),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20例.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28例(39.4%),其次为胃肠道损害14例(19.7%).

  • 儿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刘寅素

    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发生的18例ADR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黄连素和阿奇霉素所发生的ADR情况较其他药物多.

  • 102例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楼丽君;翁源红

    目的了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两院上报的不良反应病例598例,筛选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102例,用SPSS 8.0进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合并用药有关,老年人和儿童是易感人群.结论抗感染药物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药物,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502例药物致过敏反应的ADR分析

    作者:叶潇雨;张秀华;张春红

    目的 了解引起过敏反应的ADR在我市发生情况及相关药物.结果收集我市上报的不良反应病例1028例,筛选出引起过敏反应的ADR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涉及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共502例,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结论 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和重视ADR监测,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